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外文期刊刊名缩写是国际上一个通行做法,要求采用美国国立图出馆编印“IndexMedicus”中列出缩写形式。鉴于作者来稿中外文期刊缩写混乱现象,特归纳刊名缩写时应遵循几项原则。供作者参考。

  • 标签: 外文期刊 缩写 刊名 MEDICUS 混乱现象 作者
  • 作者: 郭荣
  • 学科: 医药卫生 > 消化系统
  • 创建时间:2022-10-12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第17期
  • 机构:四川省达州市万源市中医院,四川 达州 635000
  • 简介:消化器官是人体内很重要一个组织,消化功能正常运转能够帮助人体吸收掉摄入营养,并且将废物排出。如果消化系统出现问题,那么会给人带来许多不便,肠梗阻就是一种消化系统疾病。

  • 标签: 肠梗阻;手术;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 简介: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结直肠癌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1月结直肠癌患者90例以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循证护理组开展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结直肠癌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对结直肠癌疾病认知、临床依从性评分;护理前后癌症病人生命质量核心量表评分;护理投诉发生率。结果:循证护理组结直肠癌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循证护理组对结直肠癌疾病认知、临床依从性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癌症病人生命质量核心量表评分相近,P>0.05;护理后循证护理组癌症病人生命质量核心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循证护理组护理投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结直肠癌护理中应用效果确切,可提升患者疾病认知,提升配合度,改善生活质量,减少护理投诉,提升满意度。

  • 标签: 循证护理 结直肠癌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究医院-社区-家庭联合管理模式对腹壁肠造口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造口门诊腹壁永久性肠造口患者50例,实施以国际造口师为主导医院-社区-家庭联合管理干预措施,包括在每周2次造口门诊,常规造口健康教育等基础上,给予家庭访视、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造口知识和技能指导、造口沙龙及信息手段,社区家庭医生和护士参与等。比较患者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造口自我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得分情况。结果:患者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造口自我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得分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腹壁肠造口患实施医院-社区-家庭联合管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和生活质量。

  • 标签: 造口患者 联合管理 自我效能
  • 简介:目的:比较传统食管癌根治术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对食管癌患者肺功能及对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取根治术治疗食管癌患者116例。观察组(57例)采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对照组(59例)采用传统食管癌根治术。观察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肺功能及血气指标变化情况、Karnofsky得分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拔管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肺功能指标(FEV%、FEV1%)及血气分期指标(PaO2、SaO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Karnofsky得分均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肺部感染、胃排空困难并发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有较好临床效果,能减少术中出血,缩短住院时间,保护肺功能、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食管癌 胸腹腔镜 根治术 疗效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给予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实施连续护理+自我管理教育对其生活质量、疾病知识掌握影响。方法:从本院于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中选取64例分为常规组(n=32,常规护理)、干预组(n=32,连续护理+自我管理教育),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出院后1、3、6个月疾病知识掌握率均显著高于常规组(χ^2=4.432、11.977、11.469,P<0.05);出院后1、3、6个月,干预组OAS量表中3个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6个月时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也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排便时间固定,每日排便次数1-3次患者例数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给予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连续护理干预和自我管理教育,可使患者更好掌握疾病相关知识,有助于提升其生活质量。

  • 标签: 结肠造口 连续护理 自我管理教育 并发症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通过对比分析双侧足三里新斯明穴位注射联合芒硝外敷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为提高腹腔镜手术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自2014年9月至2016年3月198例择期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48例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剩余150例为研究组,分为三组,每组50例患者:研究组1采取双侧足三里新斯明穴位注射治疗,研究组2采取芒硝外敷治疗;研究组3采取双侧足三里新斯明穴位注射联合芒硝外敷治疗。应用简化36医疗结局研究量表(MOSSF-36)对腹腔镜手术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1、2、3腹腔镜手术术后患者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均小于对照组,MOSSF-36量表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3腹腔镜手术术后患者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均小于研究组1和研究组2,MOSSF-36量表各维度得分均高于研究组1和研究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足三里新斯明穴位注射联合芒硝外敷治疗方法较单一治疗方法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足三里 新斯的明 芒硝外敷 腹腔镜手术
  • 简介:母乳足4-6个月婴儿最理想天然食品,有利于婴儿健康成长,尤其初乳,含有丰富抗感染物质。但在哺乳之初,由于部分产妇乳头平坦或内陷以及因不能掌握正确喂养方法而出现乳头皲裂、奶胀等一系列乳房问题,直接影响了新生儿对初乳获取,并影响早期母乳喂养成功。通过临床实践,就上述问题采取了相应处理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

