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一个好的导语设计往往会起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多种多样,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课选择使用不同的导入,但目的只有一个: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迪他们的心智,使学生重塑自信,觉得英语课好学,易学,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导入过程是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它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整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笔者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来谈一谈对这一问题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 标签: 中职 英语 课堂 导入
  • 简介:灌溉和排涝对于战胜旱、涝灾害,促进农、林、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农田基本建设的加强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许多地方都利用排灌机械进行灌溉和排水。掌握中耕排灌机械的应用,可大大提高农业产值和农民收益。

  • 标签: 排灌机械 应用
  • 简介:产科学是中职助产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通过激发兴趣、突破难点、角色互换、增加临床见习等方法可提高中专助产专业产科学的教学质量.

  • 标签: 助产 产科学 教学
  • 简介:教学改革是近几年中职教育的热门词,就电子类专业而言,教学改革更是当务之急.首先,企业对电子类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其次,学生自身特点的变化也对课堂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改革一定要有针对性,要根据现状实际现状进行改革,不能为了“改革’而改革,否则会越“改革”越乱.

  • 标签: 中职 电子类专业 改革措施 实训课
  • 简介:中职德育课堂教学水平的高低对中职德育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从中职德育课堂教学现状为基础,在对中职德育课堂教学应用教学活动化必然性分析的前提下,提出了中职德育课堂教学活动化策略。该研究对推动我国中职德育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 标签: 中职 德育 课堂教学 活动化
  • 简介:中职学校开设很多专业,文言文教学要结合学生特点和专业要求进行分层次分专业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使中职的文言文教学取得最大效果.

  • 标签: 中职文言文教学 分层次 分专业
  • 简介:本文分析了中职学校德育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基本问题和原因,阐述了中职学校德育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看法,针对加强中职学校德育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最终提出了德育教育与学生管理的策略.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实现加强中职学校德育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的目标.

  • 标签: 中职德育 学生管理 教育策略
  • 简介:本文简要叙述了食品机械专用润滑剂的性能特点、原料组成、应用场合、安全要求等方面内容,针对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国内外技术标准,分析了食品机械专用润滑剂的发展演变过程,以及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食品级润滑剂可以有效控制食品加工过程存在隐患,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因此,食品级润滑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食品机械 专用润滑剂 应用
  • 简介:目的:研究外界环境应力刺激对木本植物幼苗根系发育的生物学效应。方法:通过模拟机械振荡刺激中华猕猴桃的试管苗。结果:适度的机械振荡(频率2~3Hz)可促进猕猴桃试管苗根系的生长发育,根系质膜的通透性降低,根尖活力以及根系总长、分根数等指标明显增加;但当振动强度超过一定值(4Hz)后,根系活力的增强效应就受到明显的抑制。结论:植物根系发育对外界应力刺激有较显著的双向效应;从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水平探讨了环境应力影响试管苗根系发育可能的内在机制。

  • 标签: 机械振荡 中华猕猴桃 试管苗 根系活力
  • 简介:机械制造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利用自动化技术能够使制造品质明显提高,机械制造效率显著提升,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本文初步探讨了自动化及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并展望了机械制造中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 标签: 自动化技术 机械制造 发展趋势
  • 简介:目的:研究植物细胞响应机械应力的形态学变化;初步探讨壁膜连接对于植物细胞响应机械应力的意义,及其是否参与机械应力响应过程。方法:将植物单细胞包埋后进行精确机械力加载并培养数日,每天抽样进行显微观测和图像分析监测其形态变化;在此基础上进行质壁分离,并采用RGD多肽处理中断细胞壁膜连接后进行应力加载,监测其形态变化。结果:植物细胞经机械应力加载后,其分裂方向趋于垂直应力加载方向。经壁膜连接中断处理后进行加载的植物细胞失去沿主应力线垂直方向分裂的能力,细胞分裂方向呈无序状态。结论:壁膜连接特别是以RGD序列识别为基础的细胞连接参与了植物细胞对机械应力的响应过程。

  • 标签: 植物细胞 机械应力 细胞连接 细胞黏附 RGD
  • 简介:目的构建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前列腺炎(chronicprostatitis/chronicpelvicpainsyndrome,CP/CPPS)C57BL/6小鼠模型,探索其机械痛阈和自噬相关微管轻链蛋白LC3和底物蛋白p62表达水平随造模时间的变化规律,为CP/CPPS疼痛及自噬水平研究提供动物实验依据.方法将36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均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小鼠皮下多点注射大鼠前列腺蛋白提取液和完全弗式佐剂的混悬液,建立CP/CPPS小鼠模型.通过HE染色观察前列腺病理变化,运用VonFrey纤维丝测定骨盆区域机械痛阈,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LC3和p62表达水平,运用ImageProPlus6.0软件计算平均光密度.结果HE染色可见模型组小鼠出现慢性前列腺炎,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上皮增生和淋巴细胞侵润,且实验后第6个月前列腺出现上皮内瘤(prostaticintraepithelialneoplasia,PIN),表现为基底膜消失和细胞核异形性明显等,空白组和对照组则表现为正常组织学形态.与空白组及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机械痛阈随造模时间延长逐渐降低[初始痛阈值为(0.35±0.154)g,第22周为(0.008±0.000)g],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LC3和p62表达水平逐渐增高[LC3,p62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第1个月:(2.767±0.464)%,(2.872±1.642)%;第6个月:(13.501±1.900)%,(9.070±0.49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成功建立了CP/CPPS模型,且造模后第6个月出现PIN.模型组小鼠机械痛阈随造模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LC3和p62表达逐渐增高,表明CP/CPPS炎症微环境促进疼痛产生及加剧,并提高小鼠前列腺自噬水平,与PIN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标签: 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 C57BL/6小鼠 机械痛阈 自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