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国韵文,是一门广博的专门学问。基于此原因,所以成立中国韵文,发行学刊;而在学刊里,又特辟中国韵文专栏,希望大家来探讨这一问题。中国韵文之所以广博,因为它包含了诗歌、骚、赋、乐府、骈文、变文、词、散曲、杂剧、传奇、京剧及地方戏等戏本、弹词等等方面。为什么把骈文也算在内?六朝人主张有韵为文,无韵为笔。萧绎《金楼子·立言》谓“至如文者,惟须绮毂纷披,官徵靡曼”云云。骈文从自发的符合抑扬音节到齐梁时自觉地掌握平仄对称规律,是富有

  • 标签: 中国韵文学会 金楼子 萧绎 专门学问 齐梁 夕堂永日绪论
  • 简介:2012年11月,中国韵文曲学专业委员会于第十二届中国散曲及相关文体学术研讨会期间召开了选举会议,选举产生了第三届组织机构,公告如下:

  • 标签: 专业委员会 选举结果 中国 公告 曲学 学会
  • 简介:根据《中国韵文常务理事会决议》和《赋学会改选方案》的精神和要求,由中国韵文秘书处组织开展了中国韵文赋学专业委员会选举工作,2012年1月15月选举结束,结果如下:

  • 标签: 专业委员会 选举结果 学会 韵文 中国 赋学
  • 简介:韵文是一个和散文相对的概念。文学作品,从修辞上说,散文以外,都可说是韵文。当然,韵文里并不排斥散文的因素,散文里也并不排斥韵文的因素。而中国韵文,主要是汉民族的韵文,更体现汉民族语言文字的特点。汉民族的文字,最大的特点便是一字一义,一字一音,一个字既是一个意义单位,也是一个声音单位。用它写成的韵文,往往构成一种整齐美、对称美、音调和谐美。而奇偶相杂,平仄相拗,则又构成错综多变,拗怒与和谐统一之美。而从这个特点被科学

  • 标签: 和谐美 汉民族语言 对称美 意义单位 审美趣味 今体诗
  • 简介:2006年8月22日,在南昌江西财经大学主办的“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对中国韵文词学研究会的会长等领导成员进行了选举,并对领导机构作出调整。经广泛协商,与会代表推举下列学者担任相关职务:

  • 标签: 研究会 领导班子 词学 韵文 中国 国际学术研讨会
  • 简介:韵文中国传统文学体裁中除散文外的半壁江山,甚至可以说是传统文学中的主流部分.真不敢想象,假如没有韵文--诗、词、曲、赋、骈文等,那么,一部中国文学史将会变得怎样的单薄、苍白!因此,自古以来,韵文一直备受人们的重视.人们喜爱吟诵并且大量创作那种音韵悦耳、节奏和美、富于乐感的韵文.同时还试图从理论上探讨其美的奥秘,留下了许多极为宝贵的研讨文字,如诗论、词论、曲论、赋论等,近代更有不少韵文研究的专著.这些都是我国韵文研究的宝贵理论遗产.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同时也是其不足之点,那就是只注意到了对单一体裁如诗、词、曲、赋、骈等分体的观照、探讨,而没能把诸体作为一个整体的"韵文"来研究.这样,难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有管窥,没有全豹,实乃中国韵文研究史上之一憾事.

  • 标签: 韵文学 中国韵 蒋长栋教授
  • 简介: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高峰所著《江苏词文化史论》,由凤凰出版社2011年12月出版。该书立于中国词学发展史和江苏文化演进史的高度,将江苏词学的发展放置于地域文化演进的整体环境当中,截取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词坛现象,进行深人的梳理和分析,以时代文化、地域特色的动因,探析词学演变的实质,形象地彰显出词作文本所渗透出来的文化魅力。该书以“金陵文化与南唐词风”、“宋词与扬州”、“论元代江苏词坛”等二十多个特色问题为中心,展开专门研究;再由点及面,形成对江苏词文化发展脉络的整体论述,为古代诗歌与地方文化研究的有机结合开拓了新的学术领域。

  • 标签: 韵文学 凤凰出版社 书架 地方文化特色 地方文化研究 文化演进
  • 简介:中国韵文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其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形式之丰富多采,在世界其他国家或民族的韵文中可以说是罕遘的。可是,我国从进入人们所说的“文学的自觉时期”——建安时期开始,文论家们似乎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各种文体的探讨上。不论是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李充《翰林学》、挚虞《文章流别志论》,于各种文体的论述,有着愈末愈浓厚的兴趣。这一现象,到了明代更为突出。吴讷在

  • 标签: 《典论·论文》 文章流别志论 建安时期 吴讷 《文赋》 李充
  • 简介:2004年10月30日,《中国韵文刊》编委扩大会在湖南湘潭大学举行。本刊的大部分编委及国内韵文界的部分知名学者从全国各地欣然而来,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他们是:王兆鹏、邓乔彬、朱明伦、刘庆云、孙克强、沈家庄、张宏生、杨海明、赵敏俐、胡友鸣、钟振振、党圣元、郭建勋、康保成。校内编委陈光明、徐炼、刘建国、吴道勤、汤效纯、季水河和编辑部的全体成员参加了会议。

