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卵巢癌肿瘤细胞期强化护理措施的护理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20-2021年62例卵巢癌肿瘤细胞治疗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强化围期护理,比较组间心理状态评分、感染、血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显著(P

  • 标签: 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 围手术期护理措施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uidan术前评估模型在预测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肿瘤细胞效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9年1月—2020年10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瘤科手术治疗的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152例。患者年龄18~85岁,中位年龄55岁;依据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Ⅲ期117例,Ⅳ期35例;采用Suidan术前评估模型评分为0~9分。患者均行卵巢癌肿瘤细胞,按治疗方案及Suidan评分将患者分为3组:行初始型肿瘤细胞(PDS)且术前Suidan评分<3分为PDS-A组(42例),行PDS且术前Suidan评分≥3分为PDS-B组(46例),行中间型肿瘤细胞(IDS)且术前Suidan评分≥3分为NACT+IDS组(64例)。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以及不满意瘤率、肉眼残留病灶率;比较不同Suidan评分,患者间不满意瘤率、肉眼残留病灶率的差异;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Suidan术前评估模型对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治疗后不满意瘤、肉眼残留病灶的预测价值。结果3组患者年龄、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及FIGO分期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组患者不满意瘤率、残留病灶率由高到低依次为PDS-B组[71.7%(33/46)、78.3%(36/46)]、NACT+IDS组[48.4%(31/64)、54.7%(35/64)]、PDS-A组[23.8%(10/42)、33.3%(14/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0.19、18.05,P值均<0.001)。行PDS患者不同Suidan评分时,患者不满意瘤率、肉眼残留病灶率随着评分数值的增加逐渐升高。ROC曲线显示:Suidan术前评估模型预测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不满意瘤曲线下面积(AUC)为0.761[95% 可信区间(CI)0.657~0.864],约登指数为0.478时,最佳评分阈值为3分,灵敏度为76.7%,特异度为71.1%;预测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手术残留病灶AUC为0.730(95% CI 0.624~0.836),约登指数为0.457时,最佳评分阈值为3分,灵敏度为72.0%,特异度为73.7%。结论Suidan术前评估模型对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肿瘤细胞的效果有较好的预测价值,Suidan评分为3分时,灵敏度及特异度较高。

