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后尿道狭窄的手术方法,提高后尿道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10月-2018年10月30例后尿道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经会阴径路行倒“Y”切口,切除后尿道狭窄段并充分切除后尿道瘢痕组织,采用自制“灯笼式”后尿道吻合器在显示器直视下用可吸收线间断行后尿道吻合。结果30例手术顺利,术后2-3周拔出导尿管,恢复自行排尿,随访6-28个月,平均16个月。29例患者术后排尿通畅,不需尿道扩张,1例术后再狭窄,行尿道扩张治愈。结论自制“灯笼式”后尿道狭窄吻合器能观察后尿道狭窄瘢痕切除情况,尿道重建时尿道粘膜对合好,能克服术野深、观察不便、不易吻合等困难,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

  • 标签: 后尿道狭窄 经会阴 端端吻合 吻合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左半结肠恶性肿瘤并发肠梗阻行左半结肠切除一期吻合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4月至2015年4月间期间左半结肠恶性肿瘤并发肠梗阻行左半结肠切除一期吻合手术的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共33例患者,除了部分病例切口有并发症外,无一例发生吻合口漏。结论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并做好围手术期管理、积极抗炎、支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等措施,左半结肠一期切除吻合还是可行的。

  • 标签: 一期吻合术 左半结肠切除 恶性肿瘤并发肠梗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胆肠吻合术后再手术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近14年来15例胆肠吻合术后再手术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上次手术后主要病变是复杂的肝内胆管结石、胆道狭窄,再手术以肝叶切除、肝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为主要术式,随访结果疗效满意.结论肝内胆管结石手术病灶未去除、术式选择不当是再手术的主要原因,围手术期处理及选用合理的术式是再手术的要点.

  • 标签: 肝内胆管结石 胆肠吻合术 手术 围手术期 临床资料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索后尿道狭窄的手术方法,提高后尿道狭窄的 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自 2016年 10月 -2018年 10 月 30 例后尿道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 经会阴径路行倒“ Y”切口,切除后尿道狭窄段并 充分切除后尿道瘢痕组织,采用自制“灯笼式”后尿道吻合器在显示器直视下用可吸收线间断行后尿道吻合。 结果 30 例手术顺利, 术后 2-3周拔出导尿管,恢复自行排尿, 随访 6 -28个月,平均 16 个月。 29 例患者术后排尿通畅,不需尿道扩张, 1 例术后再狭窄,行尿道扩张治愈。结论 自制“灯笼式”后尿道狭窄吻合器能观察后尿道狭窄瘢痕切除情况,尿道重建时尿道粘膜对合好 ,能克服术野深、观察不便、不易吻合等困难, 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

  • 标签: 后尿道狭窄 经会阴 端端吻合 吻合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吻合口漏的原因、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31例直肠癌前切除吻合吻合口漏的发生原因及诊治方法。结果采取综合性措施保守治愈28例,行横结肠造口3例。全部病例均治愈。漏口愈合时间8~78天,平均20天。结论直肠癌前切除术吻合口漏大部分可通过保守治疗治愈。

  • 标签: 直肠肿瘤 吻合术 外科 吻合口漏 癌切除术
  • 简介:目的观察吻合单动脉的Ⅲ型指尖离断再植的疗效。方法对57例85指Ⅲ型指尖离断进行再植,其中男33例,女24例;年龄3~49岁,平均26岁。85指均为完全断指。指别:拇指17个,示指25个,中指18个,环指14个,小指11个。仅吻合单动脉,按潘达德提出的断指再植功能评定结果。结果本组57例85指共成活80指,成活率达到94.1%。术后33例获随访6~36个月,平均18个月。按潘达德提出的断指再植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18例,良10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84.8%。结论在Ⅲ型指尖离断再植中吻合单动脉是可以选择的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再植 动脉 显微外科
  • 简介:摘要食管癌在我国已经成为第二位恶性肿瘤,仅次于胃癌。其发生原因较复杂,因素很多。食管癌的治疗方法首选是手术治疗,加上放化疗等辅助治疗。胸内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其致死率高达50%。因此在临床护理中,做好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对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患者的康复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将我院胸外科2006年-2011年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共28例,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食管癌术后 胸内瘘 观察与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自1994年3月以来,笔者采用胃十二指肠上皮外一层吻合术,代替传统的全层加浆肌层缝合的Gambee一层缝合法,共治疗胃十二指肠疾病3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36例患者中,男32例,女4例,年龄21~68岁,平均48.6岁。其中球部溃疡20例,胃溃疡10例,复合性溃疡4例,A区胃癌2例。上述溃疡患者,既往并发出血14例,穿孔6例,幽门梗阻11例。本组病例均为择期手术。

