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文名]:微红小波[俗名]:冰山蓝带、九间金蓝灯[学名]:Microrasboraerythromicron[英文名]:CrossbandedDwarfRasbora[分类地位]: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纲(辐鳍亚纲)/鲤形目/鲤科/波

  • 标签: 斑马鱼 脊索动物门 脊椎动物 分类地位 中文名 英文名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评估核电对周围环境的辐射影响,通过模式动物精细化建模,构建剂量评估模型并确定相关剂量系数。方法针对核电液态流出物辐射危害评估中的重要水生模式生物斑马,建立用以剂量估算的斑马含有内部骨骼和内脏器官的几何模型。使用蒙特卡罗方法,以核电液态流出物及周围环境监测中常见的3H、40K、58Co、60Co、110Ag、134Cs、137Cs 7种核素为源项,计算斑马模型的内外照射剂量系数(DC)。结果核素γ能量的高低决定了外照射剂量系数的大小。对内脏器官、骨骼和全身的外照射剂量系数比较显示,大部分核素内脏器官剂量系数高于全身剂量系数,58Co的内脏器官剂量系数比全身高165%。本研究建立模型内照射剂量系数较大,60Co造成的内照射剂量系数是已有椭球模型剂量系数的2.6倍,说明内部材料的不同和粒子种类不同的选择会影响能量沉积。结论对模式生物进行精细化建模比较重要。精确评估模式生物器官剂量系数,有助于评估非人类物种的辐射效应。

  • 标签: 蒙特卡罗 环境评价 核电 液态流出物 斑马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斑马模型下地塞米松诱导骨质疏松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3dpf~9dpf的斑马,根据培养基成分的不同分为空白组、阴性对照组以及不同浓度梯度的实验组,培养至9dpf后对斑马各处骨骼进行茜素红染色,观察不同组斑马鱼骨骼染色面积及染色累计光密度。结果空白对照组染色面积43463单位,累计光密度16223单位;阴性对照组染色面积43073单位,累计光密度16170单位;1μmol/L实验组染色面积41988单位,5μmol/L实验组染色面积29639单位,10μmol/L实验组染色面积26327单位,15μmol/L实验组染色面积23221单位,20μmol/L实验组染色面积20643单位。结论地塞米松可使斑马鱼骨骼矿化量及骨密度降低,在5μmol/L~20μmol/L的浓度梯度内地塞米松对斑马鱼骨骼发育的不良影响随浓度而扩大,在斑马模型下地塞米松可呈浓度依赖性诱导骨质疏松的产生。

  • 标签: 斑马鱼模型 地塞米松 骨质疏松。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斑马脑出血模型,并以此筛选诱导斑马脑出血的相关基因。方法通过吗啉代寡核苷酸(MO)技术和单细胞显微注射技术构建斑马脑出血模型,并从宏观、微观角度多重验证。首先,造模实验采用注射Control MO的正常野生型AB品系斑马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在AB斑马胚胎单细胞时期分别注射神经嵴源性细胞(NCDCs)发育相关基因的MO,包括col8a1 MO、tfap2α MO、msx1a MO、msx2 MO、dkk1a MO等,于显微镜白光视野下初步验证模型。其次,采用Tg(flk1:GFP;gata1:dsRed)双转基因斑马进行模型验证,该转基因用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血管内皮细胞,用红色荧光蛋白(dsRed)标记血红细胞,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到斑马脑出血的部位。在斑马胚胎单细胞时期注射Control MO 作为对照组,注射col8a1 MO作为实验组,正常培养至受精后48 h通过激光共聚焦观察红细胞渗漏情况,构建荧光视野可观察的脑出血模型。最后,采用Tg(flk1:GFP)转基因斑马进行基于血脑屏障的模型验证,通过Dextran-Rhodamin和DAPI染料的渗漏现象进一步明确斑马血脑屏障的破坏与脑出血的发生,并进行定量统计,从而验证NCDCs发育相关基因与脑出血表型的关系,证明造模有效。结果与注射Control MO的正常野生型AB品系斑马对照组相比,col8a1、tfap2α和msx1基因突变的实验组斑马有明显的脑出血现象,出血比例分别为18.18%(52/286)、23.04%(62/251)、35.94%(23/64),而msx2和dkk1a基因突变的斑马极少观察到脑出血,出血比例仅分别为1.03%(1/97)和1.15%(1/87)。注射Control MO与col8a1 MO的Tg(flk1:GFP;gata1:dsRed)双转基因斑马红细胞渗漏发生率分别为0.37%(1/273)与18.18%(52/286)(P<0.001)。注射Control MO与col8a1 MO组Tg(flk1:GFP)转基因斑马DAPI阳性的细胞核数分别为(10.05±5.27)个与(60.35±3.96)个(P<0.001);Dextran-Rhodamin染料渗漏引起的中脑实质荧光示踪强度值分别为2.54±4.70与5.13±3.52(P<0.0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斑马脑出血模型,并筛选出col8a1、tfap2α、msx1等诱导斑马脑出血的相关基因。

