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简称PICC导管,起到外周血管置管,中央静脉治疗的效果。操作快速、简便、创伤小,可避免化疗药物与手臂静脉的直接接触,防治药物对血管的刺激,能够有效保护上肢静脉,减少静脉炎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了解并合理应用PICC导管,掌握正确操作技术,合理用药,严密观察,防止导管堵塞,延长导管留置时间,能够为需要长期输液且静脉条件差的患者提供良好的静脉通道,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医疗费用,从而充分发挥PICC置管的优点。

  • 标签: 外周置入 中心静脉导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白色护翼和3M透明敷贴联合应用与思乐扣固定装置和3M透明敷贴联合应用两组不同敷贴方式在PICC中对皮肤过敏炎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84例采用PICC输液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种,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采用思乐扣固定装置和3M透明敷贴固定方式,对照组采用白色护翼和3M透明敷贴固定装置,比较两种方式对皮肤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只有2例患者发生皮肤炎性反应,中度1例,轻度1例,发生率4.76%;而对照组患者中有13例发生皮肤炎性反应,重度2例,中度6例,轻度5例,发生率30.9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思乐扣固定装置敷贴方式既能达到良好的固定程度,减少PICC导管留置期间的不良反应,又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保证患者顺利完成治疗。

  • 标签: 敷贴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皮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异位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科及本院普外科收治的乳腺癌行PICC的患者28例进行分析研究,其中发生导管异位的患者有3例,对此组患者进行置管途径、异位部位、处理方法以及相关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PICC发生导管异位的主要原因是对静脉的选择、患者自身血管解剖变异、置管长度的测量方法以及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结论对于乳腺癌的患者选择右上肢进行PICC置管可以减少PICC异位的发生率,临床中多种护理方法能够纠正PICC导管异位现象。

  • 标签: PICC 导管异位 护理对策 发生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预防5-氟尿嘧啶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42名II、III期胃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静脉穿刺,观察组采用PICC置管。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PICC能有效预防5-氟尿嘧啶所致静脉炎的发生。

  • 标签: 5-氟尿嘧啶 PICC 静脉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门诊换药常见的并发症以及科学的护理对策,以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我院2011年5月1日-2013年4月1日期间共收治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门诊换药患者148例,对本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对策进行系统的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门诊患者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4.19%,所有患者经过悉心的护理措施均顺利完成治疗。结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是常用的输液方式,十分方便、安全,积极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患者换药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常见并发症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中心静脉导管(PICC)与锁骨下静脉导管在血液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依照就诊顺序将我院收治的80例血液病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予以PICC置管治疗,对照组予以静脉导管治疗。结果观察组穿刺导管留置总成功率90.00%,对照组穿刺导管留置总成功率77.50%,观察组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穿刺置管平均所用时间(12.1±1.5)min,对照组穿刺置管平均所用时间(33.8±2.1)min,观察组穿刺置管平均所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仅有3例静脉炎(7.50%,3/40);对照组患者脱管2例(5.00%,2/40)、堵管3例(7.50%,3/40)、误入动脉4例(10.00%,4/40)、导管感染2例(5.00%,2/4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ICC导管插管方式更加便捷、安全、有效,可在血液病治疗中与锁骨下静脉导管结合使用。

  • 标签: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 锁骨下静脉导管 血液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导管(PICC)异常拔管原因,分析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对30例PICC异常拔管进行分析。结果异常拔管的因素分别是肢体肿胀13例,导管堵塞8例,静脉炎4例,导管脱落3例,可疑导管血液相关性感染2例。

  • 标签: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异常拔管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静脉留置针和PICC导管化疗后患者的静脉情况。方法102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50例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化疗,B组52例采用PICC导管进行化疗。结果A组患者外周血管损伤明显,部分患者需改换给药途径;B组患者外周血管基本正常,和化疗前无明显差别。结论使用PICC导管进行化疗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患者的外周血管,更加适合肿瘤化疗的患者。

