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反射发展及整合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23
/ 3

原始反射发展及整合探究

龙晓军

石家庄脑适能,河北省石家庄市,050000

【摘要】原始反射是一种天生的,在受到外界的刺激时,孩子会无意识的做出各种不同的反应的能力。如果原始反射未能整合,将会对孩子以后各个领域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原始反射在胎儿时期就已经形成,医生经常会根据这些反应的顺序来对儿童的发育进行评估。在最佳条件下,一切反应都是在孩子发育过程中相应的时期“启动”起来的,自行“整合”成一种功能完全实现的反射,之后随着身体的进一步发育而“抑制”或者“减弱”,这个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多种反应没有被激发,没有被整合,系统将陷入一种发育迟缓的状态,从而阻碍了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并引起孩子未来在学习和工作方面的轻微不良反应。基于此,本文对原始反射的发展及整合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原始反射;发展;整合

原始反射是一种孩子从生下来就不自觉地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的能力[1]。原始反射源于脑干,是人脑中最基本、最原始的一种反应。婴幼儿高级神经系统的发育还不完善,无法产生高级的思考能力。原始反射对孩子日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也是孩子日后发展多种自主性动作能力的基础。原始反射在6个月以后逐步消失,表明原始反射在发育过程中逐步被高级中枢所抑制,并被体位反射所取代。若原始反射不受压制,或不在6~12个月后得到良好的整合,则可对大脑及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原始反射无法整合,所以它在处理和接受信息时会变得更加艰难,而在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时,那些被压制的原始反射又会再次出现。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肢体不协调、脾气暴躁、懒惰等症状,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2]

一、原始反射相关概述

(一)含义与分类

原始反射(Primitive reflexes),是一种婴幼儿时期就能展现出来的,来自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的生理反射行为,它们的反应性对特殊刺激有响应能力[3]。当孩子们的大脑前额叶发育时,这种反应就会被压制,直到消失。这种原始反射又叫做婴儿期反射,婴儿反射,或者是新生儿反射。原始反射在功用方面不尽相同,它最主要的特点是有能力维持生存的意义。原始反射的产生与神经的发育、成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规律。

原始反射是一种自发的动作,从妊娠时就已经出现,直到足月儿出生时才全部出现。这是一种在发展进程中,为了实现某种功能而产生的一种天然的反应。整合程度可以精确地反映出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成熟度,它是衡量婴儿的神经系统发育水平的测量工具。同时可以准确地判断出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程度,还可作为评价婴儿大脑损害的一个客观标准,也就是说在不应该出现这种反应的年龄出现这种反应,无论是更弱还是更强的反射,都提示婴儿的大脑可能受到了损害。原始反射的类型较为多样,涵盖神经质迷路反射,兰德氏(抬起)反射,脊椎格兰特反射,抓握反射,对称的颈椎神经反射,恐惧性瘫痪反射,莫罗(拥抱)反射,脊椎佩雷兹反射,等等。

(二)原始反射整合生理学原理

原始反射会束缚和阻止反射性,使肌肉动作作用实现天然发展。在人类的演化过程中,原始反射起到了促进发展的作用,它让新生儿可以对抗重力,在生命的头几个月里,逐步地通过原始反射整合过程,进行自愿的运动。这个过程包含了从脑干反射反应到皮质控制反应的转变,只有在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已经成熟的时候,儿童精神运动进展的成熟反应才会发生。杏仁体属于边缘系统,它能识别面部表情,控制身体语言,并能调节感觉信号,使我们有知觉。它还可以根据情况调节身体的反应,使我们可以表达各种情感,比如高兴,兴奋,恐惧,焦虑等等。孩子的发展是对感觉信息的直接反映,以逐步提高他们的控制力。天生的、本该进行整合而未进行整合的反应,也会引起孩子们写作和阅读方面的障碍。胼胝体是用来将左半球逻辑脑与右半球思维脑连接起来的媒介,孩子拥有良好的阅读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着胼胝体来交换大脑两半球之间的信息。我们大脑的左半球,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语言能力的控制;右半脑则主要负责处理图像,声音和其他与直觉相关的信息。利用概念和观念,可以充分、迅速地激发运筹帷幄的思考,从而达到形式推理的目的。当左脑和右脑同时工作的时候,它们之间的胼胝体就会受到刺激。原始反射的整合可以提高左右两个大脑的协调功能,同时也可以提高两个眼睛的视觉协作。

