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增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研究对象40例,均为本院治疗的良性前列增生患者,治疗时间在2022年5月—2023年6月。所有患者以经尿道前列电切术治疗。结果:患者的手术时间为(47.28±10.93)min,出血量为(21.36±5.17)ml,术后留置尿管时间为(9.08±1.23)d,术后膀胱冲洗时间为(17.63±1.82)h,住院时间为(12.59±2.03)d。患者术后的IPSS、QOL、残余尿量降低,最大尿流率增加,对比术前,P<0.05。术后这些患者中有1例(2.50%)发生短暂性尿失禁,有1例(2.50%)发生膀胱痉挛,有1例(2.50%)发生尿路感染,并发症的总发生例数为3例,发生率为7.50%。结论:经尿道前列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增生能够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手术创伤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使患者术后康复更快。

  • 标签: []经尿道 前列腺电切术 良性前列腺增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经尿道前列等离子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增生。方法:回顾分析本人工作医院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 收入的患者资料,纳入符合研究标准的 25例良性前列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改良经尿道前列等离子剜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P

  • 标签: 改良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 良性前列腺增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经尿道前列等离子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增生。方法:回顾分析本人工作医院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 收入的患者资料,纳入符合研究标准的 25例良性前列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改良经尿道前列等离子剜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P

  • 标签: 改良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 良性前列腺增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经尿道前列钬激光剜除术与前列汽化电切术两种方式对患有前列增生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患有前列增生疾病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前列汽化电切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经尿道前列钬激光剜除术方式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前列增生疾病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经尿道前列钬激光剜除术方式对患有前列增生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 前列腺汽化电切术 前列腺增生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尿道前列汽化电切术(TUEVP)和经尿道前列钬激光剜除(HoLEP)治疗良性前列增生(BPH)患者的疗效比较。方法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110例BPH患者分为HoLEP组和TUEVP组,每组各55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前及术后6个月国际前列症状(IPSS)评分及最大尿流率(Qmax)。结果HoLEP组手术时间明显高于TUEVP组,术中出血量、置管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TUEV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IPSS评分及Qmax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两组患者IPSS评分显著下降(P<0.05),Qmax评分显著升高(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IPSS评分及Qmax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HoLEP术治疗前列增生临床疗效显著,对患者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 前列腺汽化电切 前列腺增生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对比分析经尿道前列钬激光剜除(HOLEP)与前列汽化电切(TURP)治疗良性前列增生(BPH)的临床效果,为治疗BPH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选取在2014.10月-2015.9月我院确诊为良性前列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38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HOLEP组与TURP组,每组均为19例。观察HOLEP组与TURP组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膀胱冲洗时间、QMAX(最大尿流量率)以及QOL(生活质量评分)。结果HOLEP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膀胱冲洗时间显著低于TURP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接受HOLEP方法以及TURP方法后在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最大尿流量率等方面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钬激光剜除与前列汽化电切治疗前列增生的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异,但是在手术时间以及膀胱冲洗时间等方面HOLEP的治疗方法优势更为显著。

  • 标签: HOLEP TURP BPH 患者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讨前列增生应用经尿道前列等离子剜除术与经尿道前列电切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 70 例 2016 年 1 月 -2018 年 8 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前列增生患者进行分组,对其采用抽签方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 35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电切术,研究组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等离子剜除术,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较研究组患者长,术中出血量较研究组多,组织切除量较研究组患者少, P<0.05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研究组患者, P<0.05 。 结论 :对前列增生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等离子剜除术效果更佳,可以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可以完全切除组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前列安通片联合应用前列按摩治疗Ⅲ型前列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患者均采用前列安通片联合前列按摩治疗治疗,1个月为一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慢性前列炎症状积分指数(NIH-CPSI)和EPS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临床治愈22例,显效31例,有效2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1.25%。结论前列安通片联合应用前列按摩治疗Ⅲ型前列炎的有效组合安全可靠。

