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血小板减少和血HIV-RNA数量关系,方法对2009年12月-2013年4月笔者所在中心收治200例AIDS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观察艾滋病患者血中血小板减少症与血HIV-RNA拷贝数关系及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及血HIV-RNA拷贝数变化情况,使用SPSS18.0软件对收集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艾滋病患者中细胞计数<100×106/L中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为17.50%,根据WHO血小板减少分级,35例艾滋病患者中I度10人,血小板均值为85±13,II度为8人血小板均值68±10,III度为6人45±3,IV度11人,18±5,HIV-RNA数量分别为2.88±1.41,3.05±1.41,3.53±1.41,5.34±1.41,log,copies/ml,(组内P>0.05,组间P<0.05),35例艾滋病血小板减少患者在HAART初次启动0、24周,外周血HIVRNA水平分别为(4.12±1.41),≤1.69log,copies/ml,血小板数量分别为78±20、123±15)个/ul,(组内P>0.05,组间P<0.05);统计学分析显示艾滋病患者中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小板减少程度在治疗前与血HIV-RNA数量呈负相关,治疗后血小板数量增加程度与血HIV-RNA数量呈负相关,结论AIDS相关血小板减少与血HIV-RNA数量有着密切关系,临床可通过血小板计数判断血HIV-RNA拷贝水平,预测AIDS患者病情发展程度。通过采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可改善AIDS相关血小板减少患者预后。

  • 标签:
  • 简介:炎性衰老是衰老研究领域一个新概念,是指衰老过程中促炎反应慢性、进行性升高现象;主要特点是低滴度、系统性、无症状、可控慢性炎性反应。研究炎性衰老能够为老年病提供更为准确预测,尽早给予适当干预,达到健康老龄化目的。此综述系统性回顾了近年来炎性衰老标志物白介素6、C反应蛋白及肿瘤坏死因子α等血清炎性因子与常见老年病,包括心脑血管事件、2型糖尿病及衰弱等之间关系,有助于指导老年病防治。

  • 标签: 衰老 白细胞介素4 C反应蛋白质 肿瘤坏死因子Α 老年人
  • 简介:摘要:从婴幼儿到长大成人,在这漫长过程中生病是在所难免。有病找医生诊治固然重要,但对于疾病恢复来说,护理更为重要。护理是一门专科技术。它包括患病儿童生活环境、营养、护理措施和病情观察等,更重要是周到细心护理,这有利于增强各种疾病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使患儿早日康复。因此,学习一些常见疾病护理知识有很实用价值。因为大多数儿童有病时,不一定都需要住院治疗;即使是患了比较重疾病,到医院诊治出院后,也同样需要家庭护理。

  • 标签: 儿科病房常见病 儿童疾病综合管理关系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加强药房药品数量和效期管理措施和效果。方法将我院药房管理作为研究对象,2014年采用传统方式进行管理,2015年采用药品数量和效期管理,将两年差错率和患者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药品数量和效期管理模式差错率显著低于传统管理模式;其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传统管理模式(P<0.05)。结论针对医院药房加强药品数量和效期管理,可以极大地提升药房工作效率,进一步降低差错率,提升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药品数量和效期管理 药房 效率
  • 简介:摘要:胃肠道是机体唯一非造血器官,通过折叠、皱襞、绒毛和微绒毛等功能可以实现吸收表面积最大化,其面积可扩大至约2万m2。肠道中含有营养物质以及数十亿微生物和潜在免疫原性大分子。胃肠道中微生物被认为是影响消化营养过程和宿主健康重要因素,如牛肠道中细菌在膳食纤维、非蛋白氮和其他营养物质生物降解中起主要作用。肠道中菌群、免疫分子与肠道黏膜免疫共同构成肠道微环境,其中T细胞对肠道免疫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肠道微环境 消化系统 常见疾病
  • 简介:作者自1986年8月至2004年10月应用高丽参治疗男性不育52例,受孕12例,同期55例选用促性腺激素(HMG)治疗作对照,受孕3例。报道如下。