  • 标签: 胃十二指肠疾病 一层吻合术 吻合口出血 浆肌层 吻合口狭窄 一层缝合法
  • 简介:本文应用一种新的有效术式——人工瓣膜间置空肠胆管十二指肠吻合术治疗15例的经验介绍。讨论了本术式的适应症、操作方法及要点。近期随访结果表明:本术式抗胆肠返流效果好,操作简单,并发症少,优于其他类似术式。

  • 标签: 人工瓣膜 间置空肠胆肠吻合 抗胆肠返流
  • 简介:目的:报道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内瘘手术建立长期血液透析通路的临床应用.方法:对32例慢性肾衰患者桡动脉做纵向梭形切口,静脉管腔用肝素盐水稍加压后冲洗,行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吻合后血管表面滴注罂粟碱.结果:本组32例患者均1次手术成功.术后血液透析中的平均血流量为252ml/min,内瘘平均启用时间为术后12天,血液透析效果满意.结论:头静脉桡动脉端侧显微外科吻合内瘘手术操作简便、吻合成功率高、效果确切、并发症少、是建立长期血液透析通路的首选方法.

  • 标签: 头静脉 桡动脉 血液透析 显微外科手术 尿毒症 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内瘘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离体鸡翅血管吻合训练模型在超级显微外科血管吻合训练中的制备过程,以期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方法2019年11月在本院临床解剖学实验室,利用12只中段鸡翅,分离出尺动脉、桡深动脉,并且对其远端进一步解剖,在不同的层面和肌肉间隙中找出主干动脉及动脉血管穿支,分别对尺动脉、桡深动脉的二、三级动脉穿支血管进行超级显微外科血管吻合进阶式训练。结果本组鸡翅的尺动脉、桡深动脉、桡深动脉穿支外径分别为(0.98±0.11)mm、(0.65±0.10)mm和(0.36±0.08)mm;相应的暴露时间分别是(88.25±4.16)s、(106.00±5.20)s和(97.58±3.68)s。利用中段鸡翅上动脉的主干及其分支顺利实现超级显微外科血管吻合训练。结论利用中段鸡翅上动脉的主干及其分支可以进行血管吻合训练,模型符合超级显微外科血管吻合训练要求,且容易制备,训练者可以在此模型上更好的完成进阶式训练。

  • 标签: 超级显微外科 血管吻合训练 血管模型 鸡翅
  • 简介:摘要脱垂性痔是临床上常见疾病,症状严重时可明显影响工作和生活。经肛吻合器治疗脱垂性痔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等优点。其临床疗效与适应证的选择、手术操作的标准化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密切相关。目前的临床实践中,针对脱垂性痔的经肛吻合器治疗规范尚缺乏共识意见。为此,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组织针对脱垂性痔手术适应证、禁忌证、操作规范和围手术期管理等方面展开讨论,并形成共识意见,以期为经肛吻合器治疗脱垂性痔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 标签: 脱垂性 经肛吻合器 共识
  • 简介:目的分析食管重建术后吻合口瘢痕狭窄的相关因素,尤其相关的全身性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111例食管癌切除、消化道重建术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可能导致吻合口瘢痕狭窄的全身及局部因素进行logistic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并对筛选出的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后持续低氧血症(P=0.003)、胸部并发症(P=0.000)、吻合口瘘(P=0.000)、糖尿病史(P=0.019)、慢性阻塞性肺病病史(P=0.046)和心血管并发症(P=0.015)6项因素有统计学意义;而多因素回归分析则显示仅持续低氧血症(P=0.044)、胸部并发症(P=0.009)、吻合口瘘(P=0.001)和糖尿病史(P=0.036)4项因素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持续低氧血症与胸部并发症及吻合口瘘三者之间呈正相关。结论持续低氧血症是食管重建术后吻合口瘢痕狭窄的重要全身性因素。

  • 标签: 低氧血症 食管切除术 吻合口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