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第2个月宝宝,吮吸更加有力了,吮吸奶头技巧也熟练了许多,每次吮吸量也在增加。原来吃奶不分昼夜,现在渐渐有规律了。大多数宝宝开始每隔3小时吃一次奶。但是,妈妈千万记得,每个宝宝都有个体差异

  • 标签: 生活规律 个体差异 吮吸
  • 简介:目的调查中国小学夜间遗尿患病率及其生活质量关系。方法研究数据来源于全国城市学龄儿童睡眠状况研究,抽样方法为多级随机整群抽样。发放问卷23791人,21755人返回问卷符合质量控制要求。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中国小学遗尿患病率;以是否遗尿为因变量,《儿童一般生活质量评估调查问卷》25个条目为自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遗尿非遗尿儿童生活质量各条目的差异。结果中国小学遗尿患病率为4.6%,调查9个城市遗尿患病率以武汉最高(7.4%),上海最低(3.3%)。中国小学遗尿男女生之比为1.51:1。Logistic回归方程显示,遗尿常常被人责骂(除父母、老师外)、常常伤害他人、常常生病和常常被老师责骂等生活质量因子具有正性关系;遗尿通常有很多好朋友、常常帮助他人、通常认为父母是爱他和通常用功学习等生活质量因子具有负性关系。结论基于问卷调查中国小学遗尿患病率为4.6%,遗尿儿童生活质量中环境状态有密切关系。

  • 标签: 遗尿症 患病率 生活质量 睡眠
  • 简介:上了幼儿园以后,每天起床、出发、到园以及放学时间都是固定;而宝宝在幼儿园一日作息时间也是很有规律。如果对于在家里一直“自由散漫”、想吃就吃想睡就睡宝宝来说,的确是件很难适应事情,尤其是早上按时起床、中午按时午睡,以及幼儿园里按照教学安排“现在要上课,之后才能玩玩具”等要求。

  • 标签: 生活习惯 幼儿园 作息时间 教学安排 起床
  • 简介:胎教真谛在于激发胎宝宝潜力常常听到一些爸爸妈妈埋怨:“我们当初积极胎教,又是唱歌又是听音乐.忙活了半天也没生出个神童来。”也有不少人有一种误解,认为胎教目的是为了培育小天才,创造奇迹。这些言语和想法都对胎教产生了不切实际奢望。

  • 标签: 胎教 生活 听音乐
  • 简介:生活是语言表达源泉和基础。只有具备了丰富生活经验,宝宝才会有话可说,乐于表达自己内心想法。因此,爸爸妈妈要有意识地让宝宝生活内容丰富起来,比如多带他们出去玩,观察大自然花草树木千姿百态,欣赏昆虫飞鸟美丽灵活,感受春夏秋冬景色变化。有时间,可以带宝宝到动物园,看各种动物颜色,听各种动物叫声。

  • 标签: 生活经验 愉悦 动物园 语言表达 生活内容 春夏秋冬
  • 简介:循序渐进开始锻炼时,宜采用只引起身体最低限度变化锻炼强度和时间。在宝宝习惯了这种强度和时间后,才能逐渐地、小心地增加。锻炼时要随时观察宝宝心率、呼吸及精神状态。如宝宝心率、呼吸加快,精神状态好,面色红润,说明强度较合适;如呼吸急促,面色苍白,说明强度过大;锻炼后睡眠好,食欲佳,情绪稳定,说明锻炼强度适宜;若食欲减退:睡眠不安,情绪低落,头晕头昏,说明强度过大。锻炼时间,开始每次可持续2-3分钟,逐渐增加到10-15分钟。

  • 标签: 锻炼强度 精神状态 呼吸加快 面色苍白 食欲减退 最低限度
  • 简介:添加辅食对宝宝身体发育和健康非常重要,对宝宝日后营养补充和饮食习惯培养也很重要,育儿专家们和营养师们强调要妈妈遵循辅食添加有八大原则:1宝宝月龄相适应过早添加辅食,宝宝会因消化功能尚欠成熟而出现呕吐和腹泻,消化功能发生紊乱:过晚添加会造成宝宝营养不良,甚至会因此拒吃非乳类流质食品。辅食添加太早使母乳吸收量相对减少,而母乳营养是最好,这样替代结果得不偿失。

