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1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3支杆的末端在同一圆心圆弧上的原理设计腹腔镜缝合引导器,并在离体人肾进行缝合实验,探讨该器械的设计合理性和实用效果。方法⑴制作腹腔镜缝合引导器。该器械的三支杆按顺序排列装于固定轴上。功能结构上包括限制方向装置和出针定位装置。限制方向装置包括第二、三支杆的"U"形末端、弧形圆筒。出针定位装置为第一支杆的"Y"形末端。三支杆的末端在以固定轴为圆心的同一个圆弧上。当同样弧度的长圆针进入弧形圆筒(第一个限制方向装置),受圆筒限制走行至第二支杆的"U"形末端(第二个限制方向装置),受这两个装置导引至第一支杆的"Y"形末端(出针定位装置)。内置扭力弹簧夹持肾脏以固定导引器。将该器械设计画成3D图,以钛合金为材料利用金属3D打印机打印,打磨后组装成成品。⑵实验部分。4例行后腹腔镜肾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肾脏,将肾脏剖开,沿长轴设计缝合的8针进针和出针点。肾脏用常规方法缝合,设为常规组。然后采用腹腔镜缝合引导器辅助缝合,设为引导器组。实际出针点与预设出针点距离<1.0 cm为缝合有效,如距离>1.0 cm重新调整缝合,观察重新缝合率及偏离距离。实际出针点与预设出针点距离<0.5 cm为出针吻合,观察出针吻合率。观察2组单针缝合时间。结果实验中,常规组有15针偏离>0.5 cm,10针偏离>1.0 cm,重新缝合率31.3%(10/32),出针吻合率53.1%(17/32),偏离距离0.6~1.15(0.41±0.48)cm;引导器组有5针偏离>0.5 cm,2针偏离>1.0 cm,重新缝合率6.3%(2/32),出针吻合率84.4%(27/32),偏离距离0.6~1.10(0.14±0.34)cm。上述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单针缝合时间3~12(6.00±3.32)s,引导器组单针缝合时间5~11(5.94±1.41)s,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缝合引导器结构设计相对合理,该器械能够确保手术针的走行方向,减少调整手术针的次数,出针位点准确,对于缝合有较好的辅助作用。本次是体外操作,仍需对引导器进行腹腔镜下操作以进一步验证其合理性和实用性。

