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24h尿蛋白定量24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联合检测来判断肾早期损伤。方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做24h尿蛋白定量的同时,检查24h尿微量白蛋白。结果24h尿蛋白定量24h尿微量白蛋白24h尿蛋白24h尿微量白蛋白同时阳性的阳性率分别为47.9%、22.1%、21.1%,。结论尿微量白蛋白是肾损伤的早期敏感指标,它反应早期肾功能受损的情况,当尿中发生了蛋白尿,即一次24h蛋白定量超标时,不一定能判断肾功能是否受损,但如果同时尿微量白蛋白也升高,则发生肾脏病变的可能性极大。所以这两个项目一起做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检验中推广。

  • 标签: 24h尿蛋白定量 尿微量白蛋白 早期肾损伤
  • 简介:目的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以改进小儿24h尿蛋白定量标本的采集质量.方法分析40例小儿24h尿蛋白定量标本采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方案.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小儿24h尿蛋白定量标本合格率显著提高,并提升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结论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提高了小儿24h尿蛋白定量标本采集质量,有效保证了临床检验、诊断的顺利进行.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24h尿蛋白 标本采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动态血压(24h)检查中晨峰血压与相关指标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动态血压检测394例,根据晨峰血压与相关指标(日间平均血压、年龄、性别)进行配对比较分析。结果全部对象的不同血压组收缩期晨峰血压增高与日间平间收缩压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5)。晨峰血压在不同年龄组中和不同性别组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血压检查中晨峰血压随着日间平均收缩压水平增高而增高,与年龄、性别无明显关系。

  • 标签: 动态血压检测 晨峰血压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动态血压(24h)监测中日间首次血压在日间平均血压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动态血压检测440例,对日间首次血压与日间平均血压进行配对比较分析。结果全部对象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日间首次血压均数明显高于日间平均血压(P<0.01)。首次血压增高组和降低组的均数比较平均血压的均数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动态血压监测(24小时)中首次血压存在“白大衣效应”和“逆白大衣效应”的双向效应

  • 标签: 动态血压检测 首次血压 高血压 诊室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4h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测价值。方法对78例心律失常患者行常规心电图及24h动态心电图检测,评价动态心电图的价值。结果24h动态心电图对多种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结论24h动态心电图可检测心律失常发生的种类、发作的频率,可提供心律失常与日常活动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可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从而正确指导治疗。

  • 标签: 24h动态心电图 心律失常 常规心电图
  • 简介:通讯作者覃西,教授。摘要目的探讨尿ALB,α1-MG和IgG及轻链(κλ)检测在慢性肾脏病(CKD)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8月至2012年11月健康者24例,同期住院慢性肾衰患者(CKD4期和5期)33例,肾病综合征患者(CKD1期和2期)21例,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晨尿ALB,α1-MG和IgG及轻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慢性肾衰(CRF)和肾病综合征(NS)患者尿ALB,α1-MG,IgG及轻链(κλ)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01);CRF患者尿α1-MG含量高于NS患者(P=0004),尿ALB的含量低NS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01),CRF与NS患者尿IgG及轻链(κλ)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RF和NS患者尿ALB,α1-MG和IgG及轻链(κλ)含量增高,反映患者可能同时存在肾小球和肾小管的损伤,CRF患者肾小管损伤较重,对慢性肾脏病诊断、治疗和病情监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肾病综合征 慢性肾衰 尿蛋白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patients with urinary protein composition analysi
  • 简介:患了糖尿病后,预防其并发症非常重要。而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是导致肾功能衰竭最重要的病因。据统计,糖尿病患者中15%死于肾功能衰竭。因此必须重视对糖尿病肾病的防治,而定期化验尿液作尿蛋白检查,可以早些发现糖尿病肾病。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尿蛋白 患者 慢性并发症 肾功能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蛋白结合尿酶(NAG)检测在早期药源性肾损害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近年来在我院检验科进行尿蛋白和尿酶(NAG)测定的89例临床资料,其中发生药源性肾损害的46例为A组,健康体检者43例为正常对照B组。尿蛋白检测采用干化法,尿酶(NAG)检测采用终点比色法。结果肾损害A组中尿白蛋白检出阳性率71.7%,尿酶(NAG)检出阳性率78.3%,两项指标联合检测中至少有一项及以上阳性的检出阳性率91.3%,肾损害A组阳性检出率远高于健康对照B组(P<0.01)。结论尿蛋白检测简单、实用,尿酶(NAG)检测可靠性高,二者结合对于诊断早期药源性肾损害非常有价值。