  • 标签: 早期母乳喂养 抗感染物质 天然食品 乳头皲裂 喂养方法 乳头平坦
  • 作者: 卢晓明
  • 学科: 医药卫生 > 消化系统
  • 创建时间:2022-10-30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第18期
  • 机构:重庆市忠县中医医院,重庆404300
  • 简介: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肠性炎症疾病,病患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及黏液脓血便,甚至严重者能够造成多种并发症,溃疡性结肠炎在西方发达国家发病率较高,这与工业环境密切相关,其根本可能原因促炎细胞积累有关。近年来,我国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率有所降低,但发病率仍居高位。该病程时间较长,容易复发,严重者可能危及病患生命。故归纳总结诊治、治疗、回访、怀孕等方面注意问题,以期有助于病患战胜疾病,改善病患生活质量。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诊治
  • 简介:通过详询病史及其诊治经历分析漏误诊原因并探讨防止办法。漏误诊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最基本、最重要是:面对较好一般健康情况及营养状态,失去了对恶瘤警惕;对于30岁、特别是50岁以上,消化道新近出现问题且对治疗反应不佳者,或病史虽较长而新近有变化者,应及时澄清有无恶瘤问题重视不够。如果这些原则能得到医生重视,并通过科普宣传让尽可能多群众所掌握,对防止漏误诊必大有帮助。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和实践方面如何避免恶瘤漏误诊问题,尚需中医工作者探讨和解决。

  • 标签: 误诊原因 病史 消化道恶性肿瘤 治疗反应 中医辨证论治 中医工作
  • 简介:目前炎症性肠病(IBD)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各种治疗方法虽各有利弊,但均未能达到彻底治愈理想效果。糖皮质激素(GC)是治疗中-重度和暴发性IBD有效药物,但不能长期维持炎症缓解,且耐药和毒副作用使GC在临床上应用受到限制。本文就GC治疗IBD作用机制、GC耐药、GC制剂布地奈德应用等作-综述。

  • 标签: 结肠炎 溃疡性 CROHN病 糖皮质激素类 耐药 布地奈德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评估重症护理中亲情护理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1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88例重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亲情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配合率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配合率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亲情护理应用于重症患者护理中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症患者 亲情化护理 效果评估
  • 简介:目的了解Peutz-Jehgers综合征(PJS)患者癌症担忧状况及精神症状、生活满意度关系。方法采用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问卷、癌症担忧量表、抑郁-焦虑-压力反应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127例PJS患者进行调查。结果86.3%患者在20岁之前出现临床症状,〉6次内镜检查患者达40.2%,75.6%患者经历至少一次外科剖腹手术,31例(24.4%)患者有癌症家族史,发生恶性肿瘤年龄为(43.97±11.55)岁(19~71岁)。患者癌症担忧平均得分为(17.83±5.84)分,分级为较严重癌症担忧;不同人口学和临床特征患者癌症担忧得分为16.15~19.33分,癌症担忧程度均为较严重水平,得分变化幅度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抑郁、焦虑、压力反应和生活满意度得分分别为(14.34±11.30)分、(12.64±8.85)分、(16.07±9.94)分和(14.41±6.80)分,表明被试存在中度抑郁和焦虑、轻度压力反应、对生活不满意。癌症担忧水平越高,抑郁、焦虑、压力反应越严重,生活满意度越低。癌症担忧可直接影响抑郁-焦虑-压力反应,也可通过影响生活满意度间接影响抑郁-焦虑-压力反应。结论本研究首次报道我国PJS患者表现出较严重癌症担忧,并伴随中度抑郁焦虑、轻度压力反应及低生活满意度,癌症担忧是患者核心问题

  • 标签: PEUTZ-JEGHERS综合征 癌症担忧 抑郁焦虑压力 生活满意度
  • 简介:大肠癌是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近年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迄今,大肠癌的确切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发展和广泛应用,大肠癌分子遗传学特征已逐渐被人们所了解。目前,普遍认为大肠癌发病是一个涉及多基因多步骤复杂过程,多个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致癌模式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在肿瘤发生发展中一系列肿瘤抑制基因通过突变和染色体缺失而失活,CpG岛甲基畸变近来被认为是肿瘤中抑癌基因改变途径之一。近年来研究表明,大肠癌相关抑癌基因因CpG岛异常甲基而失活在肿瘤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且是肿瘤发生早期事件,其检测有助于肿瘤早期诊断,评价肿瘤发展及预后,对指导临床工作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抑癌基因甲基大肠癌关系作一综述。

