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1 个结果
  • 简介:以普鲁塔克的名言"非撰史,乃作传"的重新诠释作为切入点,探讨普鲁塔克对于传记的认识;通过梳理"撰史"作为体裁之一和作为泛指历史写作的类名之间的流变,调查传记与撰史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在此基础之上,以《伯里克利传》为个案,分析普鲁塔克在传记写作过程中的真实追求。追求德行神似与追求史实真实并行,前者通过修辞公正来实现,后者需要历史考证来加以保障;前者统驭后者,通过共同服务于实用而统一起来。

  • 标签: 伯里克利 普鲁塔克 希腊罗马名人传 伯罗奔尼撒战争 希罗多德 真实观
  • 简介:2011年2月25—27日,以“希腊化时期的宫廷”为主题的国际学术会议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古典、历史与考古学院召开。来自英国、美国、比利时、希腊、法国、荷兰、德国、俄罗斯、以色列等国的22名相关学者在会上做了主题发言,广泛探讨了与希腊化时代历史相关的文化、考古、政治、社会等领域的前沿课题。

  • 标签: 希腊化时代 国际学术会议 爱丁堡大学 学术研讨会议 英国 宫廷
  • 简介:<正>古人云:山无奇,不足以志;无美,不足以志;无事,不足以志;无文,不足以志。山水诗歌与旅游有着一种意味隽永的渊源关系。辟风光形胜之地以专供游览观赏,这是人类的高级审美活动。人类也由此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即游观文化;确切地说,这种游观文化最早,更多的时候是以诗歌的文化形式表达出来的。

  • 标签: 山水诗歌 旅游资源 游观 审美活动 唐代诗人 文化形式
  • 简介:小学语文教材选了大量优秀的现代诗歌作品,教师在指导小学生阅读诗歌的时候可以采用多元联动的方式,以品味语言为抓手,让学生在自主赏析探究和交流分享之中更好地体会现代诗歌的独特艺术特色,感受其抒情性。

  • 标签: 现代诗歌 “美” 小学语文教材 学生阅读 诗歌作品 品味语言
  • 简介:林庚先生的《唐诗综论》是一本主要汇集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诗论、诗评的合集,但却极少那个时代的文风习气,也没有什么世故之语,仿佛清风朗月,悄然穿过,旁若无人。同时代的许多文字早已无人问津了,但这本书仍然有着常读常新的魅力,甚至能当案头书来读。因为,《唐诗综论》奇异地富含诗意,其研究成果使人们更加热爱诗歌

  • 标签: 《唐诗综论》 诗歌 加热 五六十年代 研究成果 诗论
  • 简介:<正>布努瑶是瑶族中一个较大的支系,操“布努语”,人口近40万(1982年),占全国瑶族总人口的28%,分布在广西的都安、巴马、田东、田阳、平果、德保、凌云、乐业、田林、河池、宜山、风山、东兰、宾阳、隆安、马山、忻城等县(自治县)的大石山区。喜聚族居住,也有与汉、壮族杂居的,是大分散,小集中。布努瑶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但有本民族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布努瑶诗歌丰富多彩。按体裁分有古歌、情歌、挽歌、风俗歌、酒歌、呼咿歌、咧哪歌和新歌等;按

  • 标签: 布努瑶 诗歌语言 语言美 古歌 大石山区 随类赋彩
  • 简介: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世界文化的宝贵遗产。研究中国古典诗歌在法国的翻译与传播,对于加强中法文化界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推进中国古典诗歌在法国乃至世界法语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意义。笔者在法求学期间,查阅了大量的原版资料,同时借鉴国内学者的有关研究,在本文中试以出版时间为序,系

  • 标签: 中国古典诗歌 法国 传播史 中华民族文化
  • 简介:"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电影《夜宴》出现过的这首诗歌,相传是中国诗歌历史上第一首被翻译的诗歌,从壮语翻译成汉语。据传,这首诗翻译于公元528年,可见翻译在我们中国,特别是诗歌的翻译,历史非常悠久。虽然如此,但是总有人说,诗歌的翻译,经常是牛头不对马嘴。莎士比亚的名著《仲夏夜之梦》,它中间有这么一幕:一个叫Chris的人对另外一个叫Burger的人说"thouaretranslated"。

  • 标签: 诗歌文化 中国诗歌 传播策略 《仲夏夜之梦》 《夜宴》 莎士比亚
  • 简介:晚唐因其朝政腐败,藩镇割据,经济窘困,社会风气衰颓。诗坛上已失去了元气磅礴,光熖烛天的盛、中唐气象。但仍然有人虽生逢衰世,却对现实有着执着的一面。因而他们的诗歌创作在晚唐悲怆婉丽的基调之中不时透露出雄健豪放、清丽隽永的亮色来。皖南池州诗人殷文圭就是其中之一。殷文圭,五代吴文学家,字表儒,小字桂郎,安徽池州人。少居九华,苦学,所用墨池,底为之穴。举进士,乾宁五年(898),因朱全忠表荐及第,寻为裴枢宣谕判官。后南归,与杜荀

  • 标签: 文章笑 殷文圭诗歌 笑鹦鹉
  • 简介:中国古代诗歌中,"江湖"一词的语义有"江河湖泊→隐居场所→不在都城、在野"的嬗变过程.这个过程肇始于庄子的寓言,转变于陶渊明,集大成于杜甫,其后文人相沿成习.一方面,江湖仍然保留着本义用法;另一方面,与"江湖"共存着"江海""湖海""沧洲"等近义词语.诗人可以交替使用"江湖"的不同义项和同义词,使得诗歌语言既有一定的约定语义色彩,又可以表现作者的各自个性特点.

