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病人社会支持生活质量状况。方法调查86例食管癌病人社会支持情况,分析食管癌病人社会支持生活质量状况。结果食管癌病人生活质量得分平均38.06分,其社会支持总分高于正常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病人生活质量偏低,比正常人能获得较高社会支持,但支持利用度较低。护理过程中应重视发挥家庭和社会支持作用,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食管癌病人 社会支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会支持系统对多发性硬化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方法应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多发性硬化生活质量54项评分量表(MSQOL–54),调查105例多发性硬化患者所获得社会支持状况及生活质量,选取同期70例健康志愿者作对照研究,根据调查结果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案。结果多发性硬化患者社会支持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t=2.548,P<0.05);年龄≥60岁组主观支持、社会支持总分明显低于<60岁年龄组(t=2.353~3.079,P<0.05);丧偶或离异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明显低于正常家庭组(t=3.985~8.350,P<0.05);干预后,多发性硬化患者躯体功能、躯体致角色受限、情绪致角色受限、健康认识、疼痛、精力、情绪状况、性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应激、总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t=2.170~6.344,P<0.05)。结论多发性硬化患者是社会支持较低弱势群体,加强社区支持系统干预能提高MS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多发性硬化 社会支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配偶心理状况,探讨其家庭功能及应对方式心理状况。方法为2014年1-12月间在三甲医院妇科住院妇科恶性肿瘤患者102例,应用症状自评量表和配偶性生活质量量表进行测评,针对性、有目的、动机性访谈,指导性化解矛盾。比较干预前后结果。结果干预前配偶scl-90总分、躯体、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因子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配偶scl-90总分、躯体、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因子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干预后上述几项评测与国内常模比较统计无医学意义,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应对方式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有直接和间接影响。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夫妻须借助医学、社会、家庭系统有力支持,建立正确沟通模式,促使夫妻生活包括性生活和谐。

  • 标签: 妇科 恶性肿瘤 配偶 应对方式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食管癌放疗中实施综合心理护理对病人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入本院患有食管癌并进行放射治疗56例病人,随机将其分作对照、实验两组,各有28例,对照组在放疗期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放疗期内实施心理护理,给予综合心理干预模式,经探究两组护理过程,比对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及生活质量系统评估后,实验组生存质量总评分显著高出对照组,组间差异性较大(P<0.05)。护理后,实验组病人心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食管癌放疗期内对病人实施系统、动态心理护理干预,既能显著提升病人生活质量,此护理模式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食管癌 放疗 生活质量
  • 简介:急诊科每天都要接待一些不同病种危重病人。这些病人在诊疗、辅助检查或转入病区继续治疗过程中又都离不开搬运这个环节,搬运是否恰当,对患者生命,疾病转归有着不可低估影响。本文现就有关急诊危重患者在搬运工作中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进行探讨。1存在问题及分析1.1对患者疾病缺乏预见性判断而急于搬运如对急腹症、昏迷、颅脑外伤等危重患者,临床医护人员为了明确诊断,往往重视仪器辅助检查,在没有掌握搬运指征,缺乏

  • 标签: 危重患者 搬运工具 辅助检查 急诊科 搬运工作 环节
  • 简介:目的:分析急诊科带教存在问题及相应对策,以提高急诊带教质量,使实习生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方法:通过从轮转过急诊科实习护生中随机发放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100份,收回有效问卷100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中发现急诊科带教存在问题,并采取针对性强、有效对策,使急诊带教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结论:急诊科带教工作取得了满意效果,受到教育学院和护生一致好评,为今后带教打下了良好基础。

  • 标签: 急诊科 护理带教 问题 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地区级医院在院前急救中存在护理问题及找出对策。方法:对我院急诊科2007年下半年院前接诊2050例病人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院前急救主要存在6个护理问题。结论:院前急救必须具有充足急救物资、医护人员敏感分诊识别能力和过硬急救技能。

  • 标签: 院前急救 护理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龄患者手术实施全身麻醉存在医疗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月-2015年6月期间我科实施289例高龄患者全身麻醉临床资料,术中严格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维持麻醉中患者理想生理状态,观察高龄患者全麻效果和安全性。结果289例高龄患者全身麻醉后,麻醉效果均较满意,生命体征平稳,无严重麻醉意外及严重并发症,出现5例频发室性早搏,33例患者术中血压明显升高,12例患者血压下降,分别对症对症治疗得以纠正。结论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应结合患者自身因素,充分做好术前相应评估和准备,术中术后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动态监测,维持麻醉中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患者麻醉风险。

  • 标签: 高龄患者 全身麻醉 医疗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探讨以情感分享及寄语表达在肿瘤护理教学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护理学校12级护理学专业245名学生进行随机抽取,从中抽取了84名护理学学生进行系统研究,根据研究需要,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2名学生。对照组对学生进行传统肿瘤护理教学,而实验组在传统肿瘤护理教学基础上,还传授学术如何进行情感分享及寄语表达。比较两组测试成

