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1 个结果
  • 简介:杨万里是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中别具一格者,他创辟了新鲜泼辣的"诚斋体",成为当时诗歌转变的重要枢纽.对于他这种诗体,宋金元人多是推崇,明人忽略,清人有推重也有贬斥.这一曲折的论评史,昭示了古代诗论家重"活法",崇自然天成,诎粗率滑俗的诗学主张,具有诗法探讨的意义.

  • 标签: 杨万里 诗歌 “诚斋体” 自然天成 艺术风格
  • 简介:唐武则天长安三年(703)九月,宠臣张易之、张昌宗兄弟诬陷御史大夫魏元忠与司礼臣高戬谋反,担任凤阁舍人的张说仗义为二人辩白。武则天一怒之下,贬魏元忠为高要(今属广东)县尉,流张说、高戬于岭南,其中张说流钦州。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张说被朝廷召为兵部员外郎。

  • 标签: 张说 诗歌创作 钦州 唐代 御史大夫 武则天
  • 简介:李贺、海子生活在不同时代,时代的差异造就了他们诗歌风格的迥异。但无论是唐朝的李贺还是现代的海子,都曾分别被誉为诗人中的"鬼才",其大量作品都呈现出浓郁的"诗气",在艺术上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仔细探究,发现二人的诗歌内涵有同源性,两者的诗无论是对生存的焦虑还是语言的使用甚或奇特大胆的想象,都绾纽为一个解不开的结。

  • 标签: 李贺 海子 同源性
  • 简介:随着"忽有天炮响震","山裂一缝",看护敦煌莫高窟的道士王圆箓发现了封闭近千年的藏经洞,数以万计的文化瑰宝公诸于世,震惊环球……到如今已是整整一个世纪了.

  • 标签: 藏经洞 敦煌莫高窟 道士 发现 释义 辨疑
  • 简介:伊索克拉底受到书面表达方式所面对的受众范围以及当时的政治局势影响,在《泛希腊集会演说辞》中,采用“模糊话语”的修辞策略,呈现了关于“领导权问题”两种不同的政治主张:“城邦联合领导权”与“雅典领导权”。伊索克拉底在创作《泛希腊集会演说辞》时,口头与书面两种创作方式并存,这篇演说针对雅典城邦发表,或面向全希腊传播,前者适合采取口头的表达方式,而后者更适合采取书面信息传递。若《泛希腊集会演说辞》面向全希腊传播,伊索克拉底需采取“模糊话语”的策略,满足不同城邦受众的政治利益。他的政治观点受到了公元前390-380年间希腊政治局势变化的影响而发生转变,伊索克拉底在演说辞中所采用的话语策略,是斯巴达在古希腊当时的历史实际中所拥有的权威与作者自身对于雅典霸权的呼吁调和的结果。

  • 标签: 伊索克拉底 《泛希腊集会演说辞》 领导权
  • 简介:自古以来,青海这片土地被赋予了一种文化的意义和象征,因此在历代咏青诗歌中“青海”成为一个意象符号,是一个区域的代表和符号,也是进行国家祭祀,实施国家权力的象征和政治符号。

  • 标签: “青海” 区域符号 政治符号
  • 简介:李商隐是晚唐最杰出的诗人。他既代表晚唐又超出晚唐。然而,对这样一位注重诗歌的审美特质,以毕生精力发掘和表现自己的心灵的情感世界的抒情诗人的接受和研究,自唐末李涪的“无一言经国,无纤意奖善”的恶评,到今天将他置于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流大作家的行列.竟经历了曲折漫长的十一个世纪!由于社会政治气候、文化艺术观念等各种因素的制约,长期以来对李商隐的研究,形成极不正常的“钟摆现象”。

  • 标签: 李商隐 晚唐 诗人 诗歌集 抒情诗 情感世界
  • 简介: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的“九一八”事变起,特别是在1937年“七七”事变开始的全民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在深哀巨痛的民族劫难中觉醒奋起,各界民众捐弃前嫌,同仇敌忾,浴血苦战,共赴国难,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进行了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在这场气壮山河的神圣抗战中,诗人们高举反侵略、反压迫、反奴役的旗帜,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唱出了无数进发血泪、震撼人心、气薄云天的歌声,记录了从抗日救亡到迎接胜利的全过程。他们当中,有的毁家纾难,投笔从戎,不惧牺牲,甚至是以身殉国;

  • 标签: 抗日救亡运动 中国 诗歌 民族精神 文学风格
  • 简介:陈孚(1259~1309),字刚中,号笏斋,天台临海(今属浙江)人。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上《大一统赋》,署上蔡书院山长。二十九年,为翰林围史院编修官,代理礼部郎中,作为副使随户部尚书梁曾出使安南(今越南)。使还,除翰林院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后历任建德路(今浙江建德)、衢州(今属浙江)、台州路(今浙江临海)治中。成宗大德七年(1303)以疾归。武宗至大二年(1309)卒,年五十一。有《陈刚中诗集》。