(三)原始反射生理学改变

大量的学术资料表明原始反射受锥体外神经的调控,而这些神经的很多都是天生就具有的。但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它们可能反复发作于成年或幼童的视锥系统。原始反映并没有因为年纪的增加而消失,而是融入了边缘系统,融入了前庭器官,融入了感觉运动神经系统。关于ATNR和STNR在健康成人中能否存在的问题,对10个对象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成年人中有原始反射。对于对称紧张性颈反射(Synmetrical tonic neck Reflex)、强直迷路反射(TLR)或不对称紧张性颈反射(Asymmetric tonic neck Reflex)的研究相对较少,因为这些反射的整合主要集中在成年人身上。那些有不正常神经病变的老年孩子和成人(如大脑性麻痹病人)可以保持并在成人时重复这种最原始反射。对于一个六岁的孩子而言,其个体大脑的差异是比较稳定的,例如:大脑组织中有可能会出现稳定的差异,其体现在语言意识、词语宽广度以及后来的阅读能力以及数学的计算中。儿童的经验会影响到脑中的每一个具体的进程,包括树突的成长,脊髓的形成,突触的选择,甚至是髓鞘的形成。因此,大脑各部位的发育阶段一过便彻底完成,其可进行重新调节的时间就十分有限,视觉、听觉等人体最基本的感觉系统的功能,在发育的关键阶段比语言、感知复杂等功能要提前一步,我们所说的神经回路,是其中最低级的一环,它会在幼年时期,伴随着对突触的修剪和轴突髓鞘的形成,孩子的学习能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以及患有多动症的孩子,都与大脑功能密切相关,在此年龄段,学习困难、注意力缺陷和多动障碍均可被确诊。

二、原始反射整合训练

生命早期,原始反射会对儿童的姿态和情感表达产生巨大的影响,还会对人脑发育及外在表现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没有受到压制的原始反射会阻碍大脑的发育,原始反射并没有消失,但是它会与其它的神经中心进行融合,而这个融合需要在对应的时间,合适的身体动作来完成,一旦失去了这个过程,就需要通过特殊的训练来进行补偿。在临床应用中,原始反射经常被用作婴儿早期发育的一种重要的检测指标,医生可以利用原始反射测试来对婴儿的运动发育水平进行评估。在像脑瘫、发育迟缓这样的神经病中,治疗者也会使用这个最初的反应发展法则,让孩子诱发动作的姿态,以加强孩子以后的姿态发展与动作。对于儿童来说,除了某些出现了上述严重的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情形之外,有些儿童尽管还有残余的原始反射,但仍能够进入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之中,用于对婴儿进行这种训练的方法,由于场地、器材和治疗人员的局限性,并并不能很好地适用于每个原始反射未整合的孩子,因此,寻找一种更便捷、更适宜于儿童进行原位反射综合训练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大脑锻炼”是由体育生理和职业教育专家保罗丹尼森于1987年发明的,它包括26种锻炼方式,用一些容易掌握的肢体运动,来对大脑中的神经网络连结功能进行改进,从而对人体的身体姿势和脑部功能进行提升,在长时间的联系中,可以显著地提升练习者的注意力、阅读能力、记忆力以及身体协调能力。

健脑操是以脑部的中心线为基础,把人的身体分成两端。其最大的特征就是,在身体对侧的各个部分,都会进行有节奏的动作,这种动作可以压制我们的原始反射,从而刺激神经,增加大脑中的神经的活性,提高大脑各区域之间的沟通连接的成熟程度,增强左右半球的协同作用,使各部位之间的配合更好,更流畅,使孩子在进行运动时更协调。一些研究者在对儿童的三种反射进行了六个月的健脑运动干预后,发现了一个更加显著的结果,在对身体各部分的感觉系统也进行了刺激之后,它对激活大脑半球的大片区域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已有研究表明,在10个月的时间内,通过对儿童的神经迷路反射、脊椎格兰特反射、水陆反射三种反射的干预,可以有效地提高儿童的神经功能,但其神经机制尚不清楚。

