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穿刺活检术在诊断前列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本院2011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77例疑似前列占位病变患者,行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穿刺活检,并与病理检测结果比较。结果77例患者中,检出良性前列增生伴慢性炎症者占27.3%、前列不典型增生占10.4%、前列癌占62.3%。将患者按前列特异性抗原(PSA)值分为4组,4-10ng/mL组、10-20ng/mL组、20-50ng/mL组、〉50ng/mL组,各组前列癌检出率分别为20.0%(3/15)、43.8%(7/16)、71.4%(15/21)和92.0%(23/25)。与4-10ng/mL组比较,其他各组前列癌检出率均显著提高(P〈0.05,P〈0.005,P〈0.005)。并发症发生率为11.7%(9/77)。结论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穿刺活检术有助于前列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标签: 经直肠超声 经会阴 前列腺 穿刺活检
  • 简介:背景:前列前纤维肌肉带(AZ)并不是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穿刺活检(TRUS-b)的常规部位。MRI可以较准确的诊断AZ部位的肿瘤,但是由于价格昂贵等原因限制了MRI的应用。作者在本研究中评估了AZ部位穿刺对诊断前列癌的价值。方法:本研究共127例病人,其中78例为PSA升高并且既往TRUS-b阴性患者(A组),49例为主动监测的前列癌低危患者(B组)。所有患者均没有AZ穿刺既往史。穿刺点包括可疑区域、周围带(PZ)、移行带及AZ。所有的穿刺均由同一个泌尿外科医生在局部麻醉下完成,使用BKMedical

  • 标签: 纤维肌 泌尿外科医生 主动监测 移行带 低危患者 穿刺点
  • 简介:目的探讨经直肠直视下前列穿刺活检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改良的俯卧位前列直视下穿刺方法行经直肠前列穿刺活检56例。利用庤上黏膜环形缝扎器(PPH)套件中的部分组件,即环形肛管扩张器及镜芯、肛镜缝扎器以协助显露直肠段前列。结果经直肠直视下前列穿刺活检方法可直视穿刺穿刺深度和方向易控制。针刺布局规范,患者体位舒适,耐受适应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穿刺效果良好。结论经直肠直视下俯卧位前列穿刺活检方法简便,穿刺准确,值得推广。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经直肠穿刺活检
  • 简介:总结对50例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穿刺活检术患者的观察及护理,包括术前常规检查、心理护理和充分的肠道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认为术前积极的心理护理、充分的肠道准备和术后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保证前列穿刺活检术顺利进行和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 标签: 前列腺穿刺活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前列特异性抗原(PSA)、前列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和前列移行带特异性抗原密度(PSAT)在前列穿刺活检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进行前列穿刺的患者68例,根据病理结果分成穿刺阳性组(PCa组)和穿刺阴性组(BPH组),分析PSA、PSAD和PSAT与前列穿刺活检的关系。结果68例中共检出PCa35例,活检阳性率51.5%;PSA<4ng/ml者4例,活检结果1例为前列横纹肌瘤,3例为BPH;PSA4~20ng/ml者30例,活检阳性率20.0%;PSA>20ng/ml者34例,活检阳性率82.4%;以PSAD≥0.10和PSAT≥0.10作为前列穿刺活检的临界值,可保持敏感性100.0%;PCa组血清PSA、PSAD和PSAT明显高于BPH组(P<0.05);PCa组PSAD和PSAT明显高于BPH组(P<0.05)。结论当PSA>20ng/ml时应做前列穿刺活检,当PSA为4~20ng/ml时PSAD和PSAT对预测患者是否行前列穿刺活检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PSA PSAD PSAT 前列腺 穿刺活检 意义
  • 简介:目的:评估21针法前列穿刺活检的诊断率。材料和方法:在过去10年里,研究者对2753例患者进行了21针法前列穿刺活检,且均为初次活检。所有患者的穿刺均按照统一的部位进行穿刺。研究者对其他患者采取了6针法和12针法进行初次前列穿刺活检,作为对照。将这三组患者的前列癌检出率应用配对卡方检验进行分析,对于21针法穿刺活检诊断率的影响因素进行罗辑回归分析。结果:6针法、12针法和21针法穿刺活检的前

