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24小时尿蛋白定量标本留取合格率,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方法对比我科运用“品管圈”管理工具前后3月的尿蛋白标本留取合格率,患者平均住院日及医疗费用。结果运用“品管圈”管理工具后尿蛋白标本留取合格率由76.7%提高至97.1%,平均住院日下降6小时,平均住院费用下降93元/人。结论运用品管圈管理方法能有效提高24小时尿蛋白定量标本留取的合格率,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

  • 标签: 肾病内科护理品管圈 24小时尿蛋白定量 标本留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任爱仙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3-06-23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11期
  • 机构:德宏州人民医院,云南 芒市 678400
  • 简介: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结合24h动态心电图监护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方法:从我院心内科2020年1月-2022年12月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选取出200例,并按随机分步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结合24h动态心电图监护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情况、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情况、心律失常发生率情况、以及护理效果和满意度情况。结果:进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与参照组相比,其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分值较高(P<0.05);观察组与参照组相比,其心律失常发生率较低(P<0.05);观察组与参照组相比,其心绞痛量表评分分值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与参照组相比,其护理效果以及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结合24h动态心电图监护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其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冠心病的功能状态和生存质量、护理效果以及满意度,显著减少心律失常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使整体治疗效果得到提高。

  • 标签: 预见性护理;24h动态心电图监护;冠心病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应用于中老年心血管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山东省莱西市市立医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年龄≥60岁的45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作为老年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年龄在40~60岁间的45例中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中年组,分别对其进行24h不间断动态心电图监测,观察2组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以及心电图特征。结果老年组发生无症状心肌缺血几率高于中年组患者,而有症状缺血发生率则低于中年组(P<0.05)。在000~800时段老年组ST段异常率明显高于中年组(P<0.05)。老年组患者各类心率失常的发病率也明显高于中年组患者(P<0.05)。结论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对检出和评价患者的心律失常具有独特的作用。对心律失常可作出准确定性和定量诊断,对患者病情判断、评价预后及治疗选择提供重要依据,从而有效控制和防止心肌梗死和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能全面准确反映患者在不同状态下心肌供血情况,尤其是对无痛性心肌缺血诊断起着独特作用,便于疾病的更好治疗和预后管理。

  • 标签: 中老年 动态心电图监测 心律失常 心肌缺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深Ⅱ度烧伤后24h内进行削痂术在老年患者中的疗效,并进一步分析其对患者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对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0月期间医院收治的75例老年深Ⅱ度烧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患者的不同削痂时间分为对照组35例、早期组40例。对照组患者为烧伤3~5d接受削痂治疗,早期组患者烧伤24h内完成削痂治疗。结果早期削痂治疗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早期组一次性植皮成活率达到92.5%,并发症发生率为15.0%,均优于对照组P<0.05;削痂治疗5d时,早期削痂组患者在TNF-α、IL-8、IL-10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烧伤24h内进行削痂治疗明显能改善深Ⅱ度烧伤老年患者的炎性反应现状,避免了创面加深,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

  • 标签: 深度烧伤 早期 削痂 炎性反应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脑卒中偏瘫病人康复护理中使用24h姿势管理的效果和预后情况。方法 用2020年8月-2021年8月院内收治的6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均分两组,各32例。参照组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进行24h姿势管理,比较相关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比参照组的相关评分和护理满意度高,显示差异性(P<0.05)。结论 融入24h姿势管理的康复护理能促进患者好转,相关评分等能改善预后情况,护理影响力大,可推广。

  • 标签: 24h姿势管理 脑卒中偏瘫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4h动态心电图在起搏器植入患者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我院110例植入起搏器的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实验时间的起止点分别是2022年4月、2023年5月,采取1:1等比例法分成研究组与参照组,依次给予两组患者24h动态心电图诊断、常规12导联诊断,记录并对比2组患者心律失常检出率。结果:研究组心律失常检出率是78.18%,参照组检出率是30.91%,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在诊断起搏器植入患者心律失常时,24h动态心电图的应用效果较好,应该进一步推广和运用。

  • 标签: 24h 动态心电图 起搏器植入患者 心律失常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24h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且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被确诊的120例冠心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心电图、24h心电图检查,分析两种心电图检查方法对心律失常的检出情况,计算两种心电图检查方法对心律失常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并比较两种心电图检查方法对不同心律失常表现的检出率。结果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69.52%、33.33%、65.00%,24h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2.86%、73.33%、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心电图比较,24h心电图对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及三联律、室性期前收缩成对、房性期前收缩二联及三联律、房性期前收缩成对的检出率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在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中,采用24h心电图诊断的准确性较常规心电图更高,其诊断价值显著,可作为冠心病心律失常的首选诊断方法。

