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5
/ 2

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合

崔晓萱

(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山东济南·250000)

摘要:中国民族音乐有着几千年的文化底蕴,运用到音乐教学中可以使学生获得审美体验,增强文化传承的自觉性。本文从民族音乐文化内涵出发,探讨在课堂中教授民族音乐的必要性,结合当前中国音乐教育现象,提出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在传承民族音乐文化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发掘民族音乐在课堂上的运用程度,推动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弘扬,提升音乐教学质量。

关键词:民族音乐;教育;文化传承

一、民族音乐的内涵

在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创造出了十分璀璨的中华文化,而民族音乐文化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类在发展进程中民族音乐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完善,它代表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和审美,它以独特的民族风格、艺术魅力反映了我国不同民族的生活以及信仰,不同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不同风格的民族音乐。民族音乐与民族发展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弘扬民族文化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有着莫大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民族音乐文化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措施。

民族音乐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核以及强力的文化支撑,它包括一个民族的诞生、发展、演变、情感,它与普通的音乐文化不同,民族音乐是随着民族在演变过程中一起成长发展的,它拥有及其浓厚的地域、民族特色。民族音乐教育是音乐教育中体现我国民族文化特色的教育内容,在音乐教育中有着重要地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最常用到的是民间歌曲教唱,民间歌曲是各民族在长期劳动生活或者社会生活中由集体创作,反映现实生活并且容易被广大人民群众掌握,能够广泛流传的一种歌唱艺术。其中大部分民歌都是以方言演唱,更好的反映了当地的历史面貌及文化底蕴。民族音乐教育包括民族特色的内容,民族特色音乐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经过民族音乐教育学生不仅在音乐素养上有所提高,还能够接触和了解到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二、音乐教育中加入民族音乐的必要性

在课堂音乐教学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是新时期音乐教育的要求,是音乐教学改革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改革方向,同时是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青少年作为国家的希望,是未来民族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加强完善对学生的音乐教育能够促进对青少年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

近年来,世界文化交流加强,西方音乐文化大量涌入的同时也对我国传统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冲击。音乐界内有些人看不起民族音乐,认为民族音乐不如西方音乐规整,进而不愿意学习民族音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虽然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发展历史悠久,音乐传承形式也较为丰富,但却缺少民族音乐的传承人。现存的民族音乐传承人大多年事已高,年轻一代的传承人屈指可数,并没有达到广泛传承民族传统音乐的标准。第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和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传承不够重视,教师在教学中重视乐理知识的教学以及演唱技巧的传授,但是对于传统音乐中的民族性音乐元素不够重视,在教学思维上没有认识到民族元素的重要性,这也是阻碍民族传统音乐传承的原因之一。由于全社会对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视程度不足,所以也缺少对于民族音乐的创新研究,因此直接导致了民族音乐发展缺乏内在动力。

如今,国家十分重视美育,陆续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这些文件的出台,意在表明要运用具有民族审美特质的资源。新课改也要求音乐教育应当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音乐课要使学生体验到音乐中表达的情感,所以利用民族音乐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是进行美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教材中的蒙古族、哈尼族民歌,能使学生感受到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教材中戏曲音乐中唱念做打均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音乐教学中也是同样的,将民族传统音乐与世界著名的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结合起来,使学生通过学习民族传统音乐了解中华民族音乐,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实际教学中融入民族文化的新路径

1.创新音乐教学方法

在学校音乐中融入民族音乐文化首先就是要创新音乐教学方法,具体是要调动学生们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在教授民族音乐的同时,注意到两者之间的联系,在让学生接受民族文化熏陶的同时,不会耽误专业知识的学习。那么该如何有效的调动学生们的兴趣,可以让学生亲自演唱民族歌曲,亲身体验演奏民族乐器,更加身临其境的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对于有一定音乐基础的学生来说,学习民族音乐可以进一步提高其演唱技巧,提升音乐审美,学习效率也可以得到提高。另外,对于对民族音乐了解较少的学生,可以采用中西结合的方式,以交响曲来演奏中国传统曲目。

2.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音乐是以感情为中心的精神活动,一首优秀的乐曲会使人得到感染,得到情感的熏陶,这就达到了真正的艺术效果。在音乐教学中,以欣赏为主体,以音乐进行“熏染”,等学生欣赏后能体会到曲子中的感情时,将唱歌、演奏乐器、讲解乐理顺理成章的穿插进去。学校广播在播送乐曲时也可以选取一定的民族歌曲、器乐曲,配合音乐课堂,可以很好的陶冶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审美。除了校园广播,还可以在校园内开设民族文化知识栏,构建民族音乐文化环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对民族文化产生亲切感,提升文化自信,从而在实践中更好的理解和演奏民族音乐。校园活动也是影响学生兴趣的重要举措,学习可以引导老师或同学表演民族音乐,参赛选手进行积极宣传,在校园中建立起传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大环境。

3.加强对民族艺术的实践

民族音乐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本民族的音乐文化,作为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对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以及发展状况展开深入研究并加以分析与探讨。在实践教学中必须要注意引导和激发学生对于不同民族音乐艺术表现形式之间差异性因素的关注与重视。同时还可以借助教学手段对其内容进行延伸拓展来实现相关教学目标以及教学任务。例如:在进行少数民族音乐作品赏析活动时可以适当将《康定情歌》融入到相关传统民歌之中并对其曲目进行适当改编以符合少数民族地区审美特点与实际情况来实现相关教学目标以及教学任务。

四、总结

民族音乐是我国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加强对学生进行民族音乐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本民族、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对中国文化艺术的认同感;有利于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增强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在音乐教学中充分运用音乐实践活动,把各少数民族优秀乐器和他们传统乐器组合在一起演奏给学生听和欣赏,使学生从中感受到中国民族文化的博大与精深。这既是一种教育手段,也是一种教育途径,还是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陶冶情操以及增强对祖国历史文化了解和热爱精神、促进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开展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于峰,卢美娜,蔡云菲.中国民族音乐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与传承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22(S1):150-151+171.

[2]张兵.我国民族音乐艺术的传承与创新[J].戏剧之家,2022(34):101-103.

[3]段文.在音乐教育中增加民族器乐内容的设想和建议[J].中国音乐教育,1994(01):14+13.

[4]曲凌玲.高校音乐教学中民族乐器资源融合的新路径[J].黑河学院学报,2022,13(08):96-98+120.

[5]王瑞.柯达伊教学法在小学阶段音乐教学中的具体化应用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