  • 标签: 脑出血 斑马鱼 血脑屏障 渗漏 基因
  • 简介:摘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中最重要的表现,是一种具有特异性改变的眼底病变,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DR具体发病机制仍不明确,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斑马作为一种模型动物,能够通过一定的处理很好地模拟糖尿病及DR的发病过程,如DR早期眼底微血管瘤样改变。同时,斑马也可以为新研发药物的治疗效果提供可靠的参考。(国际眼科纵览,2020, 44: 63-67)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动物模型 斑马鱼 微血管改变
  • 简介:斑马原产于南亚印度及孟加拉国的沿海各地的淡水水域,是一类小型的淡水观赏鱼类。由于其适应力强,对水质和食物要求不高,繁殖简单,成为初学者的首选。另外斑马的品系较多,有很多是独具特色的、在观赏中较多的如豹纹斑马、金斑马等,近年来通过转基因技术生产出了具有发光能力的斑马,这些都深深吸引了广大爱好者的目光。

  • 标签: 人工繁殖技术 品系 淡水观赏鱼 斑马鱼 转基因技术 鱼类
  • 作者: 陈维 赵峰 张樱腊 刘东 杨莉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9-26
  • 出处:《中华精神科杂志》 2020年第05期
  • 机构: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卫生部精神卫生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 100191,南方科技大学生物系,深圳 518055,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00871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降低斑马接触蛋白相关蛋白基因2(contact protein-related protein gene 2, cntnap2)表达,建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遗传模型。方法以注射剪接抑制型吗啉代寡聚核糖核酸降低cntnap2表达的斑马作为实验组(n=48),注射随机寡核苷酸片段的斑马作为对照组(n=48),通过原位杂交观察斑马神经递质系统相关基因th、dbh、gad1b、glyt2、vglut2表达的变化,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神经递质系统及神经元发育相关基因表达量变化。使用斑马行为轨迹跟踪系统记录(Noldus行为仪)检测cntnap2表达降低后多动/冲动行为及托莫西汀对多动/冲动行为的改善作用。结果原位杂交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较对照组神经递质系统相关基因dbh表达减少,gad1b表达增加;th、glyt2、vglut2表达未见明显差异。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实验组较对照组神经递质系统相关基因dbh表达降低(t=5.772,P=0.005),snap25、dat、gad1b表达增高(t=14.310、22.210、22.090,均P<0.01);神经元发育相关基因shha、epha4b、netrin1b、noi及神经递质系统相关基因drd4、th、vglut2、glyt2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 dpf时药物未处理实验组较药物未处理对照组幼鱼游动总距离长 [143.12(98.56, 212.22) cm 与99.03(80.54, 133.96) cm,Z=-3.547,P<0.01],平均游动速度快[0.050(0.041, 0.067) cm/s与0.033(0.025, 0.042) cm/s, Z=-5.495,P<0.01];经托莫西汀处理后,实验组药物处理较药物未处理幼鱼游动总距离减少[106.59(95.28, 120.10) cm与143.12(98.56, 212.22) cm, Z=-3.591,P<0.01],平均游动速度减慢[0.031(0.028, 0.037) cm/s与0.050(0.041, 0.067) cm/s,Z=-7.035,P<0.01]。结论cntnap2表达降低斑马可通过改变dbh、snap25、dat、gad1b表达量而产生多动/冲动表型,托莫西汀可有效缓解多动/冲动表型,cntnap2表达降低斑马可作为ADHD遗传模型

