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1 个结果
  • 简介:噩耗传来,王富仁先生的形象在我的脑海里却反而更加明晰起来了。作为百年来接过鲁迅启蒙火炬的领跑者之一,他的学术研究和传导的启蒙主义价值观延续了四十年,其一生已经无愧了;他与这个世界的绝决方式是那样的果敢和坚毅,却让我们这些苟活者有了些许警醒,在那些肩扛着闸门的人群中,尚有无新的启蒙者去替补这份重任。如若启蒙队伍里还有前赴后继者,富仁先生在天之灵也会像'鲁迅先生笑了'(郭沫若先生语义反用)那样欣慰的。

  • 标签: 启蒙启蒙者 启蒙者悲剧
  • 简介:近年,中国飞速崛起,其中的某些方面,让我们想起了自己的历史。中国在过去几十年中所走过的道路,在欧洲则花上了几个世纪的时间。回溯历史,我们将那段时间称为“启蒙时期”。事实上,启蒙并不是在描述可明确划定的某一历史时期,它是一个漫长的认识过程,伴有不断的反复和倒退。

  • 标签: 认识过程 历史 中国 时间 倒退
  • 简介:终于盼来了酝酿了很长时间的展览,我们等这一天已经很久了。什么是启蒙?它其实象征着我们的能力,以及一种意愿——找到新答案的意志、找到新路径的意志、我们互相交流的理解、克服谬误的意志。我们了解启蒙是一种进程和过程,因此我们把这个系列的活动叫做“启蒙的对话”。

  • 标签: 意志 时间 酝酿 谬误
  • 简介:一年多以前,我以《革命压倒民主》为题给《历史的先声》写序的时候,自以为已经想清楚了许多问题,但是反复再思考的结果,觉得至少还有一个关键的概念,或者历史事实,没有交代清楚,这就是在那篇一万多字的文章中只提到一次的“新启蒙”。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社会思潮 爱国主义 民主主义
  • 简介: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年月,人民公社的礼堂就是至高的精神殿堂。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的大事都在礼堂里演绎与传播。我的童年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恰逢人民公社的鼎盛时期。我家与大队礼堂毗邻而居。礼堂成了我童年最主要的活动、玩耍场所。礼堂是民间的文化阵地,除了浓厚的时代政治色彩,应当说是乡村的文化策源地,也是我们那个年代的孩子们的美学启蒙之地。

  • 标签: 文化阵地 人民公社 乡村政治 六七十年代 鼎盛时期 政治色彩
  • 简介:吴晗和新编韵文启蒙读物□刘毅然吴晗同志是我国当代的著名历史学家,同时也是新编韵文启蒙读物的首倡者。韵文体启蒙读物,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产生过深远和广泛的影响。尤其是《三字经》,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可惜的是,在20世纪40年代以后的一段时间,它被冷...

  • 标签: 启蒙读物 《三字经》 吴晗 韵文 批判地继承 新编
  • 简介:发韧于17、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将欧洲带进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为人类思想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也使像中国这样长期处于封建社会的国家受益,所以,很多国内外专家学者都看到了启蒙与中国的关系。在把启蒙理解为一种普遍现象、把中国思想史上特定时期出现的启蒙现象放在国际文化背景中考虑的时候,20世纪开始的中国启蒙运动作为一种政治上的、思想上的运动,也为近代中国开启了新的篇章。

  • 标签: 启蒙运动 历史坐标 中国思想史 18世纪 封建社会 专家学者
  • 简介:一、古典主义与理性原则在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中,有教养的意大利人扮演了一个辉煌的主角;而在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中,愚钝的日耳曼人则掀起了震惊整个欧洲的文化巨澜.然而到了17世纪,当南部拉丁世界的文艺复兴和北部日耳曼世界的宗教改革都渐渐趋于平静时,在地理上和文化上均处于这两大世界的结合部的法兰西却异军突起,迅速地跃升为欧洲文化天穹上的一颗最明亮的星辰.

  • 标签: 古典主义 启蒙运动 理性原则 宗教信仰 文学艺术 社交礼仪
  • 简介:献给自由的赞歌──浅析艾吕雅的《自由》张斌Resume:L'auteurdecetariticlefaituneanalysedeLiberte,l'undesplusbeauxpoemesdePaulEluard,enmettantl'accent...

  • 标签: “自由” 超现实主义 赞歌 音乐效果 表现力 文学精品
  • 简介:一场生日会2014年7月1日是指挥家余隆的50岁生日,那一天,余隆在北京保利剧院举办“余隆和他的朋友们”音乐会,郎朗压轴。郎朗的父亲郎国任说自己一开始并没有重视这次演奏,和往常一样,当郎朗在后台等待彩排时,他则悠闲坐在观众席上,前面的座位上架着一台家用DV。他拍摄郎朗已经很多年了,出于一种对任何机会郜不能放过的习惯。