  • 标签: 药源性肾损害 尿蛋白检测 尿酶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蛋白指标检测在老年高血压性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6例老年高血压性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来我院体检的79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取散射比浊法测定两组尿微量蛋白(mALB)、尿转铁蛋白(TRF)、尿al微球蛋白(al-MG)、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及免疫球蛋白(IgG)。结果观察组中高血压Ⅰ期患者mALB、TRF等尿蛋白观察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Ⅱ期患者尿蛋白观察指标均明显高于Ⅰ期患者(P<0.05),Ⅲ期患者尿蛋白观察指标均明显高于Ⅱ期患者(P<0.05)。结论尿蛋白指标是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性指标,其水平高低与高血压严重程度显著相关,对判断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尿蛋白指标 老年高血压性肾病 临床意义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病理类型肾病综合征(NS)患者尿蛋白对肾小管上皮细胞(RTECs)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进一步明确尿蛋白所致肾小管-间质损害的机制.方法:(1)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膜性肾病(MN)、微小病变肾病(MCN)三种不同病理类型的NS患者尿液中提取尿蛋白,经成份分析、灭菌等处理后以0.5mg/ml、1.0mg/ml、2mg/ml、4mg/ml、8mg/ml浓度分别刺激体外培养的HK-2细胞,另设空白对照组.(2)MTT法检测不同病理类型NS患者尿蛋白刺激后细胞的增殖情况.(3)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实验检测不同病理类型NS患者尿蛋白的细胞毒作用.(4)WesternBlotting法检测Fas蛋白表达.结果:各病理类型所提取的尿蛋白成分相同,主要为白蛋白、转铁蛋白、IgG等,但各病理类型组成比例不同;肾小管上皮细胞MTT值低浓度有明显增殖作用,高浓度时细胞过度增殖则导致凋亡;肾小管上皮细胞LDH释放率和Fas蛋白的表达水平随尿蛋白浓度的升高而升高;以上各项检测指标中FSGS患者尿蛋白对HK-2细胞的作用最强,MN次之,MCD最弱.结论:在体外条件下,尿蛋白对RTECs呈剂量依赖性的细胞毒作用,低剂量尿蛋白诱导RTECs异常增殖,较高剂量尿蛋白可诱导RTECs凋亡;除尿蛋白的量决定了损伤严重程度外,尿蛋白的性质也决定了损伤的严重程度.

  • 标签: 尿蛋白 肾小管上皮细胞 增殖 凋亡 Fas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AMI血清或血浆心脏特异肌钙蛋白I的动态变化与病情监测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30例AMI入院患者和120例正常人血清中cTnI结果与CK-MB对比。结果AMI时血清中cTnI升高时间较早,持续时间更长,对心肌细胞损伤诊断的准确性、灵敏性和特异性均优于心肌酶。结论cTnI的定量测定对急性心肌梗死特别是小灶性AMI诊断、治疗、预后评估、病情监测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心脏特异肌钙蛋白I 急性心肌梗死 磁微粒免疫发光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与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体液免疫水平的差异以及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尿蛋白与体液免疫水平的关系。方法对106例经肾活检确诊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患儿及64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采用年龄段分组进行比较;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测定其24小时尿蛋白水平,并与体液免疫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各年龄段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组患儿的血清IgG、IgA水平均显著低于同年龄段紫癜患儿,而IgM,C3、C4水平组间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的血清IgG水平与24小时尿蛋白水平密切负相关,IgM与24h尿蛋白水平正相关,而IgA、C3、C4水平与24h尿蛋白水平没有相关性。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体液免疫水平紊乱,当累及肾脏时血清IgG、IgA水平下降且IgG、IgM与尿蛋白有相关性。