  • 标签: 缝合技术 肾切除术,腹腔镜 腹腔镜缝合引导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SV)能否通过激活沉默信息调节子1(SIRT1)调控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活化,进而改善脓毒症肠道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从而发挥肠道屏障功能保护作用。方法①体外实验:培养人结直肠腺癌细胞(Caco-2),并分为正常组(完全培养基培养48 h),脂多糖(LPS)组(完全培养基培养24 h后加入2 mg/L的LPS处理12 h),RSV低、中、高浓度组及SIRT1抑制剂(EX-527)组(完全培养基培养24 h后加入2 mg/L的LPS处理6 h,随后再分别加入RSV 10、20、40 μmol/L或EX-527 10 μmol/L处理6 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8、IL-1β)等炎性因子水平;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水平;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NLRP3、SIRT1、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及凋亡相关点样蛋白(ASC)的蛋白表达。②体内实验:将24只雄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Sham)组、盲肠结扎穿孔术(CLP)6 h组、CLP 24 h组及RSV干预组(CLP术后6 h、12 h腹腔注射RSV 20 mg/kg),每组6只。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肠道中NLRP3、caspase-1及ASC表达情况。结果①与正常组比较,经LPS处理后细胞上清液中炎性因子水平升高,SIRT1蛋白表达降低,NLRP3、caspase-1及ASC蛋白表达升高。与LPS组相比,不同浓度RSV可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增加SIRT1活性,抑制NLRP3炎症小体下游产物caspase-1、ASC的表达,其中40 μmol/L高浓度RSV作用最为明显〔TNF-α(ng/L):8.77±0.43比12.66±0.81,IL-6(ng/L):1.35±0.20比1.93±0.09,IL-1β(ng/L):1.05±0.04比1.31±0.07,IL-18(ng/L):519.50±11.16比622.70±30.69,SIRT1/β-actin:0.80±0.05比0.58±0.02,caspase-1/β-actin:0.55±0.06比0.78±0.06,ASC/β-actin:0.78±0.08比1.04±0.15,均P<0.05〕,而SIRT1抑制剂EX-527的作用则相反。正常组、LPS组及RSV低、中、高浓度组和EX-527组间细胞凋亡率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7.03±0.57)%、(9.67±0.55)%、(9.57±0.70)%、(9.30±2.15)%、(9.87±0.97)%、(9.07±0.93)%,F=2.590,P=0.082〕。②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相比Sham组,CLP 6 h组、CLP 24 h组及RSV干预组大鼠肠道上皮细胞中NLRP3炎症小体及下游产物caspase-1、ASC表达增加。而RSV干预组肠道上皮中ASC表达的阳性面积所占百分比较CLP 6 h组显著减少〔(15.22±2.73)%比(19.88±2.67)%,P<0.05〕,NLRP3及caspase-1表达的阳性面积所占百分比较CLP 24 h组显著减少〔(9.31±1.37)%比(13.19±1.92)%,(19.57±3.92)%比(27.28±6.33)%,均P<0.05〕。结论在体内及体外脓毒症肠道损伤模型中,高浓度RSV可通过激活SIRT1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进而降低下游caspase-1及ASC的表达,发挥抑制炎性因子分泌减轻炎症反应的作用。

  • 标签: 脓毒症 肠道 NLRP3炎症小体 沉默信息调节子1 白藜芦醇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护理分级管理方法护理ICU重症病人,分析其方法的实用性和临床疗效,以及如何在临床中实践。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区人民医院2020年7月至2021年3月期间ICU收治的病人,按照病情情况抽取100人,随机分为X组、Y组各50人,X组实行普通护理人员配置,Y组实行重症病人分级护理管理。对比两组ICU重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评分,医患矛盾的发生率,护理水平考核评分,患者疾病治愈率。结果:从研究结果看出,普通护理人员配置与分级护理配置悬殊较大,对患者来说,实行分级护理配置能够提高疾病治愈率,对于医务人员来说,分级护理制度能够提升专业水平,减少医患纠纷。结论:普通的护理人员配置模式在临床运用中仍有不足,ICU中护理人员的缺乏,技术考核的严格,重症病人的护理,都使得护理工作分配严重失衡。而实行分级护理管理制度,能够为临床工作提供便利,促进患者与医务人员的双向发展。

  • 标签: 重症 ICU 分级护理 配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颊黏膜输尿管成形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19年1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0例输尿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男7例,女3例。平均年龄(47.9±7.8)岁。病变位于左、右侧各5例。所有患者均有输尿管结石相关手术史。术前血肌酐中位值71(68~610)μmol/L,其中2例为孤立肾肾功能不全,血肌酐分别为206μmol/L和610μmol/L。术前行泌尿系B超、CTU和输尿管逆行造影等检查对肾积水和输尿管狭窄情况进行评估:患侧肾盂分离为(3.1±0.7)cm;上段狭窄7例,中段狭窄2例,多段狭窄1例;输尿管狭窄长度为(3.2±0.7)cm。10例均全麻下行腹腔镜颊黏膜输尿管成形术。术中游离并纵行切开狭窄段输尿管,根据狭窄情况切取长3.0~4.5 cm、宽1.0~1.5 cm的颊黏膜,修整后与狭窄段输尿管镶嵌吻合修复输尿管狭窄。结果本组10例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无中转开放病例,无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199.2±27.4)min,术中出血量(101.5±54.7)ml,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中位值4.5(3.0~7.0)d,术后住院时间(7.9±1.9)d。术后1周患者发音吐字清晰,进食无障碍。术后1~2个月拔除双J管。术后随访(11.3±4.2)个月,影像学检查见患侧肾积水明显改善,患侧肾盂分离中位值1.8(0~2.2)cm。术后复查血肌酐中位值82(66~235)μmol/L,2例术前肾功能不全患者术后血肌酐明显下降。结论腹腔镜颊黏膜输尿管成形术治疗输尿管狭窄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远期疗效有待长期随访进行评估。

