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道教作为一种信仰共同体具有社会心理的性格特征,其中道士是该共同体的核心人员,在内群认同与外群认异的两端都具备明确的道教群体身份资格。道士的性格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道教的整体性格。此项研究以道教界最高学府中国道教学院师生为研究样本,对比当代大学生样本,通过迈尔斯-布里格斯个性分析指标(MyersBriggsTypeIndicafor,MBTI)等工具测量其性格,并结合历史文献梳理,呈现道教文化认同与性格相互作用的基本心理机制。

  • 标签: 道教 性格 认同
  • 简介:本世纪以来,我国内地的道教研究重心,逐渐从比较侧重于历史文献、哲学史、思想史等议题的宏观发挥转向兼顾历史文献梳理和田野调查,来综合研究地方道教的历史传承和思想特色,尤其重视道教科仪和地方宫观庙堂的微观研究,其问题意识更为明确,特别是历史学与人类学方法的有机结合,给区域道教的研究带来了活泼的气象。

  • 标签: 道教研究 道教史 山东 历史文献 人类学方法 田野调查
  • 简介:<正>青年学者蒲亨强的力作《道教与中国传统音乐》一书已由台湾文津出版社出版,这是目前国内外研究中国道教音乐的第一部专著。道教音乐是产生和发展于中国本土的、既与传统音乐诸品种有着密切血缘关系,又具有独特宗教神韵的音乐品种,其中还蕴含着极为丰富的艺术、哲学、美学、文化和历史价值。道教音乐研究作为音乐学和宗教学相结合的一个领域,近年来已为诸多传统音乐学者提上研究日程,也日益引起海外学人的重视。该书作者有着较长时期从事中国传统音乐教学和研究的基础,近年来尤致力于道教音乐的研究。自1984年考察武当山道教音乐以来,作者不避酷暑寒冬,不辞旅途辛苦,参访各地道教名山宫观,搜集有关音响和文

  • 标签: 道教音乐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音乐研究 音乐教学 音乐学 音乐形态学
  • 简介:今天,我们生活于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在这样的全球化的境遇中,有着近二千年历史的中国道教的发展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道教怎样去面对机遇与挑战?如何在新世纪对人类的文明与和平事业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无疑是应该认真研究的问题。

  • 标签: 道教戒律 全球化 境遇 中国道教 和平事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欣逢盛世,中国道教协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道家道教研究中心、华夏出版社于1996年组织发起对道藏经典进行整理编校,编修成一部新的传统而实用的道藏,定名为,这是继明正续道藏经编纂以来新的一次大规模整理,是盛世修典传统的继续,得到了教内外的大力支持.本人有幸参与并受命组织这件为道教界和社科文化界关注的大事,这对我来说不仅是荣幸和责任,更重要的是使我对道藏和道教经书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进一步的认识,在这五年多的时间里,整理编校工作已近完成.

  • 标签: 道教文化 《中华道藏》 道经 神仙信仰
  • 简介:闽北道教圣地南平市马站圣公殿已经声名在外,不仅香火鼎盛,而且游客如云,使海内外信众引颈。我来到圣公殿,是在一个美丽的秋天。我想乘采风之机前往探访这座群仙聚集的仙观,也好染了一身仙气。

  • 标签: 圣公殿 中国 福建 道教 宗教信仰 建筑风格
  • 简介:十二、五世纪以降道教法次的逐步形成与道教仪式的发展趋向五世纪以前来源不同的各种道教传统基本上只是各自发展,或仅在小范围内互有交流。大约从五世纪开始,以古灵宝经为先导,道门内部产生了凝聚联合的意识。古灵宝经率先融合多种道教传统,“三洞”、“三乘”、“三十六部尊经”等具有凝聚联合意识的术语概念都是最早由古灵宝经提出的。由于古灵宝经出世不久即“风教大行”,这些术语概念也很快在其它道派中流行开来。“三洞”说标志着南方三皇、上清、灵宝三大经派的联合,大约南朝齐梁时形成的“七部”说标志着更大规模的联合。

  • 标签: 道教仪式 古灵宝经 史纲 发展趋向 传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儒学和道教的关注点虽然不同,但是,由于儒学和道教都土生土长于中华文化的母体,并在其发展过程中面对同一种社会结构和思维方式,而且两者都要回答同一个社会与人生问题,所以它们两者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以至在宗教思想、伦理道德思想以及追求和谐社会等方面交融互补,具有相通性。

