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高危胸痛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危胸痛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统计软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接受常规CT检查,研究组接受16排螺旋CT检查,对比两组患者诊断准确性。结果研究组诊断准确性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6排螺旋CT诊断高危胸痛,能清晰显示主动脉、冠状动脉病变,准确性高,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高危胸痛 临床诊断 常规CT 16排螺旋CT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在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16年8月—2018年3月收治的高危妊娠孕妇40例,岁所有孕妇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观察组、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及知识知晓率。结果观察组满意15例,占75%;一般4例,占20%;不满意1例,占5%;护理满意度为95%;对照组满意7例,占35%;一般9例,占45%;不满意4例,占20%;护理满意度为8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高危妊娠知识知晓率为90(18/20)%;对照组患者对高危妊娠知识知晓率为70(14/2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中起到重要作用,保障母婴安全,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高危妊娠 产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西药房高危药品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管理方法和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对西药房以及病房区进行详细的检查,从而对高危药品的管理和用药问题做出积极的分析。结果在高危药品的管理和用药方面,西药房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最为常见的就是药品的摆放和警示标识码管理。结论为了保证西药房高危药品和管理和用药安全,必须要强化管理制度的建设,从而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管理,进而减少管理失误,提高用药安全。

  • 标签: 西药房 高危药品管理 用药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替普酶治疗中高危肺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9月收治的中高危肺栓塞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尿激酶治疗,观察组采取阿替普酶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1.42%,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替普酶治疗中高危肺栓塞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阿替普酶 高中危肺栓塞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危药物管理中安全屏障的应用和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进行高危药物管理工作出现不良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用的方式是传统的药物管理方式,实验组采取的方式是实施高危药物管理安全屏障法,对两组高危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发生高危药物错发19例,其高危药物错发率为5.4%,高危药物错输13例,其高危药物错输率为3.7%;实验组发生高危药物错发3例,其高危药物错法率为0.9%,高危药物错输1例,其高危药物错输率为0.3%。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高危药物管理中运用安全屏障能够降低高危药物错法率和高危药物错输率,起到了较好的防护效果,加强临床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高危药物管理 安全屏障 应用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规范精神科病区高危药品的管理方法,探讨精神科高危药品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和改进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用药、取药的准确率,确保精神病人用药安全。方法成立高危药品质量监控小组,对本科室高危药品管理进行现状分析,并制定高危药品目录和管理制度,加强相关知识培训,规范高危药品的放置和使用结果规范高危药品管理后,药品质量管理得到保障,高危药品质量检查结果比实施前有所提高。结论实施高危药品管理,能提高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的风险管理意识及临床用药安全。确保病人用药安全,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

  • 标签: 精神科 护士,高危药品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后耐药基因突变。方法收集100例接受过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联用治疗3年后的患者血清,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耐药基因,对扩增产物测序,确定基因。结果100例患者中拉米夫定耐药67例,占67.00%;阿德福韦酯耐药22例,占22.00%;替比夫定耐药10例,占10.00%;恩替卡韦耐药2例,占2.00%,替诺福韦0例,占0.00%。结论慢性乙肝患者接受过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抗病毒治疗后,替诺福韦、恩替韦卡有较强抗病毒活性。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HBV) 耐药 抗病毒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轮状病毒腹泻并惊厥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自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轮状病毒腹泻并惊厥患者28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特征,探讨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28例患儿临床表现为轮状病毒肠炎的典型症状,所有患者均存在呕吐、腹泻的临床症状,23例患者存在惊厥的典型症状;此外,10例患者为热性惊厥,6例患者为无热惊厥;对患者及时行抗病毒治疗,保护患者胃肠粘膜,调节肠道菌群,调整饮食等,所有患者均康复,无复发。结论对轮状病毒腹泻并惊厥患者的诊断,要结合患者的消化道表现、神经系统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等综合判断,在确诊后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采用抗病毒治疗结合胃肠调理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效果,可作为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法。