  • 标签: 输尿管梗阻 腹腔镜 颊黏膜 输尿管成形术 重建手术
  • 简介:摘要食管胃结合部肿瘤的外科治疗在手术入路、清扫范围、切除范围等方面尚存在较多争议,对食管胃结合部范围的认知差异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该部位现有的解剖学阐述已无法满足临床实践的需要。基于大量基础解剖和临床操作,食管胃结合部可能是由完整、单独的食管胃结合部膜所包裹的有独立解剖结构的移行组织,从黏膜下静脉分布入手,可以了解该区域组织移行变化的意义及其与临床操作的关系,根据这些解剖特点,可以对当前的争议进行合理的分析,期待与同道一起进一步深入研究。

  • 标签: 食管胃接合处 解剖学,局部 食管肿瘤 胃肿瘤 胃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深入分析曲安奈德皮损内注射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9年5月至2020年2月于我院治疗的增生性瘢痕患者100例,随机分组,将采取曲安奈德皮损内注射的设为注射组,接受曲安奈德皮损内注射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的设为联合组。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瘢痕厚度及VSS评分的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相比于注射组,联合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有显著的改善,p<0.05;治疗前,两组的瘢痕厚度及V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注射组,p<0.05。结论 曲安奈德皮损内注射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在增生性瘢痕患者中的应用,相比于曲安奈德皮损内注射单独治疗,具有一定优越性,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曲安奈德 皮损内注射 CO2点阵激光治疗 增生性瘢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面部注射美容造成局部皮肤出现并发症的治疗方式。方法:本次研究中选择时间段,2018年12月至2019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NOD样受体家族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LRP3)炎症小体活化在脓毒症大鼠肠道黏膜屏障破坏中的作用,以及乌司他丁(UTI)对脓毒症大鼠肠道核转录因子-κB(NF-κB)/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4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Sham)组、盲肠结扎穿孔术(CLP)组、UTI干预组(CLP术后1、6、12、18 h腹腔注射100 kU/kg UTI)和UTI预处理组(在UTI干预组基础上于CLP术前1 h腹腔注射100 kU/kg UTI),每组16只。观察大鼠24 h存活情况,于制模后24 h腹主动脉采血并处死大鼠取回肠组织。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回肠病理学改变并进行回肠黏膜Chiu评分;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水平;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小肠组织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表达;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肠道紧密连接蛋白-1(Claudin-1)、闭合蛋白(Occludin)以及炎症小体NLRP3、凋亡相关斑点蛋白(ASC)、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CLP组术后24 h存活率明显下降;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黏膜及黏膜下间质严重水肿,炎性细胞浸润明显,绒毛排列紊乱,部分腺体结构不完整、绒毛结构严重破坏,Chiu评分显著升高;血清TNF-α、IL-1β、I-FABP水平均明显升高;小肠组织NF-κB p65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小肠黏膜组织Claudin-1、Occludin表达减少,而炎症小体NLRP3、caspase-1、ASC表达增加。提示脓毒症大鼠小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黏膜通透性增加、紧密连接蛋白表达减少,NLRP3炎症小体及其上游分子NF-κB p65活化。与CLP组相比,给予UTI干预或UTI预处理后,脓毒症大鼠24 h存活率虽无明显差异(62.5%、68.8%比43.8%,均P>0.05),但肠道组织损伤得到明显缓解,具体表现为:Chiu评分及血清TNF-α、IL-1β、I-FABP水平明显降低〔Chiu评分(分):3.37±0.25、3.23±0.16比4.08±0.13,TNF-α(ng/L):147.62±20.74、140.71±24.81比222.82±16.84,IL-1β(ng/L):80.64±5.68、78.11±4.75比133.73±3.92,I-FABP(μg/L):38.29±3.60、35.88±4.52比59.81±4.66,均P<0.05〕,小肠组织NF-κB p65蛋白表达明显下降(NF-κB p65/β-actin:0.65±0.10、0.69±0.11比0.99±0.10,均P<0.05),小肠组织Claudin-1、Occludin阳性表达有所升高〔Claudin-1阳性面积:(19.43±3.08)%、(23.99±6.27)%比(7.77±2.03)%,Occludin阳性面积:(19.58±4.75)%、(23.28±3.68)%比(11.69±4.30)%,均P<0.05〕,而炎症小体NLRP3、caspase-1、ASC阳性表达有所降低〔NLRP3阳性面积:(7.80±3.14)%、(6.86±2.63)%比(14.44±3.68)%,caspase-1阳性面积:(10.62±3.52)%、(9.49±3.09)%比(26.69±8.05)%,ASC阳性面积:(9.95±2.81)%、(10.53±3.61)%比(24.16±5.48)%,均P<0.05〕。但UTI干预组与UTI预处理组的改善作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脓毒症时肠道屏障功能障碍可能与肠黏膜中NLRP3炎症小体活化有关;UTI的肠道黏膜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肠黏膜中NLRP3炎症小体活化有关,但UTI预处理与UTI干预比较并未有明显优势。

