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活课文  指导练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1
/ 2

用活课文  指导练笔

周晓华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第四小学

新一轮课程改革在使用教材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如:教师在教学中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用好教材,超出教材”;要“走进教材,走出教材”等。

“用好教材”就是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把书本上的学好,“超出教材”就是开发课程资源和整合课程资源的过程。以课文为范文,在用好教材的基础上,挖掘和拓展教材的主题,从课文中找到切合学生实际的作文训练方法,对课程资源进行充分整合。

描写插图

在教材中,许多文章都配有生动鲜明的插图。有些插图课文中已经作了细致的描绘,就无需再写,如《桂林山水》和《林海》一文中的插图。有些插图文中只是一笔带过,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插图上画的是邱少云被烈火烧身的情景。课文中只用"一团烈火把他整个儿包住了"这句话作了描写。学文后,我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然后把画上的内容,如火苗燃烧的样子、邱少云被烈火烧身时的神态、手抓泥土的动作等仔细描绘出来。最后还要写一写邱少云此刻可能在想些什么。通过描写文章中的插图,学生更加强烈地感受到邱少云忍受烈火烧身的惊人毅力,而且在把画变成话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让学生意识到在歌颂人物优秀品质时不需要说过多的赞美话,细致刻画出人物的举动就行。

仿写段落

儿童都有着天然的模仿才能,而仿写是小学生学习作文的重要途径和训练形式,是从阅读到独立写作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借助范文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发展创造思维能力。

学习了《桂林山水》一文,我要求学生按"总──分──总"的构段方式,仿照第二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要求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和描写一处景物,在抓特点描写景物的同时展开联想,抒发感情。在句式表达上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学了《第一场雪》的第四自然段以后我要求学生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从整体到部分的构段方式,在写法上采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描写一处景。

这样把作文从课文拉进到学生的现实生活,减轻了学生习作的压力,很好的调动起学生的写作兴趣。

移花接木

所谓"移花接木"是指将课文中的有些句子摘录下来,然后加上自己的语言进行重新组合,从而拓展文章的内容发展学生的思维。如《鸟的天堂》一文中讲了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看到景物。第一次是在黄昏,鸟儿们都歇息了,作者只描写了一株美丽的大榕树;第二次是在早晨,鸟儿们都出来活动了,所以作者只描写了活泼欢快的鸟儿。学文后,我要求学生把作者第二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景物都写下来,包括朝阳下的大榕树、飞行的鸟儿及清澈的湖水。学生在练笔时不仅用到了课文中的句子而且恰当地写进了自己的语言。如"这些鸟儿有的贴在水面疾飞,有的在树枝上飞窜,有的在我们的船头盘旋。""清澈的湖水倒映着翠绿的榕树,翠绿的榕树点缀着清澈的湖水,再加上疾飞的身影、湖上的小舟、清脆的鸟叫,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画面。"通过这样重新组合,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重点内容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运用能力。

有感而写

有些文章的内容能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力。如《向命运挑战》《艾滋病小斗士》《海伦・凯勒》《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等课文,故事感人,极易激发学生的感情。学完这些课文后,我就引导学生谈自己学后的感想,并将所说的整理下来。学生有话可说,感想往往写得比较深刻。久而久之,学生学会了写读后感。同样,只要学生有感而发的文章我都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生活写出读后的感受不谈空话,不喊口号。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还鼓励了学生写身边事,说真话表真情的能力。

类比仿写

有的课文可进行类比仿写。教完《月光启蒙》一文,我启发学生想一想为什么事隔多年,作者对这件事还记忆犹新?学生议论纷纷。于是引导学生:“你们在学校的日子中有没有难以忘怀的事?”学生们情不自禁打开了记忆的闸门,写出了一件件生动有趣的往事。《秦兵马俑》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生动流畅地介绍了秦始皇时期的艺术珍品――兵马俑。学完课文后,我启发:“读了课文后,我们大家都觉得兵马俑仿佛活了一样,这是为什么?是因为作者观察细致,描写准确,语言生动。同学们想不想把自己家中的精致工艺品介绍给大家?”学生兴致很高,回家经过细心观察,完成了《夸夸我家的……》练笔。

弥补空白

文章的有些地方写得或含蓄,或简练,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想象、延伸的空间。学这样的文章时,我找准这些"空白",让学生把写得简炼的地方写具体,把写得含蓄的地方补充出来。如《草原》一文的第一自然段,作者描写了草原有美丽景色后,又写了自己的感受:"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学完这一段后,学生充分感受到了草原的辽阔与美丽。我趁兴问学生:"如果你此刻就在草原上,你会低吟一首什么样的小诗呢?"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了,都想尝试着当一回"小诗人"。半小时后,学生都完成了自己的"作品"。

改编内容

对整篇课文内容进行改编。如教学《陶罐和铁罐》一课,我根据课文特点指导学生习作。课文赞扬了陶罐,批评了铁罐。现在请你根据他们各自的优、缺点,赋予它们相反的性格,把这则寓言改为赞扬铁罐,批评陶罐的文章,题目定为《铁罐和陶罐》。

对课文部分内容进行改编。《凡卡》一课,我提取信的内容,指导学生习作。9岁的凡卡给爷爷写信,告诉爷爷自己在莫斯科的悲惨生活,哀求爷爷带自己回乡下。但课文没有按书信的格式写出书信的内容。学习了课文,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帮凡卡把信的内容完整地写出来。

在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司马光》的课文学完了,我出了几个问题让学生写话:1、如果你是司马光砸缸用的石头,请说说你的故事。2、如果你是司马光砸的那口缸,请说说你的故事。3、如果你就是司马光,请说说你砸缸的经过。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话题进行写话。

这样把阅读、写作、思维训练融为一体,既是一种“课文作文”的形式,也是一种“创境作文”的形式。教材不仅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了一个范文,同时也为学生说、写训练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聚宝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