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黏膜剥离治疗广基结直肠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14年11月—2015年12月,研究对象64例本院收治的广基结直肠息肉瘤体直径大于2cm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32)、对照组(n=32),给予实验组患者黏膜剥离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腹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肛门直肠恢复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排便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复发率。结果临床治疗效果对比显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肛门直肠恢复时间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排便时间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黏膜剥离治疗广基结直肠息肉的临床效果显著,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广基结直肠息肉 腹腔镜 胃肠功能 肛门直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黏膜剥离(ESD)治疗未分化型早期胃癌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9年4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ESD治疗且术后病理证实为早期胃癌的393例患者(400处病灶)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未分化癌组(50例,50个病灶)和分化癌组(343例,350个病灶),收集患者年龄、性别,切除病灶大小及部位、大体分型、浸润深度、有无溃疡及术后随访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60岁(OR=2.02,95%CI:1.04~3.95,P=0.011)、女性(OR=2.83,95%CI:1.41~5.68,P=0.003)、胃窦部病变(OR=3.92,95%CI:1.65~9.30,P=0.002)、凹陷型病变(OR=5.37,95%CI:2.16~13.38,P<0.001)及浸润至黏膜下层(OR=5.09,95%CI:2.40~10.80,P<0.001)为未分化型早期胃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393例患者中,非治愈性切除113例,治愈性切除280例。未分化癌组非治愈性切除率高于分化癌组[90.0%(45/50)比19.8%(68/343), χ2=104.902,P<0.001]。非治愈性切除患者死亡率高于治愈性切除[4.4%(5/113)比0.7%(2/280), χ2=5.558,P=0.023]。未分化癌组27例患者追加手术,分化癌组51例追加手术,无一例复发;315例未追加手术患者中,未分化癌组复发率高于分化癌组[26.1%(6/23)比4.1%(12/292), χ2=5.560,P<0.001]。结论年龄≤60岁、女性、胃窦部病变、凹陷型病变及浸润至黏膜下层为未分化型早期胃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未分化型早期胃癌非治愈性切除率高、ESD术后易复发,建议追加外科手术治疗。

  • 标签: 胃肿瘤 未分化型早期胃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预后 内镜特征
  • 简介:胃肠道早期癌肿是指病变局限于黏膜黏膜下层而未达肌层。无论病灶大小及是否有淋巴转移。随着染色、放大内和超声等消化诊断新技术的开展.越来越多的早期胃肠肿瘤可以被发现并得到准确诊断。将检查发现的胃肠道局部病变进行内微创切除.一直是医师梦寐以求并为之努力的奋斗目标。

  • 标签: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胃肠肿瘤 早期 应用 内镜诊断 局部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黏膜剥离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早期胃癌患者90例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胃癌根治治疗,观察组采用黏膜剥离治疗,实验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胃排空时间、胃肠通气时间以及治愈率、死亡率。结果通过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胃排空时间、胃肠通气时间以及治愈率、死亡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黏膜剥离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治愈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早期胃癌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黏膜剥离治疗消化道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本院2015年12月~2017年11月收治的消化道病变患者112例,其中食管病变27例、结肠病变32例、胃部病变53例,均行内黏膜剥离治疗,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结肠病变患者2例和胃部病变患者5例中转开腹手术,其余患者经治疗成功,治疗成功率为93.8%。消化道病变患者的手术时间为(52.4±16.7)min。消化道病变患者的病变直径为(2.9±0.8)cm。消化道病变患者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黏膜剥离是治疗消化道病变的有效方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内镜 黏膜 剥离 消化道病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粘膜剥离(ESD)治疗直肠侧向发育性肿瘤的临床探讨。方法选择40例直肠发育性肿瘤(LST)患者开展临床试验,在内状态对患者展开分型。并记录各种LST类型患者的大小、位置以及形态特征。分析患者临床中的病例表现以及直径黏膜剥离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40例患者中LST-G17例、LST-NG28例;腺瘤伴随有高级别上皮瘤病变的有7例、低级别上皮瘤病变的23例;患者的整块切除率、完整切除率均为100%;病理类型管状腺瘤24例、管状毛绒状腺瘤16例。患者术后并发症有3例出血,在经过内科保守治疗后已经止血。且经过术后平均11.3个月的随访可以发现无复发状况产生。结论应用直肠粘膜剥离对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进行临床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可用于患者病变的判断及分型,可以有效提升患者术后的切出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产生。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因此在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应当继续应用并推广。

