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医方类聚·养生门》说:“房中之事,能杀人,能生人,故知能用者,可以养生,不能用者,立可致死。”正确认识性生活生理性和危害性是很有必要,正确、健康、和谐、融洽生活,不但可以使夫妻感情加深,成为婚姻美满、家庭幸福源泉,更重要是正确生活是夫妻身心健康、怡心养体、延年益寿保障。

  • 标签: 身体健康 男性 性生活标准 性交频数
  • 简介:目的探讨本中心腹膜透析(PeritonealDialysis,PD)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并初步分析影响PD患者生活质量因素。方法肾内科腹膜透析患者69例,运用KDQOL-SFTMl.3(包括健康调查简表MedicalOutcomesStudyHealthStatusShortForm,SF-36和Kidneydiseasetargetarea,KDTA)生活质量量表调查,根据Hays方法进行评分。结果(1)男性PD患者女性PD患者在KDTA和SF-36总分方面有显著性差异。(2)每天透析剂量6000ml以上PD患者每天透析剂量在6000ml以下PD患者在KDTA和SF-36总分方面有显著性差异。(3)PD患者生活质量透析时间长短明显相关。(4)40岁以下患者在KDTA和SF-36总分方面4(J岁以上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5)透析费用支付方式对PD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明显,医疗保险PD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在KDTA及SF-36总分方面明显高于新农合PD患者。结论影响PD患者生活质量因素除医学因素外,非医学因素亦占重要地位。

  • 标签: 腹膜透析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分析北京地区人群不同年龄段性生活频率对前列腺癌发病率影响情况,并为前列腺癌发病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经病理确诊北京地区居住20年以上前列腺癌患者134例及135例年龄在50~79岁长期居住于北京市PSA<4ng/mL、超声检查未发现前列腺外周带结节肾肿瘤、肾囊肿或泌尿系结石患者作对照,采用问卷、电话访问方式调查不同年龄段性生活频率、婚姻史、首次射精年龄等情况,应用SPSS19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年龄阶段性生活频率对前列腺癌发病具有不同影响作用。20岁、30岁及40岁年龄段性生活频率在4次/周以上较其以下病例组及对照组无显著差异。OR分别为0.93(95%CI:0.57~1.51)、0.78(95%CI:0.48~1.25)和0.91(95%CI:0.54~1.53),P值分别为0.7651、0.298和0.7224。而50岁以后生活频率增加对前列腺癌具有一定保护性作用,大于8次/月生活频率者较低于该水平者OR值为0.47(95%CI:0.24~0.92,P〈0.05)。结论50岁后增加性生活频率对前列腺癌发生具有保护性作用。