  • 标签: 冠心病 心律失常 常规心电图 24 h心电图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4h动态心电图在起搏器植入患者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24h动态心电图夜间ST-T改变诊断冠心病的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本文观察主体为82例疑似冠心病患者。均接受冠脉造影检查、24h动态心电图诊断,并根据夜间ST-T段有无改变进行分组探讨,包括改变组、未变组,同时以冠脉造影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其特异性、敏感性、检出率。结果:改变组检出率高于未变组(p0.05)。结论:临床检查冠心病患者过程中,24h动态心电图夜间ST-T改变诊断效能高、操作简单、无创、成本低、患者易接受,但是无法取代冠脉造影。

  • 标签: 24h动态心电图 ST-T改变 冠心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抗青光眼眼药对开角型青光眼24h眼压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在我院治疗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纳入时间: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随机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观察组患者采取拉坦前列腺素滴眼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噻吗洛尔滴眼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时间。评定患者24h眼压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基线眼压、随机眼压降低和平均眼压降低,均相当,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眼压峰值降低,高于对照组,P<0.05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24h眼压波动,小于对照组,P<0.05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可将拉坦前列腺素作为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首选治疗药物进行推广。

  • 标签: 抗青光眼眼药 开角型青光眼 24h眼压 产生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VITROS950测定24h尿液蛋白加二甲苯做防腐剂对结果是否有干扰。方法通过测定新鲜尿液的尿蛋白浓度作为对照,测定室温放置24h后尿液与添加了二甲苯的尿液中的尿蛋白的值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结果VITROS950测定24h尿蛋白时,未使用防腐剂和使用防腐剂的标本测定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干化学方法测定24小时尿蛋白时可以添加二甲苯作为尿液防腐剂。

  • 标签: 尿蛋白 防腐剂 二甲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24h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早期诊断及应用价值,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其对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检出价值。结果120例患者中,出现无症状心肌缺血共78例,而有症状心肌缺血为42例,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发作持续时间更长,ST段改变更多,与有症状心肌缺血患者比较p<0.05,结论对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给予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值得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无症状心肌缺血 24h动态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重症胰腺炎患者24h出入量记录正确率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中医科10名护士组成“太极圈”,确立“提高重症胰腺炎患者24h出入量记录正确率”为活动主题,运用品管圈手法进行现况调查、原因分析、对策拟定,实施各项对策。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重症胰腺炎患者24h出入量记录正确率由活动前33%提高到84.6%。结论品管圈对提高重症胰腺炎患者24h出入量记录正确率是切实可行的,同时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 标签: 品管圈 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 24h出入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24h食管pH-阻抗联合监测用于胃食管反流病诊断鉴别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7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患有或怀疑患有胃食管反流病的134例患者,采用24h食管pH-阻抗联合监测及上消化道内镜对其进行检测,根据患者DeMeester评分及SI结果是否≥14.72及50%,将其分为GERD组及非GERD组。比较两组相应指标。结果GERD组患者48例,非GERD组患者86例,且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差异(P>0.05)。24h食管pH监测指标中,pH<4时间、反流5min以上次数、pH<4,pH>7及液体反流、食团清除时间及DeMeester评分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论通过将24h食管pH-阻抗联合监测用于胃食管反流病诊断,通过将pH<4时间及长于5min反流次数等指标相结合,能够有效判断胃食管反流病,效果显著。

  • 标签: 24h食管pH-阻抗 监测 胃食管反流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律失常诊断过程中应用24h动态心电图效果及其灵敏度、特异性表现差异。方法:从我院2022年接受的冠心病患者中随机选取120例根据检验方式进行常规心电图检验和24h动态心电图检验,对比二者的诊断效果和灵敏度、特异性。结果:动态组患者诊出率高于对照组,灵敏度和特异性表现高于常规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24h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心律失常上的表现更好,检出率更高,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24h动态心电图 心律失常 灵敏度 特异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及对24h出血量影响。方法:整理2018年1月到2019年12月入院并自愿加入实验的96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以随机法分为对照组(48例)、观察组(48例),对照组给予缩宫素+子宫按摩,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入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对比两组止血效果、产后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2h出血量、24出血量、止血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恶露时间、术后月经量以及术后月经周期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实施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可以控制2h24h出血量,缩短出血时间,对产后恢复也起到积极作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出血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及对24h出血量影响。方法:整理2018年1月到2019年12月入院并自愿加入实验的96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以随机法分为对照组(48例)、观察组(48例),对照组给予缩宫素+子宫按摩,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入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对比两组止血效果、产后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2h出血量、24出血量、止血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恶露时间、术后月经量以及术后月经周期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实施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可以控制2h24h出血量,缩短出血时间,对产后恢复也起到积极作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出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