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9 个结果
  • 简介:在学院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体操普修课的教学目标也顺应形势发展,基本上定位在了"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动作技能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教学专业素质培养上".与以往相比,新教学目标强调了对学生进行教学专业素质培养,教师们在教学活动中也都加强了对学生进行教学专业素质培养的投入.

  • 标签: 体操普修课 教学目标 专业素质培养 考试
  • 简介:针对现代足球运动项目的特点,对足球运动员速度素质训练的发展趋势,训练的主要特点、训练内容、训练方法、训练手段进行了探讨,并对当前我国足球运动员速度素质的现状,提出了科学安排训练的建议

  • 标签: 足球运动员 速度素质 训练方法
  • 简介: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筛选指标并得出其权重,再对司法警察院校女子学员耐力素质给予科学的评价,结果表明,反映女子耐力素质的典型指标是100m跑、400m跑和2400m跑。该评价体系有利于评价司法警察院校女子学员耐力水平现状,有利于量化耐力指标并对其进行评估。通过个体耐力素质的评估,实现学员在耐力素质训练中的收益最大化。

  • 标签: 司法警察院校女子学员 耐力 权重 评价体系
  • 简介:根据21世纪人才素质的发展需要,以及体育专业学生文化素质的现状,论述了加强高师体育专业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多种途径,即转变教育观念,结合专业课特点;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知识;加强学生从教能力的培养;开展课外活动;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等.

  • 标签: 高等师范院校 体育专业 文化素质 途径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拉伸方式对腘绳肌柔韧素质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60名双侧腘绳肌紧且无拉伸习惯的男大学生。随机分为试验组(静态拉伸组、PNF拉伸组、筋膜拉伸组)和对照组(无拉伸组),每组15名。所有受试者在拉伸前及拉伸4周后均用关节量角器测量被动直腿抬高试验时屈髋的角度。结果:4周拉伸后,除对照组外,三组试验组的屈髋角度都有显著增加(P〈0.05);PNF拉伸组和筋膜拉伸组与静态拉伸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筋膜拉伸组与PNF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4周的拉伸对腘绳肌柔韧素质有帮助,PNF拉伸和筋膜拉伸优于静态拉伸,筋膜拉伸与PNF拉伸没有显著差异。可结合运动项目,对不同拉伸方式进行组合搭配。

  • 标签: 腘绳肌 静态拉伸 PNF拉伸 筋膜拉伸 效果
  • 简介:柔韧素质对提高肌肉力量、动作的协调性和加大动作幅度,预防损伤与减少伤害事故,促进体能恢复具有积极的作用,发展冰球运动员柔韧素质的训练是提高其体能、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从柔韧素质与专项的关系、其外在的运动状态和完成柔韧性练习的表现等方面分析冰球运动员柔韧素质特征,提出采用静力、动力和超等长拉伸等方法,利用器械、轻器械、自身和外部的阻力等练习手段发展冰球运动员的柔韧素质

  • 标签: 冰球运动员 柔韧素质 方法 手段
  • 简介:运用教学实验法,随机抽取某校2014级公共体育课程1个男生班级,共50名男生,在完成计划教学内容后,以800m跑为干预手段,以1学期为实验周期,观察此一干预手段对增强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实际效果。结果显示,学生下肢爆发力量、速度、耐力得到提高,干预效果显著。研究认为:在体育课程中,通过改革学生的考核评价机制,强化跑步训练的锻炼效果,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且简单易行,是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可行性手段。

  • 标签: 大学生 身体素质 干预手段 800m 教学实验
  • 简介:教练员是提高运动训练水平的关键因素,教练员是发展体育事业特别是发展竞技体育的核心。对我国高水平田径教练员、优秀田径运动员、体育类院校专家、田径运动管理者进行问卷调查,结合个案研究、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资料进行整合与统计,构建我国田径教练员隐性素质结构、提炼其核心素质结构。研究认为,保障田径教练员成功执教的隐性素质结构包括:执教理念、执教风格、敬业精神、价值观、心理品质和“其他”等共计六项二级指标和二十六项三级指标。经分析其重要程度依次为:执教理念、心理品质、敬业精神、“其他”、价值观和执教风格。统计结果显示,我国田径教练员隐性素质指标中,教练员的执教理念、心理品质、敬业精神、“其他”四项为重要隐性素质指标,并区分为核心层和保障层。其他两项价值观和执教风格为一般性要素指标。

  • 标签: 中国 田径教练员 隐性素质结构 核心
  • 简介:以广州市7~9年级女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实验研究等方法,构建广州市初中女生800m跑素质评价体系。结果显示:800m跑素质评价指标包括:三个一级指标、四个二级指标;指标权重中,速度耐力权重最大、绝对速度次之、一般耐力最小;另外,在广州市7~9年级女生800m跑素质评价体系中,虽然各年级评价指标单向评分标准不同,但对其综合评价时,各等级标准相差较小,年级间相差不大。

  • 标签: 800M跑 评价体系 广州市
  • 简介:暑期基地化集训是巩固国防生在校军事基础训练效果,为其部队实践锻炼和岗位任职能力培训打牢基础的重要途径.结合工作实际,对国防生基地化训练问题进行探索思考,提出组织实施基地化训练的若干建议.

