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PICC广泛应用于肿瘤患者,有效减轻患者痛苦。静脉血栓是PICC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了解PICC引发的静脉栓塞病因对该病的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同时,PICC置入前后的护理可有效避免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PICC 肿瘤 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 ]目的:评价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肿瘤患者 7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6例,对照组静脉留置针用药与护理,观察组 PICC给药与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同时比较两组治疗期间疾病不确定感、治疗舒适度评分。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治疗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肿瘤护理 PICC置管 临床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风险管理应用于新生儿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的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到2017年8月期间于我院行PICC置管治疗的新生儿4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4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对照组患儿风险管理下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儿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风险管理应用与新生儿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的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风险管理 新生儿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带管出院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外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带管出院患者50例,并将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带管出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品管圈活动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导管维护健康知识掌握评分、PICC知识掌握评分、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导管维护依从率和总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带管出院患者采用品管圈活动措施,不仅能改善患者抑郁评分、焦虑评分,还能提高患者导管维护健康知识掌握评分、PICC知识掌握评分,增加患者的维护依从性和总满意度。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维护依从性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报告1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中心静脉置管导管断裂残端滑入体内后,多学科合作,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引导下行血管内异物取出术,顺利取出导管。患儿术后第2天超声检查见股静脉穿刺处有血栓形成,溶栓治疗后血栓消失。本文旨在提高医务人员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应急处理水平,进一步强化静脉治疗的多学科协作机制。

  • 标签: 婴儿,极低出生体重 导管插入术,中心静脉 导管断裂 血管内异物
  • 简介:摘要: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中心静脉导管静脉穿刺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160例PICC导管的俘虏了医院在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3月,随机选定,平均分组根据n=80,对照组(n=80)最基本的层次是注意日常和观察组(n=80)的综合护理干预的层次是基本的注意,加入两组之间的比较。结果观察组(93.75%)患者依从性显著提高,对照组(81.25%)患者依从性显著提高,P

  • 标签: 观察静脉血栓护理干预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患者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与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临床护理应用中的对比。方法 抽取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间在我院接受化疗的乳腺癌患者40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两组,一组为接受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的VPA组,一组为接受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PICC组,两组各有患者20例,对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并发症发生率,VP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PICC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在乳腺癌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专科护理门诊护理对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肿瘤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PICC专科门诊进行导管维护的肿瘤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与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专科护理门诊护理),每组39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信息获取、日常生活管理、运动管理、日常导管观察、导管管理信心、维护依从性管理及异常情况处理评分均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PICC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PICC肿瘤患者给予专科护理门诊护理可明显提升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护理满意度高。

  • 标签: 专科护理门诊护理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自我管理能力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专科护理门诊护理对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肿瘤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80例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肿瘤患者,随机分2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门诊护理,观察组行专科护理门诊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导管看护、问题汇报、配合护理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专科护理门诊护理 肿瘤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自我管理能力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针对老年恶性肿瘤PICC置管患者给予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护理管理的重要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18例老年恶性肿瘤PICC置管患者,入院后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9)、实验组(n=9)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及PDCA护理管理,并对比综合护理效果,研究起止时间为2022年1月-2022年12月。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发生静脉血栓、静脉炎、出血、导管堵塞、导管感染、导管移位的概率更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护理管理能够为老年恶性肿瘤PICC管理提供重要的支持,使得综合护理服务质量得以提升,有效控制置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全面推广。

  • 标签: PDCA护理管理 老年恶性肿瘤 PICC置管 护理质量
  • 简介:探讨老年患者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有效方法,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 标签: 中心静脉 中的应用 外周穿刺
  • 简介:目的探讨下肢静脉穿刺至股静脉置管在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8例需下肢化疗的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17例采用下肢静脉穿刺至股静脉置管的方法给药,对照组21例采用头皮针或浅静脉留置针的方法给药。比较2组患者化疗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化疗静脉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下肢化疗的患者建议予股静脉置管,以降低化疗静脉炎的发生率。

  • 标签: 下肢外周静脉 穿刺 股静脉 置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静脉穿刺至股静脉置管在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5例需下肢静脉穿刺化疗的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15例采用下肢静脉穿刺至股静脉置管的方法给药,对照组10例采用头皮针或浅静脉留置针的方法给药。比较2组患者化疗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化疗静脉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下肢化疗的患者建议予股静脉置管,以降低化疗期间静脉炎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及生存意义。

  • 标签: 下肢外周静脉 穿刺 股静脉 置管
  • 简介:[摘要 ] 目的 研究分析持续改进护理对于预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感染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3年 5月至 2015年 5月我院收治的 PICC置管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 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 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持续改进护理,对比两组化疗期间 PICC置管感染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PICC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 结论 持续改进护理应用于PICC置管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具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持续改进护理 恶性肿瘤 化疗 中心静脉导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门诊换药的常见并发症以及相应的护理方法,从而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工作更进一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内接收的100例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换药患者,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00例患者当中,5例患者出现皮肤过敏样改变,5例患者出现导管脱出,5例患者出现导管堵塞,并发症发生概率为15%,相对较高。结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门诊换药的过程中经常会让患者出现相应的临床并发症,有效的针对这些并发症做相应的护理是极为必要的。

  • 标签: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门诊换药 常见并发症 护理措施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中实施静疗专科护理的积极价值。方法:选取我2022年5月-2023年5月行PICC的60例患者,随机取样法分组处理(确保每组满足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静疗专科护理。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更高显示,治疗期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在PICC中实施静疗专科护理价值明显,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并确保治疗安全性。

  • 标签: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静疗专科护理 治疗依从性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乙醇加云南白药配合微波热疗预防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后血栓形成的护理。方法:选择100例行PICA2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两组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两组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值〈0.05。结论:加用酒精与云南白药配合微波热疗治疗后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下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微波热疗 血栓形成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分析新生儿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的堵管原因与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90例新生儿作为对象,观察新生儿穿刺中心静脉导管发生情况,并对堵管原因进行分析,探讨护理措施。结果:本次观察发现,90例新生儿共发生13例导管堵管,发生率14.44%,具体原因和血栓形成、药物沉淀、操作不规范等有关。结论:新生儿穿刺中心静脉导管发生堵管促使原因有许多种,需要针对具体情况制定护理措施,以防止堵管。

  • 标签: 新生儿 外周穿刺 中心静脉导管 堵管原因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的堵管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方法:以2022年3月-2023年4月期间需要留置PICC新生儿为例,抽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堵管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分析后可知4例出现导管堵塞,比例为4%,2例出现导管移位脱落,比例为2%,其带管时间为(20.66±4.12)d。结论:新生儿穿刺中心静脉导管出现堵管的原因包含血管、导管和药物因素,需要对置管规程进行了解,加强护理措施,以此减少堵管的发生。

  • 标签: 新生儿 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 堵管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