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宁夏地区儿童头颅、胸部CT检查的辐射水平,为不同年龄段儿童的CT辐射优化提供基础。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实地采集宁夏地区不同市、县、区不同规模医院1~2周内儿童(≤15岁)头颅、胸部CT的扫描参数、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及剂量长度乘积(DLP),计算患者有效剂量(E)值;并将CTDIvol、DLP的第75百分位数(P75)与其他国家推荐的DRL值进行比较;所有儿童分4个年龄组:<1岁、1~5岁、6~10岁、11~15岁。结果走访调查39家医院,调查CT设备47台,采集头颅断层扫描1 134例,胸部平扫636例。头颅CTDIvol、DLP的P75分别为:<1岁:44.2 mGy、456.2 mGy·cm;1~5岁:57.2 mGy、659.6 mGy·cm;6~10岁:61.1 mGy、668.7 mGy·cm;11~15岁:63.6 mGy、849.3 mGy·cm。胸部CTDIvol、DLP的P75分别为:<1岁:5.0 mGy、89.2 mGy·cm;1~5岁:5.9 mGy、124.8 mGy·cm;6~10岁:6.0 mGy、167.9 mGy·cm;11~15岁:7.1 mGy、235.0 mGy·cm。结论宁夏地区儿童胸部CT的辐射与其他报道相近,但头颅CT的辐射相对偏高,且各年龄段均存在偏高现象,尤以婴儿患者较著;应加强宁夏地区儿童头颅CT的辐射优化与监管,增强儿科医生、放射科医生的剂量控制意识,提高对辐射相关风险的认识。

  • 标签: 计算机体层成像 辐射剂量 诊断参考水平 辐射剂量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器官剂量调制(ODM)技术在胸部CT扫描中对降低乳腺器官剂量的作用。方法模体研究采用PBU-2成人胸部拟人模体,使用临床胸部扫描参数,均开启智能毫安调制(Smart mA),在其他参数相同情况下对胸部模体进行3组扫描:(1)ODM off组,不使用ODM技术;(2)ODM part组,在乳腺区域开启ODM;(3)ODM all组,全扫描范围开启ODM。记录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并于右侧乳腺区域前方固定位置放置长杆电离室,测量乳腺皮肤剂量值D;计算图像对比噪声比(CNR)和品质因子(FOM)。临床研究中,回顾性收集2018年8月至1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行胸部CT平扫的72例女性患者,分为ODM off组(不使用ODM技术)和ODM part组(乳腺区域使用ODM),均为36例。记录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测量并计算图像CNR、噪声并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3组模体图像CNR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临床研究中2组患者间CTDIvol、DLP、CNR、噪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主观评分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模体研究中,ODM off、ODM part和ODM all组扫描剂量依次下降,CTDIvol分别为(6.90±0.02)、(6.26±0.02)、(5.99±0.02)mGy,乳腺皮肤剂量D为(9.17±1.01)、(8.01±0.92)、(7.58±0.87)mGy;软组织算法图像CNR依次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算法图像CNR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4.732,P =0.006)。肺及软组织算法图像FOM均在部分开启ODM时最大。临床研究中,与ODM off组比较,ODM part组CTDIvol下降16.12%,DLP下降16.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TDIvol:t=2.604,P =0.011;DLP:t=3.293,P =0.002);图像CNR、噪声及2名医师主观评分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胸部CT扫描中使用ODM技术可在保持较高影像质量情况下进一步降低乳腺辐射

  • 标签: 乳腺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图像质量 辐射剂量
  • 简介:摘要CT在头颈部病变诊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既往发布的头颈部CT检查规范和专家共识已不能完全满足目前的临床需求。为进一步规范头颈部CT检查,同时合理降低辐射,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头颈学组和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辐射防护学组联合,组织专业内相关专家编写本共识,从适应证、检查技术、辐射优化和图像后处理四个方面对头颈部各个部位的CT检查进行阐述和总结,旨在为全国各级医院放射医师和技师提供参考。