  • 标签: 添加辅食 营养补充 辅食添加 消化功能 身体发育 习惯培养
  • 简介:人类科学研究活动主要朝向两个方向:一是探索自然界,一是了解人类自身。在研究活动过程中,由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手段、研究参数和数据积累方式以及描述所研究规律表达方式不同,逐渐形成了界限分明不同学科。一个成熟学科应符合以下条件:明确定义(包括内涵排他性和外延自限性),规范参数配置和检测手段,稳定方法学(包括数据积累和度量可重复性,结论论证逻辑性),准确规律性和规范表达。自然界和人体自身规律是复杂多样,限于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发展水平,人类对自然界和人类自身认识只能是逐步深化。在这个“渐进”过程中,仅囿于古老、传统方法来研究,往往不能探究到客体复杂规律。为了深人揭示内在规律,除了多学科联合研究外,采用邻近学科方法学为本学科服务是科学研究方法学发展中一个方向。这种趋势使得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跨学科研究应运而生。森严壁垒学科界限被打破,但学科方法学规则并未“破”,也不能“破”,即所谓“隔行不隔理”。在跨学科研究中,尤其要强调方法学严谨性、对结果解释局限性、对概念和术语外延限制性等原则。违反这些原则,所得结果会引起错误判断,不当推论又会引起错误导向。

  • 标签: 跨学科研究 研究方法学 研究活动 自然界 研究对象 检测手段
  • 简介:新生班老师常会听到“老师,我们家宝宝特别……,他从来没有……,请老师费心多照顾照顾……”请求。出于对孩子爱护,对有困难孩子老师肯定会多照顾一点。但问题在于,如果宝宝长时间不会自理,总是需要老师特殊照顾,很容易形成一种心理定势:我需要额外帮助,这种心理定势易造成宝宝潜意识中自我评价低,或放低对自己要求,对自理学习以及智力方面的学习都将产生负面影响。

  • 标签: 生活能力 幼儿园 心理定势 自我评价 老师 照顾
  • 简介:申昆玲教授很高兴接受《中国循证儿科杂志》编辑部邀请,主持儿童囊性纤维(CF)相关问题专家对谈。CF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可累及呼吸、消化和生殖等多系统,其临床表现主要为慢性咳嗽、咯大量黏痰、反复发作肺部感染、脂肪泻、生长发育迟缓和男性不育等。CF是欧洲和北美洲高加索人种中最常见遗传性疾病之一,发病率达1/2000,而亚洲人中少见。

  • 标签: 囊性纤维化 儿童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生长发育迟缓 遗传性疾病 慢性咳嗽
  • 简介:目的探讨单胺氧化酶A基因相关多态区域(MAOA-uVNTR)基因多态性青少年重性抑郁障碍(majordepressivedisorder,MDD)有无关联,以及其应激性生活事件(stressfullifeevents,SLEs)之间交互作用MDD之间有无关联。方法394名研究对象(MDD患者187人,正常对照207人)采用SNaP-shot系统进行基因分型,评估受试者近1年内SLEs,采用统计学软件比较各配对组别MAOA-uVNTR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建立基因×环境(GXE)交互作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MAOA-uVNTR基因型SLEs交互作用青少年MDD患病关联性。结果MAOA-uVNTR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青少年MDD是否发生、抑郁严重程度、是否共病焦虑、是否出现自杀观念/行为/企图均无直接相关性;男性及女性MAOA-uVNTR基因型SLEs均不存在和青少年MDD患病相关交互作用。结论尚不能认为MAOA-uVNTR青少年MDD相关;MAOA-uVNTRSLEs间不存在青少年MDD相关联基因-环境交互作用。

  • 标签: 单胺氧化酶A基因相关多态区域 重性抑郁障碍 关联分析 青少年
  • 简介:尿道下裂是小儿泌尿生殖系常见先天性畸形之一,确切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其在男婴中发病率约1/300,近年来呈逐渐增加趋势。国内最新流行病学调查发现,1996年至2008年我国部分地区尿道下裂发病率达0903%[1]。由于调查条件及人员限制,尿道下裂发病率很难准确获得。尿道下裂治疗是一个难题,国内得到公认治疗该疾病高水平医生尚少,仅部分医生主要精力放在尿道下裂治疗上。

  • 标签: 尿道下裂 手术治疗 流行病学调查 先天性畸形 泌尿生殖系 发病率
  • 简介:目的调查2002至2006年五家三级甲等儿童医院门诊和住院患儿抗菌药物消耗情况,并对2004年10月颁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指导原则)实施前后药物消耗情况进行评价。方法选择五家三级甲等儿童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医院B)、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院(医院SA)、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医院SB)、重庆医科大学附属重庆儿童医院(医院C)以及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儿童医院(医院G)进行研究。分别统计不同年份五家医院全年门诊部和住院部所有抗菌药物消耗量。应用药物解剖-治疗-化学分类系统和限定日剂量(DDD)方法进行抗菌药物利用研究。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门诊患儿:每100个患儿每天DDD数目(DDDs/100患儿-天),住院患儿:每100个住院日DDD数目(DDDs/100住院日)。按照指导原则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药物。结果①各选择医院门诊部抗菌药物总DDD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DDs差距呈逐年降低趋势。门诊部大环内酯类、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DDDs较高。②选择医院门诊部非限制使用药物平均DDDs指导原则颁布后(11.4)较颁布前(15.2)有显著降低趋势,其中医院B、SA和SB下降趋势较明显;选择医院限制使用药物平均DDDs指导原则颁布后较颁布前降低趋势不明显。门诊部非限制使用药物单品种以乙酰吉他霉素、阿莫西林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DDDs所占比例最高,限制使用药物单品种以阿奇霉素、头孢克洛和头孢他美酯DDDs所占比例最高。③2002至2006年选择医院住院部抗菌药物总DDDs为49.9~65.8,DDDs在2006年较2002至2004年下降了22.6%。选择医院DDDs差距呈逐年降低趋势。住院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大环内酯类DDDs较高。④选择医院住院部非限制使用药物

