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本文采用个案研究法,以一名随班就读的听力障碍学生为研究对象,深入实践,通过观察、访谈等方法收集资料,了解个案课堂问题行为表现,并进行干预。干预结果表明:该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发生频率明显降低。

  • 标签: 随班就读 听力障碍 课堂问题行为
  • 简介:目的:掌握听障大学生自我决定能力现状,促使其更好适应社会。方法以问卷调查法结合结构化访谈对我国4所高校的541名听障大学生自我决定能力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比较统计结果。结果我国听障大学生自我决定能力总体均值为3.19,4个维度的均值在3.03~3,19;在学校环境中的自我决定能力的均值有4个项目处于3以下,但在与人分享及达成目标两个项目相对较好;不同年级的听障大学生在我的情况、我的感受、在校情况和在家情况的自我决定能力都有显著差异(P〈0.001);父母受教育程度的差异与自我决定能力有显著差异(P〈0.05);是否独生子女的听障生在我的情况、我的感受维度方面和自我决定能力都有显著差异(P〈0.05);不同性别听障生在在校情况维度上的自我决定能力有显著差异(P〈0.05);交往对象只有在校情况和在家情况两个维度上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我国听障大学生自我决定能力处于较高水平;在学校环境中得到的支持较少;人口统计学因素对自我决定能力影响显著。

  • 标签: 听力障碍大学生 自我决定能力 问卷调查
  • 简介:高职英语听力教学传统教学模式导致中国高职学生更专注于读写能力的训练而忽视了对自身语言的听说能力的培养。本文就学生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存在的语言基础知识障碍、文化背景知识障碍、情感因素障碍进行探讨以及提出相应的策略来提高听力水平和教学效果。

  • 标签: 英语听力理解 障碍 应对策略
  • 简介:【摘 要】各行各业越来越重视有听力障碍的学生,因此,教师应更加重视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发展。鉴于听力障碍学生的发展特点,提供了适当的策略来向小学数学中的听力障碍学生授课,以期帮助改善听力障碍学生的学习环境。

  • 标签: 小学数学 听力障碍 教学开展
  • 简介:摘要:移动学习中利用手机QQ是一个有操作性、能实施的学习手段。听力障碍学生在日常班级管理中,由于缺失听力,没有语言表达,班主任开展工作时存在很大难度,希望通过形式灵活、应用广泛、资源共享的微信参与到班级管理中。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ADHD)是儿童期尤其是学龄期儿童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也是学龄期儿童患病率最高的慢性健康问题。以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和冲动性为特征,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正在探索中,致病因素是多源性的,是生物-心理-社会多因素形成的疾病模型。文献报道ADHD患病率差别很大,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报道的患病率各不相同,主要原因与过去20年间曾对ADHD诊断标准多次修订有关,另外与对诊断标准的掌握尺度有关。全球范围患病率为3%~10%,男女比例为4~9:1,在西方国家儿童中的患病率为3%~5%,国内调查的患病率为3%~10%。对ADHD的治疗始于20世纪30年代,目前虽然取得一定进展,但仍有40%~50%的患儿可延续至成人期。ADHD共患其他精神障碍的危险度很高,因此对该病的正确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本文对ADHD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共患疾病及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临床研究 生物-心理-社会 ADHD 学龄期儿童 注意力不集中
  • 简介:摘要:  攻击性行为是智力障碍儿童常见的一种问题行为。针对智力障碍儿童行为的特点选择相应的行为管理方法和技术是可以减弱或消除问题行为的。应用行为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来管理智力落后儿童在生活、学习与康复中的问题行为是有效的。让我们的学生成为越来越好的孩子。

  • 标签:   智力障碍儿童 攻击性行为 行为管理
  • 简介:摘要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TD)多发病于2岁至15岁的儿童,以快速、不自主、非节律性、单一或多部位肌肉运动或发声抽动为特点的一种复杂的慢性神经精神障碍。TD临床表现多样,通常与各种精神病理或行为共病有关,包括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焦虑、抑郁和强迫症等。T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明确,免疫、遗传、神经生化及环境等因素是目前比较公认的与TD发病有关的因素。近年来有关TD与遗传因素的研究逐渐增多,但至今对TD的致病基因尚无明确结论,该文对目前发现的与TD相关的致病候选基因进行论述。