  • 标签: 前列腺穿刺活检 癌检出率 诊断率 PSAD 影响因素 穿刺法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分析良性前列增生痛症合并慢性前列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4月-2013年4月间所收治的合并有前列炎的良性前列增生的患者96例,随即将其分为两组,根据前列炎是否合并分为单纯组和合并组,其中单纯组26例,合并组7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前列体积、前列特异性抗原简称PSA、前列特异性抗原密度简称PSAD、国际前列症状评分简称IPSS、生活质量评分简称QOL的差异。结果研究合并组患者年龄、前列体积、QOL、PSAD、IPSS、PSA和单纯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性前列增生大多都会合并前列炎,前列炎症更火增加前列增生的下尿路的症状,再加上前列增生又会诱发前列炎症的产生,两种症状互相影响。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炎 痛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电切术治疗前列增生症观察及护理。方法对36经尿道前列电切术患者一般资料、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总结。结果36例患者术后排尿顺畅,痊愈出院。结论TURP是治疗良性前列增生(BPH)的金标准,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痛苦小、恢复快的优点1,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是预防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关键。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前列腺增生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前列手术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疗效及体会。方法62例进行经尿道电切术患者,在术前及术后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6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有2例患者出现膀胱痉挛性疼痛,经积极的处理均消失,余未出现一例其他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论对前列电切术的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综合护理,可显著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

  • 标签: 经尿道电切术 综合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前列增生症经尿道前列球囊扩张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8例前列增生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经尿道前列球囊扩张术治疗,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术前列症状测定评分(IPSS)明显较术前降低,术后三个月患者生活质量评分(QOL)明显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增生症经尿道前列球囊扩张术治疗临床效果较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前列腺增生症 经尿道 前列腺球囊扩张术
  • 简介:目的:研究比较前列汤和舍尼通对大鼠气滞血瘀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空白药物组、模型前列汤组、模型舍尼通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大鼠去势后,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0.25mg/kg,连续给药30d后予以声光电等联合刺激4周,建立气滞血瘀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炎模型,假手术组仅行睾丸部切口及缝合.建模后,假手术组给予10mL/kg生理盐水灌胃,其他各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连续给药4周后观察大鼠一般状况、前列指数、EPS中白细胞、全血黏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前列汤降低了大鼠气滞血瘀型前列炎EPS中白细胞数和前列指数,能够降低全血黏度(与模型空白药物组比较,P<0.05),舍尼通可以降低白细胞数及前列指数,但不能降低全血黏度.结论:前列汤可以改善SD大鼠气滞血瘀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炎炎症状况,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

  • 标签: 气滞血瘀 慢性前列腺炎 前列腺汤 UPOINT 个体化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前列增生症采用经尿道前列电切术进行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进行较深入地探讨。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的106例前列增生症患者资料,研究采用经尿道前列电切术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结果106例患者手术都非常成功,3例患者术后具有较多的出血,术后都可进行正常排尿。结论围术期的良好护理措施对于实施尿道前列电切术治疗前列增生与术后并发症的有效降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前列腺增生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前列增生患者接受经尿道前列等离子电切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2年-2013年收治应用经尿道前列等离子电切除术治疗的前列增生患者5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本院2010年-2011年收治应用传统开放手术方式治疗的前列增生患者50例,设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各项手术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前列症状评分(IPSS)、残余尿量(PVR)以及最大尿流率(Qmax)等相对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诸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概率等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前列增生患者应用经尿道前列等离子电切除术治疗能够收到令人满意的临床医治效果,且患者接受该方法治疗后创伤程度轻、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出现概率低,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前切除术 前列腺增生 临床疗效
  • 简介:前列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成功治疗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及治疗。前列穿刺活检是诊断前列癌的金标准,但其漏诊率较高,而且有研究表明增加穿刺针数对病灶的检出率帮助并不大。因此,寻求一种新的方法提高前列癌的检出率和穿刺活检的阳性率十分重要。

