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角度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4
/ 2

个性化角度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探究

吴月霞

安徽省芜湖市 南陵县籍山镇第三完全小学 安徽芜湖 242400


摘要:处于小学阶段的每一个孩子,在思想认识、夙愿上有着很强的求新、求异、求变意愿,且对于一些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新方法普遍有着很强的探究欲与好奇心。以个性化角度为切入点,站在全新视觉审视小学语文作用教学的定位与导向,有着很强的必要性。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传统思想观念与写作导向的影响,致使很多学生所写的作品千篇一律、缺乏创意、思想干瘪、情感生涩,对应的套路化、程式化作文比比皆是,严重制约了学生写作发展需要的满足,也于无形之间束缚了学生思维、能力、意识、习惯的培育。另一方面,由于小学阶段是学生写作的奠基期,如果学生难以在科学、多元、丰富、高效的指导下释放自身写作夙愿,其写作发展将会陷入桎梏,对于作为素材的积累、作文创意的探寻、现实生活的观察、身边事物的认知也会渐渐陷入倦怠,不利于其长远发展。基于此,提倡以个性化教学理念与个性化指导方式落实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显得极为必要,也更加科学。而且,可以为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作文创意的激发、作文能力的提升提供更为多元且丰富的帮助。

关键词:个性化角度;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探究

所谓个性化作文教学,主要指在作文教学过程中,由教师根据每一个学生的认知特性与发展需要,确立符合其个性需求的写作规划、写作目标、写作任务,引领学生以自己的视觉为出发点,探寻写作素材,投身写作实践,将自己的真情实感创造性倾诉于作文之中,写出具有个性特质的优美作文。个性化角度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开展,既符合小学学生的认知特性,又满足小学学生的发展需要,且对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彰显、作文教学效能的提升,都会产生积极而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落实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指导中,应该以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引入为契机,借助诸多蕴含个性化特质的教学活动、方式方法、素材资源引导,促使每一个学生的切实张扬自我个性的基础上写出蕴含创意、情感饱满、思想鲜活的优美作品,为确保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效率提升,推动学生认知发展实现而给予保证,奠基铺路。

一、确立个性化写作指导理念

为了切实凸显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针对性、个性化、有效性,教师应该将个性化理念深度贯通至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方方面面,使学生在无声感染、潜移默化中形成善于创新、敢于创造的意识,为确保个性化作文教学指导落实点奠定基础。而且,针对不同学生在语文写作中所存在的问题,教师应该坚持个性化指导,通过作文面批、个性指导、互动交流、分析探究等方式,鼓励学生尽量以神火现实为辅助,站在自己的视觉、应用自己的语言、发挥自己的创意开展语文写作。针对一些学生言之无物、言之无情的作文,教师可以引导其在观察了解的基础上思考探析,在逐步丰富写作积淀中获得写作能力提升;针对一些一昧套写、长期仿写的作文,教师应该确立改进方向,在科学引导中促使其渐渐摆脱对于作文书的依赖,激活其写作夙愿。同时,教师在思想观念上也应该与时俱进,切实凸显学生在写作中的主体地位,减少统一规范、统一标准、统一要求的束缚,让每一个学生在充分展示自我个性的基础上投身写作实践,创造性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例如,在完成了《少年闰土》教学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章的续写。续写的时候要结合作者的写作风格,写作特点,遣词造句等。续写的时候,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的进行想象和创作,写出具有个性化特点的续写文章。但是,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一点的知道,让他们的创作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即时引入写作话题“身边的人物”,组织学生结合自己在课文中的收获与启发,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自行选用自己最熟悉的“人物”进行语文创作,所选的对象可以使父母、老师、朋友、同学,也可以是清洁工、小商贩、孤寡老人、残疾人士等,为确保内心思想、情感、夙愿释放而给予保证。在学生完成了写作内容之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写作内容进行针对性的点评。对于学生一些具有个性化特点的写作内容可以提出针对性的点评和表扬。

二、融入个性化写作指导策略

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夙愿,教师在落实教学指导时,应该尽量选择一些与学生认知特性、生活实际密切关联的写作素材,并尽量凸显指导策略的个性化、多元化、丰富性。一是多选用一些鲜活生动的写作素材,以切实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在多元刺激下深入感知对应写作素材的丰富性,达到提升语文作文教学感染力、生命力、影响力的目的。二是多融入一些形式多样的写作媒介,可以就一些对应的写作元素以多媒体工具、新媒体手段等进行展示,并组织学生站在不同视角来感知其价值与意义,为促使学生个性化写作发展提供助力。例如,在指导学生开展记叙文写作实践时,可以直接打破思维定势的束缚,引导学生借助插叙、倒叙的写作方式,凸显作文主题,增强作文活力。又如,在开展《阿甘正传》教学中,教师可以就一些比较精彩的片段进行剪辑,并制作成微电影,在课堂即时播放,使学生在观摩与体验中诱发心灵触动,获得对于倒叙这一写作方式的深刻理解。教师还可以选取一些具有特色的文章,通过多媒体进行呈现,有针对性的进行文章的点评和指导,给学生的写作带来更多的启发。

三、落实个性化写作命题设计

由于个性化写作的内涵比较丰富、外延比较宽泛。而教师对于个性化主题的设计质量,则直接决定着学生个性化写作夙愿的实现。因此,教师应该在充分尊重、满足每一个学生个性夙愿的基础上,落实对于写作主题的设计,给予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并竭力搭建平台、铺设路径、创造条件,给予学生更多实践、参与、探究的机会,帮助学生逐步提升自己的个性化写作能力。例如,在开展想象类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以现实生活为载体,转变教学站位,由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素材,开展即兴演讲,带着浓厚的兴趣与饱满的热情获得个性化写作发展的满足。另外,教师更应该加强对个性化评价的渗透,在作文讲评时,就一些具有创意、蕴含个性的作文在班内集中宣读,并号召班级学生向这些学生学习,在确保个性化评价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的基础上促进语文作文教学发展。

四、结论

总之,个性化角度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开展,可以在最大限度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切实提升语文作文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与认知夙愿释放。但是,由于不同学生在写作基础、认知站位、写作立意、情感倾向等方面均有着一定的差异性,以致教师在落实个性化语文作文教学指导时,必须对不同学生认知特性、写作现状、发展需要综合考量,进而在写作指导中切实兼顾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质,将个性化指导方式、个性化写作活动、个性化评价方式、个性化写作素材等充分融入不同学生语文作文指导的方方面面,并给予每一个学生更多实践、探究、参与、研讨、分享的机会,促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深度研讨中逐步提升自身写作能力,更好促进自身写作发展实现。

参考文献:

[1]吕红伟.个性化角度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探究[J].天津教育,2019(36):156-157.

[2]黄锦.个性化角度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探究[J].课外语文,2019(34):172-173.

[3]顾丽梅.个性化角度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探究[J].情感读本,2019(32):115.

[4]王玲.个性化角度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分析[J].课外语文,2019(24):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