  • 标签: 前列安通片 前列腺按摩 Ⅲ型前列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列增生与前列癌的MRI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的前列增生27例、前列癌12例患者的MRI资料,分析总结MRI表现。结果前列增生组前列增大变形,球形15例,椭圆形12例。均见中央叶增大,周围叶受压变薄。T2WI、压脂中央叶4例为等信号,6例为稍高信号,17例斑点状、结节状高信号。DWI等低信号22例、稍高信号5例。合并膀胱壁增厚19例。前列癌组前列形态不规则,边缘凹凸不平。T2WI、压脂周边区增大并见低信号结节,DWI结节为高信号。合并精囊侵犯9例,膀胱侵犯7例,周围血管束不对称7例,盆腔内淋巴结增大5例。结论MRI对前列增生、前列癌病变征象及周围结构显示良好,应用价值重大。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癌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结合前列特异抗原密度(PSAD)在前列特异抗原(PSA)4~20 ng/mL患者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3月进行直肠超声和剪切波超声检查的患者(PSA为4~20 ng/mL)64例,在常规穿刺基础上对弹性成像高度可疑区穿刺穿刺结果送病理检查,同时结合PSAD做统计分析。结果64例前列癌患者检出率为45.3%(29/64),SWE>35 kPa组检出率为72.7%(24/33),SWE<35 kPa组检出率为16.1%(5/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WE与PSAD联合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前列穿刺活检的阳性率,且可降低患者穿刺活检次数。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特异抗原 剪切波弹性成像 活组织检查,针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B超引导下经直肠前列六点穿刺活检对前列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71例符合穿刺标准的患者,在B超引导下经直肠前列六点穿刺活检后进行病理检查,观察结果,和Gleason评分。结果71例行前列穿刺的患者中有18例(25.35%)病理确诊为前列癌,Gleason评分为2~9分。结论B超引导下经直肠前列六点穿刺活检对前列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临床诊断 前列腺癌 B超引导 影像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直肠超声前列特异性抗原检测联合诊断前列癌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10月收治疑似前列癌患者70例为例,分别使用经直肠超声检测以及经直肠超声前列特异性抗原检测联合检验,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观察单一诊断与联合诊断效能。结果:①70例疑似前列癌患者,前列癌检出率77.14%(54/70),前列特异性抗原含量(65.48±20.48)ng/ ml,非前列癌22.86%(16/70),前列特异性抗原含量(16.39±5.40)ng/ ml(t=15.825,P<0.05);②经直肠超声+前列特异性抗原联合诊断的阳性检出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数据高于单一经直肠超声诊断数据(P<0.05)。结论:在前列癌疾病诊断过程中使用经直肠超声联合前列特异性抗原检查,其检验效能显著提升,值得临床疾病诊断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经直肠超声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诊断 前列腺癌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尿道前列电切术前联合膀胱穿刺造瘘术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增生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宜兴市第四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和宿迁市洋河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住院治疗的80例大体积良性前列增生症(前列体积超过75 g)患者,年龄55~86岁,按不同手术方法分为试验组(经尿道前列电切术联合术前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治疗)和对照组(单纯经尿道前列电切术治疗),各4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血红蛋白下降量、切除前列组织碎片的体积。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65.2±7.5)min比(110.6±16.8)min、(10.0±3.5)g/L比(18.7±2.3)g/L,均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切除前列组织碎片的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2.3±6.1)ml比(51.8±5.2)ml,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电切术联合经皮膀胱穿刺造瘘术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增生症能够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