  • 标签: 早期诊断 前列腺疾病 成像技术 前列腺穿刺活检 声弹性 前列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电切术治疗前列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2007年5月至2014年4月收治前列增生患者76例,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38例采用传统的开放式手术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电切术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主要并发症,及术前术后残余尿(RUV),国际前列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评分以及患者手术后满意度等情况。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前列切除重量,手术主要并发症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两组在术前术后残余尿(RUV),留置尿管时间,国际前列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评分,最大尿流率等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电切术相对于传统开放式手术,对前列增生具有相同的满意的治疗效果,同时具备手术出血少,缩短手术时间,无并发症等优点,是治疗前列增生有效,安全,较为理想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护理上推广。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前列炎汤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炎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1月在本院男科门诊进行治疗的90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炎患者,根据患者的个人意愿将这9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各45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前列舒乐胶囊进行治疗,治疗组给予前列炎汤进行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2.22%,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前列炎汤进行慢性非细菌性前列炎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和价值。

  • 标签: 前列腺炎汤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中医药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造影靶向引导穿刺在TRUS未发现病灶的可疑前列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4例血清前列特异抗原(PSA)升高(≥4.00ng/ml)且TRUS检查未发现病灶的患者进行经直肠超声造影(CE-TRUS))检查,检查后即刻在TRUS引导下,对每位患者前列的双侧底部、中部的内、外侧区和双侧前列尖部行10点系统穿刺以及CE-TRUS发现的异常区域行靶向穿刺,以穿刺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统计分析CE-TRUS图像结果和病理结果。结果64例患者共穿刺701针,病理诊断前列癌14例(21.9%),共80针(11.4%)。CE-TRUS发现异常者22例,其中前列癌9例,CE-TRUS诊断前列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64.2%(9/14)、74.0%(37/50)、71.8%(46/64);CE-TRUS靶向穿刺点的单针阳性率(50.8%)高于系统穿刺的(7.7%)(P<0.05);CE-TRUS靶向穿刺检出癌灶的平均Gleason分值与系统穿刺活检检出癌灶平均Gleason分值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CE-TRUS技术有助于前列癌灶的检出,与系统穿刺法相比,CE-TRUS引导靶向穿刺法有更好的单针阳性率,但在病人检出率上,仍无法取代系统穿刺法。

  • 标签: 超声检查 造影剂 活组织检查 前列腺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造影技术在前列癌的诊断及靶向引导前列癌的穿刺活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1例血清前列特异抗原(PSA)升高(≥4.00ng/ml)的患者进行经直肠前列穿刺。活检前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经直肠超声(TRUS)检查和经直肠超声造影(CE-TRUS)检查,检查完成后即刻在TRUS引导下,对每位患者前列双侧底部、中部的内侧、外侧区和双侧前列尖部,行10点系统穿刺以及CE-TRUS发现的异常区域的靶向穿刺,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技术检出前列癌的敏感性和穿刺点阳性率,以及CE-TRUS对诊断不同血清PSA值的前列癌患者的临床价值。结果81例患者共穿刺910针,经穿刺病理诊断为前列癌的为35例(43.2%)142针(15.6%)。CE-TRUS发现异常者37例,其中前列癌患者27例,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7.1%、78.2%、77.8%,显著高于TRUS的62.8%、67.3%、65.4%(P<0.05);CE-TRUS靶向穿刺点的单针阳性率(30.0%)高于系统穿刺的(13.8%)(P<0.05)在35例前列癌患者中,CE-TRUS靶向穿刺检出病人的阳性率(77.1%)则低于系统穿刺(85.7%)(P<0.05)。另外,CE-TRUS技术在血清PSA<10ng/ml患者中的诊断阳性率(24.3%)与血清PSA≥10ng/ml的患者(40.9%)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CE-TRUS较TRUS能检出更多的前列癌病例数,其引导的靶向穿刺较系统穿刺具有更好的单针阳性率,但由于在病人检出率上的差异,靶向穿刺仍无法取代系统穿刺

  • 标签: 超声检查 造影剂 活组织检查 前列腺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