  • 标签: 卵巢肿瘤 Suidan术前评估模型 减瘤术 残留病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直肠癌腹膜转移(CRPM)患者实施肿瘤细胞(CRS)的围手术期安全性及相关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结直肠外科实施CRS的100例结直肠癌及阑尾黏液腺癌来源的腹膜转移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和治疗情况(手术时间、器官切除数量、腹膜切除数量、失血量等)。全组男性53例,女性47例;中位年龄52.0(39.0~61.8)岁;同时性腹膜转移患者52例,异时性48例;术前行新辅助治疗患者52例;原发肿瘤位于左半结肠43例,右半结肠28例,直肠14例,阑尾黏液腺癌来源15例。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M(范围)表示。分析围手术期安全性[围手术期Ⅲ级以上定义为严重不良事件(SAE)],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SAE的相关危险因素。对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通过R软件绘制列线图预测模型,并用ROC曲线下面积(AUC)和校正曲线评价列线图的效能。结果全组中位腹膜癌指数(PCI)评分为16(1~39)分。68例(68.0%)手术患者达到完整肿瘤程度(肿瘤程度:0~1评分);62例患者在术后进行了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治疗。有21例(21.0%)CRPM患者发生了Ⅲ~Ⅳ级SAE共37例次,包括泌尿系统输尿管损伤2例次,围手术期大量出血或贫血6例次,消化系统7例次,呼吸系统15例次,心血管系统4例次,皮肤切口裂开1例次,腹腔感染2例次;未发生Ⅴ级SAE。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癌胚抗原(OR:8.980,95%CI:1.428~56.457,P=0.019)、PCI评分(OR:7.924,95%CI:1.486~42.259,P=0.015)、中白蛋白输注量(OR:48.959,95%CI:2.115~1 133.289,P=0.015)和总输入量(OR:24.729,95%CI:3.956~154.562,P=0.001)是CRS围手术期出现SAE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根据多因素回归模型结果构建CRS围手术期SAE预测列线图,内部验证显示预测列线图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6(95%CI:0.872~0.980),模型Hosmer-Lameshaw检验计算预测效能为95.6%,具有良好的预测准确度和一致性。结论CRS是治疗CRPM的一种安全有效方式。严格筛选病例和围手术期液体管理是降低CRS不良事件发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肿瘤细胞减灭术 腹膜转移 围手术期 安全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肿瘤细胞中经膈肌切除术前CT检查提示的心膈角增大淋巴结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9年8月至2021年5月期间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经膈肌行心膈角淋巴结切除的24例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术前CT检查情况、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病理检查及心膈角淋巴结转移情况、术后并发症、生存情况等。结果24例卵巢癌患者的年龄为(55±9)岁;术前CT检查提示,增大的心膈角淋巴结的短径为(17.5±4.7)mm(8~24 mm)。24例卵巢癌患者中,19例行初次肿瘤细胞,5例在2~3个疗程新辅助化疗后行间歇性肿瘤细胞;4例行左侧心膈角淋巴结切除,17例行右侧心膈角淋巴结切除,3例行双侧心膈角淋巴结切除。中位手术时间为330 min(300~530 min),中位中出血量为660 ml(500~1 400 ml)。24例卵巢癌患者中,22例(92%,22/24)术后病理检查确定有心膈角淋巴结转移;此22例患者共切除心膈角淋巴结123枚,每例患者5.6枚(1~15枚),其中心膈角有转移淋巴结88枚(71.5%,88/123)。24例卵巢癌患者中,10例(42%,10/24)术后影像学检查提示中等胸水,予以胸腔穿刺置管引流;2例(8%,2/24)术后腹腔感染,1例(4%,1/24)术后肺炎,经抗生素对症治疗后均好转。结论经膈肌切除术前CT检查提示的心膈角增大淋巴结虽有一定的难度,但该手术安全且术后并发症可控,对于卵巢癌肿瘤细胞的效果有重要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行细胞(CRS)+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治疗100例结直肠和阑尾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结果,并对相关因素进行生存分析。全组患者平均腹膜癌指数(PCI)为11.0±5.8,其中69例患者接受了完全性CRS。术后30 d内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48%,3~5级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26%,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全组患者1、2、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6.9%、52.1%、40.4%。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位置、PCI评分、严重并发症为影响总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CRS+HIPEC治疗结直肠和阑尾癌是安全可行的,原发肿瘤位于直肠、PCI>20、术后严重并发症是影响结直肠和阑尾癌患者CRS+HIPEC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本问主要对于中性粒子细胞和视网膜肿瘤(RB)之间相关性研究。方法:本文主要研究时间为2011年6月--2021年6月,在这一年多时间内,在我国进行治疗的患者为60个。同时在此基础上主要分为了对照组和实验组,然后在比较两个组的实验性指标,然后在此过程中采用Logistic因素分析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二者之间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本次比较了二组患者之间的基本材料,这些基本材料主要包含了高血压、糖尿病以及淋巴细胞等相关因素的比较,而且他们之间并没有实质性差异( P1,P

  • 标签: 肿瘤 诊断 中性粒细胞
  • 简介:摘要头颈鳞状细胞癌预后较差,首诊多为中晚期,患者生活质量差,复发、转移风险较高,故而亟待研发一种能够动态监测肿瘤进展的工具。液体活检作为一种肿瘤检测手段,以其非侵入性和灵活性受到极大关注。循环肿瘤细胞和循环肿瘤DNA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两种液体活检标志物。随着检测方法的进步,该技术与多种恶性肿瘤临床诊疗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旨在介绍这两种标志物的相关概念、检测方法以及在头颈鳞状细胞癌中的应用现状。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癌,鳞状细胞 肿瘤细胞,循环 液体活检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BPDCN)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6月收治的1例BPDCN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的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患者有皮肤受累,肿瘤细胞有大伪足,高表达CD123,且CD4、CD56阳性,cCD3、MPO、cCD79a、CD19阴性,符合BPDCN表现。结论BPDCN的临床表现及细胞形态缺少特异性,主要借助免疫表型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