  • 标签: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膀胱穿刺造瘘术
  • 作者: 袁丽李秀兰肖艳孙文兵丁波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中国综合临床》 2015年第12期
  • 机构:袁丽李秀兰肖艳孙文兵丁波湖北江汉油田总医院超声科湖北433124湖北省卫生厅科研指导项目项目编号:JX6C-63第一作者:袁丽,女,籍贯(湖北天门),出生年月(1977年10月21日),学历本科,湖北江汉油田总医院,超声科,主治医师.通讯作者:李秀兰,女,湖北江汉油田总医院,超声科,主任医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系统活检、超声造影靶向活检对前列癌的检出率.方法选取于我院就诊的122例可疑前列癌患者,使用数字发生器将所有受试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系统活检组(SB组)57例,超声造影靶向活检组(CEUS组)65例,对比两种检测手段对前列癌的检出价值.结果两组检测手段对前列癌患者的检查结果显示,SB组前列癌的检出率22.8%,CEUS组检出率49.2%,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靶向活检能够提高对前列癌的检出率.关键词前列癌;超声造影靶向活检;检出率Researchontheprostatebiopsyundertheguidanceofrectalultrasoundandthecontrast-enhancedultrasoundwithTRTEtargetedbiopsyforprostatecancerdetecGtion.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transrectalultrasoundguidedprostatebiopsy,targetedbiopsyofreal-timeultrasoundelasticityimaging,ultrasonicimaGgingandTRTEtargetedbiopsyinprostatecancerdetection.MethodsSelect122casesofpatientsinourhospitalastheresearchobject.Beforethetest,AllsubGjectswererandomlydividedintotwogroups,including57casesofprostatebiopsygroup(SBgroup)and65casesofultrasoundcontrasttargetedbiopsy(CEUSgroup).Comparingtwokindsofdetectionmethodsinthedetectionofprostatecancer.ResultsResultsoftwodetectionmethodsforexaminationofprostatecancerpatients.ThedetectionrateofprostatecancerinSBgroupwas22.8%.ThedetectionrateofCEUSgroupwas49.2%.ThedifferencebetweenthetwogroupswasstatistiKcealylywosirgdnsificant(P<0.05).ConclusionUltrasoundcontrasttargetedbiopsycanimprovethedetectionrateofprostatecancer.prostatecancer;contrast-enhancedultrasoundwithTRTEtargetedbiopsy;detectionrate中图分类号R6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353-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穿刺活检120例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分析结果,提高对前列癌的临床和病理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穿刺活检的前列疾病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穿刺活检样本进行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120例患者中,经病理确诊检测前列癌(PCA)患者45例,占37.5%;前列上皮瘤变(PIN)Ⅰ级3例,占2.5%;良性前列增生症55例,占45.8%;不典型腺瘤样增生5例,占4.2%;慢性前列炎患者12例,占10.0%。病理结果显示,前列癌腺体结构紊乱,复杂多样,间质浸润,部分侵犯神经等病理形态改变。通过Gleason评分法进行分级,45例前列癌患者中,6例高分化腺癌(<5分),25例中分化癌(6~7分),14例低分化癌(≥8分)。免疫组化分析显示,前列癌患者p63和CK34βE12表达为阴性,P504S和PSA表达为阳性。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穿刺前列癌诊断具有安全、准确、操作简便,是有效的诊断方法。可通过对临床病理特征与免疫组化分析进行综合判断,有助于前列疾病的鉴别诊断,能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活组织检查,针吸 前列腺 超声检查 直肠 病理学 免疫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前列局部浸润麻醉与直肠黏膜表面麻醉在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穿刺活检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2018年3月至8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拟行前列穿刺活检的疑似前列癌患者纳入本研究,前瞻性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利多卡因于前列基底部和精囊间交角周围的血管神经束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凝胶直肠黏膜表面麻醉。收集患者穿刺前后基线特征及穿刺后VAS评分、穿刺前后膀胱残余尿、穿刺阳性率、Gleason评分及血尿等相关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共66例患者纳入本研究。穿刺过程中实验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穿刺阳性率、Gleason评分、残余尿、尿潴留、肉眼血尿、发热等没有组间差异。结论局部浸润麻醉比直肠黏膜表面麻醉更能明显缓解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穿刺的疼痛,对穿刺阳性率无明显影响,是更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但需要一定经验的超声医师引导。

  • 标签: 局部浸润麻醉 直肠,黏膜表面麻醉 超声引导 前列腺穿刺活检 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老年良性前列增生并发慢性前列炎的前列液病原菌,并分析各类病原菌的耐药性及检出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 良性前列增生并发慢性前列炎的老年患者标本 450 份, 对所有患者实施病原菌、致病菌耐药性检测。 结果: 450 份送检标本共检出病原菌 345 份,其中检测出 495 次病原菌,包括革兰阴性菌 278 次,革兰阳性菌 217 次。革兰阴性菌对头孢类药物的耐药性均超过 85% ;革兰阳性菌对头孢类药物、氨苄西林药物的耐药性均超过 85% 。高血压、高血脂症、体重指数不是前列液标本病原菌 感染 的影响因素( P > 0.05 );糖尿病、慢性肾病、泌尿系结石、年龄是前列液标本病原菌 感染 的影响因素( P < 0.05 )。年龄大、有糖尿病、慢性肾病、有泌尿系结石,是影响前列液病原菌 感染 的独立因素( P < 0.05 )。结论: 老年良性前列增生并发慢性前列炎的前列液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和屎肠杆菌,且菌株对头孢类药物的耐药性偏高,需针对 前列液病原菌 感染 的影响独立因素,对老年患者展开合理检测。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炎 病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