三、原始反射发展及整合状况

(一)紧张性迷路反射(Tonic Labyrinthine Reflex TLR)

在子宫里,胎儿会以头前仰,四肢屈曲的姿态,这种姿态属于前仰紧张型迷路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头前倾,身体、手臂和腿部都会弯曲。这种反应在妊娠12个星期后就会出现,并且在3到4个月的时候就会形成。在婴儿出生时,就会出现向后倾斜的紧张性迷路反射。在反射时,全身都会伸展,头向后仰时,颈部、背部和腿部的伸肌会增强。三岁以前,后仰的紧张性迷路反射应完全发展及整合。在最初的几个星期内,它是一个孩子唯一能够抵抗地心引力的方法,这个反应在大约三岁半时被大脑的高等中枢所完全压制,但当孩子受到一些脑外伤时,这个反应又会被再次激发。幼儿对头部的掌控和控制,是幼儿日后身体平衡,姿势,协调性的重要发展。通过改变头的姿势,可以在更深层次的内耳中找到一个参照点,在此基础上,协同工作实现身体的平衡与姿态的控制。当头部在空间位置及重力方向发生改变的时候,会导致躯干四肢肌肉张力的改变,从而对幼儿后期肌张力、平衡、本体觉的发展造成影响,使孩子在空间,距离,深度,速度等方面产生困难。如果紧张性迷路反射得不到正确的发展,就会出现平衡感差,姿势控制困难,眼球控制不好,头晕,方向感和听觉紊乱等症状。

(二)兰德氏(抬躯反射)(Landau Reflex)

婴儿总是保持着俯卧姿势,达到4周之龄才开始知道抬头。当婴儿长到三个多月后,才逐渐学会伸直身体,并将头抬高到适当位置。1~2个月后,宝宝也会知道抬头的时候,同时挺胸均(上抬躯反射)。当幼儿长大后,他们将学会走路井能爬跨更高的平台。达到4个月的年龄,宝宝会在抬头和挺胸时,开始伸腿,让他们能从床上爬起来(下抬躯反射)。到了六岁左右,幼儿就可以完全学会将身体向上抬或向下拉。抬躯反射通常在3岁之龄即可融合。当婴幼儿的头、胸及腿完全伸直时,其反覆性也就消失了。当反其道而行之原始反射整合时,孩子俯卧的时候就能维持头向上抬的状态,同时维持两腿平躺。

(三)抓握反射(Grasp ReHex)

抓握反射是在怀孕的3个月内发育起来的,并且于出生第一年融合。抓握反射主要由大脑皮层所控制。这种反射对手眼的配合、双眼视觉发展1与大脑两半球合作至关重要。抓握反射主要发生在婴儿期。婴儿握紧物品,看这个东西,含在嘴里,这就是抓捏反射。在婴儿长大的过程中,这种反射将进一步有助于婴儿双耳的协调一致,让他可以用听觉来判断远近与方向。如果没有这个条件,婴儿就不能学会拿取物体或投掷物品。当婴儿能撑着坐儿童椅子,此时婴儿也会学会用手拿住一个物体并将其放在手中。在这种条件下婴儿可以整合抓握反射,以及同时由物体扔到地面时所产生的响声,学会判断距离的远近与方向。

(四)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Symmetric Tonic Neck Reflex,STNR)

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在6个月之龄左右发育,且存在时间要短。在正常情况下,对称紧张颈部反射弧可以维持一个稳定而持续的张力状态。类似抬躯反射,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并非真实姿势反射,它应在9至十一个月的年龄内整合。对称性紧张颈反射:当孩子四肢触地下跪,头后仰的时候,胳膊要伸,腿要屈;当头朝向后时,双臂就会收缩而腿则伸开。头前倾时,胳膊要屈,腿要伸。

(五)恐惧麻痹反射(Fear Paralysis Reflex)

