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涂片镜检及液罗氏培养检验诊断结核病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2年07月到本院治疗结核病病人共118例作为观察对象对全部病人实施涂片镜检、液罗氏培养检验,分析诊断价值。结果:罗氏培养法检查特异度为83.3%(5/6)、灵敏度为94.4%(102/108)、准确度为90.7%(107/118)均高于液涂片法检查特异度为50.00%(9/18)、灵敏度为67.86%(19/28)、准确度为77.12%(91/118),P<0.05。结论:运用液罗氏培养检验方式对结核病诊断,诊断效能较高,值得运用。

  • 标签: 痰涂片镜检 痰液罗氏培养检验 诊断价值 结核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胸术后排振动排护理方案应用效果。方法:于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我院收治76例开胸术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等量数字随机法进行研究,对照组、试验组各38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振动排护理方案,统计组间排量、SpO2水平、临床疗效。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排量、SpO2水平、临床疗效等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开胸术后患者采用振动排护理方案可提升患者排量和临床疗效,值得推荐。

  • 标签: 振动排痰护理方案 开胸术后 排痰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胸痹心痛浊痹阻型患者应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涤汤加减治疗的效果与价值。方法将本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接受治疗的120例胸痹心痛浊痹阻型患者随机分作甲组与乙组,每组60例。甲组应用西药治疗,乙组应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涤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的胸痛、胸闷以及心悸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乙组的评分依次为(0.88±0.22)分、(1.12±0.20)分、(0.95±0.16)分,分别高于甲组的(1.52±0.50)分、(2.12±0.20)分、(1.65±0.15)分,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对胸痹心痛浊痹阻型患者应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涤汤加减治疗,可显著改善胸痛、胸闷以及心悸症状,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该疗法的价值颇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胸痹心痛 痰浊痹阻型 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全程护理干预用于小儿肺炎机械振动排治疗对其液排出情况及肺部通气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1年7月接收的小儿肺炎患儿76例为研究对象,入院后以随机数字表形式均分为2组,均接受机械振动排,对照组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配合全程护理;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血气指标。结果:对比临床症状[咳嗽、肺啰音、咳痰、发热]消失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小儿肺炎 机械振动排痰 全程护理干预 肺啰音 血气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阻肺患者振动排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 50例我院于 2017年 3月至 2018年 12月期间收治的慢阻肺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分为常规组与护理,每组 25例,常规组给予人工排,护理进行振动排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 1天、 6天动脉气压指标:即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动脉血氧分压( Pao2)和排有效率。结果:比较治疗后 1天,护理组治疗后 6天 Pao2、 Paco2值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中排有效率( 96%)显著高于常规组( 76%),两组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慢阻肺患者振动排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慢阻肺 振动排痰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护理采用气管内吸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 2019年 1月 -2019年 12月收治的 26例小儿肺炎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和观察两组并分别采用传统吸联合常规护理方式和气管内吸联合针对性护理方式,对比效果。结果: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 P<0.05);护理指标方面: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 P<0.05)。结论 : 小儿肺炎护理采用气管内吸具有较好效果,可以推广。

  • 标签: 小儿肺炎 护理 气管内吸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热清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将13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吸氧、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热清注射液治疗。结果退热、咳嗽消失及肺部啰音消失情况,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93.8%,对照组总有效率81.5%,2组总有效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热清注射液具有抗病毒、抗炎作用,副作用小,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安全有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强夜间吸护理记录单,规范薄弱时间段的护理行为,避免护理缺失,减少护理纠纷,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方法将400例围手术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00例和对照组200例,实验组采用夜间吸记录单进行床边吸,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和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满意度和护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满意度达99%,护理并发症发生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夜间床边吸记录单后,病人满意度显著提高,减少了护理并发症的发生,预防护理缺失,保证了护理质量和安全。

  • 标签: 夜间吸痰护理记录单 护理缺失 护理安全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气管内吸在小儿肺炎护理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 方法: 我院儿科在 2018 年 1 月份至 2019 年 1 月份期间共接收小儿肺炎患者 100 例,并根据其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50 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临床常规护理,对照组患儿给予传统吸方式,观察组患儿给予气管吸方式,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总有效率及哭闹程度。 结 果: 观察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更高,仅少部分患儿出现哭闹( P < 0.05 ) 。 结论: 对小儿肺炎患儿来说,采用气管吸方式,可有效将总体护理效果提升。