  • 标签: 抗菌药物应用 限定日剂量 医院 指导原则 儿童
  • 简介:宝宝疾病在很多时候会伴有皮疹现象。如尿布斑疹、宝宝湿疹等各种宝宝肌肤易发疾病。

  • 标签: 皮疹 肌肤问题 湿疹
  • 简介:宝宝得了口腔炎没有食欲,不吃东西怎么办?宝宝患口腔炎时,应该多喂些比较温和容易吞咽食物,比如酸奶、菜粥等。如果宝宝还是不吃也不要强行喂,但是一定要保证水分及时补充。

  • 标签: 口腔炎 舌头 牙齿
  • 简介:宝宝出生后十多天,大小便次数开始减少,量增加。宝宝在满月前后即可把大小便,这样可使宝宝胃肠活动具有规律性,膀胱储存功能及括约肌收缩功能明显增强。

  • 标签: 大小便 胃肠活动 收缩功能 括约肌
  • 简介:目的通过多元统计和社会网络分析法中主题词共现方式,研究儿童心血管学科知识发展、分布,研究学科知识聚类,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方法于2012年12月以PubMed数据库心血管疾病Mesh主题树下全部主要主题词/副主题词,选取全部心血管专科杂志,影响因子>1内科综合杂志和儿科学杂志检索文献,同时将研究分为1966至1980年、1981至1990年、1991至2000年和2001至2010年4个时间段,在每个时间段中分别使用书目共现分析系统及EndnoteX6提取主要主题词/副主题词,建立共词矩阵.之后使用SPSS22.0软件对共现矩阵进行转换、降维和聚类分析,并根据聚类分析结果绘制战略坐标图.最后使用Ucinet6.0软件绘制可视网络.结果共提取文献50200篇.成功建立儿童心血管学科知识发展可视图谱,直观展示全球范围内儿童心血管学科知识发展.1966至1980年儿童心血管学科以心血管疾病病理生理学及病因学研究为主,发展方向相对局限,所关注疾病种类较少.1981至1990年先天性心脏病逐步成为研究核心,聚类归纳较好,新兴研究领域发展稍显不足;同时通过超声心动图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整个学科发展.1991至2010年先天性心脏病整体治疗及保护性策略研究成为核心,并伴随多种治疗手段如导管治疗、心脏移植等逐步应用,各个聚类间发展更为平衡,知识更新快速,学科研究所关注疾病种类进一步增多.结论目前儿童心血管学科发展良好,研究热点时代发展相联系.新型诊断技术及治疗手段对于学科发展推动力显著,儿童心血管学科知识网络逐渐完善,先天性心脏病已成为儿童心血管学科核心问题.

  • 标签: 儿童心血管学科 多元统计 社会网络分析 知识图谱 可视化
  • 简介:自美国1954年成功地进行了第一例同卵双生肾移植手术以来,全球已累计近百万人接受过各类移植,同时随着各类新型免疫抑制剂运用,移植物长期存活率逐年提高。全球已施行肾移植50余万例,最长存活已达41年。我国肾移植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移植数稳步增加,目前,每年肾移植数超过5000例,数量仅次于美国,最长存活超过20年。尽管我国移植数量稳步增加,必须看到同世界领先水平相比较,我国移植生存率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儿童肾移植一般指受者年龄在18岁以下移植,近年来,已逐渐成为儿童终末期肾病(ESRD)最有效治疗方法,随着强有力免疫抑制药物问世及手术技术更趋成熟,儿童肾移植近远期疗效不断提高。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先天性肾病综合征(CNS)、肾炎、梗阻性尿路疾病移植肾生存率得到明显改善;多囊肾(PKD)、肾消耗病、溶血尿毒综合征(HUS)、返流性肾病移植肾生存率保持稳定。美国器官资源共享网络(UNOS)已有数千名儿童肾移植经验积累。而国内目前儿童肾移植发展相对较缓慢,尤其在低年龄组儿童,开展儿童肾移植较成人困难更大,严格配型选择、适宜手术方式和围手术期处理、恰当免疫抑制策略和良好依从性是取得良好效果关键。

  • 标签: 肾移植手术 儿童 新型免疫抑制剂 先天性肾病综合征 长期存活率 梗阻性尿路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