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高中教育阶段,物理课程是一门十分关键的学科,是基础科学教育的基石,课堂上的物理教学应更加符合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因此,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时,应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物理思维得到发展,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为进一步的知识整合打下坚实的基础。鉴于此,本篇文章就对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课程教学活动开展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 标签: 核心素养 高中物理 课程教学 策略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一种取自示指桡背侧和拇指尺背侧的双旋转皮瓣治疗先天性扣拇畸形方法,评估这种皮瓣设计对开大虎口、松解拇指掌指关节掌侧皮肤挛缩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治疗的先天性扣拇畸形患儿资料。术中设计示指桡背侧长三角形皮瓣,转位后主要用于开大、加深虎口;取拇指尺背侧三角形皮瓣,转位后主要用于覆盖掌侧缺损皮肤。根据肌腱发育异常及肌肉挛缩情况,分别行不同程度的拇短伸肌腱紧缩或重建,以及拇指内在肌松解。术后石膏固定1个月,随后开始规律的手功能康复锻炼。术后随访皮瓣存活情况及供区愈合情况,评估虎口开大和掌侧皮肤软组织松解的效果及拇指功能,并进行患儿父母满意度调查。结果共纳入先天性扣拇畸形患儿10例,平均年龄26个月(11~36个月),共11只患手,左4只患手、右7只患手。所有患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拇指掌指关节掌侧软组织挛缩,虎口窄小。术后随访10.2个月(4~24个月),所有转移皮瓣均成活,未发生边缘坏死。虎口开大及掌侧软组织挛缩松解效果满意,拇指外展及掌指关节背伸角度获得明显改善(掌侧外展平均42°,范围38°~43°;主动背伸角度平均1.6°,范围-5°~10°)。患儿父母对拇指和虎口外观及手功能总体满意率为100%。结论双指背侧方旋转皮瓣切取简单,可有效起到加大、加深虎口,覆盖掌侧皮肤缺损的作用,是先天性扣拇畸形手术中皮瓣修复的可靠方法。

  • 标签: 手畸形,先天性 拇指 外科皮瓣 扣拇畸形 旋转皮瓣 虎口挛缩 拇指掌侧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分辨率超声对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 complex,TFCC)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分析我院因腕关节疾患行腕关节镜手术的48例患者,其中TFCC损伤34例,腕关节其他疾患TFCC正常14例,进行TFCC高分辨率超声检查,以关节镜探查结果为金标准,通过对比TFCC超声成像和关节镜下表现,进行统计研究,得出高分辨率超声诊断TFCC损伤及损伤部位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结果高分辨率超声诊断TFCC损伤的敏感度为0.9375、特异度为0.875、阳性预测值为0.9375、阴性预测值为0.875、阳性似然比为7.5、阴性似然比为0.071,诊断TFCC中央型退变穿孔的敏感度为0.9629、特异度为0.9048、阳性预测值为0.9285、阴性预测值为0.95、阳性似然比为10.11、阴性似然比为0.041,诊断TFCC尺侧止点损伤的敏感度为0.95、特异度为1、阳性预测值为1、阴性预测值为0.9655、阳性似然比为+∞、阴性似然比为0.05。结论高分辨率超声对诊断TFCC损伤,特别是临床常见的TFCC中央型退变穿孔和尺侧止点损伤具有肯定的价值,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其方法及诊断标准。

  • 标签: 超声检查 诊断 高分辨率 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
  • 简介:摘要中国手外科的发展是从20世纪50年代后才开始的,但后续发展迅速,取得了诸如世界首例断指再植、首例断臂再植、首例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指、首创健侧C7神经根移位等骄人成绩,部分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手外科逐步发展壮大。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笔者从中国手外科发展史、手外科成就等方面回顾手外科的发展历程,展示中国手外科人艰苦奋斗、执着发展、不断进步的精神,激励手外科人不忘初心、团结奋进、传承创新。

