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角下中职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1
/ 2

课程思政视角下中职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尹平艳

洞口职业中专学校

摘要:作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用型职业技术人才培养为己任的中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是其为回应新时期打造“立德树人”式教育体系而对传统课程安排的一种优化和创新。而优化改革后的中职体育教学不只强调要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样更注重对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力求通过体育教学将学生培养成为具备较强身体素质及职业技术素养,且坚持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全面型人才。本文就课程思政视域下的中职体育课程改革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课程思政;中职;体育课程;教学改革

引言:

课程思政是与“立德树人”思想相伴而生的一种综合型教育发展理念,其倡导教师要在构建专业知识与技能教学体系的同时融入全员、全程、与课程育人思想,寻求学科教学内容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结合,通过思想、学识协同育人,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而体育作为推行素质教育、核心素养培养等教育理念的重要课程,是新时期中职教育体系中重要的模块,其不仅能够作用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同时也能够使其在面对运动过程中挫折、坎坷的同时树立积极乐观的思想意识、价值认识等。因此,中职课程思政建设可以将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作为模板,以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推行课程思政改革,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发展其爱岗意识

对具有特殊定位的中职院校来说,教学改革应紧紧围绕在提升学生职场生存能力,提高学生职业素养这一核心,而在课程思政中,爱国是其必须坚持的一面思想大旗,因而中职课程思政建设改革,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认识,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坚持正确的政治观点。

首先,作为中职体育教师,要基于该年龄段学生依靠形象思维认识世界、学习新知的认知习惯,以生活中的体育赛事为教学案例,利用多媒体将其中精彩的画面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在引领学生在共同就其中所展现出的运用技巧、精神等知识的同时开展爱国教育,如:国际赛事上中国运动员的表现,及其站在领奖台上的光荣时刻,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提升其民族自豪感,培养其爱国思想。

其次,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播放运动健儿在日常训练中顽强拼搏的画面,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意识,使其能真正了解成功背后需要经历何种磨炼,欲要成就自我,展现自我,就必须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完善自我。

例如:乒乓球是中国最具竞争力的一项体育运动,世人曾说,品乒球的最高赛事不是国际比赛,而是国内联赛,教师可以列举张继科、张怡宁、邓亚萍等乒乓名将的人生经历,利用其成功后的光环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以其刻苦训练,勇于拼搏的精神为素材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意识,寻求课程思政理念与学科教学活动的完美融合,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推行课程思政改革,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加强其合作观念

共享、合作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源动力之一,也是当前社会在界定人才时重要的评判标准,个人的力量较为有限,其在工作过程中难免会有疏漏之处,这会导致结果与其理想中的期望相差较大,唯有通过多人合作,才能保障思考问题的全面性,进而保障最终效果。而中职教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实用型职业技术人才培养为己任,定位较为特殊,因而中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应凸显其在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合作观念等方面的价值,使学生今后能够真正地适应职场生活,推动社会的时候可持续发展。而体育运动中包含多种集体性的体育运动,中职教师可以引进合作类的运动项目教学,通过开展团队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强化学生的合作观念,以提升其职业素养。

例如:在乒乓球、篮球、足球等体育项目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开展技巧、规则教学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对抗练习,而在对抗过程中其为了获得胜利会主动思考哪些学生拥有哪方面的特长,并将其安排在能够发挥其优势的位置上,从而获取团队的胜利,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集体意识,合作观念等都会在无形中获得提升,而这恰恰属于课程思政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一种渗透,对学生今后的职场生活将大有裨益。

三、推行课程思政改革,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提升其合作能力

中职学校的学生身体素质相较于小学、初中的学生来说普遍较强,因而种植体育教学强度变得更高,但作为一个具有独立思想、意识的生命个体,不同学生实际的身体素质各不相同,而传统的中职体育教学强度设定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成长需求,无法真正做到与素质教育理念相融合。而鉴于课程思政这一新时期的教育改革核心,教师可以通过灵活设置体育教学难度,以供学生自由选择,使学生能够在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不断地挑战自我,发展其进取精神,竞争意识,以促进其身体及心理素质的等同提升。

例如:中长跑是中职体育课程重要的教学内容,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只会要求学生尽自己的努力即可,没有特殊要求,而学生在参与过程中,遇到身体乏力、肌肉酸痛等情况时便会放弃,这会对其今后职场工作和生活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而,在课程思政视角下,教师可以在了解学生实际体能情况的基础上,设计比其实际能力稍高的标准,考验其意志力,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除了可以指导学生如何分散注意力,如何正确呼吸外,还可以通过组织团队竞赛,引入优秀运动员的成功案例等,以此来激励学生,增强其意志力,培养其拼搏精神,团队意识及合作能力,以此来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推行课程思政改革,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发展法治观念

在职场中,员工需要严格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而在生活中,任何人都不能逾越法律这条红线。中职学生毕业后将直接投身职场,参与社会生活,因而中职院校的课程思正建设必须融入纪律意识及法制观念培养。而体育运动项目的组织需要相应的纪律和原则,因而中职体育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了解何为纪律,何为规则,何为法律。如:列举体育竞赛中严禁使用兴奋剂,利用各种竞技体育开展赌博活动等规则开展教学,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发展其法治观念。

结语: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视域下的中职体育教学改革,要将思想价值认识、品行道德教学等与知识、技能教学放在同等地位,要视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为核心,要能够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卓彦.课程思政视域下中职体育教学改革初探[J].搏击·武术科学,2020(002):132-134.

[2] 秦曙.中职专业课课程思政融合途径研究—— 以旅游心理学为例[J].江西电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9):102-103.

[3] 林琼.立足文化内涵,实施课程育人——对中职学生教学中课程思政的探索[J].山西青年.2020(011):17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