  • 标签: 前列腺癌 性生活频率 病例对照
  • 简介:目的:探讨透前教育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择血肌酐〉442μmol/L、内生肌酐清除率〈20ml/min慢性肾衰竭患者138例,随机分实验组73例和对照组65例。实验组行透前教育,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入组时基本状况(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医疗付费方式、就业、临床指标),以及开始透析时、透析后6个月及12个月生活质量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入组时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医疗付费方式、就业、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透析时、透析后6个月及12个月两组生活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前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透析后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透前教育 生活质量
  • 简介: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引进血液净化技术并得到普及和发展,对延长尿毒症患者生命做出不少贡献,但目前很多血液透析中心仅停留在延长患者生命上,对于如何控制各种并发症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存在或多或少管理缺失。很多长期透析患者存在面色晦暗、皮肤瘙痒、高磷血症、肾性骨病、肌肉痉挛等并发症,我们研究旨在阐述高通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一般身体状况及各种并发症改善情况。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高通量透析 生活质量 血液净化技术 血液透析中心 长期透析患者
  • 简介: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hemodialysis,MHD)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最主要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由于血液透析治疗过程漫长,加上饮水、饮食受限,透析相关费用昂贵等因素,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经济及精神负担。抑郁作为MHD患者心理疾病主要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及预后。国内外研究结果显示,MHD患者抑郁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生活质量 透析治疗过程 终末期肾脏病 maintenance 抑郁状态
  • 简介:目的了解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2~4期未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状况,并探讨其对肾功能进展影响。方法对湖北省中医院肾病科门诊138例CKD2~4期患者规律随访2年并定期进行生活质量评估及血肌酐测量,同时记录性别、年龄、病程、原发病、血压、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比较CKD2~4期患者生活质量差异。将138例患者根据肾功能进展情况分为肾功能进展组肾功能无进展组,比较2组基本情况及生活质量差异,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肾功能进展危险因素。结果①CKD2~4期患者生活质量10个维度得分比较,CKD4期组均较CKD3期组、CKD2期组低,且在症状影响、肾病影响、身体功能、社会功能、精力、体力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肾功能进展组肾功能无进展组比较,肾功能进展组体质量指数低于肾功能无进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10个维度中,肾功能进展组得分低于肾功能无进展组,在症状影响、肾病影响、肾病负担、身体功能、情感状况、社会情感、精力、体力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肾功能进展危险因素分析,体质量指数、症状影响、身体功能、情感状况为肾功能进展危险因素。结论CKD患者生活质量随着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降低,且肾功能进展者生活质量较差。生活质量中症状影响、身体功能及情感状况是肾功能进展危险因素,提示CKD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加速病情进展恶性循环,关注其生活质量十分必要。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生活质量 危险因素
  • 简介:近年来,我国慢性肾脏病(CKD)及其引起终末期肾病(ESRD)患病人数逐年增加。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是目前应用最广泛ESRD替代治疗手段,透析充分是MHD患者长期存活基础。MHD普遍存在微炎症状态营养不良、贫血、心血管并发症及病死率关系密切。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SF-36量表 生活质量 应用 评估 心血管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尿毒症性皮肤瘙痒患者应用不同血液净化对其疗效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诊治120例尿毒症性皮肤瘙痒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血液净化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HD+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lysisfiltration,HDF)+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生化指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睡眠、食欲、高血压、皮肤瘙痒改善有效率分别为78.79%(26/33)、80.00%(28/35)、60.98%(25/41)、95.00%(57/6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8.06%(18/31)、63.64%(21/33)、48.89%(22/45)、80.00%(48/60)(P〈0.05);同时两组在治疗后生化指标(血肌酐、尿素氮、血磷、血甲状旁腺素、血β2-微球蛋白)均发生显著改善[研究组分别为(234.7±58.9)μmol/L、(10.3±3.1)mmol/L、(1.1±0.8)mmol/L、(98.5±59.1)pmol/L、(15.4±6.5)mg/L],对照组分别为(461.5±184.7)μmol/L、(18.1±7.3)mmol/L、(2.8±1.0)mmol/L、(275.8±138.7)pmol/L、(28.0±7.1)mg/L],研究组改善幅度比对照组更大,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研究组生活质量指标[生命质量量表(QualityofLife,QOL)、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TheWorldHealthOrganizationQualityofLife,WHOQOL)、生活质量评价量表(theMOSitemshortfromhealthsurvey,SF-36)]评分分别为(63.8±5.3)分、(64.7±4.7)分、(65.1±5.4)分,对照组分别为(59.8±6.1)分、(58.7±4.1)分、(59.1±4.2)分,研究组比对照组高(P〈0.05或P〈0.01)。结论尿毒症性皮肤瘙痒患者应用HD+HP+HDF

  • 标签: 尿毒症性皮肤瘙痒 血液净化 疗效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比较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采用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治疗和腹膜透析(peritonealdialysis,PD)治疗对生活质量状况影响。方法选择60例首次进行PD和HD治疗住院患者(PD组30例,HD组30例)采用问卷调查法方式,运用肾脏疾病相关生活质量1.3量表(kidneydiseasequalityoflifeshortform,KDQOL_SFml.3量表)进行相关调查。每月发放1次,连续发放8个月。共发放问卷480份,有效问卷480份,有效率100%。结果症状因子(symptom/problemlist,SPL)明显随治疗时间变化而持续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HD组SPL在持续增高后第6、7个月时达到2组最大值,以后基本持平;PD组SPL在趋于平稳增高过程中第8个月达到PD组最大值。肾病影响因子(effectsofkidneydisease,EKD)随治疗时间变化而变化,其关联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8);PD组EKD增高后第3、5个月时达到2组最大值后基本持平;HD组EKD增高过程中趋于平稳,第8个月时达到了HD组最大值。睡眠状况随治疗时间变化而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9);HD组睡眠状况在持续增高后第6个月时达到2组最大值后趋于平稳;PD组睡眠状况第3个月时达到了PD组最大值后趋于平稳。躯体功能因子(physicalfunction,PF)明显随治疗时间变化而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HD组PF在明显持续增高后第6、8个月时达到2组最大值;PD组PF也在明显持续增高后第6、7和8个月时达到了PD组最大值。活力、精力因子(vitality,VT)明显随治疗时间变化而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2组均在明显持续增高,第3个月达到最大值后明显持续下降,呈先增加后减少现象。结论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初期治疗时,可以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和家庭社会情况,正确指导和帮助患者,为患者选择更加�

