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微视频”助力小学语文学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8
/ 2

巧用“微视频”助力小学语文学习

李晓燕

桂林市灵川县城关第三小学  广西桂林  541299

视频短小精悍,一个议题,一个重点,都是针对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设计,时间和地点可以选择,有很大的自主空间,只要有学习的愿望即可实现。适应不同的学生,视频播放快慢课一调节,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根据的自己的基础和接受程度控制视频的快慢。由于视频可以反复播放,使那些平时反应慢的又羞于发问的学生能够从容的反复观看,较好的解决了后进生的转化问题,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下面我以多个课例为例,谈谈巧用微视频,助力小学语文学习。

一、巧用微视频,多感官加入激发学习兴趣,突破突破人物作文细节描写这一重点。

    在小学高年级习作中,如何让作文写得生动,一直是语文教学的老大难问题。这时我充分运用微课的直观感受优势,进行人物细节描述。例如:我用多媒体请同学观看笑的小视屏,在此情境中围绕“高兴”一词,请每一个学生表演一个镜头,学生在小组内快速准备后,学生表演。在这样的情景教学中,教室里经常传来学生的一阵阵笑声。乘胜追击,我引导学生从刚才同学表演的画面中选取一些画面写成一段话。很快,学生完成了一段段内容丰富,充满画面感的文字。那节课后,我经常利用微课小视频做这样的训练。先看视频,在适当的表演,让学生在直观感悟中感受人物的细节描写。这种训练不仅激活了学生参与作文的积极性,让他们觉得写作文很好玩,而且学生更能直观、生动地描述人物的细节,为习作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更有利于学生再现情境能力的培养,为习作中,学生的“导”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巧用微视频,借助动画感悟课文理解,突破教学难点。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月光曲》主要写的是两百多年前,贝多芬到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演出,晚上散步的时候,他被断断续续的钢琴声吸引,来到了一所茅屋前。他听到茅屋里兄妹的对话,情不自禁地走进茅屋,为兄妹俩弹奏了一首自己的曲子,又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整篇文章的教学重难点就是感受《月光曲》的意境美。这是我巧用微课,利用音乐的渲染,教师示范朗读的微课制作,月亮、大海等动画。在这样的微课渲染下,学生更能直观地感悟《月光曲》的意境美。

    S版六年级上册《詹天佑》一文记叙了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不畏帝国主义国家的阻挠,带领着勘测队员们在修建中国第一条铁路时缜密勘测计算、努力开凿隧道、巧妙设计线路、为国争光的事迹。文中,“居庸关”和“八达岭”两个隧道的不同开凿方式以及“人”字形线路的设计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设计这节微课时,教师采用图示法形象又直观地将两个隧道的开凿方法逐步呈现在学生面前,并且配上文字介绍,学生非常直观地认识了“人字形”线路,并体会到“人字形”线路设计的巧妙,更能直观地体会到詹天佑杰出的才能与创新精神。

三、利用微视频,分块训练,突破教学重点。

小学六年级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年,作为语文的总复习包含一至六年级所学到拼音、字、词、句等不同的内容。语文总复习就是把平时在每篇课文中学到的零碎知识系统化,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所学内容,从而通过复习,将整个小学阶段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归纳、总结,从而达到加深理解,系统吸收,灵活运用的目的。在这样的学情下,很多一线老师都采取了分块复习,把语文总复习分为:基础知识、阅读、写作等三部分。基础知识部分又有包含:拼音、字、词、句、标点、积累五个方面等等。因此,老师在六年级分块复习中,可以针对整个班较薄弱的知识点制成小视频,有的放矢地巩固学生的薄弱点。例如:我发现班上很大一部分学生对缩句不能很好地掌握,于是我制作了微信小视频,用一个大树比作句子,如何去掉枝干(句子的修饰成分),留下主杆(主谓宾)。用动画的形式生动地描述了缩句的方法,学生直观地学习了缩句,接着老师在举出一些典型的句子进行训练,从而攻克了缩句的难关。

四、注重个性化辅导,实现分层教学

在一线的老师都知道,作为老师,我们平时与学生的面授时间是很有限的,课余当面辅导的时间也很有限。再这样的条件限制下,老师很难有的放矢地对每个学生进行辅导,特别是学困生的辅导。现在的家长,对抓孩子的教育意识高,在家也能有充足的时间陪伴孩子学习,可家长却不知从哪里辅导自己的孩子。综上所述背景下,我发现利用微课进行个性化辅导,是很有必要性的。老师在六年级分块复习中,可以针对整个班较薄弱的知识点制成小视频,发到微信家长群;也可以针对某一个学生当天没学扎实的知识点发这个家长的个人微信。回家后,孩子在家长帮助下,根据微信小视频巩固学习,这样的助力学习对实现分层教学非常有效。

    微视频这种集讲解、练习为一体的视频学习形式能够很好地弥补课堂教学时间局限性、学生间的差异性等不足。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课堂40分钟的学习并不能让他们掌握所有的知识,对道理的体会也存在似懂非懂或入耳不入心的情况。微视频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个性,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个性化辅导,实现分层教学。而且,微

视频打破了时间的局限性,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在课后重复多次观看微视频,有效地帮助他们提高认知能力。教师也可以在微视频的尾声设计分层练习,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供学生理解和练习,这就是围绕“因人施教”“因知识点施教”的辅导模式。

    总之,信息化的发展,社会的快节奏,网络无时无刻都给微视频的铺开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特别是微信的广泛使用,拉近了老师与家长的距离,架起了家校共育的桥梁。作为每一个一线教师,应该明白微视频的作用,不仅在课内外教学中有效运用它,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难点等,更应该在课后用于个性化的辅导,从而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学得更扎实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