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物理作业优化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0
/ 2

“双减”背景下初中物理作业优化策略

安小雪

昆山市民办珠江学校 215300

摘要:随着“双减”政策的提出,如何科学布置作业成为广大一线初中物理教师关注的重点。新时代的物理作业设计,不仅要帮助学生巩固物理基础知识,还应具备一定的创新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探索能力。然而,现阶段的初中物理作业设计存在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数量过多的现象,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不利于体现物理学科的育人性,亟须解决。

关键词:“双减”政策;初中物理;作业设计;策略

引言:作业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的作业设计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及质量。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黄金时期,性格活泼开朗,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因此,教师在进行物理作业设计时,应立足学生年龄结构与性格特征,融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抓住知识重难点,同时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达到作业的“提质增效”。

一、提高探究类作业比重,培养学生探索能力

学生在完成探究类作业时,需要回顾旧知识,体悟新知识,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系统的物理知识体系,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问题分析能力。对此,物理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与学生知识基础情况设计探究类作业,提升学生物理学习质量。探究类作业具体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课前作业。优质的课前作业可以激发学生作业热情,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例如,在苏科版八年级上册“光的颜色”一课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如根据生活中见过的光现象,思考:“不同光源发出的光有何不同之处?”、“为什么我们可以看到不发光物体的颜色?”在探究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是课后作业。课后作业是对课堂学习的总结,教师可以在此类作业中融入生活实践,如:“结合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观察正在播放节目的电视机屏幕,讨论光现象”、“与家人、朋友分享光能相关知识,讨论何种色光发热效果更好”等,在探究类作业中巩固知识、应用知识的目的[1]

二、提高实践类作业比重,培养知识运用能力

物理现象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征。对此,教师在设计物理作业的过程中,应适当增加实践类作业比重,避免繁重的书面作业造成的学生思维固化,满足初中学生物理学习的需要。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速度”一课时,可以通过不同动物的跑步,引入速度的概念,并结合实际生活,为学生营造如下情境:“小明每天乘坐公交车上学,小英骑自行车上学,按照课上学习的速度计算公式,并结合多媒体中显示的车辆时速计算二人到达5km外的学校需要多长时间?”,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同时融入交通安全知识,向学生讲述不良驾驶行为的危害,发现身边的不文明行为,与家长交流,在锻炼学生物理能力的同时树立正确三观,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

三、提高合作类作业比重,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传统的初中物理设计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忽视了对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对此,教师应在设计物理作业是,应提高合作类作业比重,在小组探究中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探索能力,促进全体学生的进步。例如,在“物态变化”综合活动作业设计时,可以按照学生能力、基础多样性进行分类,即每个小组都有不同性格、优势的组员,在此基础上为学生布置“汽化与液化”任务,学生自行分配任务,收集生活中的汽化与液化现象,并进行科学汇总,根据各类现象讨论蒸发、沸腾、液化等变化的原因,进行知识的归纳总结[2]。此类作业可以有效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在小组成员互帮互助的过程中形成良好同学关系,交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合作探究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提高层次性作业比重,促进全体学生进步

初中学生因接受的家庭教育、所处生活环境以及对物理学科兴趣度的不同,物理基础与学习能力也各不相同。传统的物理作业设计通常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学生学习态度散漫,失去学习乐趣,基础差的学生“吃不了”,赶不上班级学习进度,丧失学习自信心。对此,教师应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通过学前测试的方式检验学生学习水平,按照这一标准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为学生布置针对性学习任务。例如,教师在设计“光的反射”作业时,可以为A层次的学生布置基础性作业,如“通过观察实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通过蜡烛成像实验思考光的反射问题”等,夯实学生基础;B层次学生基础中等,应在A层次学生的基础上布置强化类作业,如“根据日常生活中光的反射现象,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进行解释”,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C层次学生基础较好,学习能力强,教师可以为其布置拓展类作业,并结合课堂实验,融入个人想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五、优化作业评价与反馈,提高作业管理质量

评价是教学活动的最终阶段,也是新的开始。传统的作业评价往往采用等级或分数的形式,将学生作业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同时缺乏必要的评语,学生无法通过教师的评价发现自身知识薄弱点,难以在第一时间进行解决。还有的教师仅采用“打对钩”的形式评价学生作业,评价功能较弱,难以保障学生知识巩固质量。对此,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转变过去“唯成绩论”的作业设计理念,加强过程性考核,将学生作业完成态度、书写质量等融入作业评价中,同时结合鼓励性评语,指出学生应改进的地方,提出解决方法,以便学生能够抓住重点,针对性提高;二是采用多主体评价方式。结合自评、生评、师生共评、家长评价等全面、科学、系统评价学生,发现学生闪光点,激发学生作业兴趣,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家校共育,增进亲子关系,共同推动学生发展

[3]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师应及时转变传统作业设计理念,采用多样化方式进行作业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初中学生特点,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提高探究类、实践类、合作类、层次性作业比重,优化作业评价,深入挖掘物理作业中的育人价值。从而使学生从繁重的作业压力中解放出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程芳芳.“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优化策略探究[J].甘肃教育研究,2023,(08):145-147.

[2]丁宏玲.“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优化策略探究[J].甘肃教育研究,2023,(06):46-48.

[3]仲乃英.“双减”政策下初中物理作业优化策略分析[J].学周刊,2023,(20):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