  • 标签: 江湖 中国古代诗歌 诗歌语言 杜甫 陶渊明 诗人
  • 简介:全球化(globalization)是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的时代话语,人们有一种错觉:以为“全球化”仅仅是当今世界出现的现象。其实不然。在历史学家看来,“全球化”至少可以追溯到15世纪末15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时代。人们以为“全球化”是西方学者的专利,事实上早在清末王韬就已提出

  • 标签: 黄遵宪 诗歌 全球化倾向 天圆地方观念 清朝晚期 留学生涯
  • 简介:荣立宇在《西藏研究》2014年第5期上发表文章,提出20世纪30年代,于道泉将仓央嘉措诗歌从藏语翻译成汉、英两种文字,开创仓央嘉措诗歌汉、英翻译先河。截至目前,仓央嘉措诗歌已经有21个汉译本。从统计学的视角来考察仓央嘉措诗歌的汉语翻译,可以看出它们在汉语文化圈中译介的一些特征,也可以呈现出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从翻译频率、译者身份构成以及译本特征等三个方面考察了仓央嘉措诗歌的汉译情况。

  • 标签: 仓央嘉措 汉译本 统计学 诗歌 汉语翻译 《西藏研究》
  • 简介:悟性思维是中国古代文人在文学创作中所特有的一种思维方式。当这种"悟"的内涵落实到诗学范畴里就意味着作为一种表现形式,表达的是"悟"在世俗生活中的功用功能。文章从悟性思维方式的形成、悟性思维对古代诗歌创作的影响、悟性思维对古代诗歌创作理论的影响三个方面做了分析,并在"影响"一域中对诗悟关系、诗文创作过程中的悟修关系、诗论悟性思维本体概念的提出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 标签: 悟性思维 古代诗歌 影响
  • 简介:陶瓷记载信息历史悠久,至唐代极为发达。《太平广记》(卷390)记载了题有诗歌的陶瓷瓶:后“周显德乙卯岁,伪连水军使秦进崇,修城,发一古冢。棺椁皆腐,得古钱破铜镜数枚。

  • 标签: 陶瓷器 诗歌 载体 生活 唐人 《太平广记》
  • 简介:南宋四大名臣之一的李光(1078—1159),字泰发,越州上虞(今属浙江)人。李光曾两次被贬谪到广西,在广西期间创作的诗歌至今留存三十余首。《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五十六《庄简集提要》谓李光诗:“志谐音雅,婉丽多姿,大抵皆托兴深长。”因为李光原有文集三十卷早已在明代散佚,到了清代,四库馆臣才从《永乐大典》中辑出李光诗文,重编为《庄简集》十八卷。又由于这些诗未被清人汪森所辑广西诗歌总集《粤西诗载》收录,故一直没有引起研究广西文学者的注意。

  • 标签: 诗歌创作 李光 广西 南宋 《四库全书总目》 《永乐大典》
  • 简介: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我和陈峥博士应邀选编《黄河在怒吼——抗日救亡诗歌选》一书,从众多抗战诗歌中选出75首,按内容分为6辑,依次编排。该书为多媒体印刷读物(Multimedia·Print·Reader,缩写为MPR),

  • 标签: 抗战诗歌 抗日救亡 黄河 导语 抗战胜利 多媒体
  • 简介:在历代流传下来的诗篇中,歌咏青海的诗歌缕缕不绝,青海地区的历史轨迹,多被文人雅士以诗歌的形式记载下来。本文从清代咏青诗歌为介入,采用“蹦诗证史”的方法,勾勒出清代咏青诗歌中商贸活动的一些情况。

  • 标签: 清代 青海 咏青诗歌 商贸活动
  • 简介:许承尧(1874—1946),字际唐,亦作霁塘,一字芚公又字讷生,号疑庵,晚年别署芚叟,安徽歙县西乡唐模村人,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书法家、史志学家、文物鉴定家及收藏家。光绪30年(1904年)甲辰科进士,1907年进翰林院任“国史馆协修、实录馆修编书处详校”,为清代最后一科翰林。辛亥革命后曾任甘肃省长公署政务厅长及甘凉道尹等职。1925年其父去世,他即息影家园,再未为官,而是致力于地方文献资料、

  • 标签: 许承尧 文献资料 爱国诗人 文物鉴定 辛亥革命 翰林院
  • 简介:古希腊人对邦际关系的理解看,所谓"大王和约"不是一则和平条约。首先,该条约不是在对等条件下订立的,而是在波斯击败希腊诸邦后制定的,希腊诸邦并无任何发言权;其次,订立条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避免战争,争取和平,而是以实现波斯夺取领地、征收赋税的利益为目的;最后,条约订立后,并未实现和平,反而使希腊世界更加混乱无秩。人们将其译为"大王和约"一方面是受到色诺芬泛希腊主义历史观念影响,另一方面源于近现代古典学者将古典希腊理想化的结果。

  • 标签: “大王和约” 敕令 泛希腊主义
  • 简介:尊﹃德﹄与崇﹃力﹄从汉画中的神话题材谈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鞠辉●蒋宏洁作为原始意识的一种表象形式的神话和宗教一样,以一种幻想的形象表达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倾向。在人类充满周折的历史,竞相争妍的文明及其形形色色的遗迹,给我们留下了数不完、说不尽的神话材料...

  • 标签: 中国神话 希腊神话 西王母 《山海经》 “德” 神话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