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助力英语语篇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26
/ 2

思维导图助力英语语篇教学

王丹君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实验小学 浙江台州 318020

摘要:语篇教学主要是在语篇的基础上展开语言教学。语篇教学关键内容是在英语课堂当中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并且创设实际语言情境,让小学生在这样的情景与环境当中感知语言。英语教学中的思维导图采用图文并茂的技巧,结合故事板块中的语篇教学,发散学生的思维,帮助小学生以一个关键词或关键图为中心逐步感知语篇内容,引导其探索语篇的重要信息,因此,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语篇教学,可以让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学习与掌握更多的语言知识。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英语;语篇教学

引言

语篇教学是当前小学英语教学的中心内容,但其实际开展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基于此,笔者尝试将思维导图运用于英语语篇教学,将一些较为复杂的知识点用直观图示展示出来,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更好地思考和理解。思维导图又称心智导图,它是一种有利于人们使用图形化语言进行思考的逻辑思维工具。思维导图作为一种课堂实施简便且教学效率颇高的思考辅助工具,被很多小学英语老师利用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特别是高年级的英语语篇教学板块中所运用。基于此,本文对思维导图助力英语语篇教学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思维导图辅助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概述

语篇是指实际使用的语言单位,是一次交际过程中的一系列连续的话段或句子所构成的语言整体。语篇教学是一种从整体到部分,自上而下的教学方法。运用语篇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真正掌握语言现象所表达的交际功能,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导图,也被称为脑图、心智图。它是20世纪60年代初由英国著名“世界大脑先生”Tony Busan所创。思维导图利用线条、符号、颜色、图像等容易被大脑所接受和识别的方法,将看上去枯燥无比的信息变成易记忆的图像,可以帮助我们梳理思路。将思维导图运用到语篇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使信息的加工和整理更加简洁有效,将零散的知识整理到一起,加深学生对语篇的理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能力。

二、思维导图助力英语语篇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借助思维导图,有效预习语篇

小学高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预习能力。语篇教学前,教师可给学生提供关键词进行预习。学生先整体感知教材内容,随后根据提供的关键词画出有自己独到见解的、充满个性的思维导图。借助思维导图的提炼,难懂的语篇内容变得明晰了。整个预习过程在学生主动参与、主动阅读、主动思考,充分发挥学习能动性的同时,极大地激发了探索语篇的兴趣。例如,在六年级上册 Unit 5 What does he do? Story time板块教学前,笔者抛出特殊疑问词:Who/ What job/Why,让学生预习并完成思维导图。学生依据本单元的话题,畅谈自己的理想和学习重点句型What do you want to be in the future?以及答语 I want to be...I want...以此来绘制思维导图。从中可以发现:学生能初步把握语篇的脉络,通过使用单词、线条、图形、符号等对文本信息进行了有效整合。通过这样的预习,在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高的同时,学生收获到了语篇学习的信心。

(二)、借助思维导图,激发学生兴趣

传统的英语课堂注重单词和句型的教学,忽视语篇的整体性,从而忽视了语言的内涵,导致学生无法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进行语篇教学时,教师可借助思维导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故事主题,为学生复述课文、拓展文本提供平台,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例如,教学《Seasons》时,由于这一语篇由四段话组成,且都是按照时间顺序展示的,脉络清晰,写了每个季节的特点和人们的活动以及孩子们对每个季节的感受。为了让学生从语篇整体的角度进行语言学习,教师提出“What is the video talking about?”的问题,引出本节课的关键词 Seasons。接着,教师让学生通过观看动画,找出“What are the seasons”。然后教师在黑板上将单词Spring、Summer、Autumn、Winter作为二级分支进行板书,引导学生建构语篇的初级结构。为了深化学生对季节的认识和理解,教师采用由扶到放的教学策略,对Spring、Summer进行集中教学,让学生根据提示得出相关的关键词:Spring,warm,fly kites,go boating,We like spring;Summer,hot,eat ice cream,go swimming,We like summer。这样围绕Spring和Summer建构的思维导图就展现在学生面前,图文并茂,教师再引导学生根据思维导图听课文录音,加深学生的记忆。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的汇报展示,使学生掌握阅读学习的策略,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分析思维导图,掌握语篇中心思想

思维导图在帮助发散学生思维、提取语篇关键信息的同时,也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整合并掌握语篇的中心思想,这种学习方法也在训练学生进行反向的网状分析整合。通过对呈现的思维导图所给提示的归纳,让小学生在充分感知英语语篇关键词句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探究出所需掌握语篇的中心思想。例如,在课外拓展语篇Protect the Earth 的教学中,老师可以把故事板块中的save water,save energy,save trees 和 don't use too much plastic 按书上分类的四个小语篇分别进行教学,每一个板块为思维导图的一个分支中心,提前对每一个分支进行发散性思维的学习。在 save water教学时,老师用水的图片作为提示,让学生发散出水资源缺乏的现状,造成这个现状的原因以及我们应该如何来改善这样的现状,从网的四角向中心汇聚,让学生自己讨论、研究出这一段语篇的中心思想为节约用水。其他三个小语篇也可以通过出示相关能源、树木和塑料制品来引导学生先发散思维找到现状和原因,再聚合思维找出分支小语篇的中心思想。最后,老师利用现有思维导图的外圈信息和四个小分支的中心思想,引导学生总结出本单元总的中心思想为保护地球。通过分析思维导图网状关系上的每一个关键点,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高年级的小学生聚合思维,找出本语篇的中心思想,让学生更有条理地掌握整个语篇的内容。由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是一群在英语学习方面有一定基础,但是在语言运用方面还缺少实践的孩子,思维导图以它简便的提示功能,很有效地提升了高年级小学生英语语篇分析归纳的能力。

结束语

思维导图是提高英语语篇教学的有效手段。有了思维导图的辅助,复杂的内容变简单了,抽象的知识变直观了,文本的要点变精炼了,学生的兴趣、思维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均得以提升。小小的图示却有着大大的作为,思维导图在为小学英语语篇教学增彩添色的同时,还提高了英语语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也.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1):66.

[2]宫文胜.走向思维品质提升——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新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19(05):92-96.

[3]李英.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整体情境创设探析[J].英语广场,2018(04):166-167.

[4]殷迪.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的作用——以译林版小学英语高年级语篇教学为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8):78-79.

[5]罗瑜洁.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高年级语篇教学中的应用——以5BUnit7Chinesefestivals为例[J].华夏教师,2017(09):28-29.

【作者简介】王丹君,1979年12月,女,汉族,浙江省台州市,本科学历,从事小学英语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