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参数磁共振(MRI)与经直肠超声(TRUS)融合引导下前列靶向穿刺诊断前列癌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法2020年7月至2021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26例经多参数MRI检查怀疑前列癌的患者行MRI/TRUS融合引导下前列靶向穿刺。每位患者经多参数MRI发现可疑灶数目1~2处。患者年龄(68.0±6.4)岁。穿刺前患者总前列特异抗原(tPSA) (8.7±6.8) ng/ml,其中tPSA <10 ng/ml者4例,10~20 ng/ml的14例,>20 ng/ml的8例。所有患者首先行MRI/TRUS融合引导下的前列靶向穿刺,将患者的MRI DICOM图像文件导入靶向穿刺UroNav系统(Invivo/Philips),将TRUS图像与MRI影像实时融合,锁定可疑灶所在平面,进行靶向穿刺,每个可疑灶穿刺两针,然后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12针前列系统穿刺。比较靶向穿刺和传统系统穿刺两者之间的诊断结果和Gleason评分的差异。结果本研究26例经多参数MRI发现可疑灶患者,行前列系统穿刺和靶向穿刺共诊断前列癌20例。其中,2例系统穿刺结果阳性靶向穿刺结果阴性,11例系统穿刺结果和靶向穿刺结果均为阳性,7例系统穿刺结果阴性而靶向穿刺结果阳性。前列系统穿刺共诊断13例,靶向穿刺共诊断18例。系统穿刺Gleason评分[(7.21±0.80)分],Gleason评分≤ 6分、7分、≥8分者分别占15.4%(2/13)、53.8%(7/13)、30.8%(4/13);靶向穿刺Gleason评分[(7.86±1.10)分],Gleason评分≤ 6分、7分、≥8分者分别占11.1%(2/18)、50.0%(9/18)、38.9%(7/18)。在系统穿刺和靶向穿刺均明确的11例患者中,7例靶向穿刺Gleason评分高于系统穿刺。结论MRI/TRUS融合靶向穿刺较TRUS系统穿刺可有效提高前列穿刺的阳性率,增加高危前列癌的检出并降低低危前列癌的检出,减少高危前列癌的漏诊和过度诊断的发生率。

  • 标签: 前列腺癌 磁共振成像 靶向穿刺 诊断
  • 简介:<正>目的:笔者联合应用核磁共振成像及经直肠超声成像来进行可疑前列癌组织的穿刺活检。本文报道了接受该种检查方法的前101位患者的前列癌检出率。材料和方法:相关的医学审查委员会已经批准了这项前瞻性的、独立的医学研究。可疑前列

  • 标签: 前列腺穿刺活检 前列腺癌 核磁共振成像 癌检出率 超声引导下 经直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5区13+X针穿刺诊断前列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3例直肠指诊阳性和/或PSA>4ng/L及B超发现前列结节的患者行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5区13+X针穿刺活检。结果本组30例(47.61,占48%)确诊为前列癌,26例(41.27,占41%)确诊为前列增生,不典型腺瘤样增生7例(11.12,占41%),所有接受穿刺的患者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关键词经直肠超声前列癌;穿刺活检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前列癌患者接受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穿刺活检与血清PSA相结合方式诊断的临床检出效果。方法本次研究资料来自本院2008年-2016年期间诊治疑似前列癌患者140例相关基线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穿刺活检以及血清前列特意抗原(PSA)等方式诊断,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并归纳两种诊断方式结合对于诊断前列癌患者的临床价值。结果140例疑似前列癌患者通过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穿刺活检诊断后,提示91例患者确诊为前列癌,占所有患者比例65%;直肠超声检查图像从特征而言可将患者分为隐匿型、结节型、弥漫浸润型以及弥漫浸润合并结节型等,血清PSA指标方面,隐匿型、结节型患者无统计学意义,弥漫浸润型、弥漫浸润合并结节型患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隐匿型、结节型患者血清PSA指标、和弥漫浸润型、弥漫浸润合并结节型患者有显著差异性,统计学处理,P<0.05。结论对疑似前列癌患者用直肠超声辅助前列穿刺活检能够有令人满意的诊断检出价值,结合血清PSA对于医生进一步掌握患者病情状况后制定干预措施有重要意义,值得重视与推广。