  • 标签: 睾酮水平 FSH 精子 人参 质量 LH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加强药房药品数量和有效期有效管理。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4年8月药房药品数量、有效期管理,分别通过常规管理、加强管理进行管理。比较药房药品数量、有效期管理前、后90d管理情况。并将药品管理前、后,药品报废和积压量、账物相符率、采购费用等进行统计。结果实行加强管理后,加强管理组调查问卷优良率,明显优于常规管理组和管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药房药品数量、有效期管理情况,经加强管理后,均得以改善,并能够实现节省资源,提高药物使用率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加强药房药品数量和有效期管理监管措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药房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药品数量和有效期管理数据资料。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采用常规管理办法,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采用加强药房药品管理,规范药品管理系统并引入科学药房管理制度。对比实施管理前后药品过期及其破损情况和账务符合率。结果在采用加强管理办法后药房账务符合率为99.7%,明显高于加强管理之前,差异明显,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加强管理后药品过期、破损情况明显低于加强管理之前。结论采用加强药房药品数量和有效期管理后,能够有效降低药房药品过期破损率,提高药房账务符合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药房药品数量 有效期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加强药房药品数量和有效期管理效果。方法:以2022年6月为分界线,在2022年1月~6月间对药房采取常规管理办法,将该时间段视为对照组;将2022年7月到12月视为观察组,在此期间展开系统化管理,对比2组期间药品过期数量、药品破损数量、盘点时间、管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期间,药品过期数量明显降低、破损数量低于对照组,盘点时间大大缩短,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期间,药房工作人员管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对药房展开系统化管理,有助于加强药品数量管理及有效期管理,提升药房管理效果,建议推广。

  • 标签: 系统管理 药房药品数量 药品有效期 管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药房药品有效期和数量加强管理方法。方法 随机将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我院药房530盒药物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将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我院药房530盒药物作为实验组(实施加强管理)。对比两组药物财务符合率、药物管理质量。结果 实验组财务符合率(99.62%,528/530)高于对照组(98.11%,520/530),P<0.05;实验组药物盘点时间(1.89±0.33)h,比对照组短,P<0.05;实验组无药物过期、破损、变质情况,对照组总发生率为1.32%(7/530),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药房药品有效期与数量进行加强管理,不仅可提高财务符合率,同样能够优化药物管理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药房药品 有效期 数量 加强管理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见急性脑血管病脑梗死(CI)、脑出血(ICH)及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临床特点与血脂检查指标(TC、TG、HDL-C、LDL-C、ApoAI、ApoB)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收治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住院102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诊断标准将其分为脑梗死组、脑出血组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组。同时选取同期我院住院非脑血管病患者30例,全部患者入院次日检查各项血脂指标。并对其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就高胆固醇血症发生率来讲,CI组与SAH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高甘油三酯血症及混合型高脂血症发生率来讲,各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就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发生率来讲,CI组、ICH组与SAH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TC、ApoAI及Apo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就TG、HDL-C、LDL-C水平来讲,CI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水平与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之间无相关性,ApoAI、ApoB与患者脑血管病发生情况之间无显著相关性,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 标签: 脑梗死 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脂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体消化系统肿瘤在临床上与2型糖尿病之间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常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180例作为观察组,与随机抽查同期性别和年龄相似的同地区社区居民180例作为对照组。运用相关仪器测定监测数值并记录相关值,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胰腺癌组、肝癌组、胃癌组、结直肠癌组糖尿病患病率均高于对照组;合并糖尿病组患者FPG、HbA1C、CA199值高于未合并糖尿病组患者。结论肿瘤预防远重于治疗,糖尿病和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对于糖尿病患者更应警惕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生,平时就当积极控制血糖,合理使用降糖药物,培养良好饮食生活习惯。