  • 标签: 头颈部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 当前社会各领域都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人们的环保意识也有所转变,对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其中核能源作为一种新型能源,其生产与利用对环境会构成一定的威胁,在此背景下,政府也开始对核能与辐射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予以了关注与重视,并组建了专门的辐射环境监测队伍,引进了大量辐射环境监测设备,其中环境 γ 辐射率测量仪的应用也被广泛推广。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仪器使用过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监测结果可能会出现一些波动,因此做好仪器校准工作十分关键,我们有必要围绕此展开探讨与研究。

  • 标签: 环境 γ 辐射剂量率测量仪 校准 电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体质量指数患者CT尿路成像扫描参数优化及辐射控制措施。方法按常规参数(3种体型均120 kV,CARE Dose4D)、低kV[体质量指数(BMI)≤22.9:80 kV、22.9<BMI<30∶100 kV、BMI≥30∶120 kV,CARE Dose4D]、低mAs(120 kV,3种体型均在CARE Dose4D基础上mAs降低40%)3种扫描方式前瞻性收集CT尿路成像检查133例,测量各组图像噪声、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作为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指标,主观评价由两名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医师采用双盲法进行5分制评价。记录各组患者CT剂量报告中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计算有效剂量(E)。结果80、100 kV扫描患者的有效剂量下降了77.7%、3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30、-5.595,P<0.05);80 kV扫描与常规扫描之间肾皮质的噪声、SNR、CNR及输尿管噪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05~-2.392,P<0.05),但输尿管的SNR、CNR及肾盂的噪声、SNR、C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0 kV扫描与常规扫描之间肾皮质的噪声、S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096、-3.566,P<0.05),但肾皮质的CNR及肾盂、输尿管的噪声、SNR、C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体型低mAs扫描的有效剂量较常规扫描分别下降了38.3%、32.0%、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086、-5.912、-2.842,P<0.05),22.9<BMI<30组输尿管的CNR较常规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87,P<0.05),其余肾皮质、肾盂、输尿管的噪声、SNR、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主观评价评分均>3分。结论针对不同体质量指数患者所采用的低kV、低mAs扫描方案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辐射,并能达到临床诊断要求。

  • 标签: 体质量指数 CT尿路成像 低剂量扫描 泌尿系统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管电压在鼻窦扫描中对图像质量和辐射的影响。方法利用离体头颅标本,在逐层扫描方式下,分别选择5种不同的管电压(70、80、100、120、140 kV),对鼻窦区域进行扫描。噪声指数(NI)厂家默认为9,自动管电流调制,Smart mA设置为对应管电压下的最大范围。探测器宽度为120 mm。进行骨算法和软组织算法重建,层厚均为0.625 mm。按照临床实践的基线重组横断面、冠状面和矢状面图像,层厚2 mm。在横断面的中心层面上,选择相应的兴趣区测量CT值均值和标准差,计算对比度噪声比(CNR)。同时记录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图像品质因子(FOM)。两名放射诊断医师和1名主管技师采用双盲法对实验所得图像进行主观评价,5分制标准计分。结果实验所得影像质量均满足诊断要求。在骨算法重建下,管电压为100和80 kV的CNR分别为66.98、64.75,高于管电压为70、120、140 kV的CNR值(51.61、61.56、57.76)。CTDIvol最大值为34.11 mGy(140 kV),最小值为17.45 mGy(70 kV)。管电压100 kV时的FOM值为152.26。在软组织算法重建下,管电压为80 kV的CNR为195.62,显著高于管电压为70、100、120、140 kV组(139.46、154.49、148.06、155.58)。管电压80 kV时的FOM值为1273.56,显著高于管电压为70、100、120、140 kV组(1114.56、809.98、735.63、709.62)。结论CT头颅标本鼻窦逐层扫描中,临床怀疑骨质病变时,优先选择骨算法100 kV;临床怀疑软组织病变时,优先选择软组织算法80 kV时,所得的图像质量最佳且受检者辐射较低。