  • 标签: 手损伤 四肢 再植术 中国共产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胫前动脉返支为蒂的游离腓骨头骺移植治疗儿童Bayne-Klug Ⅱ、Ⅲ型先天性桡骨发育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13年2月至2018年9月北京积水潭医院采用以胫前动脉返支为蒂的游离腓骨头骺移植治疗的Bayne-Klug Ⅱ、Ⅲ型先天性桡骨发育不良患儿资料。患儿均分期进行手术治疗:(1)术前通过按摩以及牵引支具逐渐牵拉桡侧软组织以及腕关节,最大化桡侧间隙。(2)取同侧下肢的腓骨头,以胫前动脉返支为蒂的游离腓骨头骺骨瓣移植重建桡骨远端以及腕关节的稳定结构。(3)至少6个月后,对于Blauth Ⅳ型及以上拇指发育不良的患儿进行示指拇化手术。通过测量桡偏角、腓骨生长长度以及桡骨/尺骨长度比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共纳入4例男性患儿,均右侧受累,年龄16~62个月龄,平均30.5个月龄。术后随访19~78个月,平均40.5个月。3例患儿伴Blauth Ⅳ型或Ⅴ型拇指发育不良,于游离腓骨头骺移植术后1年左右行示指拇化术。移植骨均顺利骨性愈合;桡偏角度平均纠正24°;重建的桡骨远端均获得了一定的生长,取板时的桡骨长度较术后6周时平均增长13.2%;桡骨/尺骨长度比较术前平均改善13.3%。结论采用胫前动脉返支为蒂的腓骨头骺瓣治疗Bayne-Klug Ⅱ、Ⅲ型桡骨发育不良,重建桡骨远端具有纵向生长能力,可有效矫正桡偏畸形,避免畸形的进一步发展。

  • 标签: 先天性桡骨发育不良 腓骨头 骨移植 胫前动脉返支
  • 简介:摘要先天性拇指发育不良临床并不少见,重度拇指发育不良对手和上肢功能都有明显影响。自从Buck-Gramcko发表了示指拇化术重建重度发育不良拇指的经典文献以来,该术式就成为治疗重度拇指发育不良的标杆,也被公认为是手外科历史上里程碑样的术式之一。Blauth分型及其各种改良分型都是希望在"保留发育不良拇指的重建手术"和"示指拇化手术"之间寻找一个分界点,反复强调的还是"能做示指拇化则做示指拇化"。但现实中,尽管人们有肤色、种族、文化方面的差异,但更多的患儿家长或监护人都期待医生能尽量保留拇指,即使功能逊色一些。对他们而言,5个手指的整体外观是4个手指永远无法比拟的。过去10余年,北京积水潭医院共治疗近300例第一腕掌关节缺如的拇指发育不良患者,即使术前沟通再详细,并演示示指拇化后的"漂亮"照片,但看了保留拇指病例的术后照片后,仍有90%的家长"执拗"地选择了保留拇指。"4"或"5"不仅是数学问题,更是一个哲学命题,很多临床问题都是如此。当医生的偏好与患者及家人的期待并不一致的时候,要更多倾听一些患方的心声。文章作者通过阅读拇指发育不良领域的主要文献,并总结北京积水潭医院近10余年治疗拇指发育不良的经验,提出了新的改良分型及重建策略,旨在对相关专业的医生有所裨益。

  • 标签: 手畸形 修复外科手术 先天性拇指发育不良
  • 简介:摘要回顾北京积水潭医院于1966年至2016年治疗的13例16侧尺侧拐棒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上肢骨骼放射学特征,以及肩、肘、前臂、腕及手部的外形与功能情况。通过桡骨截骨矫形、尺骨胚基切除、虎口开大、并指分指植皮,以及屈曲指松解植皮等术式对肢体畸形进行矫正。随访并记录患者或其家长对疗效的主观评价。结果发现,13例尺侧拐棒手患者中,男7例,女6例。双侧3例,右侧6例,左侧4例。平均年龄12.4岁(1~29岁)。根据Bayne分型,Ⅰ型4侧,Ⅱ型7侧,Ⅲ型4侧,Ⅳ型1侧。所有患肢均较正常短小。Ⅰ型畸形患者肘和腕关节稳定,活动度基本正常,手部没有明显畸形。Ⅱ型畸形患者肘关节稳定性差异较大,多伴有手部畸形。Ⅲ型畸形患者肘关节不稳定,多伴有手部畸形。Ⅳ型畸形患者肘关节融合,手部无明显畸形。9侧肢体实施了手术治疗。平均随访22.3个月(8~48个月),患者或家属的主观评价为满意或比较满意。尺侧拐棒手的手术治疗侧重于治疗手及前臂畸形,疗效较好。

  • 标签: 上肢畸形,先天性 尺侧拐棒手 尺侧纵向发育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腕关节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的解剖形态与磁共振影像,评估磁共振显示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的真实性与准确性。方法以7例冰冻上肢标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腕关节标本进行MRI检查(3.0T,腕关节线圈)以及尸体解剖观察,分别观察TFCC中纤维软骨盘穿孔情况、远尺桡韧带尺侧深层/浅层结构损伤、尺腕韧带完整性并测量纤维软骨盘中央部厚度。对磁共振和解剖结果进行统计比较,以解剖结果为金标准,计算磁共振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以及组内一致性。结果对于正常的腕关节标本,高分辨率腕关节磁共振线圈的MRI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838(95%CI:0.33~0.97,P<0.01)。对于TFCC穿孔情况的诊断,MRI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为1。对于远尺桡韧带尺侧深/浅层结构损伤情况,MRI的敏感度为1,特异度为0.83,阳性似然比为6,阴性似然比为0。结论3.0T的MRI能较好显示TFCC各精细结构,可作为TFCC中央部损伤及远尺桡韧带尺侧结构损伤诊断的辅助检查之一。

