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连续血液透析和间歇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衰竭的疗效。方法将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于本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50例急性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分成两组,一组采用连续血液透析,为实验组,一组采用间歇血液透析,为常规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后肾功能指标和不良反应数据均优于常规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衰竭效果良好,可显著改善患者肾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更高。

  • 标签: 连续性血液透析 间歇性血液透析 急性肾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长期间歇血液透析滤过,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营养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102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根据患者的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n=51)、对照组(n=51)。观察组采用长期间歇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使用SPSS23.0版本统计学软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的差异。结果治疗后1年、3年,两组营养状况(清蛋白ALB、主观综合营养评估SGA评分)比较,差异性均显著,P<0.05。结论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接受长期间歇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营养情况,值得在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予以应用和推广。

  • 标签: 长期间歇性血液透析滤过 维持性血液透析 营养状况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维持血液透析(MHD)合并难治并发症患者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纳入14例MHD合并难治并发症(包括顽固尿毒症瘙痒、神经痛、难治高血压等)患者,经药物、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HD+HP)、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均无明显好转,遂采用超高通量血液透析(SHFHD)治疗(国产聚砜膜透析器LSHT160-A,超滤系数80,膜面积1.6 m2)。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转归及透析前、后血浆β2微球蛋白(β2-MG)及血浆白蛋白的变化,收集部分患者透析废液,观察白蛋白丢失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相关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好转。单次超高通量血液透析后血浆β2-MG下降率为54.2%~73.3%,首次与末次SHFHD前比较,血浆白蛋白有不同程度下降,下降率为4.1%~17.1%。单次SHFHD后白蛋白丢失2.2~10.6 g。结论SHFHD治疗能清除中、大分子毒素,改善患者难治并发症的临床症状,但可增加白蛋白丢失。

  • 标签: 超高通量血液透析 终末期肾脏病 难治性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肾衰竭患者给予连续血液透析滤过与间歇血液透析治疗的有效。方法:挑选2019年6月至 2021年3月我院收治60例肾衰竭患者展开研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30例)采用间歇血液透析治疗,研究组(n=30例)接受连续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等指标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心率、血尿素氮及血肌酐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肌酐、心率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且研究组血尿素氮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分析超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维持血液透析患者难治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选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本院收治50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难治并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常规血液透析与超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2周、治疗后3周,研究组患者的Hb浓度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

  • 标签: 超高通量血液透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 难治性并发症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血液透析患者运用预防护理对减少透析低血压发生的价值。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运用预防护理。结果:透析低血压发生率比较中,观察组2.63%、对照组15.79%,P<0.05;护理满意度比较中,观察组100.00%、对照组86.84%,P<0.05。结论:对于血液透析患者运用预防护理能够有效减少透析低血压发生,并可和谐护患关系。

  • 标签: 血液透析 低血压 预防性护理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连续血透(CBP)在急性肾衰病患(ARF)中的效果分析。方法:本研究对2020年11月-2022年5月行血液净化治疗的70例ARF病患进行观察,并根据不同透析方式分成IHD组、CBP组,IHD组行间歇的血透治疗, CBP组行连续的血透治疗,观察2组的肾功能、透析并发展以及健康状况。结果:CBP组肾功能改善优于IHD组,透析并发症以及APACHE-Ⅱ评估值均低于IHD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CBP治疗能够有效改善ARF病患的肾功能以及健康状况,并发症低,效果显著。

  • 标签: ARF CBP IHD 肾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血液透析患者运用预防护理对减少透析低血压发生的价值。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运用预防护理。结果:透析低血压发生率比较中,观察组2.63%、对照组15.79%,P<0.05;护理满意度比较中,观察组100.00%、对照组86.84%,P<0.05。结论:对于血液透析患者运用预防护理能够有效减少透析低血压发生,并可和谐护患关系。