  • 标签: 计算机体层摄影 鼻窦 管电压 辐射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当管电流设定为17mAs时,其他参数变量设置对胸部CT图像质量和辐射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胸部CT检查的志愿者160名,将管电流设定为17mAs,根据不同管电压(100kv、120kv)和曝光控制设定(自动曝光控制、固定管电流扫描)分为4组,分别进行成像,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分析比较辐射与图像质量的相关性。结果 4组的图像质量及有效剂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自动曝光控制条件相同情况下,100kv、120kv管电压均可产生较高质量图像(P<0.05),120kv、自动曝光控制扫描组的有效剂量最高,100kv、固定管电流扫描组的有效剂量最低,而100kv、自动曝光控制组和120kv、固定管电流扫描组有效剂量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6)。结论 管电流设定为17mAs时,采用100kv、自动曝光控制扫描方式可以获得较高质量的图像,同时降低辐射

  • 标签: 胸部CT 图像质量 辐射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展开对CT检查技术的优化以及辐射的控制实验,来探究这一治疗方法对于治疗胸痛三联疾病的临床医学价值。 方法 为了确保实验数据的真实性以及结果的准确性,从我院历年来收治过的胸痛患者中选取急性胸痛,并且可能存在胸痛三联征的患者作为实验研究的对象,本次实验选取的是我院2019年2月间到2020年4月间收治过的36例患者,并想患者进行随机的划分,最终分成两组,一组是100KV,而另一组自然而然是120KV,两组均采取常规的扫描模式以及诊断方法,不同的是两组患者的低管电压不同。在采取治疗后,分别对两个小组的肺动脉主干、降主动脉以及右冠起始部的各项CT值进行测量,并就图像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最终的数据结果与实验结论。结果 检测后得到的图像呈现出肺动脉主干以及降主动脉图像没有差异的现象,但是除这两项外其余的各项都具备较为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结论 实验数据和结果表明,在优化了CT技术的基础上,对辐射和对比剂量进行控制,可以有效的治疗胸痛三联征,从而实现较高的临床医学价值。

  • 标签: 胸痛三联征 检查技术 辐射剂量 优化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东软128层螺旋CT(以下简称东软CT)与其他3种主流CT设备胸部平扫的图像质量、辐射及评估肺磨玻璃结节(GGN)的性能。方法回顾性分析东部战区总医院2018年5月8日至10月31日东软128层CT[男75例、女25例,年龄(42±16)岁]、西门子双源64层CT[男53例、女47例,年龄(50±16)岁]和双源128层CT[男69例、女31例,年龄(62±17)岁]及天津市人民医院东芝128层CT[男51例、女49例,年龄(58±13)岁]和GE 128层CT[男55例、女45例,年龄(60±10)岁]胸部平扫图像各100例。进行客观和主观图像质量评估,记录辐射参数。选取同时在东软CT和双源CT检测到的GGN,分析对GGN细节的显示能力。结果东软CT的肺窗噪声[(37.8±4.9)HU]高于主流CT,纵隔窗噪声[(8.4±1.9)HU]低于GE 128层CT[(9.8±3.2)HU],高于双源CT和东芝128层CT[(6.9±3.5)HU](均P<0.05)。东软CT的肺信号噪声比(SNR)绝对值低于主流CT(均P<0.05),主动脉SNR(4.6±1.3)低于双源CT和东芝128层CT(6.8±2.2)(P<0.05),但与GE 128层CT(5.0±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东软CT的上肺平均分[(-863±31)HU]高于双源128层CT[(-869±35)HU],主动脉平均分[(37±7)HU]低于东芝128层CT[(42±7)HU]和GE 128层CT[(45±9)HU](均P<0.05),余肺和主动脉平均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名评分者对图像质量的评估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最高kappa值0.984)。东软CT对GGN边界的勾画能力次于双源CT(P<0.05),但对GGN的实性成分、分叶、毛刺、空泡、血管集束征及胸膜凹陷征的显示能力相当(P>0.05)。东软CT辐射低于东芝128层CT,高于双源64层CT和GE 128层CT(均P<0.05)。结论东软CT胸部平扫能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其辐射明显低于东芝128层CT,但高于双源CT和GE 128层CT,图像质量低,因此还需要从软硬件上进一步改善。