  • 标签: 轮状病毒腹泻 惊厥 临床表现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CT、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CT及MRI资料,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CT、MRI诊断为主胰管IPMNs3例,分支胰管IPMNs14例,混合7例。病理分与CT、MRI分一致,根据CT及MRI提示恶变的标准,诊断恶变13例,手术病理证实恶变13例,两者保持一致。结论CT及MRI对IPMNs的诊断、分和恶变的判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标签: 胰腺肿瘤 乳头状 表现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激光消融术在高危部位小肝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4月在我院行激光消融并得到有效随访资料的肝癌患者56例65个病灶分为高危部位组和非高危组,通过分析两组的消融前后CT和(或)MRI,比较两组病灶的消融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高危组和非高危组病灶的完全消融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分别为86.3%、91.2%),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0%、5.8%(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激光消融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尤其适合高危部位小病灶的精准消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高危孕产妇中的实施及效果。方法对本院2014年8月—2016年9月间产科接诊的60例高危孕产妇实施分组护理,共分两组,对照组实施产科基础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增加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各30例。结果对比两组产后出血率及护理满意率,观察组均表现更为优异(P<0.05)。结论对产科高危孕产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临床护理效果,确保母婴安全,提高孕产妇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产科 高危孕产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信平台对高危孕妇进行孕期健康教育的实践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6月—2018年3月在我院产检及住院分娩的1200例高危孕妇,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划分为观察组(n=600)和对照组(n=600)。对照组为常规的孕期管理模式,观察组是在常规管理模式下建立微信平台,对比两组高危孕妇的自然分娩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孕妇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在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析中,实验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在分析与比较分析中差异显著,统计学为P<0.05。结论微信平台对高危孕妇进行孕产期健康教育,能提升高危孕妇自然分娩率,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也能确保实践价值的发挥。

  • 标签: 微信平台 孕产期健康教育 高危孕妇 实践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将高危产科手术与管理流程结合起来,对患者进行护理与干预,研究与验证该种方法在预防产妇在产后出现出血症状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2017年间在我院分娩的2312例患者,即在手术过程中进行管理流程理念的观察组与进行常规手术流程的对照组,每组1156例,在分娩后对比患者产后出血的比例。结果在高危产科手术中,按照管理流程手术方案的产妇产后出血例数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管理流程在高危产科手术中能够更好的预防产后出血的情况发生,弥补了常规手术流程的缺陷。

  • 标签: 管理流程 高危产科手术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新生儿低血糖是一种常见的临床代谢疾病,它的高危因素包括母体和新生儿自身两方面,母体方面有妊娠糖尿病、严重妊娠并发疾病、产时及术前血糖低;新生儿自身方面有早产及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巨大儿等。对这些新生儿应严密监测血糖,做到早接触、早吸吮,及早发现、尽早干预治疗,防止对新生儿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 标签: 新生儿 低血糖 高危因素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危因素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5年11月200例在我院ICU住院的人工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高危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制定相应监测手段及护理对策。结果针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高危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可明显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结论通过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危因素分析,采取有效护理对策,可明显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 标签: ICU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高危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提高高危妊娠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循证护理方法,评估其护理效果。方法将2013年11月~2015年3月我院妇产科收治入院的130例高危妊娠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观察组产后行循证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采用BSES评估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效能状态。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BS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有助于提高高危妊娠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的自信心,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高危妊娠 初产妇 母乳喂养 自我效能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针对高危妊娠孕妇产前给予优质护理方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高危妊娠孕妇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分成两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高危妊娠孕妇给予临床常规的护理方式,而试验组高危妊娠孕妇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进行干预。结果结果显示,试验组孕妇产前护理后出现高血压、血糖异常、早产、宫内死亡等不良状况人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别可见,P<0.05。两组高危妊娠孕妇的心理障碍可知,试验组孕妇出现少言、焦虑、悲伤的人数均优于对照组,存在差异,P<0.05。结论针对高危妊娠孕妇产前给予优质护理有着较好的作用价值,明显的改善孕妇的各项指标,减少了不良状况的发生。

  • 标签: 优质护理 高危妊娠孕妇 产前护理,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新生儿永久性听力损失发病率为1‰~3‰,是最常见的新生儿先天性疾病。听力障碍无法诊断或诊断延迟都会严重影响儿童各方面发育,尤其会严重影响儿童的生活质量。因此,本文就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正确选择筛查方式、时机、假阳性的避免等进行综述,并对筛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管理规范,从而保证筛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及早发现高危新生儿的听力障碍,及时治疗,保障新生儿的生长健康。

  • 标签: 高危新生儿 听力筛查 听力损伤 现状分析 未来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