  • 标签: 抽动障碍 遗传 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注意缺陷障碍患儿脑电图的特点。方法对42例ADHD患儿(研究组)和47例正常儿童(对照组)进行常规脑电图检测,比较两组脑电图的表现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DHD患儿脑电图异常多数表现为θ波增多,背景活动频率偏慢。结论ADHD患儿存在大脑调节功能障碍,脑电图可为其提供临床参考依据。

  • 标签: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脑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和少年品行障碍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29例患者资料。结果经过我院对患者的护理,患者的康复率高,29例患者中已经有27例患者康复满意出院,2例患者进行转院治疗。结论对患者的精心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 标签: 品行障碍 患者 护理
  • 简介:摘要:旱地冰壶是冬季奥运会项目冰壶的普及版,突破了场地限制,是一种通过团队协作集体力和智力于一身的比赛,是一项需要个人技术与团队战术配合的运动项目。学习旱地冰壶不仅可以锻炼智力障碍儿童的应变能力、判断能力、对时机的把握能力,还有助于他们动作协调能力和对力量的控制能力的提升。基于此,本研究探究了智力障碍儿童有效的训练策略。

  • 标签: 智力障碍儿童 旱地冰壶 训练策略
  • 简介:学习障碍儿童是一个需要广泛关注的群体。学习障碍儿童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教育如家庭教育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教师在正确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可以预防学习障碍儿童的形成,并改变学习障碍儿童的学习现状。

  • 标签: 学习障碍儿童 因素 方法
  • 简介:目的:运用Meta分析对2004-2013年间发表的中国0-12岁儿童睡眠障碍的报告率进行系统评价,并分析相关症状在不同地区、性别、学龄期前后等因素间的差异。方法:在中国知网、维普资讯、万方数据以及Fulink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检索相关文献,使用STATA进行分析合并报告率,并对不同地区、性别和年龄阶段等分类指标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我国儿童睡眠障碍合并报告率为35.1%(95%CI:29.9%-40.3%),磨牙、打鼾和睡眠不安等相关症状的报告率较高。不同地区报告率有显著性差异,东部地区报告率为32.5%(95%CI:21.4%-37.9%),中部地位为37.7%(95%CI:24.5%-51%),西部地区为42.4%(95%CI:29..4%-55.4%);相关症状在性别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男童在打鼾、张口呼吸、呼吸暂停、磨牙、睡眠不安等症状的报告率显著高于女童,而女童在梦呓症状上报告率高于男童;学龄期和学前期的儿童睡眠不安、磨牙和打鼾三个症状的发生率都较高,学龄期儿童睡眠状况不如学前期儿童。结论:我国儿童睡眠障碍报告率较高,需要引起研究人员,家长和社会的重视。

  • 标签: 儿童 睡眠障碍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抽动障碍的临床护理与健康教育。方法对我院门诊收治的24例儿童抽动障碍患者临床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短暂抽动障碍2例,慢性抽动障碍5例,抽动-秽语综合征17例。经治疗显效13例,好转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1.66%。结论通过临床护理与健康教育,改善行为、减少焦虑,不伤害自己或他人。改善精细运动协调性,改善社会交往能力。

  • 标签: 儿童 抽动障碍 临床护理 健康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病例资料  患者侯某,男,6岁,因电击伤后意识不清,呼吸心跳减弱,急诊入某中心医院治疗,诊断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手外伤.经吸氧,能量合剂、营养心肌等对症治疗20天,症状明显缓解,继之出现动作多,顽皮、不听劝说,在病房里乱跑乱窜,骂人、影响其他患者休息,伴有失眠、饮食不规律,随转精神科诊治.

  • 标签: 电击伤 儿童 行为障碍
  • 简介:摘要大多数焦虑障碍患者起病于儿童青少年期,早期识别是早期干预的基础。研究发现,焦虑障碍患者除了具有精神性焦虑、运动不安以及自主神经活动亢进等躯体、情绪和行为表现以外,还存在明显的对威胁信息的注意偏差及在工作记忆、抑制控制等执行功能方面的损害,并且这些表现早于症状出现,探索焦虑障碍儿童青少年期的认知功能特征是近年来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全面了解近几年儿童青少年焦虑障碍患者执行功能损害的特征及其相关因素,可为儿童青少年焦虑障碍的早期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焦虑障碍 执行功能 儿童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