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培养的标本合格率。方法建立品管圈,调查并讨论分析影响培养的标本合格率的因素,并通过相应手段进行改进。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培养的标本合格率从88.2%升至94.87%,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实行品管圈活动后,检验人员的业务能力、责任心、对专业知识学习的意愿、团队合作能力及沟通能力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结论品管圈提高了培养的标本合格率,并且提高了检验质量。

  • 标签: 品管圈 痰培养 标本合格率
  • 简介:目的:通过液直接涂片镜检法、液浓集涂片镜检法进行比较,从而评估其诊断价值,进而为日常临床检查方法提供一个客观有效的参考,探讨操作简单、阳性率高的涂片查结核抗酸杆菌方法。方法:采用直接涂片法和浓集涂片法,检测32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内抗酸杆菌,并进行比较。结果:结核抗酸杆菌检出率,浓集涂片法为71.87%,直接涂片法为34.37%。结论:浓集涂片法内结核杆菌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直接涂片法。

  • 标签: 结核抗酸杆菌 浓集涂片法 直接涂片法 阳性率
  • 简介:在危重病人的救治工作,吸是有效维护人工气道通畅、保证足够的通气和充分气体交换的关键措施。为了提高吸效率、减少吸引起的并发症,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密闭式气管内吸术(closedendotrachedsuctioning,CS),现将其在ICU的应用及管理综述如下。

  • 标签: 吸痰术 ICU 气管内 密闭式 管理 救治工作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密闭式吸在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应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随机 抽取 2019 年 8 月至 2020 年 5 月在本院重症监护病房 住院的需要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 200 人次 ,按数字分类法 分为两组。用呼吸机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后,对照组采用开放式吸管进行吸,而观察组则采用密闭式吸器进行吸,比较两种方法吸后血氧饱和度、 心率 及呼吸频率 等指标的差异。结果:发现密闭式吸法在维持血氧饱和度、减少心率及呼吸频率波动、 简化操作程序等方面均优于开放式性吸法。结论:密闭式吸较开放式吸有明显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

  • 标签: 密闭式吸痰 人工气道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科人工气道患者吸时吸管插入的有效安全深度。方法将6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吸管插入深度为吸管插入气管内直到遇到阻力后上提0.5—1cm,观察组采用改良深部吸方式,即吸管头端插至气管插管或气切套管长度后再插入l~2cm。观察两组患者心率、血压、指测血氧饱和度、潮气量及气道峰压的变化情况.以及以及出现刺激性咳嗽、黏膜损伤出血、痂堵塞情况。结果与对照纰比较,观察组患者指测血氧饱和度增加值,潮气量增加值。气道峰压降值在吸前lmin和吸后10min明显升高(6.6土2.1)%比(5.3土1.4)%,(206.3±26.9)ml比(190.2±21.8)ml,(15.8±4.9)cmH,O比(12.7士3.6)cmH20j,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2,2.28,2.50;P均<0.05);心率、血压的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现刺激性咳嗽、黏膜损伤出血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痂堵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深部吸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选择。

  • 标签: 机械通气 安全 有效 吸痰深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吸术在重症肺部感染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8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肺部感染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发分为两组,20例患者采用常规内科治疗,作为对照组,20例患者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吸术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恢复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6.14±1.24d,对照组为9.98±2.34d,P<0.05;观察组患者体征消失时间12.63±5.51d,对照组为19.57±6.38d,P<0.05;观察组患者血常规恢复正常时间11.93±4.33d,对照组为17.03±4.21d,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4.39±2.88d,对照组为20.69±3.25d,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0.00%,对照组为60.00%,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吸术可有效提高重症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且治疗后患者疾病体征恢复时间较快,疗效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 重症 肺部感染
  • 简介:随着医学的发展,气管切开术已被广泛用于临床各科。我院艾滋病科成立于2005年,需要治疗的患者逐年增加,应用机械通气的重症气管切开患者也越来越多,保持机械通气治疗效果,吸必不可少,我院于2009年1月开始实行密闭式吸,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 标签: 封闭式吸痰管 艾滋病 气管切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密闭式吸在脑出血患者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618例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吸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1例行开放式吸,研究组287例行密闭式吸。对比两组患者.多重耐药菌(MultipleResistantBacreria.MDRB)的感染率及MDRB检出菌株数。结果密闭式吸患者MDRB的感染率及MDRB检出菌株数明显低于开放式吸。讨论密闭式吸在脑出血患者机械通气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MDRB的感染率及MDRB检出率,加强院感防控效果,缩短患者住院天数,节约了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密闭式吸痰 机械通气 护理研究
  • 简介:摘 要:目的 本文旨在探究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以及应用价值,分析将其应用在初治阳肺结核护理的价值体现并做详细阐述。方法 研究对象的筛选基于纳入与排除标准,以随机抽取的方式在我院2020.12月-2021年3月间择46例初治阳肺结核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已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参照组,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认知水平、生活能力、服药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情况做详细的调查问卷,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验组护理效果较参照组显优,引用统计学将其数据予以分析,其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认知水平、生活能力评分均显高且服药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较参照组均有所提升,检验结果均具有差异性,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 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初治阳肺结核护理,其效果较为理想且具有较高可行性,有助于提高患者认知水平以及生活能力,从而大幅提升了患者用药的依从性,有效缩短住院时间,进而促进了身体的恢复,同时也提升了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初治痰阳肺结核 价值体现 影响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检测方法和不同检测标本在结核杆菌检测结果的意义。方法选取本科室收治的初次我院就诊并临床诊断符合“肺结核”标准的158例患者的液和肺泡灌洗液,对所有的标本均进行两次抗酸染色涂片、两次快速培养检测结核杆菌(1次及1次以上阳性均记为阳性)。结果1.快速培养法的结核杆菌检出率高于抗酸染色涂片法;2.肺泡灌洗液的结核杆菌阳性率均高于液。结论快速培养法是临床工作确诊结核病的首选方法,肺泡灌洗液能有效提高肺结核的诊断率。