恐惧麻痹反射是一种在妊娠第2个月就产生的退避反应。退避反射是指在有触觉刺激的情况下,被试产生阿米巴原虫般的快速运动。就像是一只受惊的兔子,一动不动。通常,在妊娠12个星期后,恐惧麻痹反射反射就会和怀抱反射整合在一起。

(六)拥抱(摩罗)反射(Moro Reflex)

怀抱反射在怀孕后的第12个星期就出现了,在子宫中的第30个星期就完全形成了,一般在4个月左右就可以完成整合。如果恐惧麻痹反射没有得到充分的整合,那么拥抱(摩罗)反射的发展就会受阻。所以,即使 恐惧麻痹反射没有被整合,拥抱(摩罗)反射也经常是活跃的。当感觉到平衡感觉,声音,视觉,触觉或身体感觉时,会引起拥抱(摩罗)反射。

四、健脑操训练对原始反射发展及整合的影响

健脑操运动可以提高大脑基底神经节及前额叶皮层的机能,使神经系统受到适当的刺激及发育,从而促进多巴胺的分泌。这一过程可使幼儿大脑神经元之间的从动传导更为畅通,也可促使幼儿大脑前额叶皮层的运动区发育,其主要功能集中在脑沟处的前回。运动前区位于运动区的正前方,是在一个动作开始之前,它预先编制了一个程序,让身体和肌肉做出相应的动作。在预备动作时,前运动皮层(premium premium)活动相对较弱,但其主要功能是接受与人体位置、姿态有关的信息,促进其发育,可以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控制。在有节奏的运动中,大脑会学习如何对自己的身体和运动器官进行控制,并能够在每个动作中,对肌肉进行相应的调节。在脑部,维持平衡与协调的神经细胞,其髓鞘的形成是此功能形成的先决条件。当儿童活动时,新的神经系统发生髓鞘形成时,这些受损的部位就会被替换掉。儿童花费很多的时间进行训练,这对他们的动作技巧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帮助。在这段时间里,总体上是非常活跃的:学前孩子们看起来总是处于活跃状态。而大脑皮质,主要负责对各种复杂的讯息进行加工。在幼儿时期,这种神经纤维的增长和动作技巧的明显提高和认知过程的发展密切相关。刺激神经的发育,是唤醒大脑皮层,刺激大脑皮层的重要手段。通过刺激神经网络的发育,能够增强大脑各部位的连接。而上述动作所产生的效应,对改善专注能力和学习能力都很重要。

无论是大脑锻炼还是反射整理,都会对感觉到的新大脑皮层和前额叶皮层的讯息流动产生影响。在读出神经网络中,也会刺激神经通路的髓鞘,使幼儿在阅读过程中保持专注。其次,在进行“健脑操”锻炼时,从小脑到前额叶皮层的传导信息将会激活前额叶皮层。能刺激大脑皮层的不同部位,最后还会对额叶皮层产生兴奋作用。哈佛大学约翰·雷迪曾经说:“锻炼实际上是对大脑的作用,而非对肉体的作用。锻炼可以影响人的情绪,活力,机敏度,以及安全感。”人的脑部,要把营养、氧等物质输送到脑部,就必须要把脑部的代谢物从脑部输送出去,健脑操可以让脑部的营养物质产生一个良性的循环。经过脑科学训练后,可显著提升专注力,工作效率及身心舒适程度。健身运动能使整个大脑活跃起来,特别是在前额叶脑部。

五、结论

综上所述,原始反射是一组在子宫内发育的反射,在足月婴儿(40周)出生时完全发育, 在出生后的前六个月逐渐被抑制并转化为更成熟的姿势能力。原始反射在发育的关键阶段的存在提供了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成熟的公认标志。原始反射未整合会对儿童的集中注意力能力、学习能力等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基于此,相关研究人员应加大对原始反射发展与整合相关课题的研究力度,以促进儿童实现更好的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洛桑旦增.原始反射对早期诊断新生儿脑性瘫痪中的意义[J].西藏医药,2016,37(01):83-85.

[2]罗燕斐,王慧,周雪娟,赵正言.高危儿6岁时智力发育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01):40-42.

[3]余霞玲,陶芳标.三种原始反射对婴儿脑损伤的预测作用[J].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4(06):329-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