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急性闭角青光眼并早期白内障三联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例10眼患者实施了小梁切除加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并发症严重,主要是角膜水肿和眼内纤维膜形成;出院时全部病例眼压得到控制,矫正视力≥0.5者4例(40%)。结论:对急性闭角青光眼并早期白内障的三联手术应慎重实施。

  • 标签: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三联手术
  • 简介:视野使用红色视标的视野检查可以发现显著的视野异常.简单的测试如正切暗点计屏也很有效.精确评估视野缺损需要视野计:人工(Goldmann)或者自动(Humphery)视野计可以给出详细的视野参数.但是结果受操作者的主观操作影响.

  • 标签: 青光眼患者 评估 成年人 视野缺损 视野异常 视野检查
  • 简介:随着研究生招生观念的转变,招收的医学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比重越来越大,对专业研究生的培养也越来越注重实用。我们在眼科专业研究生临床培养中,增加病房临床实践时间,特别注重典型病例的示范作用,每一个专业组都会结合自己专业的特点,将典型病例的特点从各个角度展示给广大研究生们,培养其临床诊治思辨能力,培训其显微手术技巧,从临床病历书写到记录总结,结合文献复习,拓展知识结构,锻炼专业研究生论文书写能力,并以典型病例为基础,扩展知识覆盖面,引申注意事项及特殊病例的诊治。这套严格的培养体系,使专业研究生能举一反三,从典型病例、重点病例中获取对该种病情的最直观的全景了解与熟悉,以最少的时间掌握最多的临床知识,丰富临床经验,为将来工作岗位中的考核打下基础。

  • 标签: 眼科 专业型研究生 临床培养 典型病例
  • 简介:白内障手术已从简单的复明手术发展成为更具挑战的屈光手术,手术需求者希望通过手术提高视力并摘掉眼镜,单焦点人工晶状体虽能解决患者视远问题却无法解决脱镜问题,由此老视矫正人工晶状体应运而生。在双焦点人工晶状体的基础上,目前市场上新产生的几款老视矫正人工晶状体成为了热门。本文将综述目前临床应用广泛的几款老视矫正人工晶状体的设计原理及临床应用效果。

  • 标签: 老视矫正 三焦点 连续视程 人工晶状体 白内障 视觉质量
  • 简介:目的:观察高度近视眼患者施行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对23例45眼高度近视眼患者进行相关眼科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后施行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对其视力恢复情况及并发症进行描述性研究。结果:45眼术后裸眼视力均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3眼发生一过性高眼压,45眼IOL表面均有不同程度的细小色素颗粒附着,对视力无影响。结论:IOL矫正高度近视眼近期临床效果有效、可靠,临床观察未发现手术并发症,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 标签: 高度近视眼 人工晶状体 有晶状体眼 后房型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联合激光手术技术治疗原发性闭角青光眼的疗效.方法:房角粘连超过180°的原发性闭角青光眼62例(88眼),一次性行联合激光手术(多波长氪绿激光周边虹膜成形联合Na:YAG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结果:随访6~24mo,在88眼中眼压可以控制在21mmHg以下80眼(91%);88眼房角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宽或开放;手术前后视力、视野及眼底无明显变化,除有不同程度的一过性眼压升高及虹膜炎症反应外无其他严重的并发症.结论:联合激光手术是治疗原发性闭角青光眼的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 标签: 激光手术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氩激光房角成形术 虹膜切除术 眼压
  • 简介: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急性闭角青光眼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科未开展舒适护理模式的2008年3月-2009年12月6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已开展舒适护理的2010年3月-2011年11月9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指导,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方式并评价其效果。结果通过对青光眼患者的舒适护理干预,观察组焦虑状况低于对照组,病人舒适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舒适护理可以增加患者的舒适程度,减轻负性情绪,对疾病的治疗、康复起积极作用。同时,有利于增进医患关系的和谐,提高护理满意率。