  • 标签: 抑癌基因 大肠癌 发病机制 分子生物学 甲基化 肿瘤分期
  • 简介:各种致病因素所致慢性肝损伤均可引起肝纤维。实验证明,肝星状细胞激活是肝纤维发生发展中心环节,而诱导活化肝星状细胞凋亡可使肝纤维发生逆转。国内外一些研究显示,植物神经系统参与对肝脏功能调控,可影响肝纤维形成。其中,肝星状细胞可能是植物神经递质作用靶点。作用于植物神经系统药物可能为临床治疗肝纤维提供新方法和策略。

  • 标签: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植物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系统
  • 简介:为维护《胃肠病学》声誉和广大读者利益,维护学术研究公平、公正和严肃性以及起码道德水准,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统一要求,本刊就一稿两投和一稿两用问题处理声明如下。

  • 标签: 一稿两用 一稿投 两用问题
  • 简介:肿瘤免疫治疗虽然早已提出,但作为战胜癌症必不可少途径是近几年才有的共识。肿瘤免疫治疗可分为主动免疫治疗和被动免疫治疗,但要真正战胜癌症,还是需要安全、有效主动免疫治疗途径。树突细胞(DC)是衔接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桥梁,也是决定适应性免疫性质,即免疫或耐受关键细胞。因此,以DC为载体安全、高效、特异和广谱肿瘤疫苗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具有不可替代重要地位。由于DC高度异质性,基于DC肿瘤疫苗研究遇到了瓶颈。本文结合笔者研究经历,综述DC肿瘤疫苗研究进展及其迫切需要解决问题

  • 标签: 树突细胞 癌症疫苗 抗原 肿瘤
  • 简介: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中血管紧张素原(AGT)、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水平肝纤维指标的关系。方法在180例研究对象中,正常人30例、轻度肝炎30例、中度肝炎30例和肝硬化患者90例,其中肝硬化患者中Child-PughA级、B级和C级各30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AGT、AngⅡ和ACE水平;采用化学免疫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Ⅳ型胶原(Ⅳ-C)水平。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HA、LN、PCⅢ、Ⅳ-C、AGT、AngⅡ和ACE水平分别为(350.7±124.9)ng/L、(307.3±139.5)ng/L、(280.3±141.3)ng/L、(256.25±110.42)ng/L、(3.45±0.66)ng/mL、(120.58±26.69)ng/L和(79.70±25.67)U/L,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68.8±20.7)ng/L、(58.6±20.9)ng/L、(53.0±21.1)ng/L、(47.0±21.1)ng/L、(3.0±0.4)ng/ml、(104.0±13.8)ng/L和(61.6±12.6)U/L,P〈0.05];肝硬化Child-PughA级和B级患者血清AGT水平分别为(3.4±0.4)ng/ml和(3.3±0.6)ng/ml,均显著高于正常人(P〈0.05);肝硬化Child-PughC级患者AngⅡ和ACE水平分别为(125.4±19.1)ng/L和(83.4±22.5)U/L,均显著高于正常人(P〈0.05);AGT、AngⅡ和ACE肝纤维指标间均无显著性相关。结论随着肝纤维或肝硬化病情进展,患者血浆AGT、AngⅡ和ACE水平逐渐升高,其生理病理性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肝纤维化
  • 简介:目的了解HGV/GBV-CHCV混合感染者肝组织HGV/GBV-C相关抗原分布状况,探讨HGV/GBV-C对肝脏损害机制。方法以抗HGV/GBV-CNS5单克隆抗体或抗HCVNS3单克隆抗体为试剂,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炎病人肝组织中HGV/GBV-C、HCV相关抗原表达。结果56例肝炎病肝组织中HGV/GBV-C相关抗原表达阳性率为26.79%(15/56);HCVNS3抗原表达阳性率为39.29%(22/56)。HGV/GBV-CNS5抗原表达阳性信号主要位于肝细胞胞浆中,染色阳性细胞周围可见淋巴细胞浸润。结论肝细胞中存在HGV/GBV-C相关抗原表达,其编码产物可能作为一种靶抗原,诱发免疫病理反应,免疫损伤可能是其发病机制之一。

  • 标签: 庚型肝炎病毒 GB病毒C型 丙型肝炎病毒 混合感染 抗原 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