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荣”还是“自尊”?——“四十个鸡蛋换铅笔盒”情节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1
/ 2

“虚荣”还是“自尊”?——“四十个鸡蛋换铅笔盒”情节探究

窦冬冬

大连市第十二中学 116011

铁凝的小说《哦,香雪》写的是封闭已久的国门,一下子打开了,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人们尘封的心灵萌动了对现代文明的向往,渴望走出闭塞,走出传统,走向外面的新世界。小说以一个北方偏僻的小山村台儿沟为叙述和抒情的背景,用清新婉丽的文字赋予了生活严肃的思考,表现了山村少女对新世界新生活的炽热追求,写出了改革开放后,台儿沟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走向文明与进步的痛苦与喜悦。

但是,关于用“四十个鸡蛋换铅笔盒”这一情节,存在着争议,是出于“虚荣”还是“自尊”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心理学上对二者的界定:自尊心能使人自强不息,并注意维护人格的尊严。而虚荣心是自尊心的过分表现,是一种追求虚表的性格缺陷。虚荣心表现在行为上,主要是盲目攀比,过分看重别人的评价,有强烈的嫉妒心等等。一般会不择手段,当受条件所限,无法使自己比别人强时,就会在与别人的差距中感受折磨与痛苦。接下来,我们通过以下几个片段来分析。


看火车,香雪总是第一个出门

为什么香雪总是第一个?

第一点原因,客观的讲,香雪不化妆,省了很多时间。

第二点原因,香雪是台儿沟唯一一个考上初中的人,她每天到十五里以外的公社上学。小说中火车的象征意义是什么?这个火车不单纯是火车,而是现代文明的象征,香雪是台儿沟通最渴望走出去看到外面世界的第一个人。

第三点原因, 火车只在台儿沟停留一分钟,香雪不想浪费一秒钟,早点到或许能多出些交流的时间,更有机会了解外面的世界。

所以由于自强不息的性格,香雪总是第一个出门。


五彩缤纷的一分钟

接下来,小说中描写了第一个五彩缤纷的一分钟,火车在台儿沟这一分钟短暂的停留,使台儿沟姑娘们见到了外面的世界,议论起外面的世界,惦记起外面的世界……

这一分钟的场景没有太多太复杂的人物和对话,也没有什么矛盾冲突的故事情节,短短的一分钟,在一列火车和几个姑娘身上,又怎么能产生多么宏大而热闹的场面呢?但就是这简单的一分钟,巧妙的完美的诠释了故事的核心,将每天一分钟里发生的事情,以特定的方式加以精心的选择、排列和叙述,最后以香雪换铅笔盒的“冒险”为终结。

“五彩缤纷”代表现代文明的绚丽多彩,又表明姑娘们对着一分钟的期盼,同时也表明她们对这一分钟内发生的故事,心情是复杂的。一分钟也给了香雪足够的勇气和希望,这一分钟对香雪来说是不可估量的,甚至能改变他未来的人生。

第46段写到“这一分钟,竟变得更加五彩缤纷了”,姑娘们开始学会了抓紧时间跟旅客和和气气的做买卖。让人心中总是能升起一种美好的感情的,纯洁的,不含任何杂质的香雪,为了让一分钟变得更五彩缤纷,香雪不仅仅限于物物交换,她在打听外面的世界,打听北京的大学要不要台儿沟人?打听什么是配乐诗朗诵,打听自动开关的铅笔盒,香雪从更高层次表现了对现代文明的向往。

香雪第一个出门,打听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世界有什么,台儿沟也应该有什么,金圈圈,铅笔盒……这并不是出于攀比,只是香雪向往台儿沟以外的世界,也在极力地维护自己的以及台儿沟的尊严不容许别人侮辱和歧视。




替台儿沟委屈

为什么会感到委屈?替凤娇感到委屈的原因大家自然清楚,但是为什么会替台儿沟感到委屈呢?

凤娇每天都精心打扮来见火车上的“北京话”,她的心思大家自然懂得,香雪更加懂得,然而,由于台儿沟的贫穷,火车最近才开到台儿沟,所以,在此之前,凤娇是没有机会见到外面的世界,见到“北京话”。如果能早一些见到“北京话”,早在“北京话”见到他的爱人之前,或许凤娇有机会得到她的爱情。正是因为贫穷,没有更多的机会。,因为贫穷,香雪在公社上被同学们瞧不起,因为贫穷,凤娇没有办法和自己心爱的“北京话”在一起,同样的青春少女却不能享受外面的文明,香雪,敏感自尊的香雪,她怎么不会“替台儿沟委屈”?