  • 标签: 舒适护理 闭角型青光眼 急性 焦虑 舒适度
  • 简介:目的观察非穿透小梁手术联合丝裂霉素治疗青少年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41眼青光眼患者进行非穿透小梁手术,术中联合应用丝裂霉素。术前,术后1,2,8,15天,1,2,3月,以后每3月进行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检眼镜等检查。结果术前眼压32.96mmHg±13.02mmHg,术后第1天6.59mmHg±2.60mmHg,经3-9月随访,最后随访12.27mmHg±3.48mmHg,仅2眼术后前房积血,均没有出现术中术后浅前房、炎症反应等并发症。结论非穿透小梁手术联合应用丝裂霉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青光眼新手术。

  • 标签: 非穿透 小梁手术 青少年型青光眼 丝裂霉素
  • 简介:目的:观察倍频Nd:YAG激光联合YAG激光行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青光眼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本组共105例,其中临床前期91眼,先兆期32眼,间歇期46眼,均先使用倍频Nd:YAG激光在拟行周边虹膜切孔处分层射击,最后用YAG激光穿透造孔,随访12mo,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术后1~6h眼压暂时性升高,24h后眼压下降,虹膜周切孔均通畅,房角无粘连,3眼周切孔处局限性晶状体混浊。结论:倍频Nd:YAG激光联合YAC激光行周边虹膜切除术是防止闭角青光眼急性发作的安全有效的手术。

  • 标签: 倍频Nd∶YAG激光 YAG激光 周边虹膜切除术 闭角型青光眼
  • 简介:目的调查上海市奉贤区奉城镇60岁以上老年人群干眼的患病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13年6~12月对上海市奉贤区奉城镇60岁以上人群采用随机整群分组抽样法,进行问卷调查,对有阳性症状的受检者做裸眼视力、裂隙灯、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睑板腺功能检查。结果随机抽取受检者2387例,实际受检者2058例,应答率为86.2%。受检者中干眼患者295例,患病率为14.3%,女性患病率为18.0%(208/1153),男性患病率为9.6%(87/905),女性高于男性(χ^2=29.22,P〈0.05);80岁以上人群的干眼患病率为21.3%,70~79岁为15.8%,60~69岁为9.2%(χ^2=36.61,P〈0.005)。结论上海市奉贤区奉城镇60岁以上人群中,女性的干眼患病率高于男性。干眼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眼干涩、视疲劳、异物感为最常见症状,局部及全身多种因素均影响干眼的发生。干眼的社区防治对郊区眼病防治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老年人 干眼 患病率 流行病学调查
  • 简介:Thedamageofhumancornealcellsencounterwiththeproblemofavailabilityofcornealcellsforreplacement.Limitationofthesourceofcornealcellshasbeenrealized.Anattemptofdevelopmentofcornealepithelial-likecellsfromthehumanskin-derivedprecursor(hSKPs)hasbeenmadeinthisstudy.Combinationofthreeessentialgrowthfactors:epidermalgrowthfactor(EGF),keratinocytegrowthfactor(KGF)andhepatocytegrowthfactor(HGF)coulddemonstratesuccessfullyinductionofhSKPstodifferentiationintocornealcells.Theinducedcellsexpressedtheappearanceofmarkersofcornealepithelialcellsasshownbythepresenceofkeratin3(K3)byantibodylabelandWesternblotassay.TheK3geneexpressionofinducedhSKPscellsasshownby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reaction(RT-PCR)technologywasalsodemonstrated.ThepresenceofthesemarkersatbothgeneandproteinlevelscouldleadtoourconclusionthatthedirectionaltransdifferentiationofhSKPscellsintocornealepithelialcellswassuccessfullydoneunderthiscellinductionprotocol.Thefindingshowsanewlyavailablestemcellsourcecanbeobtainedfromeasilyavailableskin.Cellsfromautologoushumanskinmightbeusedforcornealdisordertreatmentinfutureclinicalapplication.

  • 标签: CORNEAL epithelial-like CELL human skin-derived PRECURSOR
  • 简介:对于原发性开角青光眼(POAG),治疗的基本原则是通过药物、手术或激光等方式降低眼压,但是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对治疗后眼压的控制、病情的缓解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日常生活中影响眼压和POAG病情发展的相关因素主要有饮酒、吸烟、运动、肥胖和饮用咖啡、茶等。本文主要就流行病学调查方面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在日常生活方面的注意事项,给眼科医生提供相关信息,给患者提供生活指导。