  • 标签: 体层摄影术,X线 辐射剂量 孤立性肺结节 图像质量
  • 简介:摘要经过放射诊断专家、影像技术专家、辐射防护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10多年的探索,一项基于大规模国内调查数据而建立的CT检查成年人辐射诊断参考水平(diagnostic reference level, DRL)以国家卫生行业标准(WS/T 637-2018)形式发布。其制定原则和方法符合国际惯例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基本上涵盖了我国成年人常见CT检查项目,与国外的DRL比较,整体处于一个合理或较低的剂量水平。给出的50%分位数(可能达到水平)和25%分位数(异常低剂量的提示水平)作为辐射优化指导的额外工具。在日常放射诊断活动中,使辐射与图像质量、临床诊断任务相匹配,降低非正当过高或过低剂量的发生频率。

  • 标签: 辐射剂量 断层摄影术,X射线计算机 诊断参考水平 辐射剂量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建立本医疗机构胸部CT辐射参考水平与警示值,并以此指导本院进行胸部CT扫描方案与检查流程的优化,控制CT受检者所受剂量水平。方法连续调取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进行胸部CT扫描的205 511例受检者资料,根据检查时间将受检者分为改进前和改进后两组。改进前组为2018年度进行胸部CT检查的受检者,共90 507例,改进后组为2019年度进行检查的受检者,共115 004例。设定2018年度胸部CT辐射分布的均值为本院胸部CT辐射指导水平(DRL),第75个百分位数和第25个百分位数为本院辐射诊断参考范围(diagnostic reference range,DRR)的上限和下限,第97.5个百分位数为本院CT辐射警示值,超过DRR上限则认为辐射偏高,超过警示值则认为辐射超高。根据2018年度胸部CT超高剂量扫描的原因分析结果,对2019年度受检者的胸部CT的扫描方案与检查流程进行改进。统计改进前后行胸部平扫CT、胸部增强CT、肺癌筛查低剂量CT的受检者人次、偏高剂量扫描人次、超高剂量扫描人次、单次扫描剂量;统计改进前后因不同原因造成剂量超高的人次、占比。将改进前后两组受检者各项参数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改进后本院胸部平扫CT受检者的平均扫描剂量下降8.67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71,P<0.05),胸部低剂量CT受检者的平均扫描剂量下降2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99,P<0.05);改进后胸部增强CT受检者的平均扫描剂量与改进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后辐射偏高的胸部CT受检者比率较改进前减少9.18%,其中胸部平扫CT、胸部低剂量CT受检者比率分别减少3.66 %、17.15 %,改进后辐射偏高的胸部增强CT受检者比率增加1.7%;改进后辐射超高的胸部平扫CT、胸部增强CT、胸部低剂量CT受检者比率较改进前分别减少0.55%、1.06%、1.74%;超高剂量扫描的受检者中,改进后剂量可优化的受检者比率较改进前分别减少4.72%、31.49%、19.18%。结论建立本院胸部CT辐射参考水平及剂量警示值有助于推动剂量优化,降低受检者平均剂量,避免高剂量扫描。

  • 标签: 辐射 剂量 胸部 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 临床中针对患者的腰椎间盘病变放射辐射进行降低时,可采用 CT轴位扫描进行操作,本文在此基础上分析CT轴位扫描具体的应用价值。方法 此次研究目标为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全部进行CT检查,对患者实施检查时分别对其应用常规剂量和低剂量扫描,针对两种不同剂量扫描患者的病变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种剂量扫描的患者通过对其图像质量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产生的差异十分明显(P<0.05)。结论 对腰椎间盘病变患者应用CT进行检查时,对其应用CT 轴位扫描可以让患者的放射辐射得以有效降低,此方式具有着很高的可行性。