  • 标签: 脓毒症 肠道屏障障碍 NLRP3炎症小体 乌司他丁 紧密连接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活体肝移植中应用人造血管进行静脉流出道重建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8年9月至2020年4月期间,14例活体肝移植受者使用人工血管进行流出道重建,共重建25支血管,回顾分析术后重建血管通畅率及闭塞血管引流段交通支形成率,受者肝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重建血管通畅率及闭塞血管引流段交通支形成率分别为88%、84%、63.6%、59%及0%、50%、62.5%、66.7%,术后2周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无血管重建区域感染、血肿及间置血管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人工血管重建移植肝流出道,增加了肝静脉回流,利于移植肝功能恢复,重建血管相关并发症并未增加。

  • 标签: 肝移植 人工血管 侧支循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次性新型立体定向仪辅助下经额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潍坊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7年8月至2019年9月在一次性新型立体定向仪辅助下经额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60例,现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疗效。结果患者均一次穿刺成功,穿刺平面在基底平面上5.0~6.5 cm,穿刺角度为10~14°,穿刺深度为9.0~11.5 cm。出血后6 h以内手术患者15例,术中血肿清除率约为25%;出血后6~24 h手术患者40例,术中血肿清除率约为20%;出血后1~3 d手术患者5例,术中血肿清除率高达30%。术后首次CT复查显示引流管位置理想51例、过深2例、过浅1例、位置偏下2例、位置偏上2例、位置偏内1例、位置偏外1例。术后第3天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9.880±3.998)分]较术前[(6.240±3.159)分]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显示痊愈良好20例(33.3%)、轻残28例(46.7%)、重残7例(11.7%)、植物生存3例(5.0%)、死亡2例(3.3%)。结论一次性新型立体定向仪设计合理,定位准确,在其辅助下经额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简单易行,手术创伤小,疗效满意。

