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构建小学自主学习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8
/ 2

浅谈如何构建小学自主学习课堂

王妍妍

河北省黄骅市旧城镇白庄中心校 河北黄骅 0611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学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并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本文着重对如何建设小学自主高效课堂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给出了一些有效的建议对策,希望为广大教师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小学;构建;课堂;自主学习

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深化,小学课堂教学出现了显著的变革。这种教学方式的最大特色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并能有效地促进小学教育的发展。

一、建立自主学习课堂的意义

长期以来,传统的小学课堂教学受到了“应试”的制约,教师在“主动权”的作用下,学生“被动”地接受、“灌输”。这种落后的教学方式,既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和观念,又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成长。为此,要建立一个自主、高效的小学教育模式,必须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学习中。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从侧面指导,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从而形成有效的课堂教学,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学生自主学习现况

1.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主观意识不够强。反映在部分学生学习没有做到“我的学习我决定”,学生不能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在没有他人介入的情况下,自身无法自主地进行学习,同时也反映出学生缺乏良好的自控能力。

2.学生学习的方式很单一,对教师过分依赖学生一旦缺乏教师的引导,便无法进行自主地学习。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对于学习缺乏一种良好的习惯,缺乏一种持之以恒的主动学习能力

3.培根曾经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自觉预习习惯有效的学习方法。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不好的学生相比,成绩好的学生可以轻松完成老师给的作业,而成绩不好的学生,往往会因为不能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苦恼。他们之所以无法完成任务,并非因为他们不愿意完成而往往是因为他们容易其他有趣的东西所吸引也可能是他们想要做,却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该怎样去做

4.学生不能为自己设定学习目标,也不能进行定期的自我评估,这就表明了我们的学生对自己读书的原因很迷茫;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学生缺乏对自身学业成长的规划,对自身的学习需求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实践。

三、构建有效的小学自主课堂策略

1.转变思想,强化学生主体性

在小学自主、有效的课堂建设中,教师要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使教师的学习成为“以生为本”的教学活动。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对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理念进行全面的理解和接受。从更深层的意义上来说,教师应该意识到,在课堂上,学生并非完全的领导者,而知识的传授也不是强制的。小学的课堂教学应当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地方,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地学习,而教师则不是“灌输者”,而是“指导”和“引导”。只有在正确的教学观念指导下,教师才能逐步转变课堂的方式,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建设。

2.对教材内容的充分自主预习

在小学高效课堂中,每个环节都有展示、讨论、评价和反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途径多种多样,而预习又是重要的,预习既是一种好的学习习惯,也是一种优良的学习素质。在新课改中,预习空间、资源和环境几乎是无限的,预习将贯穿于学生的学习全过程,并对其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小学自主、有效的教学是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使预习成为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小学自主、高效的课程体系的重要保证。

3.多元的教学方式的合理应用

在小学自主、高效的课堂建设中,在确立了正确的教学理念后,必须自觉地进行改革,对传统的、陈旧的教学方式进行适当的优化和改进,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建设自主、高效的课堂,通过对小学生进行问法、小组合作、情境教学、多媒体教学、角色扮演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的培养,使小学教学更加生动活泼,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在教学过程中,单纯依靠课本的内容很难激发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让他们在数字化设备中更好地了解知识,同时也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实现自主学习,从而形成有效的课堂。

4.培养师生的良好关系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部分师生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关系。老师要给学生更多的激励,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在作业安排与完成上,为了防止学生产生恐惧、紧张、不安等消极情绪,老师可以通过角色转换,及时跟家长反映学生在校表现及学习情况,共同探讨合适的方法,对于性格敏感的学生,尽量多让其家长进行沟通。如果不能及时完成家庭作业,老师不能用训斥的方式或者完全让父母来解决,而是要与学生进行恰当的交流

,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教师要从“朋友”的角度来分析学生作业未完成、学习成绩下降、听课精力不集中的根源,并与同学们一起进行协调和工作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学习与成长过程中所遇到题。比如,一名成绩优秀的学生突然成绩下滑,注意力不集中,老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观察他的心理和生活习惯的变化,及时与他沟通,缓解他的压抑、烦躁和焦虑的心情,同时,要主动寻找问题的答案。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吸取经验和教训,以奠定良好的师生关系。

5.重视教学评估的有效性

学生在独立学习一段时间后,难免会忘记某些细节,不能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此时教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教师要通过与学生的有效互动,建立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提高课堂的活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教学评估,鼓励和肯定学生在学习中所做的努力和付出,从而激发他们的自觉性,并积极地参加下一阶段的教学。

6.注重学生的感悟

自主性学习要求全班同学积极参加,学生积极讨论,积极发言,这是对学生良好的学习状况的一种反馈。例如,可以设置游戏让学生们参加,让他们感受到快乐,提高他们的接受能力,加深他们对所学东西的记忆,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事实上,小学教育并不是单纯地教授教科书的理论知识,而是要逐渐培养他们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亲身体会到学习的魅力。在小学教育中,应该多让学生们多去实践,通过实际操作来更好地掌握定义。学习是一种不断探索和研究的过程,它可以让学生不断地去领悟,让他们从感性到理性,将知识铭记在心,但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望更好地完成整个学习过程,掌握教学内容

结论:在构建自主、高效的课堂教学中,应从更新教学理念、加强学生自主预习、丰富教学方法、重视教学评估等几个方面入手,以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形成有效的自主学习课堂,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姜云峰.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J].科教导刊.2016,(18).110-111.

[2]喻明仿.浅谈"自主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施[J].科学咨询.2016,(36).98.

[3]董丽.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促进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D].2016