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古希腊语βáρβαρο一词,意为"所有说非希腊语的民族",1中译一般作蛮族。此词与另一个希腊语词βαρβαρóφωνων的涵义及其联系,自古以来就存在很多争议,其中涉及古希腊人蛮族观念的变化问题。本文拟辨析西方学者的有关论说,并且略陈管见。

  • 标签: 古希腊语 拉铁摩尔 《伊利亚特》 TONGUE 荷马史诗 卡里亚人
  • 简介:西方声乐艺术的起源在诗乐一体的古希腊文化中得以窥见。英雄史诗、抒情诗和戏剧等诞生于古希腊的表演形式成为当时声乐艺术元素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载体。《荷马史诗》作为最早记录了西方文明的诗歌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成为西方声乐艺术最原始的体现。抒情诗和戏剧的发展则鲜明地融合了政治经济模式与宗教神化崇拜等社会发展因素,从而使声乐元素的表现方式也呈现出日趋复杂和丰富的形态。并且,悲剧的诞生与发展过程对后来西方声乐艺术尤其是歌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尤为彰显出古希腊文化中声乐元素的重要价值。

  • 标签: 古希腊文化 史诗 抒情诗 悲剧 声乐
  • 简介:圣托里尼是柏拉图笔下的自由之地,爱琴海上最璀璨的明珠,圣岛从不缺少赫利俄斯(太阳神)的关照。来到这里我们会感受到最璀璨的阳光:白天它总是把格外明亮的光辉馈赠给小岛,散发出耀眼的金光,与蓝白相间的建筑色彩遥相生辉,勾勒出最蓝的天空;日落时它用红黄交织的色彩映照,洒向伊亚(OIA)小镇,变幻出世界上最美的日落;依山而建层层叠上如迷宫般的费拉(Fira)小镇在它映衬下,窗栏鲜花伴着碧海蓝天,渲染出别样的美丽。拥有着阳光、蓝天的圣托里尼无疑美的夺目、美的舒适、美的圣洁。

  • 标签: 世界 希腊 梦幻 建筑色彩 柏拉图 太阳神
  • 简介:近代诗人罗瘿公(惇曧)的诗、词均有重要文献价值及一定艺术价值,然由其友人于1928年整理出版的诗歌遗集《瘿庵诗集》《外集》所收不全。今根据民国报刊及《鞠部丛谭》,辑得诗26首、词5首。

  • 标签: 罗瘿公 诗词 辑补
  • 简介:"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电影《夜宴》出现过的这首诗歌,相传是中国诗歌历史上第一首被翻译的诗歌,从壮语翻译成汉语。据传,这首诗翻译于公元528年,可见翻译在我们中国,特别是诗歌的翻译,历史非常悠久。虽然如此,但是总有人说,诗歌的翻译,经常是牛头不对马嘴。莎士比亚的名著《仲夏夜之梦》,它中间有这么一幕:一个叫Chris的人对另外一个叫Burger的人说"thouaretranslated"。

  • 标签: 诗歌文化 中国诗歌 传播策略 《仲夏夜之梦》 《夜宴》 莎士比亚
  • 简介:荣立宇在《西藏研究》2014年第5期上发表文章,提出20世纪30年代,于道泉将仓央嘉措诗歌从藏语翻译成汉、英两种文字,开创仓央嘉措诗歌汉、英翻译先河。截至目前,仓央嘉措诗歌已经有21个汉译本。从统计学的视角来考察仓央嘉措诗歌的汉语翻译,可以看出它们在汉语文化圈中译介的一些特征,也可以呈现出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从翻译频率、译者身份构成以及译本特征等三个方面考察了仓央嘉措诗歌的汉译情况。

  • 标签: 仓央嘉措 汉译本 统计学 诗歌 汉语翻译 《西藏研究》
  • 简介: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我和陈峥博士应邀选编《黄河在怒吼——抗日救亡诗歌选》一书,从众多抗战诗歌中选出75首,按内容分为6辑,依次编排。该书为多媒体印刷读物(Multimedia·Print·Reader,缩写为MPR),

  • 标签: 抗战诗歌 抗日救亡 黄河 导语 抗战胜利 多媒体
  • 简介:伊索克拉底受到书面表达方式所面对的受众范围以及当时的政治局势影响,在《泛希腊集会演说辞》中,采用“模糊话语”的修辞策略,呈现了关于“领导权问题”两种不同的政治主张:“城邦联合领导权”与“雅典领导权”。伊索克拉底在创作《泛希腊集会演说辞》时,口头与书面两种创作方式并存,这篇演说针对雅典城邦发表,或面向全希腊传播,前者适合采取口头的表达方式,而后者更适合采取书面信息传递。若《泛希腊集会演说辞》面向全希腊传播,伊索克拉底需采取“模糊话语”的策略,满足不同城邦受众的政治利益。他的政治观点受到了公元前390-380年间希腊政治局势变化的影响而发生转变,伊索克拉底在演说辞中所采用的话语策略,是斯巴达在古希腊当时的历史实际中所拥有的权威与作者自身对于雅典霸权的呼吁调和的结果。

  • 标签: 伊索克拉底 《泛希腊集会演说辞》 领导权
  • 简介:明代文学家顾璘(1476~1545),字华玉,号东桥居士,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人,寓居上元(今江苏省南京市白下区)。弘治间进士,授广平(今属河北)知县,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以诗著称于时,与陈沂、王韦并称“金陵三俊”,

  • 标签: 诗歌创作 广西 长歌 南迁 江苏省 南京市
  • 简介: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黄振南教授和陈峥博士选编的《黄河在怒吼——抗战救亡诗歌选》由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该书在选材、结构、链接、释读等方面不落窠臼,其取舍编排之巧妙、承载信息之丰富,有超越同类书籍之势,读之耳目一新,不失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教材。

  • 标签: 抗战救亡 诗歌 黄河 广西教育出版社 评介 余音
  • 简介:在为上篇文章的最后一个字打上句号时,笔者胸中长长地舒了口气,但心情却并未因此轻松起来。这原因,乃是我知道虽然这系列文章长达一万多言,对诗韵新变所作的分析细则细矣,却还没有从社会宏观背景下鸟瞰古今诗韵在当今社会语境下的困境及其出路。自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古典诗词的创作如同被合闸的水流一样越来越少。而后,逐渐地,文学被社会边缘化,诗歌被文学边缘化。

  • 标签: 韵典 汉语诗歌 古典诗词 新韵 社会边缘化 文学边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