  • 标签: 国防生 基地化训练 军事基础素质
  • 简介:一、中长跑技术动作的训练(一)摆臂练习1.原地摆臂练习:在练习者前放一标志物,以摆臂时两手最高触点为准,要求练习者平视标志物连续不间断摆臂练习,10次×1分钟/次。2.踩100米跑道线练习:4×100米,以手臂动作为主的练习。

  • 标签: 中长跑技术 动作身体素质 技术动作
  • 简介:在少年中长跑运动员训练中,常常发现,训练较单一,除了跑还是跑,缺乏全面发展各项运动素质,因此受伤事故时而发生,运动成绩提高较慢。一个中长跑运动员要达到世界顶级水平,必须具备全面的身体素质和扎实的专项身体素质。这就需要在少年基础阶段打下良好的全面素质训练基础。

  • 标签: 中长跑运动员 素质训练 中长跑训练 专项身体素质 顶级水平 练习方法
  • 简介: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体育院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包括兴趣、动机、情感、意志、人际关系、适应性、竞争、开拓创新等素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体育院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有了一定发展,但整体水平不高;不同心理素质发展不平衡;有的心理素质系统内部不完善;心理素质存在性别差异.

  • 标签: 体育院校 大学生 心理素质 自我意识 人际关系 社会适应性
  • 简介:当我们迈入21世纪,回首纵观中国教育发展史,从基础教育乃至高等教育,还没摆脱陈旧的教育思想,还没摆脱以书本为中心的系统知识传授模式,还没摆脱"应试教育"传统体系.显然,目前的教育现状,不能适应21世纪现代社会的需要.高校的体育教育也是如此.体育同其他学科一样,都面临着新世纪的挑战,必须更新观念变革内容,才能赶上时代步伐.而观念的更新则来源于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思想是随着科学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逐步形成的.运用新的教育思想来指导教学实践,不可避免要与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发生碰撞,转变观念学习新的教育思想并以其来指导实践是我们迈入21世纪面临的首要问题.

  • 标签: 体育教学 教学改革 教学观念 体育意识 素质教育 教学内容
  • 简介:毛泽东体育思想是中国体育发展的指导思想。结合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指导思想,分析了毛泽东体育思想对于促进体育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性,阐述了充分认识体育的本质、更好地发挥体育功能和重振中国精神的现实意义。

  • 标签: 毛泽东 体育思想 体育文化建设
  • 简介:技术战术指导思想,或称训练指导思想,是一个队在训练和比赛中的理论原则与行动指南,是高水平队伍必不可少的取胜因素。正确的指导思想来源于运动训练与比赛实践,又反过来指导训练与比赛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与发展。新规则的实施,使人们在研究和探讨其对排球技战术影响的同时,更关注直接关系到技战术训练的指导思想。本文展示的是排球运动管理中心新规则调研组对排球技战术指导思想专题研究的结果。1.我国现行排球技战术指导思想的确立1955年3月,国家体委在天津召开的运动员训练工作会议上提出,球类运动中心须贯彻“积极、主动、快速”的战术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不仅体现了新中国运动员的进取精神,也符合我国运动员的身体特点和技术特点,尤其还体现了我国排球运动员继承九人排球中“快板球”绝招特技的意义,被排球运动员、教练员所接受和贯彻。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排球运动在快速技术、战术体系方面,从继承到发展,达¥阿较高的水平。1958年夏,原国家体委在成都召开的排球训练工作会议上,针对当时排球运动发展中存在的技术片面、重攻轻防的问题,提出了“技术全面、战术多样”的训练方针。“技术全面”是六人排球最基本的特点,“战术多样”则是我国排球技战术的发展方...

  • 标签: 技战术指导思想 排球技战术
  • 简介:从美学的视角,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研究了舞龙舞狮的传统审美思想。指出:舞龙舞狮的美学除了遵循形式美的一般法则外,还用“气韵”、“形神”、“趣”、“意境”等特有的传统审美思想来显示自己的美学内容。为提高舞龙舞狮欣赏水平、推广普及舞龙舞狮运动服务。

  • 标签: 舞龙 舞狮 美学 审美
  • 简介:张伯苓的学校体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张体育运动人人参与,体育比赛应公平竞争,强调体育运动能为学校、国家争光.张伯苓的学校体育思想在近代中国教育史与体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 标签: 张伯苓 学校体育 体育思想
  • 简介:曲世奎教授,吉林省吉林市人,1926年生。自幼喜爱体育运动,中学毕业后曾学过应用化学和土木建筑专业,但最终考入中正体育专科学校学习体育。1948年从中正体专毕业,同年考入东北大学体育卫生系学习,195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55年,曲世奎教授以优异成绩考取北京体育学院研究部体操研究班,1958年毕业后回吉林省从事体育工作。曲世奎教授从事体育工作50余年,先后任体操教研室主任、运动系副主任、体操系主任、省体训班副主任、省体校副校长、省体工队副队长等职务,1981年出任吉林体育学院副院长、代院长等职务,直至

  • 标签: 毕业 体操 体育工作 教授 体校 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