香雪委屈的是如此质朴善良的山里姑娘,还无法被山外进不文明的生活所接纳,如此贫穷落后的山乡,还不能答上先进文明的列车,融入到山外现代化的时代。这样的胸襟里能看见什么虚荣呢?

人的虚荣与自尊,都有希望获得别人的认同的特点,两者的区别在于获得认同的凭借或者说手段条件不同。虚荣者所追求的是表面的荣耀,所凭借的是虚伪的甚至是欺骗的条件。香雪为了面子而换取了与同学一样的铅笔盒,确实有虚荣的心理,但是,香雪又能把同学的奚落当成学习的动力,当成改变家乡贫困的目标,更多的应该是自尊,是“台儿沟”的自尊。


台儿沟一定会是“这样的”

香雪下了火车之后,文中有大段的环境描写,刻画了香雪心情的不断变化,从害怕到不怕,到犹豫彷徨,再到坚定高昂,最后到骄傲。

作为一个小姑娘,列车来到了空旷的原野,自然会害怕,然而,一轮圆月升起来了,照亮了那只闪闪发光的小盒子,她仔细地端详它,并把一个擦脸油的小盒放了进去,觉得这个盒子已经归她所有,她觉得明天上学,同学们,不会再……“风也 柔和了许多”,“月亮是这样的明净”,她不再害怕,挎着大步,一直朝前走,“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走着走着,不知怎的,她加快了脚步,“她在想台儿沟一定会是这样的,那时台儿沟的姑娘不再央求别人,也用不着回答别人的再三盘问,火车上的漂亮小伙儿都会求上门来,火车也会停留得久一些,也许三分、四分,也许十分、八分。”台儿沟会有更多的五彩缤纷。火车会向台儿沟打开所有的车窗,谁都会匆匆容容的下车,看台儿沟的风景。此时的香雪不再害怕。

香雪的情结就是要洗雪文明的落差带给她的屈辱,这个铅笔盒将改变她的身份,使她进入先进文明的行列,与山外的同学平起平坐,这是未曾遭文明撞击带来的屈辱的凤娇们所难以理解的。铅笔盒,不仅给香雪巨大的力量帮助,一向胆小的她战胜了走夜路的恐惧,还改变了香雪对这个世界的感受。

对香雪来说,这个铅笔盒就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她追求知识、追求文明的道路,香雪对铅笔盒的追求,是对摆脱小山沟封闭落后的生活的一种期盼,是对现代文明的一种渴求,它身上显示出一种强烈的时代意义,香雪对台儿沟的前景做了自己的规划,这些规划反映了一个山村姑娘的憧憬与向往,表现了她对现代文明的渴望。

人生又要穿越多少大大小小的林子,只有战胜困难,战胜害怕心理,才能走出封闭走向成功。

古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的战栗,它发出洪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哦,香雪!香雪!”姑娘们的声音在群山回荡,群山也终于被现代文明唤醒,共同期盼现代文明的到来。


综上,香雪想得到一个与同学一样的铅笔盒,看起动机却有虚荣的因素,因为他已经有了父亲为她制作的木质的铅笔盒,其功能都是装铅笔,可是,诱人的嗒嗒声老是在她耳边响个没完,由此可见,此时的香雪,看中别人对他的评价,有一定的虚荣成分。但是,我们联系上面我们分析的几个情节,香雪更多的是由此而引发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并注意维护个人及台儿沟的集体尊严。

其获取的手段是换取的方式是交换,并没有白拿别人的东西,香雪勇敢的走了30里的夜路,从这个意义上看,她付出的代价和努力越大,就越能表现她追求现代化的决心越大。能够履行个人对社会和他人应尽的义务,为人光明磊落,能自觉刻苦勤奋,真就是自尊心的表现。香雪第一个出来看火车,想延长火车在台儿沟停留的时间,香雪为台儿沟委屈,香雪勇敢的踏上火车换铅笔盒,又勇敢的走夜路回家,从表现形式上看香雪一系列的举动都是具有利他性的,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个人的攀比心理。所以,联系“四十个鸡蛋换铅笔盒”以及前后情节,香雪是自尊的,自尊心能使她自强不息,并不断自觉维护自己及台儿沟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