  • 标签: 《中国韵文学刊》 会议纪要 2004年 编委扩大会
  • 简介:百年来中国韵文的宏观研究取得了一定成就,其中有两个突出的时期值得特别重视:一为上世纪二十年代后期至四十年代初期,有多部韵文研究专著问世,在以韵文纵向发展为主的论述中,对许多带有规律性的要素进行了可贵的探索;一为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不仅对“韵文”学科建设进行了理论的研讨,并有一定数量的宏观研究论文与著作发表、出版,取得了新的实绩。

  • 标签: 韵文学 宏观研究 规律性
  • 简介:韵文的同志要讨论建立“韵文”的问题,这是很有意义的。两晋南北朝的文论家,曾经从形式上把当时的文体分为散文和韵文两大类,他们管散文叫“笔”,管韵文叫“文”,正如《文心雕龙·总术》说的:“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但《文心雕龙》所说的“文”,有广狭二义:从用韵的形式上区别出来的“文”,是狭义;它广义上的“文”,是指一切文章或作品的“文采”、“情采”,贯通于

  • 标签: 总术 散文和 情采 用韵 文论家 文有
  • 简介:中国韵文成立25周年之际,由中国韵文与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共同主办、汕头大学文学院协办的“第四届中国韵文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11月14—16日在广省潮州韩山师范学院召开。来自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研究机构以及学术刊物的专家以及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韵文学 研讨会综述 中国 韩山师范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
  • 简介:开展韵文研究,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一件大事。韵文也可以说是广义的诗学。诗、词、曲、赋大体上都可以涵盖于内。我国是诗的国度,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诗、韵文特别发达。三千多年的文学历程,诗或者说韵文最为源远流长,作家作品最为宏富,韵文作品在读者中流传最广。从孔子倡导“不学诗无以言”以来,试看以前的读书人,那一个不记诵几十首或几百首诗。许多脍炙人口的辞赋,在不多文化人中,也大

  • 标签: 文学传统 古代文学史 以言 中国古代诗歌 北山移 中国文学
  • 简介:2002年2月5日,中国电影文学学会2002年度第一次理事会在京举行,在京的理事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副会长王兴东主持。会上研究了学会2002年工作要点;产生了学会新任法人;审批了新会员。周啸邦秘书长作了工作报告,总结了2001年学会工作,汇报了2002年工作设想,经理事们研究,2002年重点抓六项工作:1.在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六十周年时,邀请曾参加座谈会的老同志讲述当年会议情况,帮助大家更深刻的理解“讲话”精神及它对中国文艺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组织部分会员到延安“采风”。2.召开学会工作会议,全方位研究学会各项工作,筹备参加全国电影编剧创作会议。3.纪念毛泽东对《创业》批示27周年,召开张天民影视剧作精选四卷座谈会。4.参加全国电影编剧会议。学习十六大会议精神,落实会议对文艺工作者的各项要求。会上拟提出有关保护中国电影剧作家的权益和版税问题。5.筹划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电影剧本创作,为影片摄制较早地打好基础。6.召开《如何让主旋律电影更好看》专题讨论会。根据民政部有关文件要求;群众团体法人代表应为在职人员。会议推选副会长王兴东为中国电影文学学会法人代表。会议审批并通过贺子壮、郭小橹、...

  • 标签: 中国电影文学学会简讯
  • 简介:人类思想和情感的表达迄今为止主要是依靠口语语言、印刷及目前流行的电子传播等。先秦两汉时的文学先以口头语言在民间传播,后以手抄本流传。唐宋印刷术促进了文学的发展,文学也不再为贵族阶层的特权。中国文学史上,如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及明清小说等各个时代的文学成果令人叹赏,赋诗撰文甚至会被加官进爵。“五四”运动后,诗歌上千年的文学主导地位逐渐让位于小说,小说尚未完全被发挥的今天,图象却成了人们接受外部信息及文学审美的重要途径。2001年,

  • 标签: 中国文学史 学会 明清小说 口语语言 电子传播 民间传播
  • 简介:<正>为填补当代散文领域的空白,建立当代散文资料与阅读文库,全面展示我国当代、尤其是新时期以来的散文创作成果,中国文学继成功编辑出版《中国散文家大辞典》后,现决定启动《中国

  • 标签: 中国散文 当代散文 创作成果 王宗仁 创作成就 电子投稿
  • 简介:赵敏俐先生的新作《汉代乐府制度与歌诗研究》由商务印书馆于2009年12月出版。该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汉魏六朝乐府机构沿革与乐府诗关系研究》成果之一,是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赵敏俐教授多年从事汉代诗歌研究的最新成果。

  • 标签: 书架 韵文 汉代乐府 重点研究基地 人文社会科学 最新成果
  • 简介:曹辛华著《唐宋词的文体观照》由中华书局于2011年12月出版。该书分为上篇——唐诗的文体观照、下篇——唐宋词的文体学观照和外篇。其以文体学为视角,对古典诗词作家、作品、文体等进行多维观照,对唐宋诗词进行多维观照,探讨了诗词自身体式、创作以及与其他各种文体的相互关系问题.

  • 标签: 书架 韵文 唐宋诗词 文体学 中华书局 关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