  • 标签: 情感分享 寄语表达 护理教学
  • 简介:一门学科知识学习效果,教师教学方法直接有关。《护理技术)课堂教学可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灵活应用有效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目的。

  • 标签: 护理技术 课堂教学 教学质量
  • 简介:目的:研究ICU规范建设管理对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作用.方法:通过对我院ICU规范建设管理包括ICU科学设计、布局;人员和设备合理配置;各种规章制度如消毒隔离制度、医院感染监控制度制定和完善:环境、人员和病人科学管理.观察ICU危重病人各种院感发生率变化,并与以前ICU内院感发生率比较.结果:实验组气管导管留置病人呼吸道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2.50%vs34.36%P<0.01),实验组血管相关性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43%vs5.56%P<0.05),实验组泌尿道相关性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3.92%vs34.36%P<0.01).结论:ICU规范建设和管理降低呼吸道、泌尿道、及血相关性感染发生率,是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重要措施之一.

  • 标签: ICU危重病人 规范化 建设与管理 医院感染 相关性感染 感染发生率
  • 简介:摘要医院检查是医院提供医疗服务中重要项目,同时也是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病情,为患者提供科学合理诊断、治疗以及预后等科学依据。但是在现代医院中,患者在体检过程中常感受到等待时间过长。医院作为医疗服务机构,在现代医疗机构市场背景下需要有效解决排队时间久问题,只有提高患者对医院服务满意度,才能提升医院在医疗市场中竞争力。文章主要针对基于排队论医院检查流程优化展开研究。

  • 标签: 排队论 医院检查 流程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对疫苗全程冷链中质量风险因素进行分析评价,确定关键因素权重。方法通过专家调研和层次分析法,对涉及装车风险、运输风险、储存风险和接收接种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计算各指标的权重,进而明确各风险因素重要性。结论运输环节是造成疫苗安全风险关键环节,运输途中温度监控和紧急事件处理是全程冷链中关键作业点。

  • 标签: 疫苗 全程冷链 层次分析法 风险
  • 简介:摘要助产士是孕产妇守护神和心灵陪护人员,被世人称之为誉为“迎接生命天使”。在国际助产联盟当中都倡导“人文关怀、和谐生育、自然分娩”理念,倡导富有人文精神助产人员为孕产妇在情感方面提供极大支持来促进自然分娩。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近些年兴起家庭式分娩、拉玛泽减痛分娩法及导乐一对一陪伴分娩等方法均使分娩回归自然,在很大程度上大大降低剖宫产率,被认为是现代助产学发展方向1。本文通过调查问卷方式对现阶段我国高职助产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状况进行了了解分析,同时,根据了所调查到结果对助产教育专业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在工作过程和高职助产课程基础上提成了人文素质养成策略探究。

  • 标签: 高职助产课程 人文素质 养成策略
  • 简介:摘要随着教育体制不断发展和变革,当前对于医学院校学生来说,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更加侧重学生实践技能有效培养,从而有效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因此医学院校教师应该不断创新学生实践技能培养模式,从而促使学生更加健康、全面的发展。

  • 标签: 医学院校 实践技能 培养模式 创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护理在食道癌护理中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食道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使用人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结果;结果在两组患者护理结果方面,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道癌患者护理过程当中,应用人性护理有利于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食道癌 健康教育 心理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目的:研究专业和“两栖型”院前急救模式对急救救治效果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03年1月至10月由急诊科兼院前(两栖型)急救出车1301例“两栖型”院前急救病例作为对照组,2004年1月至10月由专职院前科出诊1574例专业院前急救病例作为研究组。比较和分析两组间救治效果间差异。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间平均急救半径,病情分级无显著差异(P〈0.01);院前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现场处置率、救治有效率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院前急救模式对患者救治效果有明显影响.专业院前急救救治效果明显优于“两栖型”,专业院前急救模式也是院前急救发展方向。

  • 标签: 院前急救 模式 效果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浊解毒方配合水针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胃动素(MTL)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80例患者按分层随机法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予浊解毒方配合水针,对照组予兰索拉唑合吗丁啉口服,两组均治疗30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综合疗效、MTL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分析,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不同药物干预4周,治疗后治疗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81.58%,对照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67.57%,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MTL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浊解毒方配合水针传统兰索拉唑配吗丁啉均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血浆MTL水平,且浊解毒配水针组疗效优于兰索拉唑配吗丁啉组。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化浊解毒 水针 胃动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成人咳嗽变异性哮喘中规范护理影响效果,给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68例成人咳嗽变异哮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命名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从生活、心理、急性发作期、用药以及饮食等方面进行规范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方法护理后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和复发率等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2.3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2.94%,护理满意度为100.0%,对照组复发率为11.76,%,护理满意度为82.3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护理能明显提高成人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效果,且效果持久,能有效降低复发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成人 咳嗽变异性哮喘 规范化护理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