  • 标签: 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 一次性新型立体定向仪 经额穿刺引流术
  • 简介:摘要成骨不全(osteogenesis imperfecta, OI)是一种以骨脆性增加为特征的疾病,由COL1A1/COL1A2基因突变引起,根据患儿临床体征和组织病理学特性可将其分为Ⅰ~Ⅳ型,但Ⅴ型OI患儿中未发现Ⅰ型胶原基因突变。Ⅴ型OI患儿具有OI的共同特征:如多次非暴力性骨折、身材矮小、骨骼畸形等,但蓝巩膜发生概率较小,大多没有牙质形成不全和听力障碍。影像学表现以尺桡骨和/或胫腓骨骨间膜钙化、桡骨头脱位、增生性骨痂为特征。致病突变位于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5(interferon-induced transmembrane protein 5,IFITM5)编码基因的5'-非翻译区(5'-UTR),一个碱基C转换成T(c.-14C>T)。IFITM5基因在OI发病中的作用机制,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将从Ⅴ型OI的临床表现和发病机制方面予以综述,旨在提高人们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

  • 标签: 成骨不全 基因突变 机制
  • 简介:摘要信息化在临床诊疗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学科特殊性使重症医学信息化建设面临数据无法高效应用、诊疗操作依从性低、缺乏智能质控工具等难题。作者探讨基于数据驱动的重症医学信息化管理新模式,通过升级临床信息系统、建立单病种质控系统、引进综合智能分析平台、搭建开放式远程平台,打破重症医学信息化瓶颈,实现ICU信息高效采集交互,诊疗流程自动监测预警,有效提升医护人员按指南操作的依从性和执行力,提高学科诊治能力和管理效能,推动区域重症医学信息的同质化发展。

  • 标签: 重症医学 数据驱动 临床信息系统 单病种质控 远程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下外生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蘑菇状"剜除与标准肾部分切除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腹腔镜下"蘑菇状"剜除术术式的建立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与解放军总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期间,接受腹腔镜手术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53例,其中25例沿肿瘤假包膜行"蘑菇状"剜除术(A组)、28例行肾部分切除术(B组)。比较两组手术患者的肾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血红蛋白、术后eGFR(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估计肾小球率过滤)的变化、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肿瘤复发率。结果53例手术无术中转开放,无死亡病例。肾动脉阻断时间:A组(11.9±2.2)min、B组(21.5±6.5) min(P<0.001)。手术时间:A组(87.9±24.8)min、B组(114.3±38.9) min(P<0.001)。术中出血量:A组20 ml(20~40)ml、B组50 ml(50~100)ml(P<0.001)。术后24 h血红蛋白变化:A组(7.4±4.3) g/L、B组(12.4±8.8) g/L(P=0.013)。术后24 h eGFR变化:A组(6.2±7.2 )ml(min·1.73 m2),B组(12.7±12.8)ml(min·1.73 m2)(P=0.027)。术后6个月eGFR变化:A组(1.5±3.7)ml(min·1.73 m2)、B组(6.5±5.6)ml(min·1.73 m2)(P<0.001)。术后住院时间:A组4.0 d(3~4)d、B组4.5 d(3~6)d(P=0.023)。术后随访两组术后肿瘤均无复发。结论采用腹腔镜"蘑菇状"剜除术治疗外生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在肾动脉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血红蛋白、术后eGFR变化、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传统肾部分切除术,两组术后肿瘤均无复发;该方法安全、有效,适于临床推广。