  • 标签: 郎朗 自由 北京保利剧院 指挥家 音乐会 生日
  • 简介:作为确立其激进的自由理论的内在要素,情感,或者更准确地说,感受性问题在萨特的整个思想事业中占据着独特的、不可或缺的地位:它们需要被证明为是内在于我们的生存谋划的,或者说正是我们自我选择的基础谋划为感受世界的方式提供了依据;惟此,我们才能宣布对于自己的所有的存在形态的终极责任。但另一方面,正是对于作为感受性的存在论根基的基础谋划的深入考察,最终迫使萨特对其早期的自由理论做出了重要的限定和调整。

  • 标签: 触发性-感受性 自由 基础谋划 被动性 决定论
  • 简介:在各种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定性中,“启蒙运动”说无疑是最为常见的比附之一。事实上,最晚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这种比附在左翼文化人中就已经较为流行。但是,并不能简单地把“启蒙运动”阐释视为“马克思主义方案”。出于现实革命斗争的需要,共产党人对“启蒙运动”说的认同是有限度的。而且,五四启蒙传统的丰富多元性决定了用“启蒙”来描述五四历史认识主体的复杂性,以及他们所阐释出的“启蒙”内涵的丰富多元性。

  • 标签: 五四新文化运动 启蒙运动 中国共产党
  • 简介:法国是现代公民教育的发源地。启蒙思想家提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公民教育理论,试图探求培养新型的公民来改造社会。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和人们文化理念的差异,导致对公民教育的方式乃至公民教育观念本身的认识,都存在着明显的分歧,具体表现为知识传授和道德教化这两种教育内涵的对立。

  • 标签: 公民教育 教育思想 启蒙运动 法国 社会发展 启蒙思想家
  • 简介:启蒙运动是欧洲18、19世纪发生的单个的历史事件,就像展品展示给大家的样子,同时,它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这样的现象无处不在,每个时候都是可能发生的,也就是说,它是人类学上的一个定量和常量。康德说过大家已经引用得非常多的一句话,它给启蒙做了一个定义,即启蒙就是人们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

  • 标签: 常量 启蒙运动 历史事件 19世纪 人类学
  • 简介:在群星闪耀的启蒙时期,卢梭是一位"反启蒙启蒙思想家".一方面,他高举自由平等的大旗弘扬民主精神,成为被解放的时代的灵魂;而另一方面,他又对当时居于主导地位的乐观的理性启蒙观念进行了深刻反思和激烈批判.正因为如此,他成为富有争议的思想家,并形成了聚讼纷纭的"卢梭问题".

  • 标签: 卢梭 启蒙观念 民主精神 道德效果 艺术创作
  • 简介:自由撰稿人在武汉文学界有位女作家,叫胡榴明。当初我只在报刊上读过她的文章,并不知她是何许人。还是老诗人曾卓告诉我,胡榴明是已故诗人胡天风的长女,散文、随笔写得很好,常有佳作面世,是个自由撰稿人。那时,自由撰稿人这个字眼还很生疏。只知道自由撰稿人就意味着不拿工资、不靠创作补贴。是只靠稿费维持生计的自由作家。这个头衔既感到新鲜又很可贵。

  • 标签: 自由撰稿人 女作家 文学界 诗人 散文 随笔
  • 简介:萨特的存在主义是自由哲学,这已是常识。但萨特所说的自由指什么,其确切含义是什么,它与人们通常所说的自由区别何在?这方面人们常常发生混淆和误解。本文阐释了萨特哲学自由概念的产生和来源,特别是力图清晰地勾画出萨特哲学的自由概念与人们通常所说的自由的区别。笔者深信,对一种哲学的理解就是严密地分析其概念,把握其确切含义,否则就只能在朦胧和模糊中指向它,滋生混淆和误解就在所难免。

  • 标签: 自由 意识 虚无 意向性 目的 本质化
  • 简介:《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在阅读教学总目标中提出:要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阅读的能力,重视情感体验,提高理解能力。王荣生先生将其定义为'感受性阅读'。随着语文教学中儿童立场的不断凸显,'治国,得民心者得天下;教育,得童心者得天下',新的教学方式日益强调教学内容与儿童经验相结合,突出儿童在不同情境中的体验和感受,使其深度参与阅读活动来构建自身情感体验和意义世界,

  • 标签: 感受言语 生命自由 自由生长
  • 简介:高尔泰生于江苏,十五岁时,他从山里走出。自此,野性和倔强伴随他终生,他特立独行,感性天然,自由而心性率真。他做学生时就拒绝几十个人把同一个模特画得一模一样。十九岁时他自问:"为什么自己的命运,要由

  • 标签: 高尔泰 报告文学 自由 积淀说 西方美学 心性
  • 简介:普鲁士政治制度发展的独特模式源于19世纪初的改革。自由派官僚普遍赞同这样一个看法,即“自由主要是建立在行政制度而不是宪法上的”。行政制度的合理化是政治改革的关键,宪法政治则是行政改革的辅助。当行政自治方案、宪政计划遭遇普鲁士社会和历史的现状而流产之后,改革时期留下的合理的行政制度却代替“宪政自由”发挥了职能。

  • 标签: 行政制度 政治思想 19世纪上半叶 自由派 普鲁士 宪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