  • 标签: 结核 肺泡灌洗液
  • 简介:目的:探讨ICU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使用组合吸管进行口腔护理的效果。方法:将118例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试验组62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棉球擦洗法;试验组使用组合吸管达到口腔冲洗与擦拭结合口腔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口腔清洁度、153腔溃疡发生率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口腔清洁度优于对照组,且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管插管患者采用组合吸管的方法进行口腔护理,提高了口腔的清洁度,有效地降低了VAP的发生。

  • 标签: 组合吸痰管 气管插管 口腔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密闭式吸在新生儿机械通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4月至2021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100例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开放式吸,观察组患者实施密闭式吸,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吸操作时间(85.43±7.29)s,明显短于对照组操作时间的(130.53±19.52)s,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吸前HR和SPO2相比无明显差异,吸后观察组患者的HR和SPO2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采用密闭式吸处理,可操作性很强,有很较高的适用性。

  • 标签: 密闭式吸痰 机械通气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新生儿肺炎排过程中体位与气道护理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样本时,从本院在2018年1月-2021年1月间诊治的新生儿肺炎患者,抽取40例参与到此次研究,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护理的方案干预,研究组患者则需要增加体位及气道护理的方案进行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生命体征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在两组患者不同方案干预下,研究组患者通过采用体位及气道护理的方案开展干预后,在心率、呼吸频率以及血氧饱和度方面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

  • 标签: 体位护理 气道护理 新生儿肺炎 排痰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诱导细胞学检查用于慢性咳嗽病因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22年1月-2022年6月的慢性咳嗽无患者53例,在其病因诊断结合诱导细胞学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53慢性咳嗽患者诱导细胞学检查成功50例,成功率为94.3%;不良反应发生1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9%。50例诱导细胞学检查成功者得到明确诊断者46例,明确诊断率为92.0%;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为(0.4±0.9)%,中性粒细胞水平为(37.5±20)%,巨噬细胞水平为(58.8±21)%,淋巴细胞水平为(1.0±1.1)%。结论 诱导细胞学检查用于慢性咳嗽病因诊断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深入研究和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诱导痰细胞学检查 慢性咳嗽 病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予以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循证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采集2021.1.1-2022.12.31期间本院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76例,将其在随机数表下1/1划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循证护理;统计2组并发症发生率及脱机时间。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脱机时间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循证护理 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吸痰 并发症
  • 简介:【摘要】 目的 此文详细分析ICU机械通气患者采用人工气道吸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ICU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期间临床护理方法不同将患者分组,等分成研究组(人工气道吸护理)及参照组(常规护理),针对性记录患者身体相关指标、并发症等数据,以此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患者呼吸频率、心率、动脉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各项指标护理前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各项指标对比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人工气道吸护理的临床应用,可改善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功能及肺功能,优化血气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有效吸,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ICU 机械通气 人工气道 吸痰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热清注射液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热壅肺证)的疗效;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病例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如氧疗、抗炎、解痉等,治疗组加用热清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两组患者疗程均为2周。结果与单纯西医治疗相比较,热清联合西医西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热壅肺证)的临床有效率明显提高、有统计学意义,对CRP等炎症指标血气分析指标等有显著改善作用,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热清联合西药治疗可明显减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咳嗽、咯痰、胸闷等症状,改善CRP炎症指标及血气分析等指标。

  • 标签: 痰热清注射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痰热壅肺证 疗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