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自拟清热凉血解毒方辅助治疗对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湿毒内蕴型的临床疗效和凝血机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湿毒内蕴型患儿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对症治疗,如口服激素及抗凝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口服自拟清热凉血解毒方治疗,每日1剂,早晚分服。2组均连续治疗2周后,观察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治疗前后凝血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78.9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皮肤紫癜、腹痛、便血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D-二聚体、抗凝血酶、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指标均有所改善(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清热凉血解毒方辅助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湿毒内蕴型患儿临床疗效满意,可显著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有效改善凝血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小儿 湿毒内蕴型 清热凉血解毒方 凝血机制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启脾口服液联合酪酸梭菌菌胶囊治疗儿童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脾胃虚弱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IBS脾胃虚弱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口服酪酸梭菌菌胶囊,2片/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口服启脾口服液,10mL/次,3次/d。2组均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积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80.9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腹痛、腹胀、大便次数、大便性状、黏液便、肛门排气症状积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降幅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启脾口服液联合酪酸梭菌菌胶囊治疗IBS脾胃虚弱型患儿临床疗效满意,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积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肠易激综合征 儿童 脾胃虚弱型 启脾口服液 酪酸梭菌活菌胶囊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研究麻辛平喘汤对哮喘豚鼠肺组织中IL-5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6只符合实验标准的豚鼠随机分为7组,采用卵蛋白(OVA)腹腔注射致敏与雾化吸入激发的方法建立豚鼠哮喘模型。2周后处死豚鼠,取肺组织,采用RT-PCR法检测IL-5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麻辛平喘汤高、中、低剂量组及正常对照组肺组织IL-5mRNA表达量较低,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高剂量组的IL-5mRNA表达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麻辛平喘汤可以从基因水平上调控IL-5mRNA转录。

  • 标签: 麻辛平喘汤 哮喘 IL-5 基因转录
  • 简介:目的观察丹参酮Ⅱ_A对提高小儿过敏性紫癜(HSP)血浆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水平的作用,为干预肾损害的新靶点、新手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89例HSP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_A注射液静脉滴注,2组均治疗7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血浆TFP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TFPI水平均显著上升(P<0.01),且治疗组上升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2组随访6月,对照组并发肾炎18例(40.0%),治疗组9例(2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月,2组并发肾炎患儿血浆TFPI水平经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采用丹参酮Ⅱ_A辅助治疗小儿HSP,可提高患儿血浆TFPI水平,干预肾损害。

  • 标签: 过敏性紫癜 小儿 丹参酮ⅡA注射液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肾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