  • 标签: 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腹腔镜 肾肿瘤剜除术 肾部分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发生可显著延长术后住院时间,加重患者及社会经济负担,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本研究旨在调查全国范围内腹部手术后SSI的发生率,分析其风险因素,为腹部手术后SSI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中心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全国68家医院2020年6月1—30日期间所有接受腹部手术的成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围手术期的相关临床数据以及感染切口微生物培养结果。主要结局指标为腹部手术后30 d内SSI发生率,次要结局变量为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术后30 d病死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SS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5 560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有163例(2.9%)发生SSI,其中器官(腔隙)感染98例(60.1%)、深部切口感染19例(11.7%)、浅部切口感染46例(28.2%)。切口微生物培养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为SSI的主要病原菌(22.7%,37/163)。多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病史(OR=1.792,95% CI:1.194~2.687,P=0.005)、手术部位为小肠(OR=6.911,95% CI:1.846~25.878,P=0.004)、手术时间延长(OR=1.002,95% CI:1.001~1.003,P<0.001)、手术切口等级(污染切口:OR=3.212,95% CI:1.495~6.903,P=0.003;感染切口:OR=11.562,95% CI:3.777~35.391,P<0.001)为SSI发生的危险因素,而行腹腔镜或机器人手术(OR=0.564,95% CI:0.376~0.846,P=0.006)以及术前白蛋白水平每升高1 g/L(OR=0.920,95% CI:0.888~0.952,P<0.001)为SSI发生的保护因素。与非SSI患者相比,SSI患者术后ICU入住率[26.4%(43/163)比9.5%(514/5 397),χ2 =54.999]和术后30 d病死率[1.84%(3/163)比0.01%(5/5 397),χ2 =33.642]更高,ICU住院时间(中位数:0比0,U=518 414)、术后住院时间(中位数:17 d比7 d,U=656 386)和总住院时间(中位数:25 d比12 d,U=648 129)均显著延长,住院费用亦明显增加(中位数:7.1万元比3.9万元,U=557 96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腹部手术后SSI发生率为2.9%。为降低术后SSI的发生,术前应纠正低蛋白血症,选择微创手术,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在围手术期内对高血压、小肠手术以及切口污染较严重的患者,予以关注并加强护理。

  • 标签: 腹部手术 手术部位感染 横断面研究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芜湖市2014年首例人感染A(H7N9)禽流感病毒基因组特征。方法患者标本经Real-time RT-PCR检测A(H7N9)核酸阳性后送检中国国家流感中心分离毒株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序列提交GenBank并Blast。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DNAStar Lasergene 7.1和MEGA7.0对该病毒基因组进行同源性、关键氨基酸位点突变及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毒株命名为A/Wuhu/1/2014(H7N9),血凝素(hemagglutinin,HA)系统进化树分析属于W2-4分支,HA裂解位点为PEIPKGR↓G,对比高致病性疫苗株A/Guangdong/17SF003/2016(H7N9)缺失4个氨基酸KRTA插入序列。HA受体结合位点发生T160A、G186V和Q226L突变。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茎区69~73位缺失5个氨基酸QISNT。PB2出现L89V、M535L及E627K突变。PB1 I368V,PA V100A、K356R和S409N,NS1 P42S和N205S,NS2 T48A,M1 N30D和T215A均发生了位点突变。NA未发生E119V、R152K、H274Y和R292K突变,但M2出现了S31N突变。结论A/Wuhu/1/2014(H7N9)毒株来源为禽类,起源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对人类受体有亲和力、不耐NA抑制剂、耐M2离子通道抑制剂以及对哺乳动物毒力和人类的适应性增强,属于低致病性A(H7N9)禽流感病毒。

  • 标签: 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A(H7N9) 基因组 系统进化分析 氨基酸突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眶淋巴组织增生类疾病(LPD)眶下神经增粗(IONE)和额神经增粗(FNE)的影像学特征及其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和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眼眶科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的眼眶LPD 222例和炎性假瘤95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LPD患者包括淋巴瘤(含不典型淋巴增生)91例、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RLH)131例。LPD患者中男性101例,女性121例,年龄(58±17)岁;炎性假瘤患者中男性44例,女性51例,年龄(49±21)岁。影像学检查包括常规眼眶CT及磁共振T1、T2平扫加T1增强脂肪抑制扫描,层厚3 mm,读冠状位CT或磁共振成像图片,IONE判定标准为眶下神经直径大于视神经,FNE判定标准为额神经直径等于或大于视神经。记录IONE、FNE患者伴随的影像学特征和组织病理学类型。采用χ²检验比较不同疾病及组织病理学类型发生IONE和(或)FNE的比例。结果IONE和(或)FNE在CT影像上表现为均质的软组织密度影,可伴骨性眶下神经沟(孔)扩大,磁共振成像上表现为T1和T2加权像中等信号,边界清晰,增强明显,可向翼腭窝和颅内蔓延;可伴随泪腺肿大、眼外肌增粗、眶内肿块或鼻窦混浊等影像表现。222例LPD患者中12例发生IONE和(或)FNE,95例炎性假瘤患者中无一例发生,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5.337,P=0.021)。LPD中,91例淋巴瘤患者中2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发生IONE和(或)FNE,131例RLH中10例发生,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8)。RLH中,28例IgG4相关眼病(IgG4-ROD)患者中7例发生IONE和(或)FNE,103例非IgG4-ROD患者中3例发生,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5.232,P=0.000)。结论LPD中的多种疾病均可出现IONE和(或)FNE,CT及磁共振检查可显示神经增粗及伴随征象,其中以IgG4-ROD最多见,具有一定特异性。IONE和FNE有助鉴别LPD与炎性假瘤。(中华眼科杂志,2020,56:832-838)