  • 标签: 注意力缺陷障碍伴多动 斑马鱼 模型 动物 接触蛋白相关蛋白基因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nicastrin(nct)基因对斑马黑素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吗啉代寡核苷酸(MO)技术针对斑马nct基因mRNA设计nct-MO序列,同时设计对照MO序列(ctrl-MO),并构建5′端为MO靶序列的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mRNA,通过显微注射的方式将nct-MO或ctrl-MO与EGFP mRNA共注射入斑马胚胎中,验证nct-MO的沉默效率,观察其表型变化。以野生型斑马作为空白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黑素合成notch信号通路相关基因mitfa、tyr、tyrp1a、tyrp1b、dct、pmela、notch1a、notch1b、hey1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斑马受精后8 h,ctrl-MO+EGFP mRNA组斑马胚胎中均有绿色荧光表达,而nct-MO+EGFP mRNA组及空白对照组胚胎均未见绿色荧光。受精后48 h,nct-MO组幼鱼尾部色素沉着区面积占比(0.169 ± 0.083)低于ctrl-MO组(0.258 ± 0.042,t=3.202,P=0.005),且nct-MO组色素分布紊乱。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nct-MO组、ctrl-MO组、空白对照组间pmela、tyrp1a、hey1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mitfa、tyr、tyrp1b、dct、notch1a、notch1b mRNA相对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nct-MO组pmela、tyrp1a相对表达水平(0.708 ± 0.028、0.558 ± 0.136)低于ctrl-MO组(1.023 ± 0.142、1.016 ± 0.134,均P < 0.05)。结论nct基因可能通过调控斑马黑素合成影响黑素细胞生物学功能。

  • 标签: 色素沉着异常 化脓性汗腺炎 Nicastrin基因 γ分泌酶 斑马鱼模型
  • 简介:摘要:斑马是一种重要的脊椎动物模式生物,因其胚体全透明,繁殖速度快,使用样品量少,饲养成本低,而被作为一种理想的模式动物广泛的应用于科学试验。本实验通过对斑马鱼生长条件研究,探究斑马可以生长的适宜条件,并在一定条件下使斑马鱼产卵,探究斑马孵化及鱼苗生长条件,建立斑马的养殖平台,为之后进行斑马毒性急性急性实验奠定良好的基础。

  • 标签: 斑马鱼 生长发育 繁殖 胚胎发育孵化 鱼苗
  • 简介:提起斑马,想必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它们外型小巧。游动时活泼可爱,幽蓝色的身体底色加上几条横白条纹。真的像极了动物园里斑马身上的条纹.故而得名。也因为其饲养简单,并且容易繁殖。所以深受广大观赏爱好者的喜欢。

  • 标签: 斑马鱼 繁殖 饲养 动物园 观赏鱼
  • 简介:为探讨重金属Cd对斑马胚胎发育的毒性效应,将受精1h后(1hpf)的斑马胚胎暴露于不同浓度的CdCl2溶液中,观察CdCl2处理对胚胎死亡、孵化及幼鱼畸形的影响。采用吖啶橙(A0)染色,定性观察胚胎细胞凋亡情况;以活性氧(ROS)荧光探针DCFH—DA染色法检测胚胎ROS水平,TBA比色法测定胚胎脂质过氧化水平,DTNB比色法测定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水平。结果表明,10.0~30.0mg·L-1CdCh浓度依赖性地诱导斑马胚胎死亡和幼鱼畸形,胚胎孵化率亦降低。CdCl2处理引起斑马胚胎心脏水肿,尾部弯曲和胚胎发育阻滞。胚胎半数致死浓度(LC50)为18.9mg·L-1,R2=0.973,幼鱼半数致畸浓度(EC50)为13.7mg·L-1,R2=0967。20.0mg·L-1CdCl2处理组ROS水平、MDA含量明显升高,GSH/GSSG比值明显降低(P〈0.01)。20mg·L-1CdCl2处理后,胚胎头部和尾部可见大量细胞凋亡。10mg·L-1N-乙酰半胱氨酸(NAC)与20mg·L~CdCl2共同处理组斑马胚胎的死亡率和畸形率明显降低,孵化率明显升高,ROS水平、MDA含量以及GSH/GSSG比值趋于正常。以上结果说明,CdCl2暴露对斑马胚胎发育的毒性效应可能与CdCl2诱导的氧化应激相关。

  • 标签: 氯化镉(CdCl2) 发育毒理学 氧化应激 斑马鱼
  • 简介:化学药物Clemizole在”Dravet综合症”的一个斑马模型中能有效防止癫痫类发作。2013年9月在Nature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这一发现确认了一个新方法,后者有可能被用来识别癫痫病的另类疗法。

