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直肠前列超声诊断的具体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2月至2021年11月我院接诊的前列结节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39例患者为良性结节患者,另有39例患者为恶性结节患者。参予研究的所有患者均需要接受经直肠前列超声诊断以及病理诊断,并且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判断经直肠前列超声诊断方式的价值。结果:在实际对患者实施经直肠前列超声诊断的过程中,良性组患者以及恶性组患者均有着较高的诊断准确率。结论:对患者实施经直肠前列超声诊断,无论是对良性前列结节患者还是恶性前列结节患者的病情判断都有着较高的准确率,能够辅助医生更好地判断患者的病情,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 标签: 经直肠 前列腺 超声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穿刺活检术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100例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穿刺活检术患者,收治时间在2021年5月-2022年5月,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综合护理效果。结果:在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在穿刺成功率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在术前心率、收缩压方面,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穿刺活检术患者加强临床护理干预,可保证穿刺效果,改善患者术前生理指标,预防相关并发症发生,提高穿刺活检安全性。

  • 标签: 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术 超声引导 临床护理干预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参数磁共振(MRI)与经直肠超声(TRUS)融合引导下前列靶向穿刺诊断前列癌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法2020年7月至2021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26例经多参数MRI检查怀疑前列癌的患者行MRI/TRUS融合引导下前列靶向穿刺。每位患者经多参数MRI发现可疑灶数目1~2处。患者年龄(68.0±6.4)岁。穿刺前患者总前列特异抗原(tPSA) (8.7±6.8) ng/ml,其中tPSA <10 ng/ml者4例,10~20 ng/ml的14例,>20 ng/ml的8例。所有患者首先行MRI/TRUS融合引导下的前列靶向穿刺,将患者的MRI DICOM图像文件导入靶向穿刺UroNav系统(Invivo/Philips),将TRUS图像与MRI影像实时融合,锁定可疑灶所在平面,进行靶向穿刺,每个可疑灶穿刺两针,然后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12针前列系统穿刺。比较靶向穿刺和传统系统穿刺两者之间的诊断结果和Gleason评分的差异。结果本研究26例经多参数MRI发现可疑灶患者,行前列系统穿刺和靶向穿刺共诊断前列癌20例。其中,2例系统穿刺结果阳性靶向穿刺结果阴性,11例系统穿刺结果和靶向穿刺结果均为阳性,7例系统穿刺结果阴性而靶向穿刺结果阳性。前列系统穿刺共诊断13例,靶向穿刺共诊断18例。系统穿刺Gleason评分[(7.21±0.80)分],Gleason评分≤ 6分、7分、≥8分者分别占15.4%(2/13)、53.8%(7/13)、30.8%(4/13);靶向穿刺Gleason评分[(7.86±1.10)分],Gleason评分≤ 6分、7分、≥8分者分别占11.1%(2/18)、50.0%(9/18)、38.9%(7/18)。在系统穿刺和靶向穿刺均明确的11例患者中,7例靶向穿刺Gleason评分高于系统穿刺。结论MRI/TRUS融合靶向穿刺较TRUS系统穿刺可有效提高前列穿刺的阳性率,增加高危前列癌的检出并降低低危前列癌的检出,减少高危前列癌的漏诊和过度诊断的发生率。

  • 标签: 前列腺癌 磁共振成像 靶向穿刺 诊断
  • 简介:摘要前列穿刺活检是诊断前列癌的金标准。为了保证活检成功、有效地完成,临床医师既要选择正确的穿刺方法,也要关注穿刺患者的疼痛控制,即选择合理的麻醉方式。活检时的疼痛一是来自穿刺入路中皮肤、肌肉等结构,二是来自前列包膜,因此,经会阴和经直肠两种活检途径的麻醉侧重点也有所不同,采用恰当的麻醉方式对提升患者配合度和保证活检成功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前列穿刺活检的技术和理念不断成熟,单一的麻醉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实际活检的麻醉需求,针对不同的疼痛来源采用多位点多时相的联合麻醉将会成为主流的麻醉选择。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活组织检查 麻醉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在前列癌疾病诊断中超声引导下经直肠与经会阴途径前列穿刺活检术所取得的诊断效果。方法:40例行前列穿刺活检术治疗的前列癌患者,病例选取医院2019年12月-2022年5月的病例资料。根据检查方式不同分配为直肠检查组、会阴检查组,各20例,分别实施超声引导下经直肠诊断方法和经会阴诊断方法。结果:诊断阳性率会阴检查方法高于直肠检查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敏感度、特异性及诊断符合率直肠检查组高于会阴检查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时间直肠检查组低于会阴检查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在行前列穿刺活检术治疗的前列癌疾病诊断中,超声引导下经直肠与经会阴诊断方法均展现出了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在临床疾病诊断中可根据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当的穿刺方式。