  • 标签: 直肠超声 前列腺穿刺活检 血清PSA 前列腺癌
  • 作者: 赵恒太王进楠王忠林赵燕杨志鹏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        (云南省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云南大理    671000)     【摘    要】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TRUS)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联合血清PSA指标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期间的120例前列腺血清PSA增高拟诊前列腺癌患者,分析其TRUS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结果。结果:120例患者中,检出前列腺癌58例,概率为48.33%;不同血清PAS水平患者前列腺癌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清PSA水平越高,前列腺癌穿刺活检的检出率越高。结论:TRUS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联合血清PSA指标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高,能为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广泛推广。  【
  • 简介:摘要前列癌是目前男性最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前列系统穿刺活检是确诊前列癌最可靠的检查手段。然而由于系统穿刺点的随机性,导致其具有相对较高的漏诊率。临床上为提高阳性率所采取的饱和穿刺,不但增加了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而且增加了无临床意义前列癌的检出率,导致过度诊断和治疗。因此,精确识别有临床意义的前列癌显得极为重要。随着精准医学技术的发展和突破,影像学对于肿瘤的定位越发精确,以超声增强造影、弹性成像、核磁共振成像以及超声与磁共振图像融合引导下的前列靶向穿刺技术应运而生,甚至机器人引导的靶向穿刺也开始了初步的探索及应用。靶向穿刺技术在前列癌诊断方面展现出独特的优势。本文就近年来前列靶向穿刺技术应用的进展进行概述。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活组织检查,针吸 血管造影术 超声检查 弹性成像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痛技术在前列穿刺活检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9例无痛前列穿刺活检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观察及护理探讨。结果209例患者均穿刺成功,术后121例血尿、133例血便、3例发热、2例尿潴留,无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前列脓肿、败血症、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使用利多卡因乳膏、利多卡因胶浆和有效护理措施,能保证前列穿刺活检术的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增加患者的舒适感,患者愿意再次接受前列穿刺活检术。

  • 标签: 无痛 前列腺穿刺活检术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基于前列特异性抗原(PSA)等指标,建立能够预测前列穿刺活检结果的数学模型。方法收集2009年7月至2015年3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进行前列穿刺活检患者的年龄、前列体积、游离PSA(fPSA)和总PSA(tPSA)等临床资料。所有研究对象中随机选择80%为建模组,其余20%为验证组。在建模组中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筛选出预测前列癌的独立性影响因素,构建回归方程,并以此为基础建立预测前列穿刺结果的数学模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该模型对前列癌的诊断价值,并与临床常用的PSA及其相关参数比较诊断价值的差异。结果选取资料完整且tPSA100ng/ml以下的患者纳入研究,共958例。其中建模组767例(tPSA4~20ng/ml者587例),验证组191例。在建模组中,将所有指标纳入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tPSA和前列体积是前列癌独立的预测因素。将所有指标(包括fPSA)纳入回归方程,构建数学模型Y=-4.765+0.074×(年龄)4-0.057×(tPSA)+0.052×(fPSA)-0.029×(前列体积)。在建模组和验证组中,ROC曲线分析显示该模型预测前列癌的ROC曲线下面积高于tPSA、f/tPSA和PSA密度。取Y=-0.076,即约登指数最大值作为本模型最佳临界值,预测前列癌的灵敏度为76.2%、特异度为76.6%、阳性预测值76.5%、阴性预测值76.3%。结论本预测模型与单独应用PSA及其相关参数相比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并且可以在不增加患者检查项目的前提下提高预测前列癌的能力。

  • 标签: 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数学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采用直肠超声引导的方法,经会阴、经直肠两种前列穿刺活检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在接受直肠超声引导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挑选120例,其中的60例患者记为对比组,经过会阴进行前列穿刺活检,另外的60例患者记为观察组,经过直肠进行前列穿刺活检,对比两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和并发症的概率。结果观察组和对比组的患者,在经过不同的检查方法以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和阳性检出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采用直肠超声引导的方法,经会阴、经直肠两种前列穿刺活检的方法,均能有效的监测患者的病情,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数量也明显减少,应当得到广泛使用,给接受治疗的患者提供安全保障。

