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时政资源开发历史课堂“潜在课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3
/ 2

利用时政资源开发历史课堂“潜在课程”

赵婉丽

北京市昌平区实验学校振兴路校区 北京市 102200

内容摘要:

历史课程可分为显性课程和潜在课程(也称隐性课程)。潜在课程指在课程方案和学校计划中没有明确规定的教育实践和结果,但属于学校教育经常而有效的组成部分,可以看成是隐含的、非计划的、不明确或未被认识到的课程。新课程改革为潜在课程的研究与实施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同时,潜在课程的深度挖掘与利用也为充实课程内容、延伸拓展显性课程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以十九大开幕式报告为例,谈谈如何利用潜在课程服务历史教学,从以下三个角度:十九大“主要矛盾”的变化、“奋斗目标”的变化、“习总书记及众人大代表行为”,看其中蕴涵的“潜在课程”。

词:潜在课程 显性课程 新课改 十九大

正 文:

潜在课程的研究现状与特征

潜在课程,也称隐性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学校课程表内列入的有组织的教学活动)而言。目前国内对潜在课程的概念、特点、表现形式等有不同于本意的理解。就其本意来说,“潜在课程”中的“课程”并非实指,只是借用“课程”一词,来说明学校中还存在着对学生产生影响的、但又无法控制的教育因素。它们是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对学生的知识、价值、行为规范、情感等发生影响的全部信息的综合及其动态传递方式,它在学校教学中以内隐的方式存在。

潜在学习的萌芽可以追溯到本世纪初美国教育理论家杜威提出了“附带学习”的概念,他认为除了正规课程,学生还学到了与正规课程不同的东西,也就是学习中自然而然产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杜威的学生克伯屈把老师的成果又推进一步,提出整体性学习包括三部分,“主学”(指直接学习)、“副学习”(指相关学习)和“附学习”(指间接学习)。

潜在课程与新课程理念的联系

在新课程理念中,现代基础教育的课程目标是定位于未来社会人才的素质结构,强调学科核心素养在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事实上,“潜在课程”的实施与开展,正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这种影响随着“潜在课程”的特性而持久和深刻,这种影响是广泛的、潜移默化的,对学生人格培养起重要作用。可以说,新课程理念的提出为“潜在课程”的研究提供了良好平台,而“潜在课程”的利用又为实施新课程教学目标提供了有力帮助。

深挖历史教学内容,开发历史教学潜在课程

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布鲁姆指出:同显性课程的重要性相同,潜在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在品质、习惯、态度方面很好地达到教学目标,并比显性课程的明确目标保持得更久。学生在学校中潜移默化的优秀品质,对未来走入社会所起的作用与学生通过显性课程学习的知识技能对以后工作所起的作用同样重要。《课程标准》指出历史是一门人文学科,利用潜在课程,对学生加以辅导,使学生在无意识中逐步养成对社会、环境、人文及科学精神的责任感,对生活中因历史原因带来的社会问题更加敏锐,能够做出正确决策并自觉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意识提供了有力方法。

笔者以2017年十九大召开为例,从高中历史教学角度,和高三学生一起对中国共产党如何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一大会主题,谈谈利用时政资源开发“潜在课程”。

(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主要矛盾”的变化,看蕴涵的历史“潜在课程”

必修一政治史部分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问题做了如下的叙述:1956年,根据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来的新形势,大会提出,当前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教材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分别介绍了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但对“主要矛盾”问题解决到何种程度并未再表述出来,当年细心的高一同学们发现了问题,询问老师,师生共同查阅资料,但很遗憾,现有资料表明: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解决问题一直没有提到日程上来,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这成为当年深入研究教材的师生一个遗憾!

这次认真聆听报告,对当年那个问题还记忆犹新的同学们敏锐地观察到:十九大回顾历史,把时隔61年之后的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给了全中国人民一个响亮的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后进行了解读:“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同学们又找出高一的课本,与十九大全文对比,经过讨论发现,这个结论既立足于现实: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是最大发展中国家这两个基本事实,又肯定了六十余年中国人民奋斗的结果: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发生变化,上升到更高层次的矛盾:即“低层次的需要”到“高要求的需要”。由此学生得出结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奋斗目标”的变化,看蕴涵的历史“潜在课程”

十九大报告中最让同学们振奋人心的信息莫过于“两个一百年”这个朗朗上口的词语,它指出了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同学们在历史教材和相关资料上也找到了渊源:

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这就是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提出的中国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总体战略部署:第一步目标,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已基本实现;第二步目标,1991年到二十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目标,到二十一世纪中叶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

十九大进一步指出,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二○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清晰展示了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也预示了学生们未来发展的空间。

(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习总书记及众人大代表行为”,看蕴涵的历史“潜在课程”

十九大报告开始前,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全场及中外媒体报告本届大会应到代表人数,实到代表人数,体现了党的集会纪律性及实事求是的原则。

到场的人大代表,2000余人,无一虚席,全场没有一个水杯,只有下发的资料与笔,没有进进出出,全程秩序井然,退出时,代表们把材料带走,把座椅归位,安静离场,体现了党严密的组织性。

学校观看报告的都是99、2000年出生的高三学生,坐了三个半小时,都吃不消,更何况那些现场的人大代表。有细心的孩子上网查,发现人大代表中最大已超古稀之年,最小是中青年,女性代表比以前有所增加,代表们还要克服不为人知的身体困难。

探讨了十九大与历史教学的联系后,同学们都说:历史课上的知识不再只是孤零零地躺在课本上,让我们记忆,而是鲜活地生长在我们中间,因为十九大报告中,历史知识变成了鲜活的知识!

历史教学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它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形成发展的。环境是教学过程的基础条件,是潜在课程的所在。这就像旅途中所看到的风景:“景观也是一种语言,具有可读性,学生在与景观的‘交往’中获得个人的成长,获得精神的建构,因此,景观的解读过程也是人文精神的建构过程。”十九大就是我和学生在学习生活的旅途中所看到的一处亮丽的风景,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让像十九大这样的“潜在课程”深入历史课堂,让学生有更多的人文精神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张雨强、张志红 :《新课程背景下隐性课程开发》

2.施良方:《课程理论—理论的基础、原理与问题》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靳玉乐:《潜在课程论》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