  • 标签: 前列腺癌 经直肠 经会阴 阳性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在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穿刺活检术的临床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7月到2021年6月在我院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穿刺活检术的患者中,选取82例患者参与到本次研究当中。按照1-82的数字顺序先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编号,再按照抽签法均分为两组:参考组和研究组。参考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研究组则采用人性化护理,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指标包括护理依从性、护理质量、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得分(93.94±2.69)分和护理质量得分(94.85±2.73)分明显高于参考组患者的(62.18±2.57)分、(81.04±2.61)分,并发症的发生率7.32%(3/41)明显低于参考组患者的39.02%(16/41),护理总满意率97.56%(40/41)明显高于参考组患者的78.05%(32/41),数据存在明显的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穿刺活检术的临床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配合度,促进护理质量的改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更被患者认可和接受,满意度更高,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 临床护理 人性化护理 护理效果 分析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息影像引导经会阴前列靶向穿刺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9月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收治的10例行全息影像引导经会阴前列靶向穿刺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年龄(70.9±10.3)岁。PSA中位值15.1(6.02~1110.14)ng/ml。前列MRI检查PI-RADS评分均≥3分,可疑靶病灶数量(1.4±0.5)个。患者取轻度截石体位,会阴部和下腹部皮肤粘贴定位贴,行泌尿系CT检查。将CT和MRI检查数据分别制作为全息影像模型并融合为完整模型,针对靶病灶规划穿刺路径。穿刺时患者取与CT检查相同体位,术者佩戴混合现实头戴式显示器(HoloLens眼镜),利用皮肤定位贴进行全息模型与真实人体的视觉配准。然后在虚拟穿刺路径引导下置入穿刺活检枪,到达预定深度后击发,置入经直肠超声明确穿刺针位置,通过超声与MRI图像比对判断穿刺的客观准确性。如首次击发判断为欠准确,允许调整角度后补充击发1次。全息影像引导穿刺完成后,行认知融合靶向穿刺及12针系统穿刺,分别计算3种穿刺方式的阳性针数比例。结果本组10例穿刺均顺利完成,共行全息影像靶向穿刺16针,认知融合靶向穿刺28针,系统穿刺116针。全息靶向穿刺首次击发的客观准确率为68.8%(11/16),补充击发后的准确率提升为87.5%(14/16)。全息影像靶向穿刺、认知融合靶向穿刺、系统穿刺的阳性针数比例分别为56.3%(9/16)、42.9%(12/28)和19.8%(23/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主观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全息影像模型有助于提高术者对病灶的空间认识,术中全息配准和引导穿刺的满意度分别为90%和60%。本组10例均未发生穿刺相关并发症。结论全息影像引导经会阴前列靶向穿刺具有可行性,且有较好的客观准确性,穿刺阳性针数比例优于系统穿刺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全息影像 三维可视化技术 前列腺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经会阴前列穿刺患者疼痛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接收的经会阴前列穿刺患者80例为对象,根据干预方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用常规方法干预,观察组用针对性方法干预。结果:观察组术中、术后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无痛率与轻度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会阴前列穿刺患者接受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针对性方法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