  • 标签: 小儿肺炎 气管内吸痰 传统吸痰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阻肺患者振动排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50例我院于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慢阻肺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分为常规组与护理,每组25例,常规组给予人工排,护理进行振动排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天、6天动脉气压指标即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排有效率。结果比较治疗后1天,护理组治疗后6天Pao2、Paco2值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中排有效率(96%)显著高于常规组(76%),两组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阻肺患者振动排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慢阻肺 振动排痰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本培养在细菌学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呼吸科收治的284例患者,对其进行标本培养细菌学检查。结果284例标本共检出243株细菌,占85.56%,其中真菌分布最高,占42.96%,其次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占30.28%;84例标本分离的细菌,草绿色链球菌最多,占27.11%,其次为类产硷假单胞菌11.27%,肠杆菌10.56%。结论通过标本的细菌学检验,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痰标本 细菌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培养在细菌学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到我院治疗的72例病患进行分析,将其分成四组对照A组、研究A组、研究B组、对照B组,对照A组使用自然采集方法,而研究A组使用改进的标准采集方法;对照B组病患在采集谈标本前曾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研究B组没用使用抗生素。两组采集方法和研究A组相同。结果对照A组标本经过检验合格率是34.33%,病原菌阳性率是38.89%;研究A组标本经过检验后分别为58.33%、75.57%,对比对照A组和研究A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对照B组标本经过检验病原菌阳性率是43.89%,研究B组为68.89%,对比研究B组和对照B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严格按照标准方法所采集标本经过检验后可以提高病原菌阳性率,为临床治疗和诊断提供有利的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内吸在小儿肺炎护理的应用效果,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患者,共9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随机分成2组,一组为研究组,患者47例,给予该组患者气管内吸,并采用护理干预措施进行临床护理;另一组为对照组,患者45例,给予该组患者传统的吸方式(经鼻、口吸),并采用常规性护理法进行临床护理。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吸方式相比,气管内吸在治疗小儿肺炎,有其更为显著的治疗优势,且对小儿肺炎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气管内吸痰 小儿肺炎 护理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气管内吸在小儿肺炎护理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 方法: 我院儿科在 2018 年 1 月份至 2019 年 1 月份期间共接收小儿肺炎患者 100 例,并根据其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50 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临床常规护理,对照组患儿给予传统吸方式,观察组患儿给予气管吸方式,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总有效率及哭闹程度。 结 果: 观察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更高,仅少部分患儿出现哭闹( P < 0.05 ) 。 结论: 对小儿肺炎患儿来说,采用气管吸方式,可有效将总体护理效果提升。

  • 标签: 小儿肺炎 气管内吸痰 传统吸痰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振动排护理在慢阻肺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56例慢阻肺患者,数字表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常规护理联合振动排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肺功能监测指标、患者的满意度、每天排量。结果:实验组肺功能监测指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每天排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阻肺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联合振动排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增加患者的排量,改善肺功能和提高满意度。

  • 标签: 振动排痰护理 慢阻肺患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工膨肺吸在机械通气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的研究对象为我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内所收治的50例机械通气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液引流,观察组采用人工膨肺吸,对比两组呼吸气道阻力和血气分析指标、机械通气时间以及肺不张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呼吸气道阻力和血气分析指标、机械通气时间以及肺不张的发生率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膨肺吸在机械通气患者具有较高的应用效果,值得临床研究和推广使用。

  • 标签: 人工膨肺吸痰 机械通气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热清注射液是采用中药指纹图谱检测标准生产的,具有抑菌、抗病毒、抗炎、解热、祛痰、镇咳、镇惊及镇静作用的国家中药二类新药。本文就热清注射液在儿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培养在儿童支气管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9月—2016年4月出院的儿童支气管肺炎患儿的培养所取标本合格程度,培养阳性率,以及所培养出的细菌与临床吻合度。结果对送检的458份标本进行分级结果A级标本128份,细菌培养阳性53份,阳性率41.41%,临床吻合率75.47%,B级标本140份,细菌培养阳性40份,阳性率28.57%,临床吻合率80.00%,C级标本123份,细菌培养阳性33份,阳性率26.83%,临床吻合率60.61%,D级标本67份,细菌培养阳性9例,阳性率13.43%,临床吻合率66.67%,四组标本细菌培养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A组最高,D组最低,四组标本细菌培养结果临床吻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培养在儿童支气管肺炎的临床价值有限,对于治疗效果不佳的患儿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痰培养 儿童 支气管肺炎 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