  • 标签: 三角纤维软骨 复合体 解剖 磁共振成像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肌肉再分布技术中关键肌肉-肌腱运动单元的外科腱腹交界部位,为不同平面截肢病例选择合理的肌肉再分布手术方案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取新鲜上肢标本6侧,对前臂关键肌肉-肌腱运动单元,包括拇长屈肌、示指指深屈肌、肱桡肌、桡侧腕屈肌、拇长伸肌、示指固有伸肌、桡侧腕长伸肌、尺侧腕伸肌,分别测量其外科腱腹交界部位距肱骨内上髁的距离。结果拇长屈肌、示指指深屈肌、肱桡肌、桡侧腕屈肌、拇长伸肌、示指固有伸肌、桡侧腕长伸肌、尺侧腕伸肌的外科腱腹交界部位距离肱骨内上髁的平均距离分别为(21.83±0.68) cm、(21.92±0.73) cm、(15.08±0.86) cm、(12.58±0.58) cm、(22.33±0.41) cm、(24.58±0.58) cm、(9.17±0.93) cm、(17.58±0.58) cm。结论上述解剖学研究结果证实不同平面的前臂截肢患者可以采用两套方案进行肌肉再分布手术,通过浅置控制拇指和示指运动的位于前臂深面的肌肉运动信号,将有助于智能仿生手识别重要的人体运动意图。

  • 标签: 截肢残端 解剖学 肌肉再分布技术 智能仿生手
  • 简介:摘要亚急性舟骨骨折的治疗迄今仍有争议。延迟的石膏固定使骨折不愈合的发生率较高;亚急性舟骨骨折也并不都需要植骨手术,稳定无移位的骨折可通过微创经皮螺钉固定实现愈合。但由于舟骨特殊的解剖形态,徒手拧入螺钉可能出现位置及长度不满意,这使得术后关节磨损、骨折不稳定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机器人辅助技术能大大提高螺钉置入的精确度及安全性,且目前尚无应用于稳定亚急性舟骨骨折的报道。笔者回顾性分析2例稳定无移位的亚急性舟骨骨折患者在导航机器人与腕关节镜辅助下行微创固定治疗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可行性及初步临床疗效。

  • 标签: 腕损伤 关节镜 舟骨 机器人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腕不稳定是一类严重而复杂的腕关节疾患,一般由不同程度和类型的腕关节损伤或病理改变引起。舟月不稳定是最常见的腕不稳定类型,其他损伤类型包括月三角不稳定、腕中关节不稳定、桡腕不稳定和月骨周围损伤等。腕不稳定的诊断与治疗相对困难,是腕关节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年来,随着对腕不稳定病理机制的理解深入,出现了许多更符合腕关节解剖和运动学的新手术方法。同时,随着腕关节镜技术的快速发展,许多传统的切开手术正不断向腕关节镜辅助下的微创手术演进。笔者对腕不稳定的诊断和治疗进展进行阐述,讨论腕不稳定诊疗过程中的难点和争议问题,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腕损伤 关节不稳定性 关节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示指拇化手术治疗重度拇指发育不良的功能与外观效果。方法2010年6月至2018年11月间对在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就诊的26例Manske改良Blauth ⅢB~Ⅴ型拇指发育不良患儿进行示指拇化手术治疗。患儿手术时平均月龄为37个月(15~89个月),男19例,女7例,左手8例,右手15例,双手3例,ⅢB型4只手,Ⅳ型16只,Ⅴ型9只。术后随访外观及功能,测量拇指外展角度、Kapandji评分、捏力、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的活动度。检查腕掌关节稳定性。使用Goldfarb功能评分和Likert量表评分评价拇指的总体功能。观察X线片上新拇指掌骨近端骨骺是否闭合,有无手术并发症。对患儿监护人和随访医生进行主观拇指外形及功能满意度调查。分析监护人对外形及功能满意度与客观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监护人与医生满意度之间的差异、3岁前与3岁后手术满意度之间的差异。结果26例患儿平均随访42个月,平均拇指桡侧外展46.2°,掌侧外展34.1°,平均Kapandji评分7.1分。平均指间关节伸直3.4°,屈曲40.7°,掌指关节伸直4.1°,屈曲38.6°。捏力(侧捏、对捏、三指捏)平均值分别为0.5、0.8、1.2 kg。所有腕掌关节稳定。Goldfarb评分平均为4分。Likert量表平均为22分。所有骨骺没有闭合。6例虎口皮肤浅表坏死,1例虎口轻度挛缩。患儿监护人对拇指外形及功能的满意度与各个客观指标之间没有相关性。患儿监护人对拇指外形及功能满意度显著低于医生满意度。监护人和医生满意度在3岁之前和3岁之后手术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Manske改良Blauth ⅢB~Ⅴ型拇指发育不良患儿行示指拇化手术,术后功能满意,但存在拇指对掌和屈指力弱的问题。医生的主观满意度较高,监护人的主观满意度较低。