  • 标签: 腰椎间盘病变 CT轴位扫描 放射辐射剂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通过对能谱 CT设置不同 kV值,探究低 kV下行胸部 CT低剂量扫描对辐射和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 8月 -2019年 8月行胸部 CT低剂量扫描患者 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 40 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 kV( 120kV),研究组采用低 kV( 100kV),对两组图像 CT值、噪声( SD)、信噪比( SNR)、图像质量及辐射进行评价和对比。结果:①客观评价:研究组各层面组织 CT值和 SD值均高于常规组;各层面脂肪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各层面肌肉 CT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但 SD值比较两组有统计学差异 (P<0.05);肝脏和脾脏 CT值和 SD值无统计学差异 (P>0.05);各层面组织 SNR值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②主观评价:两组图像评分一致性良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③辐射对比:研究组辐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p<0.05),辐射降低了 29%。结论:能谱 CT采用低 kV技术行胸部 CT低剂量扫描,可获得较满意的图像质量和较低的辐射

  • 标签: 低剂量 噪声指数 信噪比 图像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对不同Varian加速器平台机载千伏锥束CT(kV CBCT)系统的辐射和成像质量,指导临床选用风险收益比(成像质量/辐射)最高的图像引导方案。方法利用CT剂量指数模体(CTDI模体)和CT电离室,以及Catphan604模体分别获取Edge、Truebeam、新旧两台ix加速器机载CBCT典型扫描模式的辐射和成像质量参数,使用品质因素(figure of merit,FOM)值评估各图像引导方案的风险收益比。结果不同型号的瓦里安加速器配置的kV CBCT系统的FOM不同,差异广泛分布于0.65(温和成像一圈)~48.46(温和成像半圈)区间;各扫描参数间FOM也存在较大差异,均值为22.14±13.47。结论由于设备间和参数间存在显著差异,基于实际测量的验证评估有助于临床选择合理的影像引导方案,剂量敏感患者应优先选择加权CT剂量指数(CTDIw)低的参数和设备;对图像质量要求高的患者应优选对比度噪声比(CNR)高的方案;而普通患者则可依据风险收益比进行选择,此时品质因素FOM可为临床决策提供有利工具。

  • 标签: 图像引导放疗 千伏锥形束CT 辐射剂量 成像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辐射结构化报告(RDSR)及关键影像的自动收集,比较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在胸部CT检查中的体型特异性剂量估计(SSDE)的差别。方法应用Teamplay软件通过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ACS)自动抓取了404例年龄在0~18岁的胸部CT检查的辐射结构化报告,并通过CT断面影像计算出水等效直径(WED)及SSDE。应用方差分析比较SSDE等剂量参数在不同年龄段的差异,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SSDE与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的关系。结果所有研究对象的SSDE平均值为(4.70±3.29)mGy,且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在各年龄段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11, P<0.01)。SSDE与CTDIvol在1岁至18岁年龄段呈高度线性相关(|r|≥0.92,P<0.01)。结论在日常工作中应用SSDE进行扫描质量控制,部分年龄段的SSDE水平可以用CTDIvol线性转换而成,转换因子随年龄段不同而变化。随着年龄的增加,SSDE与CTDIvol差别逐渐减小,因此SSDE比较适合评估未成年人CT检查辐射

  • 标签: 结构化报告 未成年人 体型特异性剂量估计 辐射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使用含天然放射性物质的3种布料所致人体的皮肤年当量剂量与年有效剂量。方法首先利用γ能谱仪测量3种布料样品中所含放射性核素的活度。然后利用蒙特卡罗软件建立理论照射模型,基于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男性参考体素模型计算器官剂量及有效剂量,从而对人体的皮肤年当量剂量和年有效剂量进行评估。结果在四周包裹和上覆盖的估算模型中,样品质量从135 g至7 197 g变化范围内,这些布料所致成年男性参考人皮肤的年当量剂量范围为:155.41~9 028.61 μSv,一年中的有效剂量范围为:11.91~1 234.44 μSv。结论含放射性物质的消费品对人体会产生一些影响。