  • 标签: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
  • 简介:摘要淋巴管囊肿又称为囊性淋巴管瘤、水囊瘤,是一种由淋巴内皮细胞构成的少见的先天性良性错构瘤,其病因尚有争论。国内外学者大多认为淋巴管囊肿系淋巴管先天发育异常,原始淋巴囊不能向中央静脉引流,未能与正常引流通道建立联系而隔离的淋巴管或者淋巴囊异常增生扩大所致。病变可发生于颈部、腋下、纵隔、膈、腹膜后和肠系膜等,胃淋巴管囊肿少见。本文即介绍1例胃淋巴管囊肿病例的诊断及黏膜剥离治疗情况。

  • 标签: 淋巴管瘤 错钩瘤 胃镜检查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 简介:目的探讨直径〉2em的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病理特点,评估黏膜剥离(ESD)治疗结直肠LS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至2011年4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151例结直肠LS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下表面形态将151例LST进行分型,统计各型LST的部位、大小、形态特征,然后对LST的临床病理特点以及ESD治疗的切除率、手术时问、并发症和复发情况进行分析。采用K系数检验分析LST亚型一致性。结果151例患者中,结直肠LST分布依次为:直肠58例、升结肠47例、盲肠15例、横结肠14例、乙状结肠13例、降结肠4例。病变直径为(3.4±1.2)em。颗粒型结直肠LST105例,其中结节混合型75例,颗粒均一型30例;非颗粒型结直肠LST46例,其中扁平隆起型31例,假凹陷型15例。两型分型一致系数K为0.87,四亚型分型一致系数K为0.80。腺瘤伴有低级别瘤变96例、高级别上皮瘤变44例、黏膜癌11例。腺瘤中管状绒毛状腺瘤58例、管状腺瘤33例、绒毛状腺瘤3例、锯齿状腺瘤2例。整块切除率为98.01%(148/151),完整切除率为94.70%(143/151),完整治愈切除率为90.73%(137/151)。手术时间为(52±31)min,ESD术后出血发生率为3.97%(6/151),穿孔发生率为3.31%(5/151)。平均随访时间为28.6个月,复发率为0.66%(1/151)。结论直径〉2cm的结直肠LST病变存在较高的恶变潜能。ESD治疗LST病变整块切除率高,复发率较低,是结直肠LST病变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侧向发育型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临床病理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黏膜剥离与传统手术治疗早期胃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3日至2018年7月23日期间我院早期胃癌100例患者(实施奇偶数分组模式),对照组的50例患者进行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的50例患者进行内黏膜剥离治疗。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62.85±5.15)min、中出血量(128.64±15.86)ml、生存时间(39.85±5.69)个月、并发症(4.00%)、总有效率(96.00%)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早期胃癌患者实施黏膜剥离治疗效果更为明显。

  • 标签: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传统手术 胃癌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黏膜剥离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42例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常规手术治疗,n=21)和观察组(黏膜剥离治疗,n=21),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长、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长均比对照组更短(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对于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采用黏膜剥离治疗效果尤为显著,能够减少中出血量,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而促进患者身体快速康复,在临床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早期胃癌 癌前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黏膜剥离治疗上消化道肿瘤的护理配合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行内黏膜剥离治疗的上消化道肿瘤患者54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7例)实施系统护理配合,对照组(27例)实施常规护理配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及护理满意率。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更短(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在内黏膜剥离治疗上消化道肿瘤期间实施系统护理配合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治疗 上消化道肿瘤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黏膜剥离治疗早期上消化道肿瘤护理配合。方法 选取于我院行内黏膜剥离治疗早期上消化道肿瘤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30例/组。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58.95±3.26)min]、首次进食时间[(1.15±0.18)d]、住院时间[(5.75±1.06)d]均短于对照组[(82.56±4.18)min、(3.45±0.58)d、(8.11±1.06)d],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显著(P<0.05)。结论 早期上消化道肿瘤患者在接受黏膜剥离治疗期间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既可以优化手术指标,又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故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早期上消化道肿瘤 综合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消化黏膜剥离,运用于早期胃癌诊断治疗中,对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性的影响价值。方法:面对本院60例早期胃癌患者予以研究样本选取,2021.07-2022.02设置为研究样本采纳时间,数组随机化分组,对照组纳入30例患者,施行常规诊断治疗;实验组纳入30例患者,施行消化黏膜剥离,统计对比不同组别患者的:(1)临床指标;(2)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消化黏膜剥离实施后,组间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存在明显优化价值,相比较之对照组,实验组研究数据改善趋势更明显,(P