  • 标签: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 急性未分化白血病 诊断,鉴别
  • 简介:摘要肿瘤微环境由肿瘤细胞、与癌症相关的成纤维细胞、免疫炎症细胞、以及上述细胞的分泌产物(如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和细胞外基质中的非细胞成分构成。最初微环境主要发挥着遏制肿瘤生长并保护正常细胞存活的作用,随着肿瘤的进展,微环境也逐渐成为促进肿瘤细胞进展的场所。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作为免疫治疗的靶点备受关注,因此,明确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对免疫治疗尤其重要,文章将对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作一综述。

  • 标签: 肿瘤 肿瘤微环境 免疫细胞 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介入化疗栓塞在滋养细胞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2月-2021年12月本院50例滋养细胞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介入化疗栓塞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50例患者中,采取介入化疗栓塞1次治疗后,38例治愈;其余12例经过2次介入化疗栓塞治疗后改善治愈。结论 滋养细胞肿瘤临床治疗过程中,介入化疗栓塞方法的应用不仅可以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且有助于患者及早恢复健康,值得临床采纳、推广。

  • 标签: 介入化疗栓塞 滋养细胞肿瘤 子宫动脉MTX
  • 简介:摘要:肿瘤耐药是肿瘤细胞肿瘤微环境(TME)相互作用的结果。TME中含有多种基质细胞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是其主要组成部分。作为具有可塑性的异质性群体,TME中的巨噬细胞在成熟分化过程中通过两种不同的激活途径呈现两种极化状态,即经典活化型(M1型)和替代活化型(M2型),其中M2型TAMs被认为在肿瘤耐药与疾病进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预示着总生存期的缩减和不良预后。

  • 标签: 肿瘤 巨噬细胞 肿瘤耐药 治疗
  • 简介:摘要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作为循环系统中的特殊肿瘤细胞,是参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启动环节,而其存活与种植离不开部分特殊的存在形式及具有双向作用的相关免疫细胞。探究循环肿瘤细胞与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机制成为近几年肿瘤诊断、免疫治疗与评价预后的热点。本文通过对CTCs与免疫微环境中相关免疫细胞的关系以及其作用机制的新进展进行总结,就近几年循环肿瘤细胞的研究情况作简要概括,以期为肿瘤的预后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型冠状病毒活疫苗(Vero细胞)导致的不良反应及应对处理。方法:选取我院从2021年2月8日-2021年12月31日52142例新冠疫苗接种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所有接种新型冠状病毒活疫苗(Vero细胞)接种者接种后24小时内的不良反应。结果:患者接种后24小时内有患者出现恶心、发热、注射部位肿痛、头晕等,其中恶心患者601例,占比为1.15%;恶心伴呕吐7例,占比0.01%;发热患者630例,占比为1.21%;注射部位肿痛178例,占比为0.34%;头晕212例,占比为0.41%;口唇发麻30例,占比为0.06%;胸闷、心悸26例,占比0.05%;腹泻7例,占比0.01%;注射侧上肢皮疹5例,占比0.01%;无过敏性休克等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接种新型冠状病毒活疫苗(Vero细胞)后,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出现的不良反应以轻症较多,如恶心、发热、注射部位肿痛、头晕等,多数接种者以发热、恶心为主,但如不及时处理,有可能导致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对此应根据不同不良反应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及治疗方案,以此消除不良反应。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疫苗 不良反应 恶心 发热 注射部位肿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胶质瘤中核苷酸交换因子SIL1(SIL1)与肿瘤蛋白53(TP53)的关系,观察敲SIL1对TP53突变型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和干细胞特性的影响。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TP53突变型胶质瘤细胞系SW1088、U-118 MG和TP53野生型细胞系U87中SIL1 mRNA和蛋白表达的差异;在U-118 MG细胞中转染野生型TP53过表达质粒,Western blot检测TP53和SIL1蛋白表达变化。然后将U-118 MG细胞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对照短发卡RNA(shRNA)组(转染对照shRNA质粒)和Sh-SIL1组(转染Sh-SIL1质粒)。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Western blot检测干细胞特性相关基因OCT4和CD133的表达。多组间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SW1088和U-118 MG细胞中SIL1 mRNA和蛋白水平均高于U87细胞(SIL1 mRNA:2.16±0.19比1.00±0.06,t=9.804,P<0.01;3.51±0.24比1.00±0.06,t=17.350,P<0.01。SIL1蛋白:0.52±0.06比0.16±0.07,t=7.315,P<0.01;1.16±0.11比0.16±0.07,t=13.680,P<0.01)。在U-118 MG细胞中转染野生型TP53过表达质粒后,TP53蛋白表达高于空载体组(2.00±0.13比0.15±0.06,t=21.950,P<0.01),而SIL1蛋白表达低于空载体组(0.07±0.01比0.24±0.03,t=9.128,P<0.01)。Sh-SIL1组中SIL1蛋白水平(0.05±0.03比0.36±0.04,t=9.539,P<0.01),细胞活力(t48=8.317,P<0.01;t72=10.310,P<0.01),克隆形成数目(115±9比167±15,t=4.997,P<0.01),迁移细胞数目(31.33±4.16比67.33±7.51,t=7.265,P<0.01),OCT4(0.25±0.04比0.61±0.05,t=9.227,P<0.01)和CD133(0.09±0.02比0.35±0.03,t=11.960,P<0.01)蛋白表达均低于对照shRNA组。结论SIL1在TP53突变的胶质瘤细胞中表达增加,野生型TP53可抑制SIL1的表达。在TP53突变的胶质瘤细胞中敲SIL1可抑制细胞增殖、迁移和干细胞特性。