  • 标签: 癫痫病 斑马鱼 药物筛选 通讯 自然 化学药物
  • 简介:为了研究植物性饲料代谢产生的中间产物硫氰酸钠(NaSCN)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首先将斑马(Brachydaniorerio)暴露于NaSCN的8个浓度组中进行96h-LC50急性毒性试验,测得其半致死浓度(96h-LC50)为403mg.L-1。再以安全浓度(1/10LC50)为基准,等对数设置3个质量浓度22.7、40.3、71.7mg.L-1的染毒组和一个对照组(0mg.L-1)进行96h半静水式毒性试验,测定斑马鱼头部组织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Na+/K+-ATPase的活性、躯干组织MDA的含量。将实验数据进行ANOVA分析处理后,结果表明,不同NaSCN浓度处理组与对照相比,AChE活性无显著差异。71.7mg.L-1浓度处理组与对照相比,Na+/K+-ATPase的活性和MDA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且MDA含量与NaSCN染毒浓度间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实验结果表明NaSCN对斑马的毒性机制可能是引起线粒体功能的失调。MDA能够作为一种有效的生物标志物对NaSCN引起的毒性做出评价。

  • 标签: 硫氰酸钠(NaSCN) 斑马鱼 Na+/K+-ATPase 乙酰胆碱酯酶(ACHE) MDA
  • 简介:斑马作为一种新的模式动物,在发育研究中有广泛使用。近年来,在牙齿发育研究中也有许多报告。本文对斑马牙齿形态及斑马发育的分子机制研究资料作一回顾。

  • 标签: 斑马鱼 牙齿 发育
  • 简介:目的由于原肠期细胞的剧烈运动,在斑马胚胎的背侧汇聚形成了称为胚盾(shieldorganizer)的结构,是胚胎发育的信号组织中心,在背腹轴建立和胚层诱导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系统鉴定在胚盾特异表达的基因,可为进一步探讨胚盾形成的机制及其指导胚胎早期发育的分子机理提供参考。方法Tg(gsc:GFP)转基因在胚盾表达特异的绿色荧光。通过流式细胞分选技术分离富集GFP阳性细胞并提取总RNA进行RNA深度测序,检测可能在胚盾高水平表达的基因。然后利用荧光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real-timePCR,qRT-PCR)和原位杂交技术鉴定若干在胚盾特异表达的基因。结果从Tg(gsc:GFP)转基因胚胎中分离富集到了纯度超过96%的GFP阳性细胞,RNA深度测序的结果显示有657个基因的表达水平比整胚细胞或GFP阴性细胞高2倍以上。最后,确认了KIAA1324、ripply1、twist2、isthmin1、nme4、zgc174153、rrbp1b等7个基因在胚盾特异表达。结论系统鉴定到了斑马胚胎胚盾特异表达基因,为下一步研究这些基因的发育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 标签: 斑马鱼 胚盾 流式细胞分选 RNA深度测序 原位杂交
  • 简介:斑马经常被作为模式生物而广泛应用于发育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中,乙醇是一种常用的提取生物活性成分的有机溶剂。故我们用乙醇和斑马为材料来进行自主实验,在0%、0.5%、1%乙醇浓度的溶液中饲养斑马两周后,通过对斑马存活率、均体长、均体重的变化来探讨酒精对斑马的影响。在饲养期过后通过石蜡切片及其器官显微照片的观察探究酒精对斑马心脏结构以及发育的影响。实验探究结果表明随着乙醇浓度的升高,其对斑马心脏的发育起抑制作用。

  • 标签: 乙醇 斑马鱼 心脏发育 毒害作用 石蜡切片 HE染色
  • 简介:摘要:本文的目的是为了对斑马降尿酸治疗痛风进行功效测试,以此对降尿酸效果进行医学探索。因此,对本实验进行材料与方法的选取,并在选取的基础上对实验的原理进行学习,依据实验原理对样本进行分组,并且,进行尿酸功假设检验。在进行上述操作之后,实验结果发现样品对斑马尿酸抑制率为39%,样品能显著抑制斑马尿素的形成,具有降尿酸效果。

  • 标签: 斑马鱼降尿酸 痛风 功效测试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以L-FABP10GFP肝组织特异性转基因斑马建立放射性肝损伤模型的可能性。方法出生后5天的斑马,给予“剂量爬坡梯度”放疗,连续观察5天,了解幼鱼放疗安全性及安全剂量;结合“剂量爬坡”试验的结果及临床实践,选择合适的剂量进行放疗,连续观察5天,了解放疗后斑马鱼肝脏荧光强度、面积和形态的变化。结果“剂量爬坡”试验显示0、2、6、10、20、30、40Gy/次条件下的放射处理对斑马是安全的;接近临床实践剂量40Gy/次的放疗处理未见斑马鱼肝脏荧光强度、范围及形态的变化。结论L-FABPGFP转基因斑马放疗后54h内无法通过监测肝GFP荧光变化了解放射性肝损伤情况,该模型的建立仍需要进一步探讨。

  • 标签: 放疗 斑马鱼 肝损伤 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