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在《惠特曼在国外》等一些著作中,外国评论家谈的是惠特曼对别的国家诗歌造成的影响;而在海内,研究者们仅仅评论过惠特曼对郭沫若的冲击力所引“爆”的《女神》,对惠特曼同整个中国现代诗历史进程的关系很少重视。本文试图在这个方面作些探讨。1.田汉:全面介绍惠特曼的第一人1919年7月15日《少年中国》创刊号上,田汉发表了长文《平民诗人惠特曼的百年祭》。此文认为,惠特曼对于美国的重要性,就象是莎士比亚对于英国那样。美国的强大绝不在于它的物质、它的帝国主义,而是在于它创造的人物,以及这些人物倡导的自由。在田汉看来,惠特曼就是这些人物中的一个。而且,因为他是一位预言家、一个鼓吹民众力量的诗人——“平民诗人”,所以经过一次大战便更受人崇拜。在田汉看来,“惠特曼对于自然的信爱,到处持‘manlyloveofComrades’的主意”,“出于大胆的现实肯定,他无诅咒、无怀疑、无悲叹、无愤怒、无犹豫、无回避,他只有强烈的主张自我(self)要与无畏的未来、无限的

  • 标签: 惠特曼 草叶集 莎士比亚 三十年代 中国诗 现代诗人
  • 简介:对莎士比亚喜剧的批评经历了一个从政治概念出发,以社会学批评为主,强调“人民性”,以及阶级与阶级斗争理论的批评方式过渡到美学、文艺学批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对莎士比亚喜剧的认识不断深化。在研究中冲破了“人性”和“爱”的禁区,将莎士比亚喜剧的主题定位于“爱”、“友谊”,强调莎士比亚喜剧对封建禁欲主义的批判和对美好爱情、婚姻的讴歌,并对莎士比亚喜剧的艺术特点和创作手法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 标签: 莎士比亚 喜剧批评 文学评论 封建禁欲主义 艺术特点 创作手法
  • 简介:<正>第一回黄崇嘏改装作吏话说中国南部地方有个开化镇,镇旁有个文明村,村中不过百十多户人家,却家家知道讲求实在学问。村中向有白衣大士庵,是阖村妇女布施钱财盖造,香火极盛,每年二月六月九月间,无一个不去进香磕头,平时有事情也都去求签问卜。后来这些妇女们,被公公、夫丈、弟兄、儿子时常开

  • 标签: 郭元振 女豪杰 李寄 知县 小弟 女子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这是形式理念的与中国思想一致,所以中国思想的理念不是固化的美的形式,作为西方哲学基石的柏拉图的理念是超验存在的纯粹形式

  • 标签: 中国思想 思想柏拉图 柏拉图哲学
  • 简介:中国乔伊斯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可以查到的最早记载是1922年茅盾先生在第13期11号上发表的介绍乔安斯的短文,在此后将近30年(1922-1949)的中国现代文学时期,乔伊斯研究一直限于茅盾这样的"杂碎"似的介绍,茅盾、徐志摩、郑振铎、赵景深、徐霞村、周立波、费鉴照、杨昌溪、汪惆然等人多半没有真正读过乔伊斯的作品,他们只是向当时的中国文坛提供了一鳞半爪消息报道类文字.

  • 标签: 中国乔伊斯研究 茅盾 研究状况 研究成果 美学研究 哲学研究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本质是自身人性的,中西哲学在人性意义上的一致性是世界哲学意义的,  人生的哲学在中国文化就是个性向理性的超越

  • 标签: 中国思想 思想哲学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在语言和逻辑表达的分析意义上,维特根什坦的结论就是语言与逻辑表达在哲学问题上是无意义的,分析哲学成为基于语言和逻辑表达的认识论

  • 标签: 中国思想 分析哲学 思想分析
  • 简介: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美术教学体系中,有一个无人不晓的著名观点,即"素描是一切造型美术的基础".此观点,对中国各个艺术院校的教学及美术创作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时至今日,中国各类艺术院校的教学以及培养美术人材的各种形式,都还在进行长时间的素描训练.

  • 标签: 素描训练 中国画 艺术院校 美术创作 造型美 美术教学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但他在当时的社会政治生活中却毫无建树,这种文明以后将由孔子等学者在文化上加以说明,推进了以后中国秦汉式的统一大帝国的形成

  • 标签: 中国思想史 思想史简述
  • 简介:在浩渺的东海上,散落着一大把璀璨夺目的珍珠,这就是美丽的舟山群岛,世界著名的舟山渔场。这里休养生息着一群纯朴的渔民画家,他们用大海的天真纯朴和无限的想象,承传着久远的民间审美情趣,用充满美好愿望甚至近乎狂幻的稚拙图画,以及真挚的情感,描绘了一张张多样生活、丰富想象、奇趣构思、动人神情、充满夸张造型、怪诞抽象和奇特、神秘、深沉、艳丽的画卷——这就是我们舟山的渔民画。

  • 标签: 承传 真挚 神秘 天真 怪诞 想象
  • 简介:立法者应当淡化“数量”意识,强化“质量”意识,树立质量和效益至上的观念;强化以民为本的立法理念,广泛吸纳民意;强化立法的“程序正义”理念和“人权保障”意识,以制定体现正义、公平和善的“良法”为神圣使命。

  • 标签: 中国 立法观念 以民为本 程序正义 人权思想
  • 简介:中国医疗队面对的是战乱、疾病、孤独以及其他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美联社称:“这是中国为扩大其影响而采取的又一举措。”路透社称此举“标志着北京对维和的态度发生了重大转变,也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慢慢崛起的又一举措。”

  • 标签: 王琦 母亲 维和部队 女军人 重大转变 女兵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另一方面又是一般意义的历史即所有在中国文化中表现的历史,而中国的历史与中国哲学以同一的形态表现为中国文化,从对历史的表达和研究的观点、方法的自觉使历史哲学进入分析的历史哲学

  • 标签: 中国思想 历史哲学 思想历史
  • 简介:中国韵文,是一门广博的专门学问。基于此原因,所以成立中国韵文学会,发行学刊;而在学刊里,又特辟中国韵文学专栏,希望大家来探讨这一问题。中国韵文学之所以广博,因为它包含了诗歌、骚、赋、乐府、骈文、变文、词、散曲、杂剧、传奇、京剧及地方戏等戏本、弹词等等方面。为什么把骈文也算在内?六朝人主张有韵为文,无韵为笔。萧绎《金楼子·立言》谓“至如文者,惟须绮毂纷披,官徵靡曼”云云。骈文从自发的符合抑扬音节到齐梁时自觉地掌握平仄对称规律,是富有

  • 标签: 中国韵文学会 金楼子 萧绎 专门学问 齐梁 夕堂永日绪论
  • 简介:戏曲艺术,是我国独特的戏剧形式,它是中华艺苑中一朵色彩艳丽的奇葩,也是世界剧坛上一颗光彩夺目的宝石。我国这种独特的戏剧——戏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期,已出现构成戏曲的各种艺术因素,即歌、舞、音乐、杂技和滑稽谐谑的表演,随着时代的演进,历经汉、晋、隋、唐,这些艺术因素得到长足的发展,并初步融合,到宋代,终于形成了以唱、念、做、打

  • 标签: 中国戏剧 戏剧史 艺术因素 讲唱文学 戏剧形式 戏曲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