  • 标签: 经会阴前列腺穿刺 护理干预 疼痛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直肠超声前列特异性抗原检测联合诊断前列癌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10月收治疑似前列癌患者70例为例,分别使用经直肠超声检测以及经直肠超声前列特异性抗原检测联合检验,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观察单一诊断与联合诊断效能。结果:①70例疑似前列癌患者,前列癌检出率77.14%(54/70),前列特异性抗原含量(65.48±20.48)ng/ ml,非前列癌22.86%(16/70),前列特异性抗原含量(16.39±5.40)ng/ ml(t=15.825,P<0.05);②经直肠超声+前列特异性抗原联合诊断的阳性检出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数据高于单一经直肠超声诊断数据(P<0.05)。结论:在前列癌疾病诊断过程中使用经直肠超声联合前列特异性抗原检查,其检验效能显著提升,值得临床疾病诊断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经直肠超声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诊断 前列腺癌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电切术和前列剜除术对良性前列增生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2021年10月接收的66例良性前列增生患者,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行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电切术治疗,观察组行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剜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前列体积和血清总前列特异抗原、总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相比对照组明显较少,且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尿管留置时间相比对照组明显较短(P

  • 标签: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 前列腺增生 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前列增生采用经尿道前列剜除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前列增生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行经尿道前列气化电切术(TEVAP),而观察组则运用经尿道钬激光前列剜除术(HoLEP),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IPS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IPSS评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尿道绿激光前列剜除术与经尿道绿激光前列汽化术治疗良性前列增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收治的161例良性前列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8例患者行经尿道绿激光前列剜除术(剜除组),83例患者行经尿道绿激光前列汽化术(汽化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1、3、6个的国际前列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QOL)评分、最大尿流率(Qmax)。结果剜除组的手术时间较汽化组更长,术中出血量更多,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剜除组患者术后1、3、6个月的IPSS、QOL评分低于汽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1、3、6个月Q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剜除组的尿路感染、膀胱颈痉挛、逆行射精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汽化组,暂时性尿失禁发生率高于汽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尿道绿激光前列剜除术的手术难度大、时间长、出血多,但是并发症更少,术后效果更优,由于其无需在汽化术设备的基础上更换设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剜除术 绿激光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刘申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2-09-14
  • 出处:《东方药膳》2022年5期
  • 机构: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  中国重庆  40112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电切剜除术在良性前列增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份到2021年12月份收治的80例良性前列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n=40)开展经尿道前列电切术,观察组(n=40)开展经尿道前列电切剜除术。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症状评分、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IPSS、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改善显著,但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剜除术 良性 前列腺增生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等离子前列电切术与前列剜除术后尿道创面修复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9月到2021年9月收治的前列增生患者80例进行研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等离子前列电切术,观察组40例,予以前列剜除术。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7.50%)较对照组的75.00%更高,手术时间、置入导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更短,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 前列腺剜除术 创面修复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前列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炎应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1年6月-2022年3月作为研究时段,此期间在本院住院手术的120例前列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在统计患者的个人信息后按照双盲法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单组设置60名患者。观察组患者应用经尿道前列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电切术进行治疗。在两组患者治疗完成后,医务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进行评价确认,患者在手术完成后出现了并发症状况,记录所有患者手术后满意状况,评估组间差异,记录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费用、并发症、对比手术时间长短。结果:在实验结果中发现观察组患者相较于对照组来说,等离子电切在时间上略有缩短,但在出血和电切综合症以及术后并发症,各项指标均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满意度结果分析,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更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果表明,针对前列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炎患者应用经尿道前列等离子电切术治疗疗效更优,相较于单极电切来说,等离子电切在时间上略有缩短,但在出血和电切综合症以及术后并发症等多个方面展现出来的优势明显,值得进行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于良性前列增生患者实施经尿道前列钬激光剜除术的作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20年9月~2021年9月接纳的82例良性前列增生患者,采用随机数分组法分成两组,采用经尿道前列电切术治疗的患者定义为参照组,采取经尿道前列钬激光剜除术治疗的患者定义为试验组,两组均纳入41例,比对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康复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长于参照组,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前列体积小于参照组,前列特异性抗原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组间数值不满足统计学意义。结论:良性前列增生采用经尿道前列钬激光剜除术治疗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 良性前列腺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