  • 标签: 儒学 道教 关系交融互补
  • 简介:对于道教玄妙而深奥的理论,宋人可能知之甚少,甚或完全无知,但他们却非常熟悉道教的各种外在仪式。随着道士和信奉道教之人大量渗透到民间,普通百姓不仅接触且逐渐接受了道教神秘而诡异的各种道术。在宋代,供奉道教神像的现象并不罕见,人们生老病死的过程似乎都有道教的踪影。在很多宋人心目中,道术有着无比神奇的力量,不仅

  • 标签: 道教仪式 宋代社会 宋人 融合 完全无知 重要组成部分
  • 简介:道教在西文里叫Taoism,想不到我到澳洲第一天就见到Taoism一家庙宇。去年年底,笔者自上海乘国航班机九个多小时,横跨太平洋去澳洲悉尼我儿子郭政家探亲,从悉尼机场去郭政居住的BanksTown,轿车要开几十里,车子一会儿上坡一会儿下坡,不知驰过几多洋店洋别墅,明明白白已进入西方世界,但到了一处顿时眼前一亮,一座金碧辉煌的道教庙宇雄踞大路旁,郭政一边开车一边介绍说:“这是黄大仙庙。”

  • 标签: 道教 儿子 西方 居住 悉尼 澳洲
  • 简介:道教作为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在汉代已流传于贵州境内,尽管史料匮乏,然从贵州汉墓出土的摇钱树、朱砂、“四灵”图案等文物都可以看到道教文化在汉代贵州的传播。

  • 标签: 贵州 汉墓 出土文物 道教文化
  • 简介:道观是道教活动的场所。道士修炼之所,包括观、府、宫、庙等。道士是道教的神职人员,他们信仰道教,自愿接受教义和戒律。他们是道教文化的传播者,又以各种带有神秘色彩的方式,布道传教,为其宗教信仰尽职尽责。修道的方法很多,要求"清净无为""离境坐忘""安静自然"。道教是中国唯一土生土长的宗教,汉朝末年创立至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它与中华文化紧密相连.沃

  • 标签: 道教文化 道观 对联 德阳 宗教信仰 道教活动
  • 简介:笔者高中遭逢三年困难时期,体质大亏,大学时乃特别注重体育锻炼,留心养生知识。壮年翻到道藏中的养生资料,就有一种邂逅老朋友的感觉。全国气功热期间,我也曾按图索骥,试着放松、入静,也似乎找到一点气感,以及某种虚化感,但说不上有什么明显的锻炼效果,似不如作作操、打打拳、跑跑步的痛快。最扫兴的是,参加过一些“带功”的报告会,当大师的话音震荡,引得大群虔诚的听众如醉如痴,都承认有异常感觉的时候,我却微澜不兴,甚至有不甘心的气功师把手贴近我的身体反复试探,我也毫无感应,只好自认鲁钝,永作门外汉。其后再研究道教,不免要按照常人理解的科学逻辑,对道教养生术作些考究,历年以来,略成条理,因草此篇,号为门外谈,祈得高明教正。一、养生术与道教的关系“养生”就是摄养身心,以期保健延年。“养生”一词初见于《庄子.养生主》,其中说到文惠君听庖丁讲“解牛”之术以后说:“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这里所谓“生”,指人的生命体及其生命力。养生本是人类的共同需要,医术就是从人类的养生实践中发展出来的。医术主要是用药治疗已病之身,但也包括未病之先的保健预防;一般养生主要是未病之先的保健预防,但在实践上,养生和治病的过程往往互相交织,而养生的...

  • 标签: 养生术门外 道教养生术 门外谈
  • 简介:英国文化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文化论》一书中指出:"宗教的需要,是出于人类文化的绵续,而这种文化绵续的涵义是:人类努力及人类关系必须打破鬼门关而继续存在。在它的伦理方面,宗教使

  • 标签: 迎神赛社 道教 民间 宋金时期 宗教色彩 祭祀活动
  • 简介:什么是武当道教的美德伦理?武当道教美德伦理,是武当道教伦理的一部分,并非全部。道教的道德人格和理想人格,就是“真人”“神仙”。武当道教也不例外,“神仙”是武当道教的最高理想人格,如何成为“神仙”,武当道教有着独特的要求。

  • 标签: 武当道教 美德伦理 理想人格 道教伦理 道德人格 “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