  • 标签: 天然放射性物质 消费品 剂量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窦CT扫描中,前置和后置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ASiR-V)对图像质量和辐射的影响,并寻找最佳的迭代组合。方法以1具离体头颅标本为研究对象,采用临床鼻窦CT常规扫描条件[噪声指数(NI)=8],以及前置ASiR-V的不同等级(0~100%,间隔为10%)进行螺旋扫描,所得原始数据使用后置ASiR-V的不同等级(0~100%,间隔为10%)进行骨算法和标准算法重建,共获得242个鼻窦薄层图像序列。选择特定的感兴趣区(ROI)测量CT值,并计算图像对比噪声比(CNR)和品质因子(FOM)。记录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智能毫安(Smart mA)值。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对ASiR-V各等级与对应的CTDIvol、Smart mA、CNR、FOM进行比较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对相同后置不同前置ASiR-V骨算法和标准算法图像的CNR进行分析比较。主观评价采用双盲法由3名高年资放射诊断医师以4分法(4分为最佳)进行图像质量评分。结果随着前置ASiR-V等级(0~100%)的增加,Smart mA、CTDIvol均减低,呈线性负相关(r分别为-0.981、-0.976,P均<0.001);Smart mA降幅为72.05%,CTDIvol降幅为71.22%。前置ASiR-V相同,随后置ASiR-V等级增加,骨算法和标准算法图像对应的CNR呈上升趋势,呈正相关(骨算法图像:R2分别为0.976、0.992、0.982、0.982、0.975、0.975、0.979、0.996、0.952、0.978、0.965;标准算法图像:R2分别为0.944、0.990、0.988、0.993、0.996、0.987、0.984、0.996、0.996、0.990、0.965);后置ASiR-V相同,随前置ASiR-V等级增加,骨算法和标准算法图像对应的FOM呈波动变化(骨算法图像:R2分别为0.335、0.341、0.344、0.364、0.385、0.405、0.418、0.429、0.455、0.474、0.516;标准算法图像:R2分别为0.223、0.278、0.327、0.285、0.309、0.329、0.325、0.346、0.360、0.390、0.380)。以上各种前置和后置迭代等级组合所得图像主观评价均可满足诊断要求(评分≥3)。结论当NI=8时,骨算法最佳前置和后置迭代等级组合为80%和100%;标准算法最佳迭代等级组合为100%和100%。鼻窦CT扫描中,选择恰当的前置和后置迭代等级组合,能够在图像质量满足诊断要求的前提下,有效降低辐射

  • 标签: 鼻窦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 图像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以心血管介入术后采集空气比释动能(reference air kerma,AK)值和剂量面积乘积(dose-area product,DAP)值数据为依据,分析术中透视时间报警设置作为心血管介入手术辐射的监测和警示工具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8年1月上海长海医院736例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和经皮冠状动脉治疗术(PCI)病例,收集术中透视时间、AK和DAP数据资料。德国西门子成像设备分组(Ceiling系统和Biplane系统)和手术类型分组(CAG和PCI),对辐射数据进行比较,以及对心血管介入手术AK和DAP值与透视时间数据采用Spearman检验解析相关性。结果Ceiling和Biplane成像系统中手术透视时间为(8.9±7.8)和(8.6±7.3)min,透视AK均值和DAP均值分别为(472±474)、(510±509)mGy、(4 548±4 085)和(4 255±3 781)μGy·m2,术中总(透视+造影)AK和DAP均值为(703±595)、(733±614)mGy、(6 253±4 938)和(5 681±4 432)μGy·m2。CAG与PCI术中透视时间均值分别为(2.4±0.9)和(15.7±4.9)min。PCI透视辐射(AK和DAP)与术中总辐射比值分别为74%和78%。心血管介入手术中透视时间与AK值(r=0.822)和DAP值(r=0.844)都呈高度相关性(P<0.001)。结论透视采集辐射是心血管介入手术中辐射的主要来源,辐射随透视时间延长而增加,透视时间监测和报警设置在心血管介入临床应用中作为术中辐射防护工具有一定的参考和警示价值。