  • 标签: 终末期.肾脏疾病 生活质量 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
  • 简介:中医对于男子不育症认识和治疗,有着悠久历史、丰富内涵、独特经验。尤其是近十余年来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展。

  • 标签: 男子不育症 精液异常 诊疗
  • 简介:目的观察间歇性内分泌治疗持续性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疗效,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采用间歇内分泌治疗和29例采用持续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患者临床资料,以发生激素非依赖或疾病进展为观察终点,比较两组患者进展至终点时间,生活质量评价以量表EORTCQLQC30及子量表QLQPR25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持续内分泌治疗组平均治疗期20.4个月,最低PSA平均值为0.025ng/ml;间歇内分泌治疗组第一周期,平均治疗9.7个月,间歇8.7个月,最低PSA平均值为0.026ng/ml。间歇内分泌治疗组平均进展时间为26.6个月,持续内分泌治疗组为22.4个月,两组生存曲线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体生活质量、治疗相关症状等方面评分均无差异。结论间歇性内分泌治疗对比持续治疗在延迟疾病进展至激素非依赖时间上没有益处,但能缓解患者经济压力。在不良反应及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上两组比较无差异。

  • 标签: 前列腺癌 间歇性内分泌治疗 生活质量
  • 简介:酒精依赖男性普遍患有勃起功能障碍(ED),而患有勃起功能障碍男性往往也伴有慢性酒精成瘾。西地那非可用于治疗多种不同因素引起勃起功能障碍。为研究枸橼酸西地那非对于酒精依赖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疗效及有效治疗可否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和相关情感困扰,GrinshpoonA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AlcoholAlcohol,2007,42(4):340-346],研究入选根据国际疾病分类-10被诊断为酒精依赖(AD)54名男性且合并勃起功能障碍者,随机接受酒精依赖标准疗法外并加服50mg西地那非,治疗12周。

  • 标签: 枸橼酸西地那非 酒精依赖 有效治疗 性生活质量 性功能障碍 男性勃起功能障碍
  • 简介:本研究旨在探究长期睾酮治疗对性腺功能低下男性泌尿及性功能和生活质量效应。我们对656例总睾酮水平≤12.1nmol/L且具有性腺功能低下症状男性[年龄(60.7±7.2)岁]进行了观察性、前瞻性及累计性研究。在接受睾酮治疗组中,男性(n=360)接受胃肠外途径十一酸睾酮1000mg/12周,多达10年。选择不接受睾酮治疗男性(n=296)作为对照组。

  • 标签: 性腺功能低下 睾酮水平 生活质量 治疗组 男性 泌尿
  • 简介:肿瘤进展治疗失效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凋亡抵抗。经常可以在复发前列腺癌中检测到抗凋亡蛋白Bcl-2过表达并增加了激素治疗化疗难度。然而,Bcl-2拮抗剂-ABT-737在前列腺癌细胞并未显现出其促凋亡活性。

  • 标签: 蛋白BCL-2 前列腺癌细胞 癌细胞凋亡 调节 凋亡抵抗 治疗失效
  • 简介:2008年11月4~9日在美国费城举行了美国肾脏病学会(ASN)第41届学术年会,本文拟将会上有关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kidneydisease,DKD)诊断防治中几个问题作一简要介绍。

  • 标签: 肾脏病 糖尿病 防治 诊断 美国费城 学术年会
  • 简介:血液透析治疗是尿毒症患者维持生命替代疗法,也是急性肾功能衰竭、重度药物和毒物中毒等不可缺少急救治疗措施;并由此延伸出其它多种血液净化疗法,如血液灌流、血浆置换、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人工肝支持系统等,为免疫系统疾病及危重患者提供了有效辅助治疗措施和手段。现在许多医院相继建立人工肾室或透析中心,

  • 标签: 血液透析中心 临床教学 教学管理 教学方式 教学查房
  • 简介:目的了解婴幼儿尿训练开始时间对排尿控制影响。方法对7415例6~12岁儿童进行无记名回顾性调查,按尿训练开始时间将其分为6组(每3个月龄差分一组,第一组:0~3月龄,以此类推,第六组:16~18月龄)。统计每组获得白天排尿控制月龄。采用方差分析方法对各组及各组间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尿开始越早获得排尿控制年龄越小(第1组和第6组控制月龄分别为:19.9±7.2,25.9±6.2)。其中,1、2、3组间(1~9个月龄开始尿训练)白天获得排尿控制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6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出生后前9个月进行尿训练,获得白天排尿控制时间显著早于9个月后开始排尿训练。

  • 标签: 把尿训练 婴幼儿 排尿控制 开始时间 排尿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