  • 标签: 诗歌创作 安南 出使 广西 诗人 元代
  • 简介:《时间两侧的颂辞》是撒玛尔罕(韩文德)个人出版的第三部诗集,也是撒拉族诗人出版的第七部诗集。撒拉族作家为数实在太少,而在有限的撒拉族作家群中,诗人却占有着多数比例。撒拉族文化人容易形成特殊的诗性心理气质,与其活过两次的民族命运和充满悲壮传奇色彩的民族历史不无关系。因为,

  • 标签: 简论 诗歌 变奏 牧歌 个人出版 撒拉族
  • 简介:<正>以满族为主体的八旗入关之后,随着政治地位的不断巩固,八旗文学异军突起,成为清代文坛上的一支生力军,在诗词、散文、小说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且人数不下千百之多。如此众多的少数民族文人以汉文进行写作,是以往中国文学史上所没有的。这种现象的发生发展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在众多问题中,最关键的是从八旗文学中寻找出它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以及八旗文学同汉族文学的关系。不解决这个问题,便难以解释八旗文学中的一些现象,也难以正确评价八旗文学在清代文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而也会影响对清代文学作出全面地科学地总结。本文试图以袁枚与八旗诗人的关系为例,从诗歌的角度来阐述这一问题。

  • 标签: 八旗 袁枚 诗论 诗歌 满族文化 汉人
  • 简介:明代文学家顾璘(1476~1545),字华玉,号东桥居士,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人,寓居上元(今江苏省南京市白下区)。弘治间进士,授广平(今属河北)知县,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以诗著称于时,与陈沂、王韦并称“金陵三俊”,

  • 标签: 诗歌创作 广西 长歌 南迁 江苏省 南京市
  • 简介:待到星回于天,岁将零原野沉睡中梦着雷霆的回声呼啸着冲向天空传遍大地海洋——万物永恒的家乡——灰娃《待到星回于天……》这首《待到星回于天……》,是我最喜欢的灰娃诗作之一。一个十二岁就奔向延安如今已年逾古稀的老人在回忆,一个经历了烽火岁月、经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次政治运动和改革开放后风云巨变的灵魂在沉思。她的回忆中,充满困惑——'把梦留在高原/却不知怎样命名?'她的沉思中依旧深情——'仰仗大地/爱着每一天'。老骥伏枥,透过

  • 标签:
  • 简介:《不久以前不久以后》是一首灵动本真的小诗,刘昕校长用她激赏的目光、鼓励的语言、精巧的设计打开了一颗颗童心。孩子们在品悟文字的同时感受到时光的流淌、生命的律动,甚至听到自己拔节成长的声音,也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诸多思考和启迪。

  • 标签: 教学评析 诗歌 品读 语文教学 校长 孩子
  • 简介:《人傍山斋残稿》所收之诗,皆能吐属心声,抒发性灵,触景感发,多为佳句,不期而至之中,似有神助,实则仍来源于诗人之生命体验结构,离不开对生活物态之细腻微妙观察。足证真诗者,皆精神之所为;而诗歌之语言,实即生命体验之艺术升华。

  • 标签: 生命体验 性灵感发 诗歌创作 艺术升华
  • 简介:<正>美的艺术创造往往凝聚了创造者本身独特的美学沉思。空灵的白螺壳,你孔眼里不留纤尘,漏到了我的手里,却有一千种感情。卞之琳这首《白螺壳》诗可以借来说明以戴望舒代表的三十年代现代派诗人群的审美追求。这个流派的诗人大体恪守一个共同默认的美学原则:以诗表现自身的感觉和情绪世界,而不太重视对客观社会生活的观照和描述。在他们眼里诗主要属于内心世界。因此,追求诗表现生活的敏感性和深邃性,追求内面世界与外面世界的统一,在抒情内容和表现方式新的秩序和新的平衡中,来努力完成“纯诗”的建设,成为现代派诗歌的独特的艺术趋向。他们沿着这一趋向进行的艺术探索,带着创造的成功和固有的弱点,汇入新诗发展的大潮,在整个新诗现代化的进程中作出了值得珍视的贡献。

  • 标签: 现代派诗人 汇点 戴望舒 艺术探求 卞之琳 诗歌艺术
  • 简介: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黄振南教授和陈峥博士选编的《黄河在怒吼——抗战救亡诗歌选》由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该书在选材、结构、链接、释读等方面不落窠臼,其取舍编排之巧妙、承载信息之丰富,有超越同类书籍之势,读之耳目一新,不失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教材。

  • 标签: 抗战救亡 诗歌 黄河 广西教育出版社 评介 余音
  • 简介:八旗诗歌是指由旗籍诗人创作的诗歌,具有鲜明的重性情群体趋向,即:重视自然性情,讲求性情之真,追求性情深厚。但整体重性情的特征并不能遮蔽各位作家性情的差异性与多样性。八旗诗人重性情特征既根植于群体的文化、群体性格,又是统治者大力提倡、借鉴先进的汉族文学传统与文学理论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重要学者提倡与高层推动功不可没。以八旗作家杨钟羲《雪桥诗话》为中心来探讨八旗诗歌重性情的特点。

  • 标签: 八旗诗歌 重性情 杨钟羲 《雪桥诗话》 八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