  • 标签: 先天性拇指发育不良 示指拇化 手术技术 结果
  • 简介:摘要多拇指畸形是最常见的先天肢体畸形之一,其临床表现多样,术前全面、准确地评估异常结构及严重程度比分型更为重要。手术原则是去掉不需要的结构,把需要的部分重建或组合成一个新的、外观功能良好的拇指。主要治疗方法有副拇指切除+主拇指重建和2个拇指的组合2种。目前,多拇指畸形病因研究虽有进步,但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临床上,缺乏指导治疗并评估预后的理想分类方法,对于复杂的多拇指畸形,治疗结果远未达预期。这类看似"简单"的畸形,至今仍是相关专业医生面临的挑战。该文在大量经典文献及3 000余例多拇指的治疗经验基础上,总结了绝大多数多拇指的治疗原则并精炼了手术细节,旨在对相关专业的医生有所裨益。

  • 标签: 多拇指 畸形 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肉再分布技术(MRT)在智能仿生假肢信号识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16年12月至2017年4月期间采用MRT技术治疗4例肢体远端截肢患者,均为男性,其中上肢截肢患者3例,截肢水平分别位于前臂中远1/3处、腕掌关节和腕中关节;下肢截肢患者1例,截肢水平位于小腿中远1/3处。MRT手术是利用残端肢体内的肌肉、肌腱进行移位,将4~6根肌腱锚定在皮肤不同区域,通过肌肉主动收缩牵拉肌腱,使不同区域皮肤发生明显形变。术后观察项目包括皮肤形变、电容信号数据及并发症情况等。在进行电容信号测量时,嘱患者分别执行抓握、屈腕、伸腕、屈指、伸指,或踝背伸与跖屈、伸趾和屈趾动作,利用电容传感测量系统采集患肢形变信息并进行分析。结果4例患者均获随访,共有20处部位接受MRT手术。术后3个月时患者均能主动控制相应肌肉收缩并产生皮肤形变,有效形变率为80%(16/20)。电容信号测量结果分别利用线性判别分析(LDA)和二次判别分析(QDA)两种分类器对各种动作进行识别,发现上肢整体识别准确率分别为97.27%和100%,每种动作各自识别准确率均为100%;下肢整体识别准确率分别为95.32%和100%,每种动作各自识别准确率均为100%。术后有1例患者创面不愈,经多次换药后愈合。结论MRT能有效将人体运动意图进行输出,增加了运动信号源的数目及强度,有助于患者更好地控制智能仿生假肢,为人机交互提供了新的途径。

  • 标签: 肌肉移位 智能 仿生 假肢 电容信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T高清MRI对腕关节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3年1月— 2018年4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133例腕尺侧疼痛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68例,女65例;年龄14~69岁,平均32.6岁。统一参数下行腕关节MRI检查,并在随后接受腕关节镜下探查或治疗。将TFCC损伤分为两类,第一类为中心型损伤,即三角纤维软骨盘损伤;第二类为边缘型损伤,包括TFCC桡侧附着部、尺侧附着部、远尺桡韧带、尺腕韧带损伤。以腕关节镜下探查结果为"金标准",通过对比分别得出MRI诊断TFCC中心型损伤和边缘型损伤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阴性似然比。结果关节镜检查确诊TFCC损伤者122例,其中中心型损伤72例,边缘型损伤102例;MRI检查结果为阳性124例,其中诊断为中心型损伤75例,边缘型损伤111例。通过对比,得出3T高清MRI诊断TFCC中心型损伤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阴性似然比分别为0.972/0.918,0.933/0.966,11.85/0.03;诊断边缘型损伤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阴性似然比分别为0.882/0.323,0.811/0.455,1.30/0.37。结论对于TFCC中心型损伤,无论是创伤性撕裂还是退行性损伤,3T高清MRI均可准确诊断。MRI在TFCC边缘型损伤的诊断中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但较低的特异度提示临床中对MRI的阳性结果应持谨慎态度,需着重结合病史与体检结果进行诊断。

  • 标签: 三角纤维软骨 腕损伤 诊断敏感试验 磁共振成像
  • 简介:介词to,on,in可以用来表示方位关系。to表示“相距”,译作“在……方/面”;on表示“相邻”,译作“在……边”;in表示“包含”在某范围之内,译作“在……部”。上述三种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 标签: to on in 方位关系 介词 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