  • 标签: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过敏性紫癜 体液免疫水平 尿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金水宝和肾炎康复片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对2011年~2012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71例DN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较之治疗前,加用金水宝和肾炎康复片前后BUN、Scr、Ccr及24h尿蛋白定量均有明显改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金水宝和肾炎康复片治疗DN,可有效降低尿蛋白,并保护肾功能,值得深究推广。

  • 标签: 金水宝 肾炎康复片 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蛋白指标检测在老年高血压性肾病中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收集73例老年高血压性肾病患者(观察组)和45名健康体检人员(对照组)晨尿,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转铁蛋白(TRF)、尿a1-微球蛋白(a1-MG)及免疫球蛋白(IgG)的含量。结果高血压患者尿微量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Ⅱ期和Ⅲ期患者尿微量蛋白含量均明显高于Ⅰ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Ⅲ期患者尿微量蛋白含量显著高于Ⅱ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患者尿mALB、a1-MG、TRF及lgG阳性率随血压升高而逐步升高,由此说明,高血压病情程度越严重,其尿蛋白指标检测阳性率也也越高,高血压等级与尿蛋白指标检测阳性率呈显著相关性。结论尿微量蛋白是老年高血压性肾功能损害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对防治高血压性肾病的发生及发展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尿蛋白指标 老年 高血压性肾病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对目前我国医院中2型糖尿病患者尿蛋白的排泄率与肌酐清除率的关系进行了解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内科在2010年3月~2012年5月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其意愿收集患者早晨未饮用任何物质的晨尿,对患者晨尿中的白蛋白/肌酐的比值,并在测算其比值的同事,对患者的血肌酐中的清楚率进行计算,观察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身体数值。结果对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检验的结果发现,血肌酐中的肌酐清除率<60ml的患者有60例,白蛋白/肌酐比值升高的患者有50例,44例2型糖尿病患者白蛋白/肌酐比值与肌酐清除率的比值呈现出了一种不一样状态,并且两者产生的偏差是比较大的。结论在对2型糖尿病患者晨尿进行检查时,除了需要检查患者的尿蛋白的排泄率,还需要检查肌酐清除率,这样能够尽早的知晓患者的基本病症,并早一步的制定出治疗方案。

  • 标签: 2型糖尿病 尿蛋白 肌酐清除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病理性黄疸早产儿总胆红素和血肌钙蛋白cTnI在治疗前后的变化以了解胆红素对早产儿心肌损害情况。方法在临床上选择患病理性黄疸的早产儿24例作为观察组,选择22例正常早产儿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例均排除窒息史、胆道闭锁,无败血症、颅内出血及先天性心脏病等。抽取干预前后外周静个脉血2ml,分别比较肌钙蛋白变化情况。结果1.观察组肌钙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2.观察组干预前后肌钙蛋白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病理性黄疸的早产儿存在心肌损伤的几率比正常早产儿高;黄疸不是早产儿心肌损伤的主要原因。

  • 标签: 早产儿 病理性黄疸,肌钙蛋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意义及用药指导。方法采用九强公司免疫透射比浊法分别测定54例60-72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52例60-75岁非高血压患者的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并做比较。结果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异常者明显高于老年非高血压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异常检出率较高,所以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有助于发现早期的肾脏损害,若不重视则有发生肾衰竭的危险。故对临床正确使用治疗高血压的药物,防止肾损伤的加重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尿微量白蛋白 高血压 肾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尿干化学与显微镜检查红细胞、白细胞的以及尿蛋白磺基水杨酸法的方法差异。方法200例患者的标本应用尿干化学检测,200例患者中全部标本应用显微镜检查,并进行分析。结果对比显示,采用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查的结果存在一定差异。结论干化学分析法与显微镜镜检两者结合是尿常规检测的最佳方法。

  • 标签: 尿液 干化学法 显微镜镜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