  • 标签: 恶性肿瘤 2 型糖尿病 临床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010-01引言
  • 简介:目的探讨转移淋巴结枚数、组数及野数对食管癌患者预后影响,为更加合理淋巴结转移分级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至2009年12月间在上海市胸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204例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并按照2009年第七版国际食管癌TNM分期对所有患者进行重新分期。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模型来评估转移淋巴结枚数、组数及野数对患者预后影响。结果204例患者随访率为93.1%(190/204),中位随访时间为37(0~104)个月,5年总体生存率为35.0%,5年病因生存率38.8%。按转移淋巴结枚数,pNn(无淋巴结转移,86例)、pN1(1.2枚转移淋巴结,80例)、pN2(3-6枚转移淋巴结。35例)和pM(7枚以上转移淋巴结,3例)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47.8%、31.8%、11.5%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按转移淋巴结组数,无淋巴结转移(86例)、1组淋巴结转移(56例)和2组以上淋巴结转移(62例)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47.8%、31.5%和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按转移淋巴结野数,无淋巴结转移(86例)、1野转移(70例)、2野转移(43例)和3野转移(5例)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47.8%、34.2%、12.1%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经Cox模型证实,转移淋巴结组数(P=0.043,RR(95%CI)=1.540(1.013—2.342)]和转移淋巴结野数[P=0.010,RR(95%CI)=2.187(1.210-3.951)]均是影响患者预后独立因素。结论转移淋巴结范围是影响食管癌预后重要因素;以转移淋巴结组数进行淋巴结分级,可以统一标准,更加合理、准确地预测食管癌手术患者预后。

  • 标签: 食管肿瘤 TNM分期 淋巴结转移 生存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浅析超声检查胆囊结石直径和数量对胆囊收缩功能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XX卫生服务中心2023年1月到2023年10月接诊60例胆囊结石患者进行保胆取石术,患者术前均进行超声检查,记录胆囊结石直径、数量,测量进食前、进食120min后胆囊体积大小,统计胆囊收缩情况,分为对照组胆囊收缩率≥80%(n=30)、观察组胆囊收缩率<80%(n=30),对比两组患者实际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胆囊体积在进食前无统计学意义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进食120min后胆囊体积、胆囊直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单发结石例数少于对照组,多发结石例数多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单发、多发结石直径均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胆囊收缩功能影响因素在于胆囊结石直径和数量大小。  

  • 标签: 超声检查 胆囊结石 收缩功能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血浆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浓度、外周循环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变化及两者之间关系。方法 选取停止服用降压药至少2周以上并排除急性心肌梗死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72例,对照组45例为健康体检者,测定血浆ADMA含量,分析外周循环EPCs。结果CKD组血浆ADMA浓度[(0.392±0.078)μg/ml]显著高于对照组[(0.296±0.082)μg/ml](P

  • 标签:  慢性肾脏疾病 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 内皮祖细胞
  • 简介:摘要医患关系是社会关系组成部分,它矛盾是一直存在,我们不可能试图让这种矛盾消失,只能想办法使其处于一种相对平和状态,紧张医患关系原因是多方面的,目前我国医疗体制以及解决医患纠纷体制还不完善,缓解紧张医患关系,并不是一蹴而就,这需要医方、患方、校方以及社会力量共同努力,采取正确有效措施来缓解和解决医患矛盾。

  • 标签: 医患关系 和谐 措施 信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疗行业在不断发展,我国医疗技术水平也在不断地提升,在医疗提升额同时,医患关系也变得越来越紧张,常发生医闹事件,当我们听到这些事件时候,我们内心想是什么,是经济带来问题还是医德医风存在问题。本文对医患关系现状进行了研究,并探索出解决方案,希望对解决目前医患关系现状有一定帮助。

  • 标签: 医患关系 现状 研究
  • 简介:摘要病人选医生护士,是建立新型医患关系重要举措,倡导了一种新型医患关系。病人选医生护士,要重在落实,科学引导,不断加以完善。

  • 标签: 医患关系 病人 建立新型医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