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物流背景下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8
/ 2

智慧物流背景下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刘娅迪

南京交通技师学院/南京交通中等专业学校  210049

摘要:伴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快速进步,智慧物流已经成为物流行业的新常态。这种变革不仅为物流业务带来创新的模式,也为物流教育领域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基于此,本文阐述了智慧物流背景下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智慧物流;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策略

引言

随着物流行业的不断变革与创新,物流岗位与技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前时代对物流专业人才的各方面要求都不断上升,为了进一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为该行业的发展提供复合型人才,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要对课程进行创新与改革。

一、智慧物流概述

智慧物流是通过智能化硬件软件、物联网技术、大数据等智慧化方式方法,完成货运物流各个环节精细化、动态化、可视化管理,以提升物流系统智能化分析管理决策和自动化技术操作执行能力,提高货运物流运营效率。全面智慧物流以大数据为载体,完成物流系统的智慧化操作和独立运作。信息传输系统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实现人-设备-货物的全面智能化感知与可视化操作。作业执行系统以物流自动化、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技术,以及融入智能调度与控制策略的WMS、TMS等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实现物流作业的自动化、无人化和智能化。智慧物流实质上是先进科技技术驱动的现代物流,智慧物流系统软件是由货运物流大脑、信息传输系统和作业操作系统所构成。智慧物流包括智慧运送、智慧配送、智慧物流仓储、智慧终端。智慧物流不仅使企业降低了采购成本、保证了企业生产、加快了产品销售,还减少了库存数量、加快了生产速度。目前,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先进技术手段不断地促进智慧物流的发展和变革,助推我国经济转型与发展。

二、智慧物流背景下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意义

(一)满足行业发展需求

智慧物流对人才的需求与传统物流有很大的区别。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物流基础知识,还需要熟练应用各种先进技术来处理复杂的物流问题。教学改革能够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与行业发展保持同步。

(二)培养复合型人才

在智慧物流的背景下,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具备物流知识,还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例如,数据分析、供应链设计、智能优化算法等都成为物流管理人员的必备技能。教学改革可以确保学生在学习物流管理的同时,也能掌握相关领域的知识,从而培养出真正的复合型人才。

(三)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智慧物流的发展需要学术界、产业界和研究机构的紧密合作。教学改革可以促进学校与企业、研究机构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其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应用所学知识,加深对智慧物流的理解。

(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伴随着物流管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的增加,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可能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学改革可以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例如案例教学、模拟模型、实验教学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三、智慧物流背景下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策略

(一)对接产业升级,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要紧跟现代智慧物流发展趋势,积极对接新技术、新业态、新岗位,对照职业能力和职业规格,依托专业发展、岗位特征描述,调整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以及课程设置。对接物流管理职业能力等级1+X资格证书,培养德技并修,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岗课赛证创融通,突显工匠精神,培养面向货运物流领域的道路运输、运输代理、装卸搬运和仓储物流等领域的管理工程技术员、装卸搬运和运输代理工作人员、仓储物流人员等职业群,可从事仓储物流、运输与派送、采购与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工作的基层管理者及物流配送服务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搭建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

以岗位能力培养为导向,按照“实训项目引导、校企工学交替”模式,与物流行业标杆企业共同以工作岗位技能要求分析为基点,将实践能力划分为基础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三个层级。三个层级技能培养通过不同载体、不同执行时间、不同教育教学方式达成,在实施中根据难易程度、所需教学方式、学习特征的差异性,分模块、分阶段将实践教学内容融入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中的课内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单列实训方式以专项或综合实训项目形式进行复杂度高的技能训练,并通过课外创新实践项目、岗位实习、第二课堂巩固和提升学生技术技能。实现从能够操作到熟能生巧、从学校课堂到企业工位、从技能培训到技术创新的进阶实践能力培养。校企共建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实践教学平台、工作项目引导的实践教学课程资源平台、双师双能教学创新团队平台、多维度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以岗位技能为基点、校企双主体育人、螺旋式三层递进、多平台体系保障的实践教学体系。

(三)提高教师的素质水平,增强物流专业师资力量

智慧物流发展背景下,不仅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该专业教师的素质水平也有了新的要求。要想提高该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及技能水平,就要注重对教师专业素质及实践技能水平的提高,从而为社会培养复合型物流专业人才。

首先,院校要加强对该专业教师的理论培训,通过聘请该专业的专家,采用定期开展讲座的形式来丰富教师的理论知识,使其进一步了解智慧物流背景下物流专业的发展动态以及相关规定要求。其次,加强与各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力度,聘请物流专业管理人才或者物流企业家来进行物流专业的教学,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当前物流实践环节的深刻认识。最后,通过建立奖惩制度来激发教师不断完善自身素质,提高教学质量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慧物流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为传统的物流业务带来更高效、更精准、更可靠的服务。这种深度的变革不仅是行业的挑战,也为物流管理的教育提出全新的要求。因此,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需要与时俱进,培养出能够适应智慧物流背景下复杂环境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郭玮.智慧物流背景下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教育学,2023-06.

[2]刘梅.智慧物流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探讨.教育学,2021-09.

[3]杨浩军.基于智慧物流背景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202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