  • 标签: 血液透析 低血压 预防性护理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肾衰竭采用连续血液透析和间歇血液透析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68例肾衰竭患者,随机根据数据排序法分为参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参照组接受间歇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实施连贯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血液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Scr、BUN肾功能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指标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明显优于参照组,数据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肾衰竭患者采用连续血液透析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可快速改善患者各项血液指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连续性血液透析 间歇性血液透析 肾衰竭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联合治疗老年维持透析骨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维持透析骨病老年患者90例,纳入时间为2022年2月-2023年2月,将其分成观察组(n=45)与对照组(n=45),对照组接受血液透析,观察组接受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联合治。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PTH、β2 –MG、P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的Ca2+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联合治疗是提升患者治疗有效率的重要措施,解决了患者肾功能较差的问题。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维持性透析 肾性骨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心脏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维持血液透析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接受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和对照组(接受单纯血液透析治疗)。分析两组透析前后一般情况(体重、尿量、收缩压及舒张压);两组透析前后心脏指标。结果两组透析前一般情况(收缩压、舒张压及血红蛋白)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透析后一般情况(收缩压、舒张压及血红蛋白)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透析前心脏指标(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室射血分数)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透析后心脏指标(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室射血分数)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可以改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心脏指标,提高对体内尿毒症毒素的清除效果。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心脏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维持血透病人接受不同血透方式时钙磷代谢的变化差异。方法:从2019年1月开始接诊的维持血透病人中挑取68例均分为两组,A组单纯血透,B组加用血液灌流。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液中的钙磷含量以及钙磷乘积数值非常接近,P>0.05;当接受4个月的治疗后,B组各指标均比A组低,P<0.05。结论:接受血透联合血液灌流的病人,其钙磷代谢异常的纠正成效优于单纯血透者。

  • 标签: 肾病 血透 钙磷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维持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期间饮食管理方案并评价应用效果。方法:根据现场审查确定方案构建的促进和障碍因素,从基于证据的变革、潜在采纳者等构建循证实践方案,通过两轮循证实践,完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期间饮食管理方案并评价应用效果。结果:经过两轮临床证据转化实践,在潜在采纳者方面,医生、护士的饮食管理执行率有提升;在患者方面,透析期间低血压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下降,营养指标提升,血清磷水平下降。结论:应用维持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期间饮食管理方案有利于降低患者透析期间低血压的发生率,改善钙磷代谢及营养状态,该方案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饮食管理 透析期间低血压 循证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改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在本院收治的58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组(治疗组)和血液透析组(对照组),每组各29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主观营养状况、客观营养状况、钙、磷、血清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水平等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主观综合营养评估(SGA)评分、磷水平、钙磷乘积、iPT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而血清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红细胞计数(RBC)、胆固醇(TC)、维生素D3[1,25(OH)D3]、钙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清骨保护素(OPG)、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血骨钙素(BGP)、β-Ⅰ型胶原C末端肽(β-CTX)、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C反应蛋白(CRP)、β2微球蛋白(β2-MG)、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脉压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而补体C3水平、Barthel指数(BI)评定量表评分、简易生存质量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对于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较血液透析更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肾透析 血液灌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线血液透析滤过(onlinehemodiafiltration,online-HDF)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维持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online-HDF组、HFHD组、LFHD组,每组30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采血检测血清白蛋白(Alb)、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前血CRP、IL-6、Alb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LFHD组患者CRP和IL-6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P>0.05);online-HDF组治疗后血CRP和IL-6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三组治疗后较治疗前Alb均升高(P<0.05)。online-HDF组治疗后Alb升高幅度较其他2组更明显(P<0.05),CRP和IL-6水平下降幅度较其他2组大(P<0.05)。结论online-HDF治疗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可有效清除中大分子炎症因子,减轻微炎症状态,改善MHD患者的营养状况。

  • 标签: 在线血液透析滤过 血液透析 微炎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分析其在维持血液透析磷中心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53例需进行维持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之前血磷含量均≧2.0mmol/L,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患者,选择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照组20例患者,选择普通血液透析。观察两组患者血液透析后血磷的变化,比较两种透析方案对于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血磷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磷下降明显,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可以显著降低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血磷的含量,疗效优于普通血液透析

  • 标签: 高通量血液透析 普通血液透析 血磷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血液中的毒性物质来比较不同的血液透析方法对维持透析患者尿毒症毒素清除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入院的320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甲、乙、丙三组。甲组的患者接受常规血液透析治疗;乙组患者接受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丙组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持续治疗六个月,比较三组患者取得的临床疗效以及产生的不良反应。结果常规血液透析的总有效率达到50%;高通量血液透析的清除率达到66.67%;血液透析滤过的清除率达到了70%。结论三种不同的血液透析方法对维持透析患者尿毒症毒素均具有一定的清除效果。但就综合结果来看,血液透析滤过法对患者血液内尿毒症毒素的消除率更高,消除效果更好,不良反应更轻微。值得在今后的临床中推广。

  • 标签: 常规血液透析 高通量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滤过 尿毒症毒素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