  • 标签: 核苷酸交换因子SIL1 肿瘤蛋白53 胶质瘤 迁移 干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环肿瘤细胞(CTCs)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水平及其与肿瘤标志物的关系,以为临床防治NSCLC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江门市中心医院收治NSCLC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男29例、女21例,<60岁23例、≥60岁27例。并整理与分析其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CTCs检查,按照其水平将其分为阳性组(30例,≥4%)、阴性组(20例,<4%)。比较外周CTCs在不同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分期的NSCLC患者中阳性率情况,及其与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关系。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Spearman分析相关性。结果在NSCLC患者,阳性组、阴性组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TNM分期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与阳性组相比,阴性组Ⅲ期占比[45.00%(9/20)]高于阳性组[16.67%(5/30)],与阳性组相比,阴性Ⅳ期占比[30.00%(6/20)]低于阳性组[70.00%(21/30)]。在NSCLC患者,与阳性组相比,阴性组的血清糖类抗原(CA125)、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水平均降低(均P<0.05)。外周CTCs水平与血清CEA、CA125、CYFRA21-1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r=0.445、0.436、0.423,均P<0.05)。结论在NSCLC患者中,外周CTCs计数水平与性别、年龄、病理类型、TNM分期无明显关系,而在临床Ⅲ期患者中外周CTCs计数水平较低,Ⅳ期患者外周CTCs计数水平较高,且外周CTCs水平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循环肿瘤细胞 肿瘤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胞分裂周期蛋白8(CDCA8)在肿瘤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预后的关系,以及对肿瘤免疫的影响。方法从UCSC Xena数据库中下载33种肿瘤的转录组、临床数据和突变数据,通过R软件进行整理和分析,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基因CDCA8在不同肿瘤中的表达差异以及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利用Kaplan-Meier分析其表达对恶性肿瘤患者预后的影响,斯皮尔曼(Spearman)相关性分析CDCA8与肿瘤突变的相关性,Estimate及Cibersort算法评估肿瘤组织的免疫微环境。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分析CDCA8在不同肿瘤中参与的通路,探究其机制。结果CDCA8在20种恶性肿瘤中表达显著高于对应的正常组织(2.86±1.43比1.12±0.96,Z=71.28,P<0.01),其高表达与14种恶性肿瘤患者的不良预后显著相关(P<0.05);CDCA8表达水平与9种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分期呈正相关[风险比(HR)=1.23,P<0.05];CDCA8表达量与多种恶性肿瘤的突变负荷、微卫星不稳定性、基质评分以及免疫评分显著相关,并且在多数肿瘤中与不同类型的免疫细胞浸润水平相关;GSEA结果提示CDCA8在不同恶性肿瘤中参与多条免疫相关通路以及免疫功能。结论CDCA8可作为多数肿瘤的预后生物标志物,并且在肿瘤免疫中有重要作用。

  • 标签: 细胞分裂周期蛋白8 恶性肿瘤 预后 免疫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