  • 标签: 心血管介入 辐射剂量 透视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扫描模式、扫描条件、防护方式下探测器的辐射,以优化CT引导治疗时的放射防护措施。方法将78枚热释光剂量探测片平均分为13组。第1组不做任何干预;第2、3组置于拍摄野内分别用于探测标准头部模式和标准鼻旁窦模式拍摄定位像;第4~8组及11~13组均置于扫描野内、第9、10组置于扫描野外20 cm处,其中第6、7组分别用5 mm厚铅衣板对探测元件进行上覆盖、下垫衬,第8、10组包裹防护。第4组接受标准头部模式扫描,第5~10组接受标准鼻旁窦模式扫描;第11~13组用鼻旁窦模式下降低至不同扫描条件扫描。随后对各探测片进行辐射测定分析。结果鼻旁窦模式扫描时辐射较常规头部模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413±0.363) mSv比(39.740±2.020) mSv,t=39.78,P<0.001]。采取5 mm厚铅衣板覆盖遮蔽、下垫、包裹防护和降低扫描条件均能显著减少受辐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其中以鼻旁窦模式下80 kV,110 mAs扫描辐射最小。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时,选择鼻旁窦模式,将扫描条件降至80 kV,110 mAs,并对患者头部下垫上盖包裹5 mm厚铅衣板遮蔽,仅露出穿刺层面,缩小扫描范围,减少扫描次数,可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射线暴露。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导管消融术 辐射防护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术后首次131I治疗后影响辐射率降低的相关因素,并预估其住院隔离时间。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11月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住院并首次行131I治疗的PTC患者167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124例,年龄(37.14± 12.00)岁。将所有患者按治疗剂量分为高剂量组(63例)和低剂量组(104例),于治疗后24、48、72、96 h时测量距离患者1 m处的辐射率,将治疗后患者体内滞留131I活度为400 MBq时的时间点定为出院时间。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影响辐射率降低的相关因素。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或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PTC患者首次行131I治疗后的辐射率随时间推移迅速下降,高剂量组治疗后的24、48 h辐射率[(70.62±34.45)、15.64 μSv/h]明显高于低剂量组[(11.27±5.13)、2.03 μSv/h],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581、−7.952,均P <0.01)。81.0%(51/63)和90.5%(57/63)的高剂量组患者分别可在治疗48 h和72 h后出院,99%(103/104)的低剂量组患者可在治疗24 h后出院。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131I剂量和2 h摄碘率对高剂量组24 h辐射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F=9.23,复相关系数R2=0.212,P<0.01),高剂量组24 h辐射率与2 h摄碘率和131I剂量呈正相关;性别、24 h摄碘率和残甲法3对高剂量组48 h辐射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F=34.45,复相关系数R2=0.622,P<0.01),48 h辐射率与24 h摄碘率和残留甲状腺体积呈正相关,与性别呈负相关;131I剂量和24 h饮水量对低剂量组24 h辐射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F=12.76,复相关系数R2=0.186 ,P<0.01),低剂量组24 h辐射率与131I剂量呈正相关,与24 h饮水量呈负相关。结论PTC术后患者首次131I治疗24 h后,影响其辐射率降低的主要因素是服用131I的剂量,而48 h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24 h甲状腺摄碘率、残留甲状腺体积和性别。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 d和2 d左右。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碘放射性同位素 住院隔离时间 辐射剂量 辐射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