  • 标签: 眶疾病 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 三叉神经 免疫球蛋白G4相关疾病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核因子-κB(NF-κB)通路介导小胶质细胞极化在创伤性颅脑损伤后神经损害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120只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以随机抽签法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溶剂组以及拮抗剂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大鼠均建立创伤性颅脑损伤模型。拮抗剂组按50 mg/kg的剂量行腹腔注射甘草酸干预。溶剂组则予以等剂量的溶解剂二甲基亚砜(DMSO)注射。模型组与假手术组予以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注射。比较各组HMGB1/NF-κB通路相关指标表达,不同时间点的改良神经功能评分(mNSS),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X蛋白(bax)、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蛋白表达。分析大鼠HMGB1/NF-κB通路相关指标与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模型组、溶剂组、拮抗剂组大鼠的HMGB1(0.80±0.21、0.79±0.22、0.48±0.10),NF-κB(1.24±0.26、1.22±0.24、0.43±0.08),Toll样因子受体4(TLR4,0.95±0.18、0.96±0.19、0.71±0.11),Caspase-3(1.27±0.23、1.28±0.21、0.60±0.14),bax(1.43±0.25、1.45±0.26、0.87±0.17),bcl-2(0.38±0.03、0.37±0.02、0.64±0.10)蛋白表达与假手术组(0.24±0.04、0.21±0.03、0.23±0.05、0.41±0.05、0.44±0.06、0.78±0.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348、13.472、12.205、21.555、22.872、14.103、21.110、20.351、21.758、20.013、22.074、7.000、21.091、20.732、13.064、17.712、18.459、4.909,P<0.01)。且拮抗剂组大鼠的HMGB1、NF-κB、TLR4、Caspase-3、bax、bcl-2蛋白表达与模型组、溶剂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35、7.026、16.309、17.104、6.231、6.237、13.629、14.757、10.146、10.226、13.640、14.501,P<0.01)。拮抗剂组3、7、14 d时的mNSS评分为(11.40±1.54)、(8.12±1.06)、(7.11±0.07)分,均显著低于模型组[(13.62±1.88)、(10.94±1.24)、(8.41±1.08)分]及溶剂组[(13.50±1.87)、(10.48±1.39)、(8.36±1.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03、4.748、9.468、7.395、6.579、6.632,P<0.05)。大鼠HMGB1/NF-κB通路相关指标与伤后3 d时的Caspase-3、bax蛋白表达均呈正相关(r=0.581、0.619、0.633、0.742、0.705、0.652,P<0.05),而与bcl-2蛋白表达均呈负相关(r=-0.563、-0.627、-0.646,P<0.05)。结论HMGB1/NF-κB通路介导小胶质细胞极化在创伤性颅脑损伤后神经损害中的作用机制可能和调控Caspase-3、bax、bcl-2表达水平密切相关。

  • 标签: 小胶质细胞极化 创伤性颅脑损伤 神经损害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