  • 标签: 早期胃癌 诊断治疗 消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黏膜剥离(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后患者复查依从性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普查方式,通过问卷调查联合电话回访采集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院行ESD治疗的患者资料,问卷调查时间从2019-05-01开始,截至2020-07-31。整理分析患者复查依从性的现状及影响患者复查的原因,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寻找影响复查依从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收集到413例患者的调查问卷,其中331例(80.1%)复查依从性好,82例(19.9%)复查依从性差。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构成(χ2=4.68,P=0.034)、病变性质构成(χ2=10.10,P=0.002)、文化程度构成(χ2=4.00,P=0.049)、可支配收入构成(χ2=7.00,P=0.009)、工作状况构成(χ2=11.29,P=0.004)、医疗保险种类构成(χ2=13.59,P=0.001)影响患者复查依从性。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相同种类的医疗保险黏膜病变患者比黏膜病变患者达到依从性好的可能性更低(P<0.001,OR=0.383,95%CI:0.227~0.644);在相同的病变性质,城镇医疗保险患者比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患者达到依从性好的可能性更高(P<0.001,OR=2.938,95%CI:1.696~5.090)。结论ESD术后患者复查的依从性与病变性质、医疗保险种类和对疾病认知密切相关。黏膜病变患者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患者更有可能依从性不佳,应多加重视;同时,加强患者疾病认知教育,对提高复查依从性非常必要。

  • 标签: 内窥镜检查,消化系统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复查 依从性
  • 简介:摘要黏膜剥离(ESD)是指在内黏膜切除(ENR)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技术,治疗主要针对早期消化道癌和癌前病变,主要依据的治疗方法是通过黏膜下注射的基础上借助几种特殊高频电刀病变所在的黏膜剥离使得病变得到解决。通过ESD技术可以完全切除病变,使得消化道肿痛得到最终根治。

  • 标签: 内镜黏膜剥离术 护理 心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黏膜剥离(ESD)治疗消化道病变中的精细护理配合。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1月—2019年4月收治的消化道病变行ESD的6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ESD中的精细护理配合进行综合归纳、分析。结果67例患者均一次性切除病灶,其中1例穿孔并发腹膜炎急转胃肠外科手术;4例中疑似穿孔选用和谐夹止血、夹闭、固定,行胃肠减压观察;3例术后出血再次行内止血治疗,未出现大出血,经保守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ESD是一种创伤小、疗效好的标准微创手术方法,也是经济、安全、可靠的治疗消化道浅表性病变的方法。精细护理配合体现在手术全流程各个方面,不仅可以促进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更重要的是能够配合医师防止因细节疏忽而造成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护理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消化黏膜剥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68例消化道肿瘤患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34名)和观察组(34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92%/18.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黏膜剥离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加速患者康复。

  • 标签: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消化道肿瘤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黏膜剥离中配合及护理方法。方法200例消化道早期癌住院患者在内下行ESD手术的中配合及护理,ESD在胃镜予病变的息肉四周黏膜注射甘油果糖250ml+肾上腺素1mg+靛胭脂2.5ml。抬举后给于电刀剥离,粘膜剥离后创面用氩气或止血钳电凝止血。结果188例患者全部治疗有效。2例并发症、10例穿孔但经尼龙套扎闭合创面后预后均良好。结论ESD是一种创伤小,疗效好的标准微创手术方法,经济、安全、可靠的治疗消化道浅表性病变的方法。护士在术前、中、术后给予患者周密的指导及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内镜粘膜下剥离(ESD)术前 术中的准备和配合 护理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