  • 标签: 生活方式 眼压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 简介:目的评估首选玻璃体手术治疗无明显PVR的脉络膜脱离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选取32例(32只眼)脉络膜脱离视网膜脱离,PVR低于C1,常规应用糖皮质激素同时尽快采用玻璃体手术,放脉络膜上腔积液,硅油填充或膨胀性气体填充,并酌情联合巩膜扣带术。所有病例术后随访3个月以上。结果黄斑裂孔者17例,27例无PVD,一次手术复位率为87.5%(28/32),有2例2或3次手术成功,余下2例失败。结论对无明显PVR的脉络膜脱离视网膜脱离首选玻璃体手术,有利于减少PVR的发生和提高手术复位率。

  • 标签: 视网膜脱离 脉络膜脱离 玻璃体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治疗白内障伴原发性闭角青光眼两种手术方式的适应症和初步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临床对照研究方法,拟订手术适应症,对白内障伴原发性闭角青光眼31例(36眼),进行手术处理,复式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囊袋内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PhacoTrab+IOL)和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晶体囊袋内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Phaco+IOL)比较不同适应症下两种手术方式初步的临床疗效,包括对比术前、术后的视力,前房深度,前房角宽度和眼压变化及并发症情况。随访10个月~12个月,结果均经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术后在随访期内均能将眼压控制在理想范围,术后眼压较术前明显降低,PhacoTrab+IOL和Phaco+IOL组P值均〈0.05,前房深度两组术后明显较术前加深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房角两组明显较术前加宽或重新开放,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二组均未见严重术中并发症。结论不同手术方式适合不同的病人情况,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因其具有相对加深前房和视力提高等优势可考虑作为白内障伴原发性闭角青光眼治疗的选择性手段之一,但要注意适应症的选择。

  • 标签: 青光眼 闭角型 小梁切除术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人工晶体植入术
  • 简介:目的观察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32例合并白内障的闭角青光眼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术前术后视力、眼压、房角等变化。随访时间312个月。结果术后平均眼压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前房深度增加,房角加宽。结论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可作为闭角青光眼的治疗手段之一。

  • 标签: 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 简介:目的:观察增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diabeticretinopathy,PDR)的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electroreti-nogram,mf-ERG)的图像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对临床确诊的PDR患者40例44眼(PDR组)和正常对照组40例40眼进行mf-ERG检查,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DR患者组mf-ERG1~5环的反应密度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N1波潜伏期在4环、P1波潜伏期在2~5环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延长。结论:Mf-ERG可有效地评价PDR患者视网膜的功能。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多焦视网膜电图 增生型
  • 简介:目的观察曲伏前列素滴眼液用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的残余慢性闭角青光眼的降眼压效果。方法回顾性观察超声乳化术后眼压控制不满意的慢性闭角青光眼15例(15只眼)。测量日眼压曲线后给予每晚1次0.004%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滴眼。分别于用药1周、4周、8周时测量日眼压曲线,比较用药前后的眼压峰值及眼压波动幅度。结果用药前平均眼压峰值(23.83±3.74)mmHg(1mmHg=0.133kPa),用药1周后眼压峰值平均为(15.25±3.71)mmHg,眼压下降幅度36.0%,眼压峰值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后1周眼压波动幅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后眼压控制平稳,未见全身及局部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是治疗超声乳化术后残余慢性闭角青光眼的安全、有效药物。(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0,10:227-228)

  • 标签: 曲伏前列素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青光眼 闭角型
  • 简介:对有晶状体眼植入后房人工晶状体是矫正屈光不正的有效方法,植入的后房人工晶状体目前主要有可植入式接触镜(implantablecontactlens,ICL)和有晶状体眼屈光性晶状体(phakicrefractivelens,PRL)。对术后患者主观视觉质量(视力、对比敏感度)、客观视觉质量(波前像差、点扩散函数、斯特尔比率及光学传递函数)的研究显示,主观视力的提高也伴随着客观视觉质量的改善,但部分患者术后出现光晕及眩光症状。本文主要对ICL和PRL植入术后主观及客观视觉质量的临床研究做一综述,对可影响视觉质量的术后并发症如晶状体前囊膜下混浊、青光眼及角膜内皮功能异常等需进一步远期随访。

  • 标签: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视觉质量 可植入式接触镜 有晶状体眼屈光性晶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