  • 标签: 浅静脉留置针 PICC 化疗 外周静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肺占位病人在介入诊疗中并发气胸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气胸引流术的价值。方法2005年7月~2012年3月,19例介入诊疗中并发气胸,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微创插管方法行气胸引流术。中心静脉导管头端剪2~3个侧孔,选择气胸侧第2或第3前肋间隙锁骨中线处穿刺进针,18G穿刺针刺入胸膜腔内,引入导丝,交换置入剪孔的中心静脉导管固定并抽气。结果在操作和引流过程中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完成中心静脉置管后,5例住院观察,其中2例肺肿瘤射频消融为住院患者,3例肺占位穿刺因合并严重肺气肿,余14例穿刺置管后胸闷症状明显缓解,在等候室内观察1h,无症状加重,听诊双肺呼吸正常,采用门诊观察随访。抽气及引流1~3d后,18例胸闷、气急症状逐渐消失,患侧胸部扣诊呈清音,听诊呼吸音清晰,胸片或CT复查气胸消失、肺组织完全复张,拔除中心静脉导管;1例重度肺气肿持续少量胸腔漏气,负压瓶引流5后胸膜破口完全闭合,肺组织复张。结论与传统外科胸腔引流相比,中心静脉导管行气胸引流具有操作简单快捷、安全可靠、疗效好、患者可在门诊接受观察等优点,尤其适合胸部穿刺介入诊疗操作中发生单纯气胸的病人。

  • 标签: 气胸 中心静脉导管 介入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肘上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临床效果.方法超声引导下在肘上PICC置管92例(观察组),对比传统肘部或肘下PICC盲穿96例(对照组)穿刺成功率、舒适度等指标.结果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尖端位置正确率、置管后舒适度评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颈内静脉异位率、静脉炎发生率、置管后对生活的影响评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超声引导下肘上PICC置管解决了盲穿PICC的弊端,降低了颈内静脉异位和静脉炎的发生率及留置PICC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提高了PICC尖端位置的正确率和患者的舒适度.

  • 标签: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静脉炎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行肠营养的恶性肿瘤患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风险因素进行调查,并提出防范对策。方法对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3月210例行行肠营养的恶性肿瘤患者的一般资料及肠营养相关指标进行调查,相关数据行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组肠营养相关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发生率为285%(6/21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肠营养前白蛋白水平和患者体温超过38℃天数两个指标,是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P<001)。结论根据危险因素和回归预测结果规范防护制度和操作程序,可最大限度地降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

  • 标签: 肠外营养 相关中心静脉导管 感染 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导管引导下的泡沫硬化剂疗法治疗卵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2009年就诊于我中心诊断为卵巢静脉曲张的患者共13例,平均年龄39.4(31~52)岁,病史1~20年。穿刺导管引导左侧卵巢静脉主干内注射1%聚桂醇泡沫硬化剂,观察静脉主干的闭合情况。结果患者均在导管引导下成功注射硬化剂,泡沫硬化剂平均用量6.2(4~9)ml。术后平均随访时间5.3(1~12)个月,12例患者站立时盆腔坠胀不适感消失,1例减轻;5例性交痛患者中2例症状消失,3例减轻;3例大腿内侧曲张静脉较前减轻。复查超声提示未见卵巢静脉主干闭塞不满意。结论穿刺导管引导的泡沫硬化剂疗法治疗卵巢静脉曲张主干闭合率较高,是微创治疗中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 标签: 静脉曲张 硬化疗法 导管插入术 外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保护策略在预防多巴胺致静脉炎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50例患者,按住院号的奇偶数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实行静脉保护策略,对照组采用传统处理方法,对两组静脉炎发生情况及治愈情况、建立静脉路次数及患者对硫酸镁湿敷的主观舒适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静脉炎发生情况及静脉炎治愈时间上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建立静脉路次数及患者对硫酸镁湿敷的主观舒适度上比较,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建立静脉路次数更少、患者对硫酸镁湿敷的主观舒适度更高。结论临床在外静脉输注多巴胺时应实行静脉保护策略,以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多巴胺 静脉注射 外周静脉 静脉炎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