  • 标签: 直肠超声引导 会阴 直肠 前列腺穿刺活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13点系统穿刺活检术诊断前列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80例直肠指诊阳性和(或)PSA>4ng/ml的患者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13点系统穿刺活检术。即在标准的经直肠超声引导6点前列系统穿刺活检术的同时,增加前列中间部位及前列两侧旁正中线远侧的穿刺点数,共穿刺活检样本数为13个点。将增加的7点活检部位的病理结果与标准的6点前列穿刺活检术进行比较。结果180例患者中病理确诊为前列癌者77例(42.8%)。77例患者如行前列6点系统穿刺,将有18例患者漏诊,占23.4%。180例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13点系统穿刺活检术易操作,前列癌检出率较高,严重并发症少,目前仍是诊断前列癌的主要方法。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活组织检查 经直肠超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前列热敷贴治疗前列增生、前列炎及前列疾病术后疼痛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150例前列增生、前列炎及前列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75)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n=75)实施前列热敷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I-PSS评分、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白细胞计数;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I-PSS评分、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白细胞计数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上述治疗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增生、前列炎及前列术后患者通过前列热敷贴治疗,可降低疼痛,改善前列功能,提升其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前列腺热敷贴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通过超声引导和监视氩氦冷冻治疗前列增生32例和前列癌8例,观察术后靶区的声像图变化。结果表明氩氦刀经皮冷冻治疗前列增生和前列癌操作简便,创伤小,无出血,并发症少,是疗效确切的先进方法。

  • 标签: 超声检查 靶向冷冻治疗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癌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系统穿刺(transperineal prostate systematic biopsy,SPB)与认知融合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ulti-paramete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pMRI)经会阴靶向穿刺(cognitive fusion mpMRI targeted biopsy,CFTB)对不同血清前列特异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水平前列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行超声引导下SPB的患者527例,按PSA水平分为A组(PSA 4~10 μg/L)和B组(PSA>10 μg/L)。患者均行SPB,其中376例mpMRI检查时发现可疑病灶而行CFTB。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内SPB与CFTB对前列癌检出率的差异;以穿刺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两组SPB及CFTB诊断前列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并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结果527例患者中,最终经病理诊断为前列癌患者共319例(60.5%)。A组198例患者检出前列癌103例,总检出率为52.0%。其中SPB检出前列癌72例,检出率为36.4%,敏感性为67.9%,特异性为17.7%,准确性为26.5%;CFTB检出前列癌79例,检出率为39.9%,敏感性为75.6%,特异性为91.6%,准确性为88.8%。A组中两种方法诊断前列癌的检出率及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25、0.005,均P>0.05),特异性及准确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340、79.829,均P<0.05)。B组329例患者共检出前列癌216例,总检出率为65.7%。其中SPB检出前列癌160例,检出率为48.6%,敏感性为78.2%,特异性为37.6%,准确性为49.5%;CFTB检出前列癌例189例,检出率为57.4%,敏感性为89.3%,特异性为90.6%,准确性为90.2%。B组中两种方法诊断前列癌的检出率、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31、4.391、61.339、38.982,均P<0.05)。结论当PSA>10 μg/L时,CFTB对前列癌的诊断效能高于SPB;当PSA 4~10 μg/L时,两种方法对于前列癌的检出率及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 前列腺癌 磁共振成像 前列腺特异抗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前列穿刺活检单针阳性患者行前列根治性切除术(RP)后的病理特征。方法选择本院于2017年9月至2018年10月收入的前列癌(PCa)患者85例,均为前列穿刺活检单针阳性,对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术前因素进行分组,观察临床病理差异。结果不同年龄段患者术后各项病理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不同前列特异抗原(PSA)上pT0期、切缘阳性、病理分期>T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临床分期上pT0期、切缘阳性、病理分期>T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A≥10 ng/mL患者在Gleason≥7分比例上明显多于PSA<10 ng/mL患者,临床分期cT1患者在pT0期上多于cT2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穿刺Gleason评分上pT0期、切缘阳性、Gleason≥7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Gleason 4+3分患者病理分期>T2高于6分、3+4分、≥8分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穿刺活检单针阳性不可作为PCa低风险筛查指标,大多数单针阳性患者需要积极进行治疗。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切除术 活组织检查, 针吸 前列腺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