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生态的儿童作业——小学语文学案式校本作业设计浅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8
/ 2

走向生态的儿童作业——小学语文学案式校本作业设计浅谈

陈团玉  

福建省福安市赛岐小学  355001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传统的语文作业设计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传统的作业设计往往以应试为目的,内容单一、形式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因此,如何设计一份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富有创新性的语文作业,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生态化的儿童作业设计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作业的多样性和实践性,旨在通过作业的设计与实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学案式校本作业设计,作为生态化作业设计的一种重要形式,它结合了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态作业;学案式;校本作业设计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正逐步走向生态化,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作业的多元化。本文旨在探讨小学语文学案式校本作业设计的理念、原则及其实施策略,以期提高小学语文作业的有效性和趣味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语文学案式校本作业设计的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学案式校本作业设计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在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作业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注重实践性:生态化的作业设计强调实践性,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因此,在学案式校本作业设计中,教师应注重设计具有实践性的作业内容,如调查报告、社会实践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知识的价值,提高应用能力。

倡导多样性:学案式校本作业设计应体现多样性,包括作业形式的多样性和作业内容的多样性。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不同形式的作业(如口头作业、书面作业、实践作业等)和多样化的作业内容(如文学作品欣赏、写作技巧训练、阅读理解等),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潜能。

强调互动性:在学案式校本作业设计中,教师应注重互动性,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小学语文学案式校本作业设计的实施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

在设计小学语文学案式校本作业时,明确教学目标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教学目标不仅为作业设计指明了方向,也是确保作业内容与教学大纲和课程要求相契合的关键。明确的教学目标有助于教师清晰地规划学生的学习路径,确保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够系统地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语文能力。在设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应深入研究课程标准,了解各个学段的教学要求和期望学生达到的能力水平。同时,教师还需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认知水平,使教学目标既具有挑战性又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的教学目标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索、积极学习。

例如,在教学《大青树下的小学》这一课时,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新词,了解大青树下小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生活。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校园生活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机会,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这些明确的教学目标将为教师设计学案式校本作业提供清晰的指导,确保作业内容能够紧密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既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又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设计多样化作业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设计多样化作业是丰富学生学习体验、提升学习兴趣和效果的关键环节。多样化作业不仅涵盖了多种作业形式,还注重作业内容的多元化和个性化,旨在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潜能。作业形式的多样化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传统的书面作业外,教师还可以设计口头作业、实践活动、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的作业。让学生录制朗读音频、编写小故事、参与课本剧表演等,这些有趣的作业形式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麻雀》这一课时,口头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将课文《麻雀》朗读给家人听,并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内容,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故事复述能力。实践活动作业:鼓励学生到户外观察麻雀或其他鸟类,记录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并绘制一幅简笔画或拍摄照片来展示他们的观察成果。这样的实践活动能够增强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小组合作作业: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他们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个小剧本,并进行课本剧表演。在编写和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2]。阅读拓展作业:为学生提供与《麻雀》相关的阅读材料,如其他关于动物的文学作品或科普文章,让学生阅读后撰写读后感或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这样的阅读拓展能够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注重作业质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作业质量是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作业不仅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更是促进学生知识巩固和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始终将作业质量放在首位,确保每一份作业都能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价值。作业设计应具有针对性。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能力要求的作业。作业内容应紧密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确保学生能够通过完成作业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作业要求应明确具体。

例如,在教学《牛和鹅》这一课时,针对性作业设计:根据课文《牛和鹅》的内容,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作业,如让学生比较牛和鹅的外貌、习性等方面的异同,或者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创作一篇短文,描述自己与某种动物相处的经历。这样的作业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写作能力。明确作业要求: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应明确作业的具体要求。比如,对于创作短文的作业,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注意以下几点:短文应紧扣课文主题,内容要具体、生动,语言表达要准确、流畅。

结语:小学语文学案式校本作业设计是生态化作业设计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践性和多样性,强调互动性和评价性。通过实施这一作业设计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小学语文作业的有效性和趣味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积极探索和实践这一作业设计策略,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李聪,陈强. 走向生态的儿童作业--小学语文学案式校本作业设计浅谈[J]. 时代教育,2013(16):232-232.

[2] 郭戈. 邓散木与小学语文[J]. 小学语文,2022(1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