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益生菌联用乌司他丁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普外科住院待术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10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益生菌组、乌司他丁组和联合组,每组36例。益生菌组加用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肠球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乌司他丁组加用乌司他丁治疗。联合组加用三联活菌胶囊和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三组治疗前后乳果糖和甘露醇的吸收比(LMR)、血内毒素及一氧化氮水平变化和肝门静脉主干内径、血流速度及血流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三组的LMR、内毒素、一氧化氮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联合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三组门静脉主干内径、血流量均降低,但联合组降低更明显;而最大血流速明显增加,联合组增加更明显(P<0.05)。LMR、内毒素、一氧化氮与门静脉主干内径、血流量均呈正的相关(r=0.415~0.751;P=0.02~0.03),与最大血流速均呈负相关(r=-0.567~0.831,P=0.01~0.03)。结论:益生菌联用乌司他丁能有效的降低肝硬化患者的肠粘膜通透性,减少血循环内毒素、一氧化氮含量,缩小门静脉主干内径、降低血流量,改善门静脉高动力循环状态,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益生菌 乌司他丁 肝硬化 门脉高压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术前给药对肝脏缺血再灌注后胰岛素生长因子的影响,为肝病患者的手术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 2010年 4月至 2014年 6月在山东省肥城矿业中心医院外科进行第一肝门阻断肝部分切除术治疗的肝病患者 6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缺血再灌注组和丹参术前给药组,每组 33例。选择同期行开腹肝脏手术但未行肝门阻断术的患者 30例作为阴性对照组。健康体检的人员 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观察三组患者在术前、术后 24h、 48 h、 72 h的 IGF-1变化情况。

  • 标签: 丹参注射液 肝脏缺血再灌注 胰岛素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肠梗阻的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426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术后30天内是否发生肠道梗阻分为肠梗阻组和无肠梗阻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并进行多因素分析,分析肠梗阻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426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30d有17例发生肠梗阻,纳入肠梗阻组。余下409例纳入无肠梗阻组。肠梗阻组患者TNM分期以N1-2期为主,其次为T3-4期,而无肠梗阻组集中在T1-2分期(P<0.05);肠梗阻组伴有结肠肿瘤手术史的比例、术前伴肠梗阻的比例、术前伴贫血的比例、手术时间明显高于无肠梗阻组(P<0.05);肠梗阻组患者手术方式主要采用右半结肠切除术,无肠梗阻组患者主要采用左半结肠切除术(P<0.05),T1-2分期是肠梗阻的保护因子,而N1-2、结直肠肿瘤切除史、术前伴肠梗阻、术中中转开腹、右半结肠切除术、手术时间是肠道梗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肿瘤N1-2分期、结直肠肿瘤切除史、术前伴肠梗阻、右半结肠切除术、手术时间与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肠道梗阻发生关系最为密切,这些因素会增加手术难度,因此术前充分评估这些影响因素对于降低术后肠梗阻的发生率有着积极意义。

  • 标签: 腹腔镜结直肠癌 肠梗阻 术后肠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介入治疗时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影响着。方法收集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我院普外科收治的SAP患者136例,根据起病时间至手术的时间将患者分为A组(<3d)16例,B组(4d~7d)12例,C组(8~30d)50例,D组(>30d)58例。比较四组患者的再手术率及死亡率情况。结果A组再手术率、死亡率最低,B组再手术率、死亡率最高,再手术率、死亡率由低到高依次为A组(3.1%)、(0)<D组(24.1)、(5.2)<C组(60.0)、(24.0)<B组(83.3)、(41.7)(P<0.05)。结论SAP的手术治疗在患者全身状况较佳情况下尽早(起病后3d内)手术能减少再次手术风险,降低死亡率,而对于机体状况较差者可积极给予器官支持,控制病情,选择适当时机进行手术,以尽可能降低再次手术